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黄山奇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黄山奇石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9 04:2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_二_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黄山奇石》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序号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阅读任务群 诵读表现自然之美地短小诗文,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与变化。 2.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自己的想法 喜欢汉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
阅读与鉴赏 1.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借助图画阅读。 3.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看图说话,能描述图画的主要内容。 喜欢阅读童话、儿歌等,根据提示提取文本显性信息,愿意向他人讲述读过的故事。
表达与交流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朗读课文时注意语气、语调和节奏表达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简单评价他人朗读。
梳理与探究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在探究活动中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提问,能用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已知:经过一年的学习,能在一年级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字的笔画顺序,对生字的偏旁部首、结构有一定了解,并且已经会写300多个生字。本学段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描写景物的文章和知识充满了兴趣并乐于接受。 对课文中“闻名”“尤其”“陡峭”“翻滚”等重点词语的理解不透彻。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观看黄山奇石的ppt风光图片,图文结合,加深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课时目标 1.根据课文语境、形近字区分、图文结合、词语运用、字歌等方式认识“闻”“名”“景”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都”,会写“南、部”等9个字,积累“风景如画、一枝独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喜爱之情。通过抓关键词、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背诵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观察图片,理解“陡峭”等词语含义。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图片用比喻句描述图片中的石头。 4.积累“风景如画、一枝独秀”等词语,能用积累的词语说某一处风景。 任务一:突破识字写字 通过形近字区分、图文结合、词语运用等方法认识生字,观察汉字结构,按照笔顺正确书写。 任务二:再读课文,感悟石头之奇 细读课文,借助表示动作的词语想象画面,感受怪事有趣之处 任务三:迁移运用,仿写黄山奇石 借助句式说说句子 评价任务四:拓展阅读,再探黄山奇石 阅读《黄山印象(节选)》,你发现了哪些奇石?它们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哪里?
课时任务 “奇石物语”观察创作绘本集 同学们,大自然就像一位沉默的雕塑家,而黄山就是它最宏伟的展厅。在那里,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沉睡,等待着被故事唤醒。你们想知道,人们是怎样从静止的岩石中,看出了飞翔的仙桃、观海的猴子、指路的仙人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奇石》,化身“故事唤醒师”,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些沉睡的石头读活、画活、讲活吧!要完成这一创作任务,我们需要解开哪些秘密呢? 预设: 我是识字小达人——会写(任务一:突破识字写字) 图文结合——观察记录(任务二:再读课文,感悟石头之奇) 句式框架支撑——表达交流(任务三:迁移运用,仿写黄山奇石) 灵活运用——创编手册(任务四:拓展阅读,再探黄山奇石)
环节任务 学评任务 问题系统 学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 (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
1.初读课文,勇破字词难关 能正确认读“闻、景”等生字,读准多音字“都”。 1.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
2. “闻”字最初是什么意思?
3. “都”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读音一样吗? 1. 借助拼音、同桌互助,圈画、识记生字。
2. 观察“闻”字甲骨文,猜测本义,并通过组词理解引申义。
3. 通过组词和选词填空,辨析“都”的不同读音和用法。 1. 组织自读、同桌互读,巡视指导,解决字音问题。
2. 展示“闻”字演变,讲解字理,引导联系生活组词。
3. 提供例句,设置选词填空练习,强化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
评价维度星级读准字音☆读好古诗☆表达正确☆
2.再读课文,感悟石头之奇 能说出文中奇石的名字,并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其奇特有趣。 1. 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奇石?
2. 这些石头的名字有什么奇特之处?
3.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仙桃石”很神奇?
4. 描写不同奇石的顺序一样吗? 1. 默读课文,圈画奇石的名字,并与同学交流。
2. 观察名字,发现多与“动物”“神仙”有关的特点。
3. 聚焦段落,找出“好像、飞、落”等关键词,通过对比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与想象的合理。
4. 小组合作探究,分析“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段落的描写顺序(先写样子后写名字,或先写名字后写样子)。 1.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汇总奇石名字,并点拨发现命名规律。
2. 以“仙桃石”为范例,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想象画面,并通过删词比较体会“好像”的作用。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梳理不同段落的描写顺序,并总结写作方法
评价维度星级能圈画出关键信息☆能结合内容说出奇石之奇☆表达正确,流利☆
3.迁移运用,仿写黄山奇石 能运用积累的词语和“好像”“真像”等句式,仿写一段话介绍奇石或景物 1. 你能给新的奇石起个有趣的名字吗?
2. 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用“好像”或“真像”来介绍一块石头吗?
3. 你能用上积累的词语(如风景如画、著名)来说一处景物吗? 1. 观察新奇的石头图片,大胆想象,为其起名。
2. 根据仿写提示,选择句式,口头练习描述奇石。
3. 运用本课积累的词语,尝试描述自己熟悉的一处风景。 1. 提供丰富的奇石图片,激发学生想象,鼓励个性化命名。
2. 出示仿写句式模板,降低表达难度,并组织同伴互评,引导按标准(想象合理、句子通顺、用上关键词)进行评价。
3. 给出范例,搭建语言支架,引导学生将积累的词语运用到具体语境中。 评价维度星级表达正确☆借助句式模板☆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细细品味了黄山奇石的奇特与有趣,还学着作者的样子当了一回小作家、小诗人。大自然是最好的艺术家,希望你们今后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欣赏更多的美景。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基础性作业】(必做,巩固课堂所学) 生字开花: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巨、闪、仙、位、顶、狗、形、状”,并为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 课文回眸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仙桃石”好像从天上( )下来的一个大桃子,( )在山顶的石盘上。 “猴子观海”一动不动地( )在山头,望着( )的云海。 通过填空,回顾课文关键词句,感受动词的准确和景物的奇特。 奇石寻踪 默读课文,将奇石与它的特点用线连起来。 仙桃石 —— 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啼叫 猴子观海 —— 真像一位仙人伸着手臂指路 仙人指路 —— 从天上飞下来的大桃子 金鸡叫天都 —— 蹲在山头望翻滚的云海 【发展性作业】(选做,提升语言运用)小小观察家 观察下图(可提供一块形态有趣的石头或云朵图片),仿照课文,用上“好像”或“真像”写一句话。 写话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好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万花筒 从下面的词语库中至少选择3个,向你家人介绍一处你喜欢的风景(可以是公园、小区、旅游过的地方等)。 词语库:风景如画、著名、神奇、秀丽 示例:我的家乡有一座著名的古塔,周围的景色秀丽,看上去神奇极了! 【拓展性作业】(挑战,融合实践与创新) (二选一)创意设计师 请你扮演一位“黄山奇石设计师”,发挥想象力,创造一块文中没有提到的“新奇石”。 任务: ① 为它起一个有趣的名字: ② 画一画它的样子:(请在空白处作画) ③ 写一写它的介绍:(请用几句话描述它的样子和来历,试着用上“好像”“真像”或生动的动词) 金牌小导游 请你选择课文中最喜欢的一块奇石,扮演黄山小导游,为“游客”(你的家人或朋友)进行一段1分钟的介绍。 介绍内容可以包括:这块石头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用上生动的词语)它有什么神奇的故事或传说?(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家人帮你录一段小视频,与同学和老师分享。)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有学生问题解决的问题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