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黄山奇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黄山奇石》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9 04:2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____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祖国锦绣山河 ——第四单元《黄山奇石》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序号
教材分析 核心问题及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能流利准确的认读生字,能工整地、标准地书写生字,能通过多种方法识字。
阅读与鉴赏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喜欢阅读,能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喜欢读古诗,能熟读成诵;喜欢阅读图画书、儿歌、童话、寓言等,并能与他人交流。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能鉴赏描写风景的词语或句子,能联系上下文或者图片,生活实际感悟美景美。
表达与交流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能认真听他人讲话,努力了解别人讲话的内容。与他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风景美,并能仿照格式,书写出风景美。
梳理与探究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自己喜欢的图画书,想象画面,讲述书中的故事。 增强对于祖国锦绣风光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二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朗读能力和识字量,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学生喜欢直观、有趣的学习内容,对“奇石像什么”的联想类任务兴趣较高。学生对“名山大川”的认知多来自图片或故事。 1.对“陡峭”“云海”等与黄山相关的地理概念理解较浅。 2.在“抓住关键词描述景物特点”“仿写比喻句”等语言运用能力上仍需引导,尤其容易忽略“位置、动作”等细节描写。 3.学生对“名山大川”的认知多来自图片或故事,缺乏实地体验。 1.需要结合图片或生活经验辅助理解词语。 2.学生思考+教师引导,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和上下文共同探索黄山奇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时目标 1. 通过借助拼音、图片和结构识字,正确认读“闻、省”等16个生字。 2. 通过图文结合,梳理课文介绍的奇石名称及特点,学习“总一分”的写作思路。能联系上下文或图片,理解“陡峭”“金光闪闪”等词语的意思。 3. 借助课文描述和图片,发挥想像力,想象黄山奇石的形态,尝试用绘画或文字还原奇石特点,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提升审美感知能力。
课时驱动任务 打卡黄山,发圈奇石 同学们,在这奇妙的语文世界里,我们即将开启一场特别的旅行——“美丽中国行”! 我们已经从鹤雀楼极目远眺,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迈:也去过庐山瀑布前,领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今天再去黄山看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让我们跟着课本,一起探索祖国的大好河山,出发吧! 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 预设:阅读奇(任务一:定位黄山景区任务二:拍摄黄山奇石) 领悟奇(任务三:领略黄山奇石) 交流奇(任务四:分享黄山奇石(练笔)) 维度 解决问题过程星级阅读奇朗读,定位黄山位置。☆领悟奇☆哪几方面写奇? ☆哪些手法写奇? ☆☆☆交流奇☆口头表达奇 ☆书面仿写奇 ☆一起分享奇☆☆☆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 (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1 阅读奇 任务1:定位黄山景区 ☆活动1:读第1自然段,读正确; 读准字音,口齿清晰。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 ☆活动2:划:划出黄山风景区的位置。 ☆活动3:黄山风景区最出名是什么呢? 评价任务1:定位黄山景区 评价维度星级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位置☆圈出怪石 ☆
环节2 阅读奇 任务二:拍摄黄山奇石 活动1:读:大声读课文,读正确; 活动2:圈:圈出课文都介绍了哪些奇石。 详细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四种奇石,并简单提及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活动3:积累多音字“都” 评价维度星级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怪石名称☆积累多音字☆
评价任务2:拍摄黄山奇石
环节3 领悟奇,交流奇 任务三:领略黄山奇石 1.读第2自然段,读流利;同时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出“仙桃石”的神奇有趣? 从形状、来源、地点三方面,抓出特点,比喻修辞。 观察图片,仿说比喻句:就说_____吧,它好像_________。 随文识字写字:仙、顶 2.读:读第3自然段,读流利;思考“猴子观海”的奇特之处。 从地点、形状、动作三方面分析。 3.读第4自然段,读流利;思考“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的? 从形状和地点两方面分析。 4.读第5自然段,读流利;思考“金鸡叫天都”名字的由来。 任务四:分享黄山奇石(练笔) 1.选:选好要发布的照片贴在空白框内; 2.写:仿写介绍黄山奇石; 请从奇石图片中选择一张,按照以下格式进行仿写。 3.发:发布朋友圈,根据评价表点赞。 评价任务3:领略黄山奇石 评价维度星级仙桃石(3方面)☆猴子观海(3方面)☆仙人指路(2方面)☆金鸡叫天都☆正确仿写☆
课堂小结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主要描写了黄山的“仙桃指路”“金鸡叫天都”等奇石的样子和特点,表现了它们的奇妙。这篇文章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使学生感受到了黄山奇石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明日了黄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游客的原因,同时也使人产生了进一步了解与欣赏奇石的强烈愿望,从而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步入对新知识的探索。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生字开花:给二类字组词,每个生字至少组2各词。 ☆生字开花:在课本田字格上准确、标准、美观地书写一类字。 ☆阅读大比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发展性作业】 ☆奇石小作家:选择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块奇石,比如“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等,发挥自已的想象力,把这块奇石画下来。画完之后,在旁边用几句话简单介绍一下这块奇石的样子。 【综合性作业】 ☆奇石小导游:假如你是一名小导游,要向游客介绍黄山的一块奇石。选择一块你最感兴趣的奇石,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写一段导游词。在全班进行比赛,看看谁是最受欢迎的小导游。
课后反思 优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缺点: 1.缺乏实践体验:虽然利用多媒体进行了直观展示,但学生未能亲身体验到黄山的壮丽景色,对课文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表面。 2.评价反馈不足:在课堂上的即时评价方面做得不够细致,未能充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改进意见: 1.考虑组织学生参观类似的自然景观或举办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2.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和自我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