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能提升作业(十三)
第二节 分子热运动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校园里花香四溢
B.湖面上柳絮飘扬
C.公路上大雾弥漫
D.工地上尘土飞扬
2.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3.俗话说“破镜难重圆”,本意是说一块破了的镜子无论如何细心对接,它都不能完好如初,这说明( )
A.分子之间没有引力
B.破镜不是由分子构成的
C.分子之间距离超过一定数值时,作用力接近零
D.分子之间的斥力在起作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可以有间隙,也可以没有间隙
B.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桌子上的杯子对桌面有压力和桌面对杯子有支持力,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
D.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5.把萝卜腌制成咸菜通常需要几天,而把萝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萝卜分子间存在空隙,易扩散
B.盐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炒菜时萝卜是运动的,盐分子更容易进入萝卜中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更剧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6分)
6.在刚刚装修好的房间内,能闻到强烈的甲醛气味,这是由于甲醛分子 造成的。研究表明吸入或接触甲醛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吸入或接触甲醛。
7.氧气可以被压缩装入钢瓶,这一现象说明 。
8.端午浓情,粽叶飘香。吃粽子时,粽叶上总是粘有米粒,粽叶和米粒不容易分开,这表明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9.(8分)试分析下列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细铁丝、棉线、肥皂水等。
过程及方法:
(1)用细铁丝做成一个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如图甲所示。
(2)将铁丝圈在肥皂水中浸一浸,使肥皂水留在上面,如图乙所示。
(3)用手指碰一下棉线的左边的肥皂薄膜,如图丙所示,出现了如图丁所示现象,现象为 。
(4)通过以上探究,能得出什么结论?
.
10.(11分)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②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明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如图所示。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
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到的结论是: 。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相同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做这个实验时, (选填“能”或“不能”)搅动杯中的水,其原因是
。
(4)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写出实验方法和注意点)。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扩散现象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而分子是用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故所看到的柳絮、大雾、尘土都不属于分子运动,所以B、C、D错误;而人之所以嗅到花香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即发生的是扩散现象,所以A正确。
2.【解析】选C。A中0.5L水和0.5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B中煤堆放在墙角,使墙壁上的白石灰变黑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是扩散现象。C中两块表面平整的铅块压紧,经过一段时间下面能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气体间的扩散。
3.【解析】选C。分子间的作用力随距离的大小而变化,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破了的镜子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分子间的引力太小,所以不能完好如初。
4.【解析】选D。任何分子之间都有间隙,否则不会发生相互渗透的扩散现象,A错;固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若没有引力,固体就会分散开来,B错;杯子和桌子都不是分子,压力和支持力不是分子间的斥力作用,C错;分子间的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几乎为零,D对。
5.【解析】选D。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分子运动越快,扩散现象越明显。
6.【解析】甲醛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使人闻到强烈的甲醛气味,所以这种现象是由于甲醛分子扩散造成的。
答案:扩散
7.【解析】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隙,氧气压缩后,气体的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距离变小,故可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分子间有间隙
8.【解析】粽叶和米粒不容易分开,是因为粽叶和米粒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答案:分子间存在引力
9.【解析】由图丁可以看出用手指碰一下左侧的肥皂薄膜时,肥皂薄膜破了,另一侧绷紧,棉线被拉向了薄膜没破的一侧,说明棉线受到了力的作用,故肥皂薄膜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答案:(3)左侧的肥皂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
(4)分子间存在引力
10.【解析】在解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明确研究对象是什么因素,就让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或相同,先让研究的因素不相同,然后比较分析,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了。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也要用到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只要领会控制变量的思想,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答案:(1)热水杯中的颜色变化得快 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
(2)控制变量法
(3)不能 即使分子不运动,搅拌也能使它们混合起来
(4)实验方法:将热水杯中的热水换成等体积的酒精等液体,在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两杯液体中的颜色变化的快慢。
注意点:①两杯液体中的温度相同.
②在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在酒精中滴入一滴红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