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___二_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10.葡萄沟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序号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 个左右,其中 800 个左右会写。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并尝试进行分类;
阅读与鉴赏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表达与交流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2.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4.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看图说话,能描述一幅图画的主要内容,说出多幅图画之间的内容关联。
梳理与探究 1.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2.观察大自然,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积累活动体验。结合语文学习,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3.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尝试提出自己的看法。 参加文学体验活动,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和发现,愿意用文字、图画等方式记录见闻、想法。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知识经验: 1.能准确认读和书写一定数量的生字;基本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了汉字的笔画、笔顺,能做到书写端正、规范。(识字与写字) 2.初步学会默读的方法,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能背诵一定量的优秀诗文,初步养成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阅读与鉴赏) 3.上学期已经掌握写话的基本要求(格式、内容),能根据图片,用简单的语句写出所见、所感,基本能正确、规范使用逗号、句号、问号等。(梳理与探究) 4.前期在倾听、表达和交流等方面有不同程度额知识学习,能够为本学习提供知识的迁移运用。(表达与交流) 策略经验: 1.已经掌握了加一加、减一减、熟字比较、联系语境等识字方法。(梳理与探究) 2.写字上掌握了基本的书写规律,能够通过观察自主写字。(识字与写字) 3.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朗读技巧,同时也掌握了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等理解文意的能力。(阅读与鉴赏) 生活经验: 1.能通过生活中的广告、包装、标志等事物,提高自己的识字量。(识字与写字) 2.大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自主记录好词好句,并链接生活当中的实例说出自己的感悟。(表达与交流) 1.识字量大,出现同音字、形近字混淆的现象。部分学生书写习惯不佳,书写不够规范。 2.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差异大,朗读素养差距较大,部分学生难以掌握朗读技巧。缺少对知识 系统的分类与整理,不会灵活运用积累的知识,表达的逻辑性和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孩子口语表达不够生动、条理, 缺乏表达自信,还需要加强口语表达和组织能力。 3.《葡萄沟》这篇课文中“新疆”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同时又充满着好奇和向往。孩子渴望了解那里,对教材中的许多地方充满了好奇,他们想知道:“葡萄沟在哪里?”“梯田是什么样的?”“晾房是什么样子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1.巩固识字方法,通过挑战性、趣味性的识字游戏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认真指导学生写字,对学生的书写习惯进行纠正、培养。 2.设置情境,出示图片。通过拓展阅读、观看图片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目标 1.通过开火车认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等方式,认识“沟、产”等14个生字,读准“好、干、分”多音字;通过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练写等方式,会写“份、枝”等8个生字。 2.通过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能运用指读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茂盛”“五光十色”“晾棚”等词语的意思。仿照例句,能够将句子说具体、说完整。 4.借助图片,了解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和葡萄干是怎么制作的。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1:晓葡萄沟之美好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小组展示 评价任务2:赏葡萄沟之趣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小组展示 评价任务3:夸洞庭湖之美 评价方式:师生评价、小组展示
课时任务 同学们,我们已经领略过著名的黄山奇石,欣赏过美丽的日月潭,我们的祖国还有很多迷人的地方。今天,我们打卡第四站,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看一看,领略那里的风土人情。
环节任务 学评任务 问题系统 学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 (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
1. 初读感知,晓葡萄沟之美好 任务一:初读课文,勇闯字词关 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活动1.学生自由度读课文。 活动2.课文内容大闯关 (
盛产 能够 月份 搭起 茂密
成熟 凉棚 空气 梯田 蒸发
碉堡 城市 山坡 利用 展开
)第一关 词语小达人(出示PPT) 多种形式读:开火车认读、小组读、男女读、齐读。 好客 种葡萄 葡萄干 水分 (多音字)你会给它的另一个读音组词吗?把字读准。 第二关:朗读小达人 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生:我喜欢,因为那里盛产水果,五月……六月……七月…… 请同学们根据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 仔细观察加点的字有什么特点? 第二关:朗读小达人(出示PPT) (1)文章是用哪一句话来夸赞葡萄沟? (2)你喜欢葡萄沟吗?为什么? (3)请用上我喜欢葡萄沟,因为那里的—— 评价任务1:晓葡萄沟之美好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小组展示 评价标准: 评价要素评价标准指读眼看、手指、嘴读☆字音发音正确☆流利朗读流利☆
2. 品读感悟,赏葡萄沟之趣 任务二: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葡萄沟的? 葡萄沟的葡萄是怎么样的? 葡萄沟的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它有什么特点? 活动1.发现水果多。 学生读第1自然段,突出葡萄沟的水果多,但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 活动2.发现葡萄品种多,品质好。 (1)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①“茂密”“四面展开”“绿色的凉棚”各是什么意思? ②带“……像……”的比喻句很生动,突出枝叶繁茂。通过“一个个”感受种植的葡萄多。出示插图,体会“绿色的凉棚”生动而准确。 (2)对比感悟。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葡萄/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选择一个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活动3.感受老乡热情好客。 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同学们看课文插图,在读句子时把“准”“最甜”“吃个够”用重音来读,体会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学生练习读,师生互评。 活动4.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学生借助图片,简单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互相说一说: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并用上“先……接着……最后……”。 活动1.发现水果多。 指名读第1自然段,突出葡萄沟的水果多,但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 活动2.发现葡萄品种多,品质好。 “一大串一大串”与“一大串”对比,突出葡萄很多;从“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感受到葡萄品种多,颜色美;联系上文理解“五光十色”,这么多颜色,还透着光泽,这里的葡萄品质可真好!指导朗读时抓住重点词,就能读出葡萄多且美。 活动3.感受老乡热情好客。 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并根据评价表进行评价。 活动3.感受老乡热情好客。 (1)什么是“好客”? 活动4.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借助图片,简单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互相说一说: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注意用上“先……接着……最后……”试着说一说。 评价任务2:赏葡萄沟之趣 评价方式: 师生评价、小组展示 评价标准 评价要素 评价内容评价星级内容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句式和例句相符☆态度交流时积极且自信大方☆
3. 悟中生情,夸洞庭湖之美 任务三:学法迁移阅读《洞庭鱼米乡》,感受洞庭湖的美丽富饶。 活动1.小组合作读文,交流并展示: 小组展示,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互评。 展示预设: (1)请同学们先朗读自己喜欢的优美句子: ①美丽的洞庭湖,是祖国江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 ②前有花园,后有果园,左有菜园,右有荷塘,像一幅很美很美的画。 ③美丽富饶的洞庭,是祖国的大鱼库、大粮仓。 (2)大鱼库是怎样的呢,大家来交流。 ①宽阔的湖面上,碧波荡漾,船儿来往,鱼儿蹦跳。 ②是呀,鱼汛季节,鲜活的鱼儿,一筐筐,一担担。 (3)大粮仓又是怎样的呢,继续交流。 ①洞庭湖畔,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春天,禾苗青青;夏季,稻浪滚滚。 ·真的,收割季节,金黄的谷子,一袋袋,一车车。 活动2.学法迁移,理解词语意思 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说说“美丽富饶”的意思。 ——指洞庭湖风景漂亮,物产丰富,人们生活富裕。 活动1.小组合作读文,交流并展示: ①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和你觉得写得美的句子,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通过朗读表达出美。 ②从哪里看出洞庭湖是大鱼库、大粮仓?画出相关句子全班交流。 活动2.学法迁移,理解词语意思 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说说“美丽富饶”的意思。 评价任务3:夸洞庭湖之美 评价方式:师生评价、小组展示 评价标准: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葡萄沟,品尝了那里酸甜可口的葡萄,感受了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还游览了洞庭湖,希望同学们今后多读书,多去欣赏祖国的美景!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1.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发展性作业】(课外拓展练兵) 假设你是葡萄沟的一位小老乡,请你为家乡的葡萄干写一段推销广告词。要突出葡萄干的特点(颜色鲜、味道甜),看谁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拓展性作业】(深化思维迁移) 请查阅资料(书籍、 网络),完成一个小调查:1.葡萄沟为什么适合种植葡萄?(从气候、地形等方面思考,如: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2.除了葡萄沟,我国还有哪些地方以盛产水果闻名?(如:烟台苹果、赣南脐橙等)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有学生问题解决的问题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