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2025-2026 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l 35.5 Cu 64 Br 80 I 127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共 42 分。
1.推理是提升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则铁在空气中燃烧也发出耀眼的白光
C.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稀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则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2.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安全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可以将未用完的白磷放回原试剂瓶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中涉及分解反应
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酸 碱 盐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AH2SO4 NaOH BaCO3CO2 SO2
B HCl Na2CO3 CaCO3CO SiO2
C NaHSO4KOH CaCO3 SO3 CaO
DHNO3 NaOH CaCl2 SO2 Na2O
A. A B. B C. C D. D
4.下列物质转化(“→”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中,每次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可能全部实
现的是( )
A. H2O2→O2→CO2→H2CO3
B. CaCO3→CaO→Ca(OH)2→NaOH
C. NaOH→NaCl→Na2CO3→NaNO3
D. Mg→MgCl2→Mg(OH)2→Mg(NO3)2
5.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页,共 8页
A.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B.直径为 1.3×10-9m的“钴钛菁”分子分散在水中形成分散系,该分子直径比 Na+的直径大
C.可以用滤纸分离除去 Fe(OH)3胶体中的 FeCl3
D.制 Fe(OH)3胶体的操作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加热至产生红褐色沉淀
6.下列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澄清透明的溶液中:Na+、Fe3+、 、
B.使酚酞试剂呈红色溶液中:Ca2+、Na+、 、
C.使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中:K+、Na+、 、
D.加入铁粉能生成 H2的溶液中: 、K+、 、Cl-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相结合是化学特有的认识物质的方法。如图表示氯化钠水溶液(Ⅰ)、固态氯化钠
(Ⅱ)、熔融氯化钠(Ⅲ)的微粒状态,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NaCl熔融的电离过程为 NaCl Na++Cl-
B. NaCl溶液以及熔融 NaCl均属于电解质
C.固体 NaCl溶于水前不能导电是因为其中不含 Na+和 Cl-
D.图中水合 b离子为水合钠离子
8.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相符的是( )
A.用食醋去除水垢中的 CaCO3:
B. NaHSO4溶液中加入 Ba(OH)2至 完全沉淀:
C.已知氧化性 ,将少量 Cl2通入 Fel2溶液中:
D. Fe2(SO4)3溶液中加入足量 Ba(OH)2:
9.将 H2S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 FeCl3、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可回收 S并消除空气污染,其机理如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2页,共 8页
A.转化过程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
B.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Cu2++S2-=CuS↓
C.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1
D.总反应方程式为:2H2S+O2=2S↓+2H2O
10.在两份相同的 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等浓度(即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有相等数量的溶质)的 H2SO4、
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d点的溶质为 Na2SO4
B.实验时可以用 HCl代替 H2SO4也能得到对应曲线
C.②代表滴加 NaH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D. a、b两点对应的 BaSO4的质量相同
11.某无色澄清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且各离子数目相等(忽略水的电离):Na+、K+、
Cl-、Ba2+、Cu2+、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加 BaCl2溶液后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析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存在 Cl- B.一定不存在 Ba2+
C.一定存在 Na+、K+ D. 和 只可能有一种
12.Cl2在 70℃的 NaOH水溶液中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反应后,测得溶液中有 NaCl、NaClO、NaClO3,
其中 NaClO与 NaClO3的个数之比为 4:1,则溶液中 NaCl与 NaClO的个数之比为( )
A. 1:1 B. 5:4 C. 9:4 D. 11:2
13.已知有如下反应:
①2NaBrO3+Cl2=Br2+2NaClO3
②NaClO3+5NaCl+3H2SO4=3Cl2↑+3H2O+3Na2SO4
第 3页,共 8页
③2FeCl2+Cl2=2FeCl3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Cl2在反应②中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Cl2在反应③中作氧化剂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NaClO3>NaBrO3>Cl2>FeCl3
D.溶液中可发生:NaClO3+6FeCl2+3H2SO4=NaCl+4FeCl3+Fe2(SO4)3+3H2O
14.2020年 9月,研究人员在金星大气中探测到了磷化氢(PH3)气体。PH3常作为一种熏蒸剂,在贮粮中
用于防治害虫,一种制备 PH3的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与浓 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次磷酸的分子式为 H3PO2,属于三元酸
C.流程中,H3PO4属于还原产物
D.理论上,1mol白磷可生产 2molPH3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8 分。
15.有下列物质:①熔融 AgCl②熔融 NaHSO4③Fe(OH)3胶体④Ba(OH)2固体⑤CuSO4溶液⑥NaHCO3
固体⑦石墨⑧CO2⑨酒精⑩葡萄糖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
(2)金刚石和物质⑦互称为碳元素的______。
(3)写出 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
(4)写出制备 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可以使用______(填“半透膜”或“滤纸”)分离
Fe(OH)3胶体和 NaCl溶液。
(5)写出向少量④的溶液中加入过量⑥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6)写出④与⑤在水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16.化学实验是开展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物质的方法有显色法、沉淀法、气体法等。下列物质检验方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
A.酸性溶液:显色法 B.I2:显色法 C.Cl-沉淀法 D.Ca2+气体法
(2)为了确定某澄清溶液中是否存在 、 和 Cl,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可选的试剂有:
第 4页,共 8页
硫酸、稀硝酸、盐酸、硝酸银、氯化钡、硝酸钡。
①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检验 并将其除去。
②第二步:继续向①的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______。
③第三步: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______。
(3)某化学研究小组对某无色水样的成分进行检验,已知该水样中只可能含有 K+、Mg2+、Cu2+、Ca2+、 、
、Cl-中的若干种离子。该小组同学取部分水样进行实验:
①向水样中先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向其中再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③最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
该水样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_____。
17.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原理为:4Ag+2H2S+O2=2Ag2S+2H2O
①该反应中,每消耗 10个 H2S,共转移______个电子。
②在方程式中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4Ag+2H2S+O2=2Ag2S+2H2O
③H2S是二元弱酸,写出 H2S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酸式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SO2气体与足量 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酸性 K2Cr2O7溶液,发生的反应有:
I.
Ⅱ.
①还原性:SO2______(填“>”或“<”)Cr3+。
②写出酸性 K2Cr2O7溶液与 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③将氯化氢气体通入 K2Cr2O7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查阅资料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为 KCl、
CrCl3、Cl2,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常温下,CrCl3溶于水);该反应中体现了 HCl的______性质。
18.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 Fe3O4粉末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室常用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 FeCl3溶液制备 Fe(OH)3胶体,证明有胶体生成的最常用的
实验操作是______。
(3)将 Fe(OH)3胶体分为 2份,分别完成下列两组实验:
①将第一份装入 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的
第 5页,共 8页
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
②向第二份中滴入稀硫酸至过量,现象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4)工业上次磷酸(H3PO2)常用于化学镀银,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①请配平______Ag++______H3PO2+______H2O=______Ag↓+______H3PO4+______。
②若消耗 1.8g的 H2O,则生成 Ag的质量为______g。
第 6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1)①②③⑤⑦;⑧⑨;
(2) 同素异形体;
(3)NaHSO4=Na++H++ ;
(4)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半透膜;
(5) Ba2++2OH-+2 =2H2O+BaCO3↓;
(6) Ba2++2OH-+Cu2++ =Cu(OH)2↓+BaSO4↓
16.【答案】(1)D;
(2) ①HNO3; ②Ba(NO3)2;检验硫酸根离子并除去; ③AgNO3;检验 Cl-;
(3)Cu2+、Ca2+、Mg2+;Cl-
17.【答案】(1)①20; ② ; ③H2S+OH-=HS-+H2O;
(2)①>;
第 7页,共 8页
②Cr2 +3SO2+2H+=2Cr3++3 +H2O;
③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还原性和酸性
18.【答案】(1)Fe3O4+8H+=2Fe3++Fe2++4H2O;
(2) 丁达尔效应,一束光线通过,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证明生成了胶体;
(3) ①氢氧化铁胶体吸附带正电荷的微粒,通电移向阴极,发生电泳现象;
②先得到红褐色沉淀,继续加入硫酸,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氢氧化铁吸附带正电荷微粒,遇到电解
质溶液发生聚沉,然后 Fe(OH)3与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又消失;
(4) ①4;1;2;4;1;4H+;
②21.6
第 8页,共 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