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课件 讲义)高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9 21:26:51

文档简介

(共8张PPT)
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
纸币
殖民扩张
贸易中心
经营方式
民族国家
世界贸易组织
古代商贸 从最初的地方性,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__________是连接亚、欧、北非的商贸通道。货币、______、商业契约的出现,便利商品交换,扩展商贸活动领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近代商贸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体,__________逐渐形成,商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各地民众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现代经济 各类国家的__________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贸易、金融的现代化加速,推动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提高商贸效率,改变人们生活,同时也加大了金融风险
丝绸之路
信贷
世界市场
经济体制
1. (2024湛江期末)唐代市舶机构的设置,经历了由“中人充宫市使”到常务市舶使的设置,由购取宫廷御用品到抽解其利的变化,甚至在文宗时期规定市舶使“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税率”。这反映了唐代(  )
A. 外贸管理趋于合理 B. 较好解决了宦官干政弊病
C. 主要收入来自商贸 D. 经济重心转移到沿海地区
【解析】唐代市舶机构从服务于宫廷到管理外贸,并规定了税收和市场交易的原则,这显示出外贸管理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合理化,故选A项;文中并未提及宦官干政的问题,且市舶机构设置的变化与宦官干政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文中没有提及商贸收入在唐代财政中的占比,因此不能断定商贸是主要收入来源,排除C项;文中并未提及经济重心的转移,且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南宋时完成南移,排除D项。
A
2. (2024赣州期末)1904年江西第一条商办铁路南浔铁路筹办时,确定了“专集华股,以防利权外溢”的原则。但在筹款多年收效甚微的情况下,不得不先后四次直接或间接从日本借款一千余万元。这反映出(  )
A. “实业救国”道路的破灭 B. 近代民族资本发展的艰难
C. 交通近代化需要国际合作 D. 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南浔铁路在筹款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违背初衷而多次举借日债的史实,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民族资本发展的艰难,故选B项;“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1911年)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仅凭材料中南浔铁路向日本四次举债,还看不出“实业救国”道路的破灭,排除A项;南浔铁路向日本方面举债是迫于无奈,具有特殊性,此种借款不属于国际合作,排除C项;材料虽有日本资本趁华资困难之机向南浔铁路渗透的信息,但与日本直接抢夺铁路修筑权不同,“民族危机加深”说法有误,排除D项。
B
3. (2025揭阳期中)下图所示为某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整理的我国物价水平的变动幅度(1978—2022年)。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20世纪80年代,物价的涨幅和经济的增长速度始终一致
B. 20世纪90年代,物价大起大落说明国内物资仍十分紧缺
C. 21世纪初,物价下降主要归功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2013—2022年,物价变动趋缓得益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注:圆圈表示物价上涨高峰,方框表示物价跌入低谷
D
【解析】2013—2022年,中国经济逐渐从传统的投资、出口驱动型向创新驱动、消费驱动等多元化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宏观调控更加精准,从而使得物价波动趋于平稳,这一时期物价变动趋缓得益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故选D项;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较快,但物价波动较为复杂,有涨有跌,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物价大起大落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排除B项;21世纪初,物价下降还受到国内供求关系、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是物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
谢谢观赏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
勾画逻辑体系
建构专题线索
古代商贸 从最初的地方性,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丝绸之路是连接亚、欧、北非的商贸通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的出现,便利商品交换,扩展商贸活动领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近代商贸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体,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商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各地民众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现代经济 各类国家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贸易、金融的现代化加速,推动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提高商贸效率,改变人们生活,同时也加大了金融风险
1. (2024湛江期末)唐代市舶机构的设置,经历了由“中人充宫市使”到常务市舶使的设置,由购取宫廷御用品到抽解其利的变化,甚至在文宗时期规定市舶使“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税率”。这反映了唐代(  )
A. 外贸管理趋于合理
B. 较好解决了宦官干政弊病
C. 主要收入来自商贸
D. 经济重心转移到沿海地区
【答案】 A
【解析】唐代市舶机构从服务于宫廷到管理外贸,并规定了税收和市场交易的原则,这显示出外贸管理在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合理化,故选A项;文中并未提及宦官干政的问题,且市舶机构设置的变化与宦官干政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文中没有提及商贸收入在唐代财政中的占比,因此不能断定商贸是主要收入来源,排除C项;文中并未提及经济重心的转移,且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南宋时完成南移,排除D项。
2. (2024赣州期末)1904年江西第一条商办铁路南浔铁路筹办时,确定了“专集华股,以防利权外溢”的原则。但在筹款多年收效甚微的情况下,不得不先后四次直接或间接从日本借款一千余万元。这反映出(  )
A. “实业救国”道路的破灭
B. 近代民族资本发展的艰难
C. 交通近代化需要国际合作
D. 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答案】 B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南浔铁路在筹款困难的情况下,不得不违背初衷而多次举借日债的史实,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民族资本发展的艰难,故选B项;“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1911年)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仅凭材料中南浔铁路向日本四次举债,还看不出“实业救国”道路的破灭,排除A项;南浔铁路向日本方面举债是迫于无奈,具有特殊性,此种借款不属于国际合作,排除C项;材料虽有日本资本趁华资困难之机向南浔铁路渗透的信息,但与日本直接抢夺铁路修筑权不同,“民族危机加深”说法有误,排除D项。
3. (2025揭阳期中)下图所示为某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整理的我国物价水平的变动幅度(1978—2022年)。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  )
注:圆圈表示物价上涨高峰,方框表示物价跌入低谷
A. 20世纪80年代,物价的涨幅和经济的增长速度始终一致
B. 20世纪90年代,物价大起大落说明国内物资仍十分紧缺
C. 21世纪初,物价下降主要归功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2013—2022年,物价变动趋缓得益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答案】 D
【解析】2013—2022年,中国经济逐渐从传统的投资、出口驱动型向创新驱动、消费驱动等多元化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宏观调控更加精准,从而使得物价波动趋于平稳,这一时期物价变动趋缓得益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故选D项;20世纪80年代,经济增长较快,但物价波动较为复杂,有涨有跌,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物价大起大落主要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排除B项;21世纪初,物价下降还受到国内供求关系、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是物价下降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单元综合 第三单元逻辑体系与专题线索
勾画逻辑体系
建构专题线索
古代商贸 从最初的地方性,扩大到国与国、洲与洲之间。    是连接亚、欧、北非的商贸通道。货币、    、商业契约的出现,便利商品交换,扩展商贸活动领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近代商贸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体,   逐渐形成,商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各地民众的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现代经济 各类国家的   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贸易、金融的现代化加速,推动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提高商贸效率,改变人们生活,同时也加大了金融风险
1. (2024湛江期末)唐代市舶机构的设置,经历了由“中人充宫市使”到常务市舶使的设置,由购取宫廷御用品到抽解其利的变化,甚至在文宗时期规定市舶使“除舶脚、收市、进奉外,任其来往通流,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税率”。这反映了唐代(  )
A. 外贸管理趋于合理
B. 较好解决了宦官干政弊病
C. 主要收入来自商贸
D. 经济重心转移到沿海地区
2. (2024赣州期末)1904年江西第一条商办铁路南浔铁路筹办时,确定了“专集华股,以防利权外溢”的原则。但在筹款多年收效甚微的情况下,不得不先后四次直接或间接从日本借款一千余万元。这反映出(  )
A. “实业救国”道路的破灭
B. 近代民族资本发展的艰难
C. 交通近代化需要国际合作
D. 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
3. (2025揭阳期中)下图所示为某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整理的我国物价水平的变动幅度(1978—2022年)。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  )
注:圆圈表示物价上涨高峰,方框表示物价跌入低谷
A. 20世纪80年代,物价的涨幅和经济的增长速度始终一致
B. 20世纪90年代,物价大起大落说明国内物资仍十分紧缺
C. 21世纪初,物价下降主要归功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2013—2022年,物价变动趋缓得益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