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练精析:(十四)第十九章第三节内能及其改变(鲁科版九下五四制)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物理精练精析:(十四)第十九章第三节内能及其改变(鲁科版九下五四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9-12 14:2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能提升作业(十四)
第三节 内能及其改变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
2.寒冷的冬天,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手暖和,对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方法都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B.两种方法都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C.前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D.前者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后者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来增大手的内能
3.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爆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4.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
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
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6.从车床上刚刚加工下来的铝件温度都很高,这是因为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铝件内能增加了。
7.钢丝球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经常用来刷碗或清洁油污。周末,小明的妈妈直接用钢丝球打磨铁锅底的锈迹,过一会儿感觉铁锅发烫。小明向妈妈解释:这是用    方式使铁锅的温度升高了,此过程是_______
转化为    能。
8.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镀银的双层玻璃,并将中间抽成真空,这是为了减少   。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中瓶内气体的   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9.(3分)下面几幅图运用了    的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
10.(11分)如图所示,用活塞式打气筒为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会发现气筒的上部筒壁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的下部筒壁,特别是底部附近筒壁的温度较高,甚至烫手。对于筒壁发热现象,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a.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加,升温的气体通过热传递使筒壁温度升高;
b.打气过程中活塞与筒壁之间不断地摩擦生热使筒壁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但这两个使筒壁发热的原因中有一个是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筒壁发热现象的描述:
(1)你猜想      (选填“a”或“b”)是主要原因;
(2)你猜想的依据是:?  。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本题可以根据内能的概念、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分析。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机械能越多,但内能不一定多,A说法错误;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B说法错误,C说法正确;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具有内能,D说法错误。
2.【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的区别主要有:做功时,有一个物体在运动,热传递发生时,物体之间温度不同。双手摩擦会感到手发热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放到暖气片上会感到手暖和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
3.【解析】选B。解决此类题目一定要明确对物体做功,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玉米爆开前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不是做功改变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玉米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故C、D不符合题意。
4.【解析】选D。a烧杯和b烧杯中水的质量相同,b烧杯中水的温度高,所以内能大,同理c烧杯和d烧杯中d烧杯水的内能大。a烧杯和c烧杯中的水比较,温度相同,质量小,所以内能小;d烧杯和c烧杯中的水比较,质量相同,温度高,所以内能大。
5.【解析】选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将增加,故A正确;改变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功,故B错误;物体的内能是由于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能量,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故C错误;水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和水的质量有关,故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的内能不同,D错误。故选A。
6.【解析】从车床上刚刚加工下来的铝件,经过了锻造、剪切、打磨等程序,这些是做功过程,使铝件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答案:做功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小明的妈妈用“钢丝球”打磨铁锅底的过程,是一个摩擦过程,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铁锅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答案:做功 机械能 内
8.【解析】真空是热的不良导体,将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可以减少热量损失(或热传递);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这一过程是瓶内气体对软木塞做功,其能量转化情况为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
答案:热量损失(或热传递) 内
9.【解析】通过篮球由于运动具有动能,推测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通过苹果和地球相互吸引而具有重力势能,推测相互吸引的分子也具有分子势能;通过分析被压缩的弹簧各部分相互排斥具有势能,推测相互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分子势能。综上所述可知,都是利用类比的研究方法说明分子也具有动能和势能。
答案:类比
10.【解析】因为摩擦产生的热是传给整个筒壁。压缩气体产生的热主要是在气筒下端传给筒壁。从题中描述的现象得知,气筒上部只是略有发热,而气筒下端却很热,甚至烫手。所以压缩气体产生的热量使气筒发热应该是主要原因。
答案:(1)a (2)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