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第四单元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 序号
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按基本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掌握第四单元生字的音形义 尝试发现单元生字规律,初步分类整理课内外识字 喜欢识字,有意识梳理日常生活中单元相关汉字、词语
阅读与鉴赏 能正确、有感情朗读单元内课文,结合生活理解语句;阅读单元内童话等文本,关心自然与生命 认识单元课文中相关汉字,感受文本情感;阅读单元拓展短文,发现身边自然事物奇妙处并表达想法 与人讨论单元内容时,注意倾听,乐于表达想法并说清楚
表达与交流 乐于交流想法,有表达信心,能完整讲述单元相关小故事 借助单元内容,尝试围绕阅读内容提问 能借助关键词句复述单元内读过的故事等内容
梳理与探究 用口头/图文方式整理单元学习中对自然的观察想法 结合单元内容,学习日常观察,综合运用语文等知识 喜欢观察、提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单元学习所得;愿意整理单元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1. 学生对基础动词(如“跑、跳、看”等)有一定积累,且能借助插图梳理简单故事内容,对自然现象(如动植物生长变化)有观察兴趣。 2. 此前学习中,具备初步的图文结合理解文本、简单交流分享的能力。 1. 对于语文园地中涉及的一些表意较抽象的字词(如“蕴藏、领略”等),理解与运用可能存在困难,缺乏将字词与生活场景深度关联的意识。 2. 提取园地中阅读材料的关键信息时,容易零散化,难以梳理出清晰的逻辑线索,用文字或图画完整记录感悟的能力有待提升。 (一)识字与写字 1. 内容设计:呈现园地中包含形声字、形近字等构字特点的生字,如“园、圆”“旗、棋”。 2. 突破措施: - 利用学生对基础动词的积累,通过“字 - 动作 - 情境”关联法,比如“旗”字,结合“升旗”的动作演示,帮助理解字义;“园”字,联系“逛公园”的生活场景,区分“园”与“圆”。 - 设计“字词大闯关”游戏,以小组竞赛形式,强化对字词差异的辨析,同时借助“像,因为_____”的句式支架,规范学生对字词的表达运用。
课时目标 通过查字典、结合生活情境、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认读“园、圆、旗”等10个生字;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掌握多音字“行”;通过教师示范、同桌互评等方法,规范、端正、整洁书写“左、右”等8个生字;通过观察“园、旗”等字的间架结构,初步发现并说出部分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特点。 2. 通过自由读、分组读、配乐读等方式,能正确、流利朗读园地中的短文《秋天的小园》;通过圈画关键信息和情感词,体会短文对秋天小园景物的描写,比较不同景物的特点,并借助图片、动作,理解“飘、落”等描写景物动态的词语含义,感受秋天小园的美。 3. 结合短文内容,通过圈画关键信息,梳理“小园里的景物变化”过程表,按顺序准确、流畅地讲述小园秋天的故事;通过话题讨论,理解并运用“因为……所以……”等句式,表达自己对小园景物的喜爱之情。 4. 根据“小园景物变化”过程表格,完成自然观察第一部分,初步体会大自然的奇妙。 1. 能够正确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规则,并且书写正确、整洁。 2. 能够正确、流利朗读短文,圈画信息;正确理解并运用“飘、落”等动词,借助图片说清楚小园景物的变化,感受秋天小园的美。 3. 能用圈画关键信息、梳理表格、借助动词等方式讲清楚小园景物变化的过程,感受小园景物的独特,主动分享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发现。 这份园地设计是否贴合你的教学需求?如果需要调整目标或评价任务的侧重点,可以随时告知。
课时任务 以“汉字里的自然成长”为核心,引导学生在汉字探究、自然观察与表达中,像探寻蝌蚪成长密码一样,解锁语文学习的趣味与方法。 汉字成长密码 观察“芽、苗、花”等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到楷书); 2. 分组讨论:这些汉字如何体现植物生长的特点? 3. 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汉字与植物成长的关联。 类比“探寻蝌蚪形体变化”,培养对汉字构形规律的观察、梳理能力。 自然短文探秘 朗读短文《小种子的旅行》,圈画描写种子生长、传播的关键词; 思考:小种子遇到了哪些“成长挑战”?它的变化和蝌蚪有哪些相似处? 3. 小组合作,用流程图梳理小种子的成长过程。 类比“梳理蝌蚪找妈妈过程”,培养信息提取、逻辑梳理与迁移思考能力。 表达分享乐园 结合自己观察过的植物(如豆芽、向日葵),思考:“它为什么要‘努力生长’?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模仿“蝌蚪成长密码”的记录方式,制作“植物成长手账”,包含文字描述与简单插画。 类比“制作自然绘本”,培养观察总结、情感表达与创意记录能力。 维度 解决问题过程 星 级 汉字探究能准确说出2个以上汉字与植物成长的关联,且书写/绘制的汉字演变记录清晰。☆☆☆(清晰关联+完整记录) ☆☆(部分关联+记录较清晰) ☆(关联模糊+记录简单) 短文理解与梳理能正确圈画关键词,完整梳理小种子成长流程,且能说出与蝌蚪成长的2个相似点。 ☆☆☆(关键词准确+流程完整+相似点清晰) ☆☆(关键词较准确+流程较完整+相似点基本明确) ☆(关键词模糊+流程零散,表述不清) 自然表达与创作植物观察分享有真实感悟,手账内容完整(包含文字、插画),且能体现“成长启示”的思考。 ☆☆☆(感悟真实+内容完整+启示深刻) ☆☆(感悟较真实+内容较完整+启示基本明确) ☆(感悟浅显+内容简单+启示表述模糊)
环节任务 学评任务 问题系统 学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 (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
1.旅行准备与路线规划 (整体感知,基础识字) 能准确认读“园、旗、铜”等左右结构生字,且书写规范;能说出2个以上生字的构字特点。 这个单元我们要游览哪些地方?它们在哪里? 去旅行,我们可以做哪些准备?(如何借助车票识字?) 我们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 初读探景: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在地图上找出黄河、庐山、黄山、日月潭、吐鲁番等地。 生活识字:学习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通过认识火车票识字。 画路线图:在地图上标出景点,画出旅行路线,并书写相关地名、生字。 能在地图上正确指认景点大致位置。 能正确认读火车票上的字词及相关生字。 能正确书写景点名称中的生字,路线图设计有创意。 【巩固评价】随机抽取生字进行认读与书写检测,统计正确率; 【预设补教】对书写易错的字(如“旗”的右边结构)进行针对性指导; 【总结迁移】引导学生总结左右结构字的书写规律,迁移到后续生字学习。
2.慢慢走,欣赏啊 (精读品析,想象表达) 能正确、流利朗读短文,圈画出描写小院景物的关键词;能结合关键词说说小院秋天的特点。 《古诗二首》: 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黄山奇石》: 奇石“奇”在哪里?课文是怎样把奇石写生动的?你能给奇石起名字或介绍它吗? 《日月潭》: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它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有什么不一样的美? 《葡萄沟》: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诗中有画:朗读古诗,想象画面,并通过绘画或语言描述出来。 奇石摄影展:品味描写奇石的语句,感受其生动有趣;为奇石起名,模仿“好像”、“真像”说话写话;举办“奇石展”介绍奇石。 日月潭导游图:阅读文本,画游览图,了解名字由来;担任“小导游”,介绍日月潭不同时辰和天气的美。 探秘葡萄沟:理解词语,画图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感受葡萄沟的“好”。 能通过朗读和描述,展现对诗中意境的理解。 能抓住关键词句说出奇石之奇,并运用积累的词语进行仿写或口头介绍(用上“好像”、“真像”等词)。 能依据游览图清晰介绍日月潭,语言流畅。 能借助图画或关键词说明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巩固评价】请学生上台分享对短文景物描写的理解,评价表达的清晰程度; 【预设补教】对理解困难的语句(如拟人化表达)进行举例讲解; 【总结迁移】引导学生总结“抓住事物变化写特点”的阅读方法,用于其他自然类短文阅读。
3. 请到我的家乡来 (迁移运用,创意表达) 能完整讲述自己观察过的一种自然事物(如豆芽生长、小狗成长)的变化过程,且运用至少2个学到的动词。 你的家乡(或你喜欢的城市)有哪些美的地方或好吃的、好玩的? 你打算怎样邀请别人来你的家乡做客? 夸夸家乡:学习语文园地相关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用口头或图文(如绘画、制作书签、录制小视频)方式介绍家乡。 学写留言条:创设邀请朋友来家乡做客的情境,学写具有交际功能的留言条(可结合微信、QQ等现代通讯方式) 介绍家乡时内容具体,表达清晰有条理,充满自豪感。 写话(留言条)格式正确,内容清楚,能将单元主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巩固评价】根据“表达条理、动词运用、情感体现”三个维度对分享进行星级评价; 【预设补教】对表达逻辑混乱的学生,帮助其梳理观察时间线; 【总结迁移】鼓励学生将这种表达方法运用到日常日记、口头分享中。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个单元的‘美丽中国’之旅,我们不仅欣赏了庐山瀑布的雄伟、黄山奇石的有趣、日月潭的秀美和葡萄沟的富饶,更学会了像小旅行家一样去观察,像小作家一样去想象和表达。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了‘家乡美景代言人’,能够用画笔、文字和生动的介绍,把美丽家乡推荐给更多的人。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这颗善于发现美、乐于表达美的心!”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1. 字词闯关营:
· 我会认: 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并正确、流利地读给家长听。
· 我会写: 在田字格中工整地书写本课的生字,并每个字组两个词语。
· 我会积累: 抄写本单元课文中你喜欢的优美词语(如:闻名中外、秀丽、神奇、风光秀丽、五光十色)和一个句子。
2. 朗读金嗓子: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尝试背诵。 【发展性作业】 观察与仿写家:
· 《黄山奇石》仿写: 模仿“天狗望月”“狮子抢球”等奇石的写法,选择一处黄山奇石或自己想象的一块石头,用“它好像/真像……”的句式写一两句话,并为它画一幅画。
· 《日月潭》小练笔: 仿照课文,尝试用“清晨……中午……雨天……”的句式,写一写你看到的天空或校园景色的变化。
2. 表达小能手:
· 《葡萄沟》介绍: 假如你是葡萄沟的维吾尔族老乡,请你用几句话向游客介绍一下这里的葡萄和葡萄干,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拓展性作业】将本单元学习过程中画的路线图、奇石介绍图、日月潭导游图等整理成一份“我的美丽中国旅行手账”,并为每一处景点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从教学效果来看,借助生活实例开展教学,如火车票、生活中的颜色事物等,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但在生字教学中,对于一些较难识记的字,如“效”“订”,部分学生仍需加强巩固,后续可设计更多有趣的识字游戏,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字词句运用”和“阅读”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个体差异明显。一些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能流畅地用“像”说话、清晰地分享对课文的理解,而少数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较为胆怯,发言不积极。后续需多鼓励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更多表达的机会,如小组内先发言、逐步过渡到全班发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