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高三备考核心模拟中期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详解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C【解析】2012年至2018年海冰面积缩小,海冰反射太阳辐射减弱,海水吸收热量增多,温度升高:同时,海冰融
化过程中稀释海水,使表层海水盐度隆低,改C正确。
2.B【解析】阿留申低压为气旋,中心偏西时,其东侧(白令海区域)盛行偏南风。偏南风从低纬度带来暖湿气流:
加热海水并抑制海冰扩展,导致海冰面积减小,故B正确。
3.A【解析】海冰退缩,深色海水裸露,反射率下降,吸收太阳辐射增多,水温升高,进一步融化海冰,A正确:海冰
退缩,海水温度升高,藻类繁殖,固碳增加,但不会导致海水酸化,B错误:海冰融化,海水盐度降低,C错误;海冰
退缩可能使海面裸露面积增大,蒸发加剧,云量增多,会削弱到达海面的太阳辐射,导致海水温度降低,与题干矛
盾,D错误。
4.B【解析】在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的物种数量逐渐增加,垂直结构从单一层次发展为多层结
构,群落结构逐渐复杂,B正确;物种丰富度应逐渐提高,A错误;生物量随植被生长能力增强持续增加,C错误;
乔木寿命通常长于灌木和草本,D错误。
5.C【解析】早期草本植物通过枯枝落叶使土壤有机质积累,土壤肥力提升,为灌木生长提供养分基础,C正确;演
替过程中植被覆盖度提高,林下光照减弱,A错误;横断山区末次冰期后气候整体转暖湿,但中期灌木替代草本
的直接原因是土壤改良,B、D错误。
6.A【解析】气候变暖使适宜冷杉生长的温度带向高海拔迁移,A正确;温度升高会加速微生物活动,土壤有机质
分解加快,B错误;暖湿气候更利于乔木生长,C错误;乔木林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地表径流速度减慢,D
错误。
7.D【解析】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属于低压中心。在北半球,气旋的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当台风“桦
加沙”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一带沿海登陆前,海陵岛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北侧。根据北半球气旋的风向规律,水
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由海陵岛指向台风中心,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可判断出海陵岛此时
的风向为西北风,D正确。
8.B【解析】副热带高压(副高)对台风的移动路径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台风“桦加沙”路径向西偏北移动,主要是
受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夏季的气候,对台风这种特定天气系统的引导作用不
是主要的;西风带槽线一般影响中纬度地区的天气系统,对低纬度的台风引导作用有限;地转偏向力主要影响气
流的旋转方向等,不是引导台风整体胳径移动的主要因素,B正确。
9.D【解析】北部湾海域水温不会在短时间内升高,且其水温在台风进人前也未出现异常变化,不是台风短暂增
强的原因,A错误:陆地冷空气的抬升作用一般会使台风结构受到破坏,导致强度诚弱,而不是增强,B错误:材
料中未提及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增强,且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增强一般是引导台风移动,对台风强度的短暂增
强影响不大,C猫误:北部湾海域相陆地来说,下垫面较为平坦,摩擦力小,台风能量损耗少:同时海域广阔,能
为台风提供充足的水汽,使得台风有更多能量补充,从而出现短暂增强,D正确。
10.C【解析】由古近纪的始新世、渐新世到新近纪的中新世,地层由老到新,由图可知,中新世向两侧是中间新两
翼老为向斜,右侧始新世向两侧地层是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说明该地区地层发生了褶皱,C正确,A、B、D
错误。
11.C【解析】沉积岩是在已有岩石(如基岩)的基础上,经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从图中岩层分布看,浅海沉积岩
层位于基岩之上且是最下方的沉积岩层,所以基岩形成后最先发生的是浅海沉积作用。湖泊沉积作用是外力
作用,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形成褶皱、断层等)贯穿地质历史,不能说湖泊沉积晚于所有内力作用;河流沉积岩
层位于浅海沉积岩层之上,风成砂又在河流沉积之上,所以风成砂形成晚于河流沉积:黄土状堆积在风成砂之
上,形成时间晚于风成砂。
地理试题答案第1页(共2页)姓名」
准考证号」
秘密★启用前
1.2012年至2018年白令海表层海水性质的变化是
A.温度升高、盐度升高
B温度降低、盐度降低
地
理
C.温度升高、盐度降低
D.温度降低、盐度升高
2.阿留申低压中心位置偏西时,白令海海冰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偏北风增强,加速海冰向南扩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B.偏南风增强,带来暖湿气流融冰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C.下沉气流为主,气温升高导致融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D.沿岸暖流势力增强,海水温度升高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3.白令海海冰外缘线北移引发的正反馈机制是
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A.反射率降低→吸收福射增多→海水增温→冰体加速融化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B.藻类繁殖→固碳增加→海水酸化→抑制生物生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C.盐度升高→密度增大→下沉流增强→洋流加速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蒸发加剧→云量增多→反射率增大→海冰恢复
白令海是连接北太平洋与北冰洋的重要海域,其海冰动态与洋流系统对全球气候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某谷地海拔2000一3000米,受季风与地形共同影响,气候复杂
地
具有显著影响。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盐度受阿留申低压、海冰消融及洋流共同作用
多变。该谷地在末次冰期结束后(距今约1.1万年)开始植被演替,不同阶段优势植被类
呈现显著年际变化。下图示意不同年份卫星观测获取的白令海海冰外缘线分布。据此
型如下表所示。研究发现,该过程中气侯、土壤等要素同步变化。据此完成4~6题。
完成1-3题
阶段
距今时间(年)》
优势植被类型
659160
170
180
160
150
早期
11000—8000
草本植物(如高属、禾本科)
中期
8000-5000
灌木(如杜鹃、蔷薇)
20
60
后期
5000至今
乔木(如冷杉、云衫)
20209
2011
4.该谷地植被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的变化趋势是
白令
55
2012
A.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B.群落结构逐渐变复杂
阿留申群兴
C.地上生物量先减后增
D.优势种寿命逐渐缩短
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
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