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8 19: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蓑烟雨工作室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的第4课,在单元体系中承担“展现资本主义制度在亚洲扩展”的重要功能。教材以“危机—变革—影响”为叙事逻辑,先剖析德川幕府统治危机与倒幕运动的胜利,再系统呈现明治维新在政治(废藩置县)、军事(征兵制)、经济(殖产兴业)、社会(文明开化)四大领域的措施,最后辩证学习改革的积极意义与的消极影响。与先前课程形成呼应,本课学习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先前学习过俄国改革、美国内战等内容,且通过影视对日本明治维新、黑船事件等有零散了解,求知欲较强,适合开展史料分析与对比探究。该阶段学生逻辑思维渐趋成熟,能梳理其背景、过程、影响,但对“倒幕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政治关联”“文明开化的思想转型”理解易表面化,且对比不同改革时易忽略阶级本质差异。因此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递进式问题,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逐步梳理知识逻辑,形成对明治维新的完整认知。
三、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通过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依据新课标要求,本课需要重点落实以下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了解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倒幕运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自主学习和史料研读,了解日本明治维新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改革的不同,理解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对国际社会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通过明治维新,日本成为亚洲强国,从而认识到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开放等。(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影响。
五、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讲授法、史料分析法、对比教学法、直观演示法。
七、学习方法 自主归纳、材料分析、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导入】出示“黑船事件”图片,播放纪录片片段,19世纪中期,日本长期实行“锁国政策”,为何会被四艘美国黑船打破国门?这一事件又将如何改变日本的命运? 黑船事件暴露了日本的落后,也激化了国内矛盾,最终推动日本走上改革之路。今天我们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探寻日本如何通过改革从封建小国崛起为资本主义列强。 思考问题并准备步入本课学习。 以“黑船事件”自然点明本课主题。
(二) 新课讲授 环节一:黑船来,倒幕兴——明治维新的背景
(一)知识回顾——幕府的统治 【引导】举手发言,回答问题: 日本幕府统治开始的时间?标志?建立者? 幕府统治的特点? 【讲授】出示并简要回顾日本幕府统治时间线:12 世纪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战国时代→德川幕府。 【回答】12世纪晚期,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建立镰仓幕府,从此进入长达700余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回答】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幕府将军掌握国家大权;天皇大权旁落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检验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学习倒幕运动作铺垫。
内忧:幕府统治的危机 外患:黑船事件 【引导】呈现图文材料,通过分析材料,尝试回答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引导】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回答】内忧: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和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回答】外患(直接原因):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来袭。 【回答】内忧激化社会矛盾,外患导致民族矛盾,导致并加剧倒幕运动爆发。 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深入理解改革的内忧外患。
(四)倒幕运动 【讲授】出示图文材料,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与朝廷公卿,1868年发动“王政复古”政变,粉碎幕府反扑,结束德川幕府统治;1869年天皇迁都东京,改元“明治”,为改革奠定政治基础。 知道倒幕运动基本史实。 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史实。
环节二:拜新师,向西学——明治维新的内容
(一)时间、领导人、目的 【引导】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阅读课本,回答明治维新的时间、领导人、目的。 【讲授】引动《五条誓文》的内容,这表明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为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回答】1868年;明治天皇;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自主阅读课本提取基础信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内容 【提问】改革的内容都有什么?思考其作用都是什么? 【补充】明治政府“废藩置县”、征兵制、“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 【强调】其中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的是第③条,影响最深远的是第④条。 【引导】出示图片和表格,请学生小组合作,回顾“明治维新主要措施”并将表格填写完整。 【回答】①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 【回答】②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开始对外侵略扩张。 【回答】③推行地税改革,“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回答】④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培养了人才,提高国民素质。 填写表格,回顾改革内容。 逐一梳理改革内容,降低理解的难度。 小组合作填写表格,将零散的措施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环节三:跻列强,野心狂——明治维新的影响
(一)影响 【提问】出示图表材料,分析材料,回答明治维新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知识拓展】出示两幅表格,请学生合作探究,对比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回答】①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②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合作探究,回顾所学,完成表格。 培养辩证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落实唯物史观。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提升学生的历史比较与归纳能力,同时呼应单元“资本主义制度扩展”的主题。
(三) 课堂小结 本节课围绕日本明治维新展开,梳理了日本从危机到变革的过程。因德川幕府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锁国政策落后,及1853年黑船事件后列强入侵,倒幕运动于 1868 年胜利,为改革奠基。 认真听讲,回顾所学内容,记好课堂笔记。 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核心串联本课知识点,
1868 年起,明治政府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四领域全面西化,使日本快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跻身列强。但改革保留天皇专制、武士道等封建残余,也让日本滋生军国主义,后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深刻影响近代亚洲历史。 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强化主题认知。
九、 随堂练习 4道随堂测试题(详见配套教案)
十、 板书设计
十一、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基本达成理解明治维新背景与影响的目标,但存在不足。对“倒幕运动为何是改革前提”的讲解较浅,部分学生未完全理解政治变革与改革的关联;对“文明开化”的深层影响,仅停留在生活西化层面,未深入探讨思想转型的复杂性。后续需补充倒幕运动与明治政府权力衔接的史料,增设“文明开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冲击”讨论,同时优化时间分配,避免因对比环节耗时过长,导致难点突破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