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工作室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的开篇课,在单元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上承世界近代殖民扩张的历史背景,下启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的扩展,通过学习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为理解 19 世纪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浪潮奠定基础。教材内容分别梳理两场运动的背景、经过、领袖与意义,既呈现细节,又凸显共性。同时配套历史地图、人物画像、史料节选等素材,契合九年级学生从具象认知向抽象理解过渡的学情。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世界史基础,通过此前学习对近代殖民扩张有初步认知,且多从影视、书籍中了解过玻利瓦尔、章西女王等人物,对“殖民地反抗”主题求知欲较强。该阶段学生逻辑思维渐趋成熟,能初步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但对 “民族意识觉醒”等抽象概念理解易表面化,且在对比两场运动的异同、分析运动成败深层原因时,易出现思路片面的问题。同时,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的意识增强,但史料解读能力仍需提升,尤其对殖民经济掠夺数据、政策文本等史料的分析深度不足。教学中需结合其认知特点,依托直观素材,强化思维引导与方法指导。
三、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通过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事,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依据新课标要求,本课需要重点落实以下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地图、史料分析,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相关史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史料分析、对比分析,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意义,认识其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讲述玻利瓦尔、圣马丁、章西女王的主要事迹,感受殖民地人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体会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核心史实。
五、教学难点 在梳理两场运动的基础上,理解19世纪殖民地反抗斗争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六、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法、讲授法、史料实证法、时空定位法。
七、学习方法 自主归纳、观察分析、识读地图、合作探究。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导入】出示两则图文材料,玻利瓦尔、圣马丁这两人到底是谁?为什么委内瑞拉和阿根廷会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这些最高荣誉?引导学生一同走进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思考问题并准备步入本课学习。 以“荣誉命名”这一话题切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
(二) 新课讲授 环节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一)拉丁美洲的位置 1.读图学史 【引导】出示拉丁美洲地理位置图,读图,说出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以及名称的由来。 【讲授】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回答】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这一地区大约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当地居民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主要语言,这两种语言都属拉丁语族,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为“拉丁美洲”。 解释拉丁美洲名称的由来,既补充基础史实,又为后续分析“殖民压迫与反抗”的背景做铺垫。
(二)原因 【引导】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结合问题提示和材料分析归纳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根本原因:①葡萄牙西班牙在拉丁美洲实行残酷的殖民压迫和经济掠夺。②内部原因:土生白人与西班牙、葡萄牙白人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③外部原因: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归纳历史原因的能力,落实“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三)概况 【引导】出示视频,先请学生观看视频,稍后结合提纲回答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概况。 【回答】①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②范围:北至墨西哥,南到阿根廷。③领袖:玻利瓦尔与圣马丁。④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北国家联合作战。 视频史料直观呈现运动历程,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核心史实。
(四)南美的解放者 【提问】出示图文材料,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为何委内瑞拉和阿根廷会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这些最高荣誉了吗? 【引导】出示人物介绍,请学生阅读材料,认识玻利瓦尔和圣马丁。 【回答】他们是南美的“解放者”。 激发学生对爱国领袖的敬佩之情,落实“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五)意义 【引导】出示两张地图,分析归纳拉丁 【回答】①推翻殖民统治,赢得独立战争胜 地图对比法,直观
美洲独立运动有什么意义? 【提问】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利,鼓舞了世界殖民地人民的斗争;②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独立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美国家的格局;③推动了拉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回答】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呈现运动的意义,帮助学生构建多维度的历史影响分析框架。
环节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一)背景 【引导】出示图文材料,请学生结合信息概况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历史背景。 【回答】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依托地图与史料,为后续分析 起义原因 做铺垫。
原因 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引导】出示图文材料,阅读材料,分析归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讲授】出示图文材料,介绍印度土兵的宗教传统和涂油子弹事件。 【回答】①根本原因:英国殖民者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②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理解历史事件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理解导火索为何能引发大规模起义,避免片面认知。
(四)概况 【引导】出示提纲,阅读材料,尝试归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概况。 【讲授】章西女王本名拉克希米·葩依,1858年,在城郊的保卫战中,遭遇英军罗斯将军的第8轻骑兵团。章西女王首当其冲,冲锋陷阵,英军群起围攻,砍掉她的一只眼睛,将其斩落下马,女王身中数刀,壮烈牺牲,年仅23岁。 【提问】合作探究:印度民族大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回答】①时间:1857年—1859年。②序幕:1857年5月,驻守密拉特城的土兵率先发动起义。③领导者:一些被剥夺了权力的印度王公和章西女王。④中心城市:密拉特、德里、章西。⑤结果:失败。 【回答】①起义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被英军各个击破。②工业革命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强大,实力远超西班牙和葡萄牙。 依托提纲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概况,培养自主学习与信息整合能力,同时强化对核心史实的记忆。
(五)意义 【引导】出示文字材料和地图,阅读材料,分析归纳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意义是什么? 【比较学习】出示表格,引导学生比较学习: 对比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回答】①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②这次起义也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史料与地图,归纳意义,梳理运动异同,培养历史比较和归纳能力。
(三) 课堂小结 本节课围绕19世纪拉丁美洲和印度的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展开,梳理了两场代表性运动的核心脉络。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玻利瓦尔、圣马丁等领袖带领殖民地人民,粉碎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建立一系列独立国家,彻底改变了拉美政治版图;印度民族大起义则在章西女王等英雄引领下,反抗英国残酷殖民掠夺与压迫,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势力。两场运动均源于殖民统治的残酷压迫,且都展现出殖民地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与抗争精神。 认真听讲,回顾所学内容,记好课堂笔记。 以两场运动为核心串联本课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强化主题认知。
九、 随堂练习 4道随堂测试题(详见配套教案)
十、 板书设计
十一、 教学反思 本节课围绕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展开,通过梳理拉美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基本达成教学目标,但仍有不足。教学中借助人物事迹与史料激发学生兴趣,效果较好,但对两场运动的对比分析稍显仓促,学生对“民族意识觉醒”的理解深度不足。后续可以关联当代民族问题,强化学生对历史与现实联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