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练精析:(十二)第十九章第一节物质的分子构成(鲁科版九下五四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精练精析:(十二)第十九章第一节物质的分子构成(鲁科版九下五四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9-12 14:1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能提升作业(十二)
第十九章 热 和 能
第一节 物质的分子构成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地球是由物质组成的
B.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D.分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
2.下列四个长度中,与分子直径大小最接近的是(  )
A.一光年        B.一米
C.一毫米 D.一纳米
3.关于物质微观模型的问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
B.液态物质中,分子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气体小
C.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
D.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
4.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5.液态的蜡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缩小,中间凹陷下去,这说明(  )
A.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
B.从液态到固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小
C.同种物质液态的分子与固态的分子不同
D.液态变为固态后分子间就无空隙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8分)
6.水通常是液态,温度降低时,水结冰变为固态,体积    ;温度升高时,变为气态,体积    。
7.在我国吉林省境内曾经下过一场罕见的陨石雨,大小不等的陨石从天而降,蔚为壮观。其中最大的一颗陨石重达375千克,科学家们对这些天外来客进行分析发现,它们的组成与地球上石块的成分极为相似,由此可知,宇宙天体是由
    组成的。
8.科学家正在研究制造一种医用纳米机器人,如图所示,让它携带药物随血液流动到人体的病变部位,在医生的操纵下进行治疗,正常人的毛细血管直径约为9000nm,那么机器人的最大长度为   m。
三、实验探究题(6分)
9.情景一:夏天,小明为了解热,自己制作了冰棒,当他将制好的冰棒连同冰棒模具从冰箱中取出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来与冰棒模具口齐平的水结成冰后,竟然向外“鼓”了出来,如图甲所示。
情景二:小红擅长用蜡塑像,可每次将熔化的蜡水倒进模具中冷却凝固后,原来与模具口齐平的蜡水中间却凹下去一个坑,如图乙所示。
问题:物质凝固后,体积增大还是缩小?
猜想:下面是三位同学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及猜想。
甲:水结冰时膨胀了,表明物质凝固时体积要增大。
乙:蜡水凝固时向内凹进去,表明物质凝固时体积要缩小。
丙:有的物质凝固时体积缩小,有的物质凝固时体积要增大。
由小明和小红的经历,结合自己的思考和经历,你更支持谁的看法?    ,理由是?  。
实验:将水、食用油、熔化的蜡烛、洗发精分别装满四个相同的小玻璃杯,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内,待它们全部凝固后取出,观察体积的变化,结果发现:只有水结冰后表面向外鼓出来,其余液体凝固后表面向内部凹陷进去。交流:
(1)除了     以外,一般的液体凝固后体积都要变    。
(2)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分子间的距离要变    。
(3)一般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或由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要变    。
四、计算题(11分)
10.据估计一只蚂蚁喝一口水就能吞下2×1019个水分子。假如全世界有50亿人都来数这些分子,每人每秒数1个,要多少年才能数完?假如水分子的直径为0.1nm,将这些水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排列起来有多长?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物质由分子构成,因而选项A、B、C正确。组成物质的分子也可以再分,分子不是微观世界的最小微粒,所以选项D的说法错误。
2.【解析】选D。分子的直径通常以10-10m做单位来量度与纳米数量级(10-9m)最接近。
3.【解析】选B。固态物质中,分子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态物质中,分子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比气体的大;由于粒子间作用力较小,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也是。故选B项。
4.【解析】选C。由固态、液态、气态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模型可知: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由上所述可知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丙。故应选C。
5.【解析】选B。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液态的蜡在凝固成固体时体积缩小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变小。
6.【解析】一种状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另一种状态,物质的体积往往会随之变化。一般来说,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变大。这是由于大多数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距变大,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分子间距变小的缘故。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分子间距变大,体积增大。
答案:增大 增大
7.【解析】陨石含有375千克的物质,说明宇宙天体与地球上的物体一样,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答案:物质
8.【解析】1nm=10-9m,9000nm=9×10-6m
答案:9×10-6
9.【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并进行推理。多数物质由液态凝固成固态时,体积减小,但水结冰时体积反而膨胀,体积增大。
答案:丙 在凝固时,水的体积增大,蜡的体积减小
(1)水 小 (2)小 (3)大
10.【解析】通过此题,我们可以体会分子的“小”和物体中分子数目的“多”。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换算。
=127(年)
即大约需127年才能数完。
0.1×10-9m×2×1019=2×109m=2×106km
即这些水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有2×106km长。
答案:127年 2×106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