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葡萄沟》——第四单元 课型 精读引领课 主备人 刘晓惠 宋晓丹 赵娟 序号
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 喜欢识字,有意识地梳理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汉字、词语。
阅读与鉴赏 能正确琉璃有感情朗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语句的意思。 阅读浅近的童话、故事,关心自然和生命乐于交流想法和感受。 认识图文中相关的汉字,感受美好亲情。 与人讨论交流,注意倾听。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表达与交流 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 阅读有趣的短文,发现、思考身边的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日常事物的奇妙之处,说出自己的想法。 能借助关键词句复述自己读过的故事或其他内容,尝试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
梳理与探究 观察字形,体会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梳理学过的字,感知汉字与生活的联系。 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整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见闻和想法。 综合运用语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日常观察。 喜欢观察、提问,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学习所得。 愿意整理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他人展示。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1. 识字与阅读能力: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字形结构初步识记生字。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能够朗读简单的写景状物类课文,并初步理解段落大意。 2. 内容兴趣点:课文描述的葡萄沟景色优美、物产丰富,尤其是“五光十色”的葡萄和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对二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有效激发其阅读和学习兴趣。 3. 初步的经验基础:部分学生有过旅游经历或通过视频、图书对“梯田”、“阴房”等新鲜事物有模糊的感性认识,对“水果”、“热情好客”等概念有生活体验,这为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初步的支架。 4. 单元要素衔接:本单元围绕“家乡”主题展开,学生在前一篇《黄山奇石》的学习中,已初步训练了“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这为学习《葡萄沟》奠定了基础。 1. 词语理解:文中出现的“梯田”、“阴房”、“碉堡”等词语,远离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仅凭文字描述难以形成准确认知。“五光十色”与之前学过的“五颜六色”在程度和意境上的区别,学生不易体会。 2. 地理认知与情感共鸣:葡萄沟位于新疆,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地理位置遥远,风土人情陌生。如何让他们跨越地理距离,真正感受到祖国地域的辽阔与物产的丰饶,并产生向往与热爱之情,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3. 信息梳理与复述:课文从水果、葡萄、老乡、葡萄干等多个方面介绍葡萄沟,信息点较为分散。二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独立、有序地梳理文章脉络并借助关键词复述“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存在一定困难。 4. 句式运用:文中运用了“有的……有的……”、“……极了”等句式,让学生模仿写话时,可能会因生活阅历和词汇量所限,出现表达单一或内容空洞的情况。 · 针对“梯田、阴房、碉堡”等词,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和补充视频、图片,将文字与具体形象建立链接,让学生一目了然。 · 通过展示葡萄在阳光下各种颜色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五光十色”(强调光泽、颜色多而美)和“五颜六色”(仅强调颜色多),在直观感受中品味词语的差异与妙用。 2. 创设情境体验,拉近情感距离 · 通过播放葡萄沟的风光片和维吾尔族老乡热情歌舞的视频,创设“云端旅游”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当地的美景与人文风情。 · 设计“小导游”活动,让学生扮演导游,向“游客”(同学或老师)介绍葡萄沟。在角色扮演中,自然而然地内化语言,升华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3. 搭建思维图表,引导有序表达 · 利用思维导图或表格作为学习工具,引导学生共同梳理:葡萄沟的水果、葡萄(颜色、数量)、老乡(特点)、葡萄干(特点、制作),将零散信息系统化。
课时目标 1.通过查字典、借助拼音、结合语境、做借助图片等方法,巩固识记生字,会写“客、城、市、利”4个字,理解“热情好客、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 2. 通过朗读与想象,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及特点。 3.结合课文内容,通过圈画关键信息,能借助思维导图或关键词,清楚地介绍“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并表达对葡萄沟的赞美与向往。 4.通过阅读课文、自主思考、同学讨论拓展交流,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和美好生活的热爱。 评价任务1:能够正确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掌握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规则并且写正确。 评价任务2:能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圈画信息;正确理解并借助 动词,借助图片说清楚葡萄干制作的过程。 评价任务3:我是小导游 - 出示完整的思维导图(涵盖水果、葡萄、老乡、葡萄干四个方面)。 - 创设情境:“请你当小导游,借助黑板上的提示,向游客们介绍一下葡萄沟这个好地方。 评价任务4:联系实际:“我们的家乡或你去过的地方,有什么特产或美景也让你觉得它是个‘好地方’?”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能借助积累的词语,条理的介绍家乡的特产或者美景。
课时驱动任务 走入葡萄沟,探寻葡萄沟之美 亲爱的同学们,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正在举办一届“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他们需要一位既了解葡萄沟、又能说会道、还能把葡萄沟的美和好传播出去的小使者。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层层挑战,看看谁能最终荣获“葡萄沟旅游形象大使”的称号! 要成为“ 葡萄沟旅游形象大使”,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 预设1: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 预设2:文章是如何介绍葡萄沟物产之美的?你能说说葡萄干是如何制作的吗? 预设3怎样写好葡萄沟的宣传稿呢?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 (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 1 初 读 感 知 扫 清 生 字 障 碍 任务一: 化身小游客,初探葡萄沟。 同学们,有一个地方被称为“好地方”,那里有吃不完的葡萄,有最热情的老乡,你们想知道是哪里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新疆的葡萄沟,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活动1:观光准备——初读课文,交流字词。 (1)读一读,找一找: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捧起书来,借助拼音,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横线画出最能概括葡萄沟的句子。 (2)读一读,记一记:课文读完了,有读不通的句子吗 我们一起来交流识字: ①出示“坡、城、市”,观察这三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预设: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②链接多音字学习:“好、干、分”。通过组词(好人、好客;干活、葡萄干;分开、分量)区分读音。 ③认读词语: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新疆、吐鲁番、梯田、茂密、山坡、阴房、碉堡、吃个够、葡萄干),学生自由练读、小老师带读、去拼音读。 ④同桌相互读给对方听,读错的地方要及时纠正。 活动2:绘制见闻——再读课文,揭秘好地方 再次朗读课文,小组合作,绘制一张简单的“葡萄沟见闻录”(思维导图),说说你从哪几个方面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学生预设:水果多、葡萄美、人好客、葡萄干有名) 评价活动1-1: 评价标准星级准确关键词词☆能准确找到并画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评价活动1-2: 评价标准星级朗读正确、声音洪亮☆学会根据偏旁部首等方法识字☆去掉拼音,词语认读正确☆
评价活动2: 能够能和小组成员一起,从课文中找出至少三个方面说明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评价标准星级三个维度☆用词准确☆页面整洁☆
环节 2 精读感悟,品味沟中之美 任务二:探寻美之源,品味沟中情 葡萄沟的美,不仅仅在于风景,更在于物产和人情。现在就让我们细细品味,文章是如何介绍葡萄沟物产之美的? 活动1:聚焦葡萄,感受物产之美 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里的葡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1)感受“多”与“茂密”:借助梯田图片理解“梯田”;通过“绿色的凉棚”感受枝叶的茂密,并想象在凉棚下的感觉。 (2)品味“五光十色”: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葡萄对比图,引导学生发现“光”字,体会葡萄在阳光下光泽闪烁、颜色鲜亮的美。 活动2:角色体验,感受人情之暖 (1)如果你就是受到招待的游客,老乡“准会让你吃个够”,你心情如何?带着这种感受读句子。 (2)从“准会”、“最甜”、“吃个够”这些词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维吾尔族老乡?(热情好客) 活动3:探究工艺,感受智慧之奇 葡萄干是如何制作的?它又有什么特点? (1)播放“阴房”制作葡萄干的微视频,直观感受。 (2)请学生指图介绍“阴房”的样子(像碉堡),并说说为什么要修在山坡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水分蒸发)。 (3)完成填空:葡萄沟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评价活动1: 评价维度星级完整圈画关键信息☆正确用词☆语言通顺流畅表达☆
评价活动2: 评价维度星级能带着喜悦的心情读出葡萄的美和老乡的热情☆能说出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评价活动3: 评价维度星级能借助图片或视频,说出葡萄干的特点和阴房的简单原理☆读音准确,朗读流畅☆语气适中☆
环节 3 感悟主题,链接生活运用 任务三:争当推介官,传扬沟之美 了解了这么多,我们怎样才能把葡萄沟的美和好传播出去呢?怎样写好葡萄沟的宣传稿呢? 活动1:梳理思路,搭建表达支架 师生共同完善板书(思维导图),回顾葡萄沟是“好地方”的四个方面(水果、葡萄、老乡、葡萄干),为“宣传稿”准备好素材。 活动2:我是金牌推介官 创设情境:葡萄沟旅游局邀请我们班同学担任“旅游推介官”,请你借助黑板上的提示,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介绍葡萄沟这个好地方。 (1)学生小组内练习。 (2)上台展示,进行“金牌推介官”竞选。 活动3:链接生活,赞美我家乡 (1)提问:学完这篇课文,你最想对葡萄沟说什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赞美) (2)联系实际:我们的家乡或你去过的地方,有什么特产或美景也让你觉得它是个‘好地方’?”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评价活动1-2: 评价维度星级内容充实☆用语优美☆表达流畅☆
评价活动3: 评价维度星级能借助积累的词语,有条理地介绍家乡的一处美景或一种特☆语言条理,仪态大方☆
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走进了美丽富饶的葡萄沟,感受了那里五光十色的葡萄、热情好客的老乡和独特的葡萄干制作工艺。我们不仅用画笔和语言记录了她的美,还化身推介官将她介绍给了更多人。希望同学们也能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找到自己身边的美,并大胆地介绍给大家。
板书设计 葡萄沟 (好地方) ↗ ↖ 水果多 → 葡萄美 → 人好客 → 葡萄干 (夏季) (五光十色) (吃个够) (颜色鲜 味道甜)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 【基础性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担任“家庭小导游”,根据板书提示,向家人介绍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评价标准: 1. 能说出至少两个理由。 2. 能用上“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好词。 3. 表达流利,有礼貌。 【发展性作业】 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水果,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试着用几句话写写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评价标准: 1. 能抓住水果的一两个特点来写。 2. 语句通顺。 【综合性作业】 请从下列两项作业中选择一项完成: 一、绘制宣传海报:为你家乡的一处美景或一种特产,设计一幅宣传海报,并配上简短的推介词。 【要求表达清楚,设计美观。】 二、录制推介视频:模仿“金牌推介官”,为你家乡或你喜欢的某个地方录制一段1-2分钟的短视频,声情并茂地把它介绍给大家。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