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陕西省西安二十六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陕西省西安二十六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73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9 06:3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陕西省西安二十六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2小题,共 24分。
1.近期,某同学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并拍摄了如图两张照片。据此可知该展
览的主题是( )
A.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 B. 法典之美:古巴比伦文明
C. 种姓之森严:古印度文明 D. 民主之高峰:古希腊文明
2.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揭示了历史本质的是( )
A. 罗马共和国由元老院掌握大权 B. 《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利益
C. 帕特农神庙四周廊柱环绕 D. 《荷马史诗》记录早期希腊社会情况
3.下列关于楔形文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 B. 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
C. 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D. 由古代埃及人最早创造和使用
4.某旅行社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
A. 沿两河流域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 在尼罗河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 在恒河两岸探究种姓制度 D. 在希腊感悟佛教的神圣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请完成各小题。
5.下列可作为研究古希腊历史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 史学家的研究文献 B. 考古发掘的克里特岛宫殿遗址
C. 电影《亚历山太大帝》 D. 《荷马史诗》中描写的希腊城邦
6.如图是《亚历山大东征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 东征路线行程远,横跨欧、亚、非三洲
B. 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灭亡了古巴比伦
C. 东征路线见证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灭亡
D. 其东征阻碍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 1 页,共 8 页
7.下面时间轴展现了某个文明古国的发展轨迹。这个文明古国是( )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希腊 D. 罗马
8.他解剖了许多动物,奠定了动物学基础。他是逻辑学的创始人,提出的演绎等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方法
论基础。他的一句名言是( )
A. “美德即知识” B.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C. 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D. “真正的法律应该对一切人有效”
9.扑克牌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娱乐用具,扑克牌中的 K 代表国王,其中红桃 K代表的国王是法兰克国王
查理。下列选项与查理有关的是( )
A. 建立法兰克王国
B. 将王国一分为三
C. 无偿赏赐土地
D. 征收“什一税”
10.下列对“中世纪欧洲发展状况”的表述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封君与封臣关系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B. 庄园是西欧城市的典型组织形式
C. 城市都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与特权 D. 日耳曼人最终灭亡了拜占庭帝国
11.如表是某同学学习《基督教的传播在西欧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时所做的部分卡片内容。由此可
见,该卡片反映了( )
史事 影响
12 世纪在教皇支持下西欧最早产生大学 推动欧洲文化教育发展
教会判处“异端”布鲁诺(科学家)火刑 神权控制了人们的思想
A. 基督教推动了社会进步 B. 教会的权力在王权之上
C. 西欧思想受基督教影响 D. 基督教阻碍了科学发展
12.历史上曾经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有( )
①亚历山大帝国
②罗马帝国
③拜占庭帝国
④查理曼帝国
第 2 页,共 8 页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印度人重视宗教,中
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共有的,有些则相互
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以巨大影
响。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1) 材料一图 A 所示法典是古 ______ 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也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
长;图 B 所示人物为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把自 2 世
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 ______ 》。
(2) 从材料二中选出两个古代亚非文明的典型成果,并选取其中的一个说明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3) 依据材料三,概括古代文明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请从文明发展的长远视角,谈谈你对未来文明交
流的思考。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发展农业。这导致了中国以农业经济为主体,工
第 3 页,共 8 页
商业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份额极小。希腊地处地中海沿岸,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海上贸易的发
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得商品货币经济发展起来。
——摘编自苏丹《古希腊文明特质及其与中国文明的比较分析》
材料二事件表
时间 事件
公元前 6 世纪 佛教创立
公元前 450 年左右 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 334 年 亚历山大开始东征
公元前 27 年 屋大维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1 世纪 基督教诞生
476 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481 年 法兰克王国建立
527 年 查士丁尼继任为拜占庭帝国皇帝
6 世纪 查士丁尼对外开疆拓土,使帝国的版图继续扩大
1453 年 拜占庭帝国灭亡
——整理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地区的主要经济类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文明和古希腊文明产生这种
巨大差异的原因。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的重要意义。将材料二表格中拜占庭帝国
灭亡的时间用世纪、年代的纪年方式表述出来。
(3) 请从下列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用序号表示),并从材料二大事年表中选择相互关联的史事对所选观
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观点:①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②文明的衰亡,皆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我选择的观点:
选择史事:
阐述或说明:
15.古代欧洲文明和中世纪欧洲,对现代欧洲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
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第 4 页,共 8 页
【城邦文明】
材料一
地理环境: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山地众多,
地理环境:环海、多山、多岛屿,平原面积很小,
河流纵横,土地肥沃。
耕地十分有限。
代表城邦:罗马
代表城邦:① ______
突出特征:由城邦发展为共和国,再演变为帝
突出特征:城邦政治,小国寡民,实行民主政治。
国。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② ______ ”。
【封建时代】
材料二
法兰克王国为直接加强与军事将领的联系,
动用了一部分没收叛乱贵族的土地和教会的
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那些到前线作战的将
领们、统治边远省份和镇压部落反叛的官员
们……他们必须履行新规定的义务。——摘
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
图 D
【社会发展】
材料三
第 5 页,共 8 页
【法制进步】
材料四该法典(《罗马民法大全》)鼓吹“君权神授”,皇权至尊,宣扬皇帝的旨意具有法律效力,反对
皇帝就会遭到法律的惩治。法典一再强调奴隶和隶农必须服从主人……近代欧洲各资产阶级国家的立法,
除英国外,大多受到罗马法的深刻影响。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1) 将材料一地图卡片中①、②两处的内容填充完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古罗马
的共同点。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图 C 王国的建立者。材料二图 D 反映了法兰克王国进行改革的目的是什
么?图 D 中“必须履行新规定的义务”具体是指什么?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图 E 中的“庄园”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组织。维护“庄园”统治秩序的机构
又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图 F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③、④两处有关中世纪城市与大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内
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世纪大学产生的原因。
(4) 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的实质及其进步之处。请用一句话为本次探究活
动拟定一个主题名称。(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逻辑清晰)
第 6 页,共 8 页
参考答案
1.A
2.B
3.A
4.C
5~6.B、A
7.D
8.B
9.D
10.A
11.C
12.D
13.【小题 1】巴比伦;查士丁尼法典。
【小题 2】图 C 金字塔;图 E 甲骨文。历史价值: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其宏大的规模和
精密的建造工艺,体现了古埃及高超的建筑水平和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金字塔的结构、陪葬品为研究古
埃及的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成
熟文字,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从原始刻画符号向系统文字的转变,为研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关
键依据;甲骨文主要记录了商朝的占卜、祭祀、军事、农业等活动,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弥补
了文献记载的不足。
【小题 3】特点:独立性与多样性;共通性与交流性。思考: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平等对话与互鉴;坚
持和平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14.【小题 1】经济类型:商品货币经济。原因:大河流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农业;地中海沿岸海
岸线曲折,多港湾,利于航海和贸易。
【小题 2】意义:《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奠定罗马法基础;纪年方式:15 世纪 50 年代。
【小题 3】示例一:选择观点①;选择史事:佛教创立、基督教诞生。
阐述或说明:公元前 6 世纪,佛教创立,它对亚洲许多国家的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在印
第 7 页,共 8 页
度的发展以及向中国、日本等国的传播,影响了这些地区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和艺术等。1 世纪,基督
教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督教在欧洲广泛传播,成为欧洲主要的宗教之一,对欧洲的政治、经济、文
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比如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教会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宗
教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示例二:选择观点②;选择史事:西罗马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灭亡。
阐述或说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部方面,罗马帝国后期,政治腐败,社
会矛盾尖锐,经济衰退,民众对帝国的统治日益不满;外部方面,日耳曼等“蛮族”的入侵,给西罗马帝
国带来了沉重打击。在内部统治危机与外部蛮族入侵的双重打击下,西罗马帝国最终于 476 年灭亡。拜占
庭帝国灭亡也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部方面,长期的对外战争消耗了大量国力,帝国后期政治僵
化,中央集权削弱;经济上,贸易路线被新兴的阿拉伯帝国等阻断,经济逐渐衰退,同时内部社会矛盾也
较为突出。外部方面,14 世纪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逐渐崛起,不断向拜占庭帝国发动进攻。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综上,西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的衰亡,都不
是单一因素导致的,充分体现了文明的衰亡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5.【小题 1】①:古希腊;②:内湖。
共同点:均具有临海地理环境;均以城邦为发展起点;均创造了深远影响的文明成果;经济上均依赖海洋
贸易。
【小题 2】建立者:克洛维。目的:加强与军事将领的联系,巩固统治。义务:效忠、服兵役、缴纳贡
赋。
【小题 3】性质: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与政治单位。机构:庄园法庭。③:城市的兴起为大学提供了物质
基础和人才需求。④:大学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和文化支撑。原因:10 世纪中世纪城市兴起促进商
业手工业发展;阿拉伯文化与拜占庭学术遗产提供资源;教会与政权需要文化官员支持教育;学生教师为
维护权益自发组织行会。
【小题 4】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进步:奠定近代民法基础,为后世法律
提供了思想借鉴。主题:古代与中世纪欧洲文明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影响
第 8 页,共 8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