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通化市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9-12 18:4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通化市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同学们:
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你心情平静,只要你开动脑筋,你就会觉得试题并不难。请相信自己,成功将会属于你。你需要注意的是: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当然,你还必须注意正确规范的书写汉字,保持试卷的整洁。加油!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确凿(zuò)
脑髓(suí)
气氛(fèn)
倜傥(tǎnɡ)
B.殷红(yīn)
骊歌(lì)
讪笑(shàn)
炽痛(zhì)
C.
迸出(bèng)
深邃(suì)
喧嚣(xiāo)
磐石(pán)
D.崎岖(qū)
污秽(suì)
重荷(hé)
荒谬(miào)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人迹罕至
举目无亲
狂风呼号
来势凶凶
B、九曲连环
一泻万里
奇趣横生
亦复如是
C、清晰可闻
警报迭起
一拍既合
炯炯有神
D、当之无愧
慷概淋漓
杂乱无章
惹人注目
3.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4分)
家(
)户晓

)乎不同
锋芒(
)露
义愤填(


)而不舍
浊流(
)转
一(
)既往

)躬尽瘁
4.默写填空。(13分,每空1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
(2)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3)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韦应物《滁州西涧》中,诗人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宁静之景,传达出随流浮动、任意东西的悠闲恬淡的心情的句子是:


(5)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作者借景抒情,表现出时过境迁、岁月蹉跎、生不逢时的穷困潦倒之感的句子:


(6)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中,抒发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与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7)《木兰诗》中描绘边塞环境恶劣,军营艰苦生活的两句是:


(8)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
5.名著阅读(4分)
“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上段文字选自于(作者)
的《童年》,主人公是
,(2分)
“外祖母”的性格特点是
。(2分)
二、阅读(35分)
(一)古文比较阅读,完成6——11题。(15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甲文选自《伤仲永》,作者是
的政治家
。(2分)
7.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即更刮目相待
(2)
卿今者才略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稍稍宾客其父
8.翻译下列句子(2分)
(1)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9.甲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伤这一主题是如何体现的?)(3分)
____
10.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2分)
方法:
目的:
11.历代读书人有很多勤学苦读的例子传为美谈,并形成了家喻户晓的成语,你能说出两个成语吗?同时谈谈你从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____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7题。
父亲的自行车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一起出生的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味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象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
“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存;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12.给黑体字注音(2分)
满载(
)而归
小心翼翼(

混(
)在一起
黯(
)然
13.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根据提示简要概括。(3分)
(1)平日里:“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
(2)节日里:

(3)生病时:

(4)上学时:

14.赏析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4分)
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
15.第⑥段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16.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17.你的童年有什么人什么事让你难以忘怀,让你感动不已?请写下来,并说说感受,不少于80字。(4分)
三、写作(40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幸福,淡泊宁静也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这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写出真实的班级名和人名;
⑤不得抄袭。
2015-2016学年下学期期中质检试卷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c
2.D
3.喻







4.默写填空(1)凭君传语报平安(2)弹琴复长啸(3)夜发清溪向三峡
(4)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5.高尔基
阿廖沙
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二、阅读(35分)
(一)古文比较阅读,完成6——11题。(15分)
6.北宋
王安石
7.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重新(2)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攀
牵、引(4)以宾客之礼相待
8.翻译下列句子(2分)
(1)
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于是)每天带着仲永向同县的人四处拜访,不让他学习。
(2)鲁肃十分吃惊的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初那个吴县的吕蒙了”
9.哀伤、叹惜。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堪称神童,但是由于其父亲目光短浅,贪图眼前小利,没有重视并加强后天的努力和学习,使一个神童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为此感到哀伤、叹惜。
10.方法: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目的: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1.
(2分)例:凿壁偷光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闻鸡起舞
(2分)扣住要重视学习,哪怕天资再聪明也要不断地学习,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7题。
12.略
13.
(1)“我”和弟弟赛跑争位的欢快情景;(2)“我”和弟弟翘首以待争提食品的情形;
(3)父亲夜晚送儿治病的温馨情境;(4)父亲风雨无阻送儿上学的艰辛之景。
14.①运用动作描写。“穿过”“跨过”“冲去”等连贯动词生动准确地表现“我”与弟弟的喜悦之情。②“当……便……”句式,写出“我”与弟弟反应速度之快,体现其等待心情之切。
15.答: ①点明了父亲送儿治病的时间;②通过不同时期(夜晚)的景物,渲染了温馨的气氛。
③突出父亲送孩子上医院的艰辛,表现父爱的主题;④景物描写被赋予了情感,形象生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每点2分,写出2点,意对即可)
16答:①构成行文线索,串起父子生活情境的点点滴滴。②寓情于物,再现父亲对儿女的挚爱
之情;③寄托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意蕴丰厚独特。(每点2分,写出2点,意对即可)
17.略
四.作文(40分)
(1)评分意见 ①评判作文宜从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和结构条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先判定“优、良、差”
三个类别,再根据语言的表达水平区分“上、中、下”三个等级。②内容符合题意、文字比较通顺、字数符合要求者,都应视为“良上”文章。评分宜从这一档次(56分)入手。 ③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内容深刻、语言生动流畅、感情真挚三项中有一项突出者就可评为一等卷。
(2)评分说明①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美观最高可奖励5分。②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3分。③字数不足的,每少50个字扣3分;不足400字的降一个等级。④文体界定不清的作文,应区别情况,酌情处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