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29 06:17: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 27 S 32 Cl 35.5 Cu 64 Br 80 I 127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
⑤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A. ①②③④ B. ②和③ C. ④和⑤ D. ①②③④⑤
2.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HCl溶液+Na2CO3溶液、HCl溶液+NaHCO3溶液
B. NaOH溶液+HCl溶液、Ba(OH)2溶液+H2SO4溶液
C. BaCl2溶液+H2SO4溶液、Ba(OH)2溶液+CuSO4溶液
D. Na2CO3溶液+HCl溶液、Na2CO3溶液+H2SO4溶液
3.Cl2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其制备原理之一为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HCl为还原剂
B. KCl是氧化产物
C. K2Cr2O7中Cr元素呈+6价
D. 若生成1molCl2,则反应中转移2mol电子
4.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及原理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除杂方法 原理
A CO2(CO) 点燃法 CO燃烧后生成CO2
B KNO3(NaCl) 降温结晶法 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
C KCl(MnO2)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KCl能溶于水,MnO2不溶于水
D NaCl(Na2SO4) 加适量Ba(NO3)2,过滤 BaSO4难溶于水
A. A B. B C. C D. D
5.推理是提升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则铁在空气中燃烧也发出耀眼的白光
C. 活泼金属与稀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稀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 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能起到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能起到保护作用
6.“摩尔”来源于拉丁文moles,原意为大量、堆积,是1971年10月召开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的。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1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分子数都相同
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D. 1molH2O2分子中含有1molH2分子和1molO2分子
7.已知有如下反应:①2+Cl2=Br2+2,②2FeCl3+2KI=2FeCl2+2KCl+I2,③+5Cl-+6H+=3Cl2+3H2O,④2FeCl2+Cl2=2FeCl3,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Cl2>Fe3+>I2 B. >Cl2>>I2>Fe3+
C. >>Fe3+>Cl2>I2 D. >>Cl2>Fe3+>I2
8.科学家发现某些生物酶体系可以促进H+和e-的转移(如a、b和c),能将海洋中的转化为N2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Ⅰ中发生还原反应
B. 该过程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高温或强酸、强碱的条件下仍能高效转化
C. 过程Ⅱ中参与反应的
D. 过程Ⅰ→Ⅲ的总反应为
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分析正确的是(  )
A.
B.
C.
D.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足量CO2通入NaOH溶液中:
B. 铁与CuSO4溶液反应:Fe+Cu2+=Cu+Fe3+
C. 硫酸氢钠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反应:
D. 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11.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Cu2+、Na+、K+、Ag+、、、中的几种离子,且浓度均为1 mol/L,为确定溶液的组成,现做如下实验:
①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沉淀滤出。
②向①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③向①的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又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 原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u2+、Cl-和
B. 原溶液中若含有Ag+,则可能含有Na+
C. 原溶液中若含有Na+,则一定含有K+
D. 原溶液中若含有,则一定不含
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中性溶液:K+,Na+,,
B. 能够与Mg反应产生H2的溶液:Ca2+,Cu2+,Cl-,
C. pH=14的溶液:Fe2+,Mg2+,,
D. 澄清透明溶液:K+,,,Fe3+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
②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
③蔗糖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和电解质
④28gN2含有的氮分子数目为2NA
⑤碳酸钙水溶液不导电,故碳酸钙为非电解质
⑥氢氧化铁胶体与CuSO4溶液本质区别是前者具有丁达尔效应
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⑧ C. ①④⑥⑧ D. ②⑤⑦⑧
14.Na2S2O8、KMnO4是实验室常见试剂,可发生如下反应。

②2KMnO4+16HCl=2MnCl2+2KCl+5Cl2↑+8H2O
已知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S2O8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B. 氧化性:
C. 反应②中,氧化剂、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
D. Na2S2O8溶液需要酸化使用时,可以使用盐酸
15.复印机工作时易产生臭氧,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润湿的KI-淀粉试纸变蓝。反应为O3+2KI+H2O=2KOH+I2+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molO3得到4mol电子
B. O3是氧化剂,H2O与KI是还原剂
C. 氧化性强弱顺序:O3>I2
D. 氧化产物I2与还原产物K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16.电动汽车的兴起对金属镁和碳酸锂(Li2CO3)的需求增大。以盐湖卤水(主要成分是MgCl2、NaCl、LiCl)为原料,制备金属镁和碳酸锂的主要物质转化流程如图:
资料:部分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Li2CO3 MgCO3 LiCl MgCl2 Mg(OH)2
20℃时溶解度/g 1.32 0.039 77 54.8 难溶
(1)为避免引入新杂质,过程中加入的适量物质X是______(填序号:①氢氧化钙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
(2)制镁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过程Ⅱ目的是浓缩含锂溶液,这个过程中,氯化钠的结晶方法是______。
(4)过程Ⅲ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用盐湖卤水制取碳酸锂,要先除去卤水中的氯化镁,其原因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17.某同学为了验证硫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含少量杂质碳)在空气中焙烧时,气体产物是含少量CO2的SO2,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①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SO2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焙烧硫铁矿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装置A中的试剂是______溶液。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
(4)E装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确定有CO2气体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取F中反应后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G中盛放足量酸性KMn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分。
18.回答下列问题。
(1)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利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2)取少量FeCl3溶液置于试管甲中,滴入NaOH溶液,可以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3)在小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加入2mL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4)取另一只小烧杯也加入25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______烧杯中的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______。
(5)用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加深,这说明
Fe(OH)3胶体粒子带______电荷,这种现象称为电泳。
②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______,称为胶体的______。
③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19.某溶液可能含有Mg2+、Ba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Ⅱ.过滤,向实验Ⅰ所得滤液中加入足量H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2)写出Ⅰ和Ⅱ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某同学提出下列假设:
①只存在Cl-;②Cl-、同时存在;③只存在。
已知实验提供的试剂只有稀盐酸、AgNO3溶液、稀硝酸、NaOH溶液和蒸馏水。
验证溶液中是否存在Cl-的实验方法:______。
(4)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液中含有Ag+、Ba2+、Cu2+三种金属阳离子,欲用分别含、OH-、Cl-三种不同的阴离子的物质将上述金属阳离子逐一形成沉淀除去。正确加入阴离子的先后顺序是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1)②;
(2);
(3)蒸发结晶;
(4) 2LiCl+Na2CO3=Li2CO3↓+2NaCl;
(5) 防止氯化镁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镁沉淀,使碳酸锂中混有碳酸镁杂质
17.【答案】(1);
(2)氢氧化钠;
(3) 安全瓶、防倒吸;
(4)品红溶液褪色;G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H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 ;
(6)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并证明二氧化硫完全除去,排除二氧化硫对二氧化碳检验的干扰
18.【答案】(1);
(2) FeCl3+3NaOH=Fe(OH)3↓+3NaCl;复分解;
(3)红褐色;
(4)乙;胶体和溶液;
(5)①正; ②产生红褐色沉淀;聚沉;
③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开始加入稀硫酸时,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酸过量时又使沉淀溶解
19.【答案】(1)Mg2++2OH-=Mg(OH)2↓;Ba2++=BaSO4↓;
(2) 取适量溶液,加入足量稀硝酸,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3) Cl-、OH-、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