【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核心素养】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8 16:28:10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人教统编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二、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意义。
02
03
01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史料证实)
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了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感悟民族精神的伟大(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课程引入
1、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 组织者和推动者
①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郑重提出“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主张。
②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对国民党确定抗战路线起了推动作用。
③1937年11月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构成了抗击日寇的战略格局。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1937.7.8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2、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 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①目的: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
②观点: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③意义: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对全国抗战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一文。
3、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
①1939年7月,中共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投降,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的方针。
②在国民党发动严重反共高潮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团结抗战大局。
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针对国民党的两面性,中国共产党提出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并将其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
1940年3月11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的报告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确定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
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①政治上: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按照“三三制”原则,实行民主建政。
②军事上:推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减轻人民负担。
③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5、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①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抗战大局。
②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③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率先举起了抗日救亡的旗帜,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国共产党倡导、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方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全民族抗战指引了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在1940年的百团大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中国共产党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共七大召开
中共七大 背 景 时间 地点
内 容 意义 ①国内: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中国人民面临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中国之命运”的选择。
②国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到了胜利的前夕。
1945年4月—6月
延安
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战经验;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知识拓展
1、日本投降前夕的国际形势
①1945年5月,德国宣布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②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③1945年7月,美、英、中三国代表在德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规定《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波茨坦公告》
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
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军队完全解除武装;
战犯交付审判……
《开罗宣言》
日本的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所决定的其他小岛;
归还中国满洲(东北)、台湾、澎湖列岛。
朝鲜应获得独立;
其他日本以武力攫取的太平洋岛屿由盟国托管……
2、战略反攻
②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③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随即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
④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3、日本投降,抗战胜利
①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日军在南京向国民政府正式递交了投降书。
④中国抗日战争历经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取得最后胜利。
③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中山堂举行,日本从此结束对台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宝岛重归祖国,台湾光复。
3、日本投降
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毛泽东
苏联先后给予中国信用借款总计2.5亿美元;为中国提供各类飞机1235架、炸弹215万颗;
美国援华的租借物资及劳物总计约为8.46亿美元。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4、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2、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大会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巩固练习
1、“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C.中国抗战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情支持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D
D
4、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战争是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的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经过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这阐明了中国抗战胜利的 (  )
A.偶然性 B.必然性 C.局限性 D.重要性
B
巩固练习
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到:“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成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据此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促进了民族的空前觉醒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C
5、1937年至1944年夏,八路军、新四军以不足全中国抗日兵力6.7%的力量,抗击了45.9%的侵华日军,毙伤了110万的日伪军。材料表明(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 B.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C.正面战场取得了巨大胜利 D.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B
6、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迅速作出反应,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该通电的发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A. 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
B. 打响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
C. 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抗日战争上来
D. 确立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总方针
A
巩固练习
7、中共七大上,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学习毛泽东思想,宣传毛泽东思想,遵循毛泽东思想的指示去进行工作,乃是每一个党员的职责。这主要表明中共七大( )
A.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为中国实现和平建国带来曙光 D.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B
8、历史学家金冲及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极大增强。”这一论述旨在强调抗战胜利( )
A. 消除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B. 推动国共两党实现长期合作
C.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巩固练习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