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古浪县定宁初级中学2024-2025年九年级第一次诊断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8分)
动物伴随春天脚步活pō起来。温暖的阳光下,蜂蝶抖动翅膀溅飞淡淡的草香花香,大红公鸡站在麦秸垛上引颈高唱,黄鹂鸟站在树杈上欢鸣,黑白相间的燕子,衔着春泥,拖儿携女栖落老屋木梁上的燕窝,一会又在街巷和村边麦田上自由地飞翔,偶尔会眼前耳畔箭一般掠过。夜里燕窝里又(爆出/传出)低声细气的呢喃。春江水暖鸭先知。你看,那河畔的鸭群,只见第一只先抖起翅膀、贴着水面腾飞,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湖面上(划出/画出)层层lián yí。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活pō( )引颈高唱( ) 黑白相间( ) lián yí( )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爆出 划出 B.传出 画出 C.传出 划出 D.爆出 画出
(3)语段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例如:
(2分)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B.中朝领导人会晤,是中方邀请朝方呢?还是朝方邀请中方呢?
C.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
D.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3.下列语句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随着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放映,让我们了解了国家在各领域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B.在去年召开的十九大五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美好蓝图。
C.在中考即将到来之际,不但他自己认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帮助了周围的一大批同学。
D.从现在起到6月份,班主任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生活和复习做统一科学的安排。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先生的演说旁征博引,令人信服,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B.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对恃强凌弱的行径无不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C.在她的挑拨离间下,他们俩终于和好如初了。
D.我们办事光明正大,无论他怎么造谣惑众,也无济于事。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有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⑤⑥⑦①④③② B.④⑥⑦①③②⑤ C.④①⑦⑥⑤③② D.⑤⑦⑥①②③④
6.名句默写。(10分)
(1) ,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2)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4)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论语》中,孔子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 。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舍生取义,以身报国的句子是“ , 。
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13分)
擦星星的人
王伟锋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 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教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庆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窗外的星空。
⑤在等他忙定,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底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或许是忘记了。他竟没有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漫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他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匆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勿勿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思师。
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来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潘老师,您干什么呀 ”我问。
“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摘自(教师博览》2020年第3期,有删改)
7.阅读全文,体会“我”对潘老师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我 潘老师→我 潘老师→我 潘老师→我感念潘老师
8.概括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2分)
9.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4分)
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10.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擦星星的人”好在哪里。(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1—14题。(13分)
森林大火为何扑灭难度这么高
魏齐
①据“西昌发布”公众号4月1目下午报道,截至当天13时25分,泸山正面明火全部扑灭,四川凉山西昌森林火灾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果。不过人们不会忘记,3月30日下午,四川凉山西昌突发森林大火造成打火队员19人牺牲。联想到去年几乎烧遍澳大利亚的森林大火,人们可能会问,森林火灾为何如此凶险,又为何如此难以扑灭?
②森林大火较难扑灭,首先是因为往往火势很大,点多面广,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的季节,加之一些林木富含油脂,积累不少林下可燃物,再加上火借风势,往往会很快扩大、扩散。以此次西昌地区发生的火灾为例,据西昌市人民政府3月31日下午召开发布会介绍的情况,起火后由于风向多变,火情扩散迅速,并伴多处飞火,造成多处多线速燃态势。截至3月31日16时,火灾过火面积1000余公顷,毁坏面积80余公顷。
③其次,不少森林火灾发生在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为灭火增加了难度。以凉山地区为例,该地区仅海拔高度超过4000米的高峰就超过20座,山区地形极大限制了人员活动,大型灭火器材很难快速抵达现场。在山区,林火可能发生爆燃,特别是在陡坡,山脊、草塘沟等特殊险境地形中,这就会极大增加灭火危险性。
④此外,山区的气候气象条件也比较复杂,特别是山谷之间的风向变化比较快,对火势发展影响尤其大。在干旱季节,山区容易形成明显上升气流,加之各种涡流、越山气流影响,往往风向突然发生变化。
⑤专家认为,随着科技进步,适当引入更多高科技装备协助灭火是一大趋势。首先要做到预警早,在火灾萌芽阶段就尽早发现火情,例如通过携带红外传感器的卫星或长航时无人机及时预警,然后“打早,打小”,进而“打灭”。灭火时,可适当派出消防直升机、灭火飞机等大型装备,此外,国内一些企业也研制出“灭火榴弹炮”“灭火导弹”等一些适合森林灭火的新型“武器”,尽管其有效性需要进一步论证,但完全可以尝试。
11.选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12.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语“往往”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森林火灾往往发生在气候干旱、气温较高的季节……”
1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4.认真阅读选文,概括森林大火难以扑灭的原因。(4分)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20题(16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失败),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躬耕于南阳( ) 先帝不以臣卑鄙( )
由是感激 ( ) 然志犹未已 ( )
16.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
(2)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
译文:
17.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4分)
甲文:
乙文:
18.诸葛亮和刘备历来备受尊崇,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4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21–22题。(5分)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19.填空。(3分)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 ”,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 ”,结果“ ”。
2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四、综合性学习(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1-23小题。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的基因
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
(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版本 总数(篇) 年平均数(篇) 增长率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13版 69 64 11.5 21.3 79.7% 93.8%
2017版 124 124 20.7 41.3
【材料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
(注)小学学制为六年,初中学制为三年。
2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2分)
22.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3分)
23.西楚中学将聘请丁立梅老师担任校“经典咏流传”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今天以该校名义拟写一份聘请书。(3分)
五、名著导读。(5分)
祥子是 (作者)的长篇代表作 中的一个人物形象。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 。往远处想就是开车厂 ,娶个清白的好姑娘,过上好日子。他一共买了两辆车,第一辆被 抢走,第二辆因 而被卖掉。
六、作文(60分)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请以“特别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100
100
密 封 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
密 封 线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00
400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