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点培优)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北京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考点培优)专项01 选择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北京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29 08:0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北京版
专项01 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甲、乙、丙是三个大于0的数,乙数是甲数的,丙数是乙数的。甲、乙、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乙>甲>丙
2.下面的算式中,( )与的结果不同。
A. B. C. D.
3.在计算“×”时,我们会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那么“2×3=6”中的“6”表示6个( )。
A. B. C. D.
4.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截去它的,第二根截去。剩下的铁丝相比,( )。
A.第一根更长 B.第二根更长 C.一样长 D.无法比较
5.根据卫健委发布的运动指南,小学生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应至少达到全天(24小时)的,某天小明在学校体育课上运动小时,大课间活动1小时,放学后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运动( )小时就能够达到卫健委的运动标准。
A.1 B. C.1 D.
6.我国古代典籍《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根一尺长的木棍,第一天截取它的一半,第二天截取剩下的一半,第三天再取剩下的一半这样取下去,永远也取不完。照这种截法,前三天一共截取了这根木棍的( )。
A. B. C. D.
7.下面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 )。
A.和0.6 B.1.25和0.8 C.和
8.智能时代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工厂要从甲、乙、丙三款机器人中选择一款购买。已知测试同一批任务,甲款机器人用了0.5小时,乙款机器人用了15分钟,丙款机器人用了小时,则工厂会选择( )款机器人。
A.甲 B.乙 C.丙 D.都可以
9.一桶纯净水有升,喝去一些后,还剩下这桶水的。剩下的水还有( )。
A.升 B.升 C.升
10.已知a是真分数,那么a2与2a的大小关系是( )。
A.a2>2a B.a2<2a C.a2=2a
1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求面积的算式是( )。
A.20× B.20×+20 C.20×(20×)
1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求这块菜地面积的算式是( )。
A. B. C.
13.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则3台每小时可以耕地( )公顷。
A. B. C. D.
14.下面( )算式的积在和之间。
A. B. C.
15.如果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都不等于0,)那么甲数( )乙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16.一盒糖共100颗,先吃掉它的,又吃掉余下的,还剩下( )颗。
A.40 B.55 C.60
17.两根同样长8米的铁丝,从第一根截去它的,从第二根截去米,余下的部分( )。
A.一样长 B.第一根长 C.第二根长 D.无法确定
18.敏敏和聪聪一共有52元零花钱,敏敏用去3元,聪聪用去,这时她们俩剩下的零花钱一样多。聪聪原来有( )元。
A.28 B.25 C.24
19.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是( )。
A.自然数 B.假分数 C.真分数
20.在图中,如果长方形的面积看作“1”,斜线部分的面积是整个长方形的多少,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21.有关分数除法,学习小组有不同的想法,正确的有( )。
①2÷=2÷(2÷3)=2÷2×3=3
②2÷=÷=(6×)÷(2×)=3
③2÷=(2×)÷(×)=3÷1=3
④2÷=2××3=2×=3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如果a代表一个非零自然数,那么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B. C. D.a
23.60的相当于45的( )。
A. B. C.3倍 D.
24.以下等量关系中,不能在如图中找到的是( )。
A.松树的棵数×=桦树的棵数
B.柏树的棵数÷=桦树的棵数
C.松树的棵数×=柏树的棵数
D.柏树的棵数÷÷=200棵
25.一项工程投资了20万元,实际投资是计划的,计划投资( )。
A.100万元 B.4万元 C.16万元 D.25万元
26.一块花布,用去还剩下9米,这块花布全长( )。
A.24米 B.米 C.米 D.42米
27.20吨货物,第一天卖出全部的,第二天卖出全部的,两天共卖( )吨。
A.4 B.5 C.9 D.11
28.下面算式结果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29.下面的四个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 )。
A.7÷2 B. C. D.
30.根据下图求本月用水多少吨,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31.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给沿线国家带来福祉,“一带一路”的新运力“中欧班列”运送一批货物,其中茶叶已经运了,还剩吨,这批茶叶有( )吨。
A. B. C.1
32.如果n是不为0的自然数,下面四个算式中,( )的得数最大。
A. B. C. D.
33.五年级同学乘车去参加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从学校到目的地全程是50千米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原路返回时每小时行80千米。求这次往返的平均速度,列式正确的是( )。
A.(60+80)÷2 B.50÷(50÷60+50÷80)
C.50×2÷(60+80) D.50×2÷(50÷60+50÷80)
34.下面情境中,可以用算式“”解决的问题是( )。
A.1个蛋糕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B.半个蛋糕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C.半个蛋糕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D.5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35.新华小学五年级有两个班,一班男生有56人,是二班男生人数的,新华小学五年级二班有( )名男生。
A.98 B.68 C.80 D.76
36.有两绳子,红绳先用去米,再用去剩下的;绿绳先用去,再用米,这时剩下的绳子长度相等。比较两根绳子的长度,下面答案中正确的是( )。
A.同样长 B.红绳长 C.绿绳长 D.差米
37.第一根绳子的与第二根绳子的相等,这两根绳子相比较,( )。
A.第一根绳子长 B.第二根绳子长 C.无法确定
38.把千克糖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千克的(  )。
A. B.千克 C.
39.疫情期间,某高速公路服务区小时检测48人的体温,平均每小时能检测几人?乐乐这样画图和列式计算(如下图),算式中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
A.小时能检测的人数 B.小时能检测的人数
C.小时能检测的人数 D.1小时能检测的人数
40.一辆大客车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一辆小货车小时行驶了60千米。两辆车的速度相比( )。
A.大客车快 B.小货车快 C.速度相同
41.乐乐拍摄了36张人物照,拍摄的风景照比人物照多20张,乐乐拍摄的人物照数量是风景照数量的( )%。(除不尽时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A.55.6 B.64.3 C.64.2 D.64.8
42.“一根绳子长米,已经用了全长的,还剩下全长的,刚好剩下米”,这段话中有( )个分数可改写成百分数。
A.1 B.2 C.3 D.4
43.一台电磁炉的价格是350元,一台燃气灶的价格是这台电磁炉的280%,一部手机的价格是这台燃气灶的。这部手机的价格是( )元。
A.2205 B.4900 C.8820 D.3920
44.在,,1.84,,1.8383…中,( )最大。
A. B.1.84 C. D.1.8383…
45.在16.3的后面添上一个百分号,这个数就( )。
A.缩小到原来的 B.缩小到原来
C.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D.无法确定
46.有含盐率为20%的盐水m千克,稀释成含盐率为10%的盐水,应加水( )千克。
A.0.1m B.0.5m C.m D.2m
47.用10克蜂蜜和100克水调制蜂蜜水,下面能使蜂蜜水变甜的共有( )种方法。
方法一:再加入5克蜂蜜和5克水。 方法二:再加入8克蜂蜜和80克水。
方法三:再加入3克蜂蜜和40克水。 方法四:再加入2克蜂蜜和100克水。
A.1 B.2 C.3 D.4
48.长江比黄河长,长江的长度大约相当于黄河的( )。
A.30% B.100% C.3% D.115%
4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成语来形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例如:(1)平分秋色;(2)百发百中;(3)天方夜谭;(4)十拿九稳。将它们按可能性从小到大排列为( )。
A.(3)<(1)<(4)<(2) B.(2)>(4)>(1)>(3)
C.(3)<(1)<(2)<(4) D.(4)>(2)>(1)>(3)
50.下面关于生活中的百分数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六(1)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B.一件衣服,羊毛成分占
C.一台电视,现价比原价降低了 D.小汽车的速度是货车的
51.五年级的近视率是12%,六年级的近视率是14%,两个年级的近视人数相比,( )。
A.六年级近视人数多 B.一样多 C.以上都有可能
52.90%错写成90结果比原来( )。
A.多100 B.少89.1 C.多89.1
53.小学六年,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数”的知识,下面关于“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B.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计数单位,进率都是10
C.负数都比正数小 D.一根绳子长80%米
54.如图几组图形中,( )的阴影部分占所在图形大小的50%。
A. B. C. D.
55.下面关于百分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条路已经修了40%千米
B.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0%
C.某班的出勤率达到101%
56.根据这两个统计图,你认为( )的女生人数多。
A.刘庄小学 B.二灶小学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57.涛涛和小峰在图书馆看完书后一起回家。走了同一段路程后,涛涛对小峰说:“我已走了全程的55%。”小峰说:“我已走了全程的89%。”如果两人走路的速度不变,那么( )先到家。
A.涛涛 B.小峰 C.无法确定谁
58.质量检查所抽样检查一种化妆品,有49件合格,7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 )。
A.92% B.87.5% C.87% D.100%
59.显示的是王老师下载一份文件的进度,灰色表示已下载部分,白色表示未下载部分,从下图中看大约已经下载了这份文件的( )。

A.20% B.40% C.50% D.70%
60.如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A.25% B.37.5% C.50% D.62.5%
61.某商店的苹果实行“买四送一”的促销活动,某人买了四千克苹果送了一千克,这时相当于打( )折销售。
A.二 B.二五 C.八 D.七五
62.“城市书房有童话书300本,______。体育书有多少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设体育书有x本,后列方程“”。那么,题中所缺条件是( )。
A.童话书比体育书少 B.童话书比体育书多
C.体育书比童话书少 D.体育书比童话书多
63.观察这张不完整的存单,到期后,存单主人可取出( )元。
经办日期 存款金额(小写) 年利率(%) 起存日期 到期日期 支取方式 其他约定
2024.03.19 100000.00 3.57 2024.03.19 2026.03.19 密
A.100000 B.103570 C.107140 D.200000
64.据省统计局发布,2019年第四季度我省GDP总值约为m万亿元,2020年第一季度比2019年第四季度降低a%,2020年第二季度比2020年第一季度增长b%,则我省2020年上半年GDP总值可表示为( )。
A.(1-a%+b%)m B.(1-a%)(1+b%)m
C.(1-a%)m+(1+b%)m D.(1-a%)m+(1-a%)(1+b%)m
65.本学期延期开学期间,黎明小学在家利用智能学习软件进行学习的同学有1800人,比上学期增加了80%,上学期有多少人用智能学习软件学习?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66.为创建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区,我区计划投资540万元更新一批教学设备,实际比计划节约了24%,实际投资( )万元。
A. B. C. D.
67.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嫦娥五号着陆后,开始了为期两天的月面工作,实际采集样本时间19小时,采取样品重量设定为2千克。同样以无人采样返回的方式,苏联曾成功开展过三次月球任务,一共带回约300克样品。嫦娥五号一次设定带回的样品质量比苏联三次带回的样品质量约多( )。
A.566.7% B.85% C.15%
68.王大伯把20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3.98%,到期可取( )元。
A.1592 B.796 C.21592 D.20796
69.爷爷把40000元按整存整取存入银行,存三年定期,年利率为2.75%。到期支取时( )元利息。
A.2200 B.1100 C.3300
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十成就是10% B.买四送一的优惠方法和打八折相同
C.应纳税额与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D.单位时间内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71.小王买了50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年利率5%,到期时,他能取回多少钱?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
72.从A地到B地,甲车用8分钟行完全程,乙车用10分钟行完全程。乙车速度比甲车速度慢( )。
A.25% B.20% C.15% D.10%
73.某班有男生a人,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5%,则该班共有学生多少人,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45%a B.(1-45%)a C.a÷45% D.a÷(1-45%)
74.甲、乙、丙、丁四个商店同时促销一种原价为100元的花生油。甲商店按原价的85%出售;乙商店满200元一律降价25%出售;丙商店买四送一;丁商店第二桶打六折。妈妈要买2桶这样的花生油,想花钱最少,应该到( )商店去买。
A.甲 B.乙 C.丙 D.丁
75.张老师把8000元钱存入银行,存三年定期。按利率2.55%计算,到期后连本带息可取出多少钱?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8000+8000×2.55%×3 B.(8000+8000×2.55%)×3
C.8000×2.55%×3 D.8000+8000×2.55%
76.小强把5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两年,年利率按照4.15%计算,到期时他得到的利息列式应是( )。
A.500×4.15%×2 B.500×4.15% C.500×4.15%×2+500
77.某工厂今年产量比去年多,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
A. B. C.
78.一块麦田,今年的产量预计比去年增加20%,实际的产量比预计减少20%,今年的产量与去年的产量相比,( )。
A.去年的产量高 B.今年的产量高 C.产量相同 D.无法比较
79.妈妈的工资增加后,她买化妆品花掉本月工资总额的,她剩余的钱与原工资相比( )。
A.相等 B.比原来多 C.比原来少
80.随着我国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旅游市场加道回暖,据汕尾文体旅游局数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油尾旅游市场火爆,全市接待全域旅游人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33.8%,汕尾市今年“五一”假期接待全域旅游人数( )。
A.是2019年同期的33.8%
B.是2019年同期的66.2%
C.是2019年同期的133.8%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A
【分析】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的关系,要比较三个数的大小。我们可以通过假设法,快速求解,把其中一个数先假设出具体数值,然后求出另外两个数,再进行比较。
【解析】假设甲数是20(方便计算,能被4、5整除)
则乙数:,丙数:
因为201512,所以甲乙丙
2.C
【分析】分别分析每个选项与的关系,通过乘法的意义、乘法分配律等知识来找出与结果不同的算式。
【解析】A.根据乘法的意义,表示3个相加,也就是,所以该选项与结果相同。
B.根据乘法分配律,,所以该选项与结果相同。
C.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而,两者结果不同,所以该选项符合要求。
D.根据乘法分配律,,所以该选项与结果相同。
故答案为:C
3.A
【分析】根据“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计算出“×”的结果是,分数单位是,即有6个。
【解析】×=,表示6个
所以“×”中“2×3=6”中的“6”表示6个。
故答案为:A
4.D
【分析】第一根截去的是铁丝长度的(分率),第二根截去的是米(具体的长度)。因为铁丝原来的长度不确定,和米不能直接比较,所以要分情况讨论。
【解析】情况1:假设铁丝原来长是1米。
第一根剩余长度:(米)
第二根剩余长度:(米)
米=米,所以两根铁丝剩余部分一样长。
情况2:假设铁丝原来长度大于1米,比如是2米。
第一根剩余长度:(米)
第二根剩余长度:(米)
米米,所以第二根铁丝剩余部分长。
情况3:假设铁丝原来长度小于1米,比如是米。
第一根剩余长度:(米)
第二根剩余长度:(米)
米米,所以第一根铁丝剩余部分长。
综上所述,由于铁丝原来长度不确定,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剩下的铁丝长度无法比较。
【点睛】表示第一根铁丝截去部分的长度占铁丝总长度的分率;米表示第二根铁丝截去的具体长度,两者不能直接比较大小。
5.C
【分析】用全天的时间乘,得出小学生每天的户外活动应至少达到的时间,再减去小明在学校体育课上运动和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即可得解。
【解析】24×--1
=3--1
=1(小时)
所以放学后他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运动1小时就能够达到卫健委的运动标准。
故答案为:C。
6.B
【分析】把这根木棍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一天截取了它的,还剩下全长的;第二天截取了剩下长度的一半,那么第二天剩下的占第一天剩下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第二天剩下全长的;第三天截取了剩下长度的一半,那么第三天剩下的占第二天剩下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即第三天剩下全长的;
再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全长“1”减去第三天剩下的占全长的分率,即是前三天一共截取了这根木棍的几分之几。
【解析】
前三天一共截取了这根木棍的。
故答案为:B
【点睛】找出截取后剩下的长度占全长的几分之几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7.B
【分析】由倒数的定义可知,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A.×0.6=×=,不符合题意;
B.1.25×0.8=1,所以1.25和0.8互为倒数;
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倒数的概念和特点,得出正确的选项。
8.C
【分析】先进行单位换算,把以小时为单位的数据换算成用分作单位的数据,再比较;再根据:完成同一批任务,用时最短的,效率最高,解题即可。
【解析】0.5×60=30(分钟)
×60=10(分钟)
30>15>10
所以,工厂会选择丙款机器人。
故答案为:C
9.C
【分析】把这桶纯净水的总量看作单位“1”,还剩下这桶水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乘即可求出剩下的水有多少升。
【解析】×=(升)
即剩下的水还有升。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10.B
【分析】真分数是指大于0小于1的所有分数。这些分数的特点是“分母大于分子”。a是真分数,可假设a等于,代入到字母中,分别求出a2与2a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
【解析】假设a=,
a2=×=
2a=×2=1
<1
所以a2<2a。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理解真分数的意义,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求值,根据举例法分方法验证即可。
11.C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出长方形菜地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代入数值即可列出算式。
【解析】长方形菜地的宽:;
这块菜地的面积:。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长方形菜地的宽。
12.B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出长方形菜地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代入数值即可列出算式。
【解析】长方形菜地的宽:;
这块菜地的面积:。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长方形菜地的宽。
13.A
【分析】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的面积×台数=耕地总面积即可求解。
【解析】由分析可知:
×3=(公顷)
所以3台每小时可以耕地公顷。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与整数乘法应用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的面积×台数=耕地总面积。
14.C
【分析】先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每个选项的结果,再根据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分数比较大小:分母相同,分子较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较小的分数比较小;分子相同,分母较大的分数比较小,分母较小的分数比较大;分子和分母不同,先通分,再比较分子,分子大的数较大,分子小的数较小。
【解析】A.×3=,
<,=,>,不符合题意;
B.×10=,
=,=,=,
>,>,不符合题意;
C.×2=
=,可得<<
所以×2的积在和之间。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与分数的乘法计算,以及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A
【分析】由题意,可知甲数×=乙数×,要比较甲乙两数的大小,可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根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来判断即可。
【解析】甲数×=乙数×,
因为<,所以甲数>乙数。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要明确:积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因数小则另一个因数就大。
16.C
【分析】把这盒糖的颗数看作单位“1”,先吃掉它的,还剩1-=,此时剩下了100×=75(颗);又吃掉余下的,把余下的颗数看作单位“1”,则还剩下75×(1-)。
【解析】100×(1-)×(1-)
=100××
=75×
=60(颗)
还剩下60颗。
故答案为:C
【点睛】找出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用乘法计算。
17.C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即第一根截去了:8×=3(米),还剩下8-3=5(米),第二根截去了米,还剩下:8-=(米),之后再比较大小即可。
【解析】第一根余下部分是:(米)
8-5=3(米)
第二根余下部分是:(米)
因5米米,所以则第二根剩余的多;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同时要清楚分数后面加单位表示具体的量。
18.A
【分析】假设聪聪原来有x元,则敏敏原来有(52-x)元,则聪聪剩下的钱数为:(1-)x元,敏敏剩下的钱数为(52-x-3)元,剩下的零花钱一样多,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解:设聪聪原来有x元,则敏敏原来有(52-x)元。
(1-)x=52-x-3
x=52-x-3
x+x=52-3
x=49
x=49÷
x=49×
x=28
即聪聪原来有28元。
故答案为: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敏敏和聪聪剩下的零花钱所对应的量,进行解答即可。
19.C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或等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或等于原来的数,据此判断。
【解析】由分析可得,真分数小于1,真分数乘真分数,积比原来的数小,积还是真分数。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真分数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积与乘数的关系,不用计算即可判断积与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0.B
【分析】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2份,涂色;再把涂色的2份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4份,涂色,即表示;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如果长方形的面积看作“1”,斜线部分的面积是整个长方形的多少,解决这个问题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通过具体图形考查分数与分数乘法的理解。
21.D
【分析】①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将除数改写成2÷3,算式变成2÷(2÷3),再根据除法的性质a÷(b÷c)=a÷b×c进行简算,进而得出结果;
②根据整数化分数的方法,先将2化成分母为3的假分数即,算式变成÷,再改写成(6×)÷(2×),进而算出结果;
③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除数同时乘,商不变,据此算出结果;
④将2÷看作2÷2÷,根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把除法转化成乘法,算式变成2××3,进而算出结果。
【解析】①2÷=2÷(2÷3)=2÷2×3=3,原式计算正确;
②2÷=÷=(6×)÷(2×)=3,原式计算正确;
③2÷=(2×)÷(×)=3÷1=3,原式计算正确;
④2÷=2××3=2×=3,原式计算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D
22.D
【分析】把a看作一个具体数,例如把a看作1,分别求出各算式的值,再比较即可。
【解析】假设a=1。
A.11.25
B.10.75
C.10.25
D.1
=1×4
=4
4>1.25>0.75>0.25
故答案为:D
23.B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则先用乘法得出60的是15,则45的几分之几是15,即用15除以45即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为分数的分子,除数为分数的分母,再将分数约分为最简分数。
【解析】
则60的相当于45的。
故答案为:B
24.C
【分析】根据线段图可知,把松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则桦树的棵数等于松树棵数的,柏树的棵数等于松树棵数的;把桦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则柏树棵数等于桦树棵数的,松树的棵数等于桦树棵数的;据此结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桦树的棵数=松树的棵数×,A选项正确;
柏树的棵数=桦树的棵数×,则柏树的棵数÷=桦树的棵数,B选项正确;
松树的棵数××=柏树的棵数,则柏树的棵数÷÷=松树的棵数,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5.D
【分析】把这项工程计划投资的钱数看作单位“1”,实际投资是计划的,单位“1”未知,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实际投资的20万元除以,即可求出计划投资的钱数。
【解析】20÷
=20×
=25(万元)
即计划投资25万元。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计算方法。
26.A
【分析】把这块花布的全长看作单位“1”,用去全长的,还剩下全长的(1-),已知还剩下9米,根据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代入数据即可求出这块花布的全长。
【解析】9÷(1-)
=9÷
=9×
=24(米)
即这块花布全长24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找出量和对应的分率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7.C
【分析】根据题意,第一天卖出全部的,用总吨数×,求出第一天卖出的吨数;第二天卖出全部的,用总吨数×,求出第二天卖出的吨数,再把第一天和第二天卖的吨数相加,即可解答。
【解析】20×+20×
=5+4
=9(吨)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8.A
【分析】先计算出选项中每个算式的结果,再计算出结果与的差,差越小,越接近。
【解析】A. ×=,-=;
B.1-=,-=;
C.1+=1,1-=1;
D.÷=,-=。
因为<<<1,所以A选项的结果最接近。
故选:A。
【点睛】本题属于基本的运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9.C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答案,对比后即可解答。
【解析】A.7÷2=3.5
B.
C.
D.=3.5
>7÷2=>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明确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0.A
【分析】根据线段图可知,上月用水量为单位“1”,本月用水量比上月用水量节约,利用上月用水量×(1-)=本月用水量,据此关系式代入数字计算。
【解析】12×(1-)
=12×
=9(吨)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准确判断单位“1”的量,找准要求问题所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正确列式。
31.C
【分析】把这批茶叶质量看作单位“1”,已经运了,还剩吨,数量吨所对应的分率是(1-)=,单位“1”未知用除法。
【解析】÷(1-)
=÷
=1(吨)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除法的应用,掌握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是解题关键。
32.C
【分析】如果n是不为0的自然数,n乘一个小于1的数则积小于n,一个小于1的数除以n则商小于n,n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则商大于n,n减去一个小于1的数则差小于n,据此解答。
【解析】A.n×<n;
B.÷n<n;
C.n÷>n;
D.n-<n。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乘除法及分数的大小比较,明确n为不为0的自然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33.D
【分析】求往返的平均速度用往返的路程除以往返的时间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往返的路程为:50×2=100(千米)
往返的时间为:50÷60+50÷80
=+
=(小时)
100÷=(千米)
则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千米。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除法,明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34.B
【分析】根据除法的意义既可作答。
【解析】A.1个蛋糕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算式为:1÷5,与题干不符,所以错误;
B.半个蛋糕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算式为:,所以正确;
C.半个蛋糕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没有强调“平均”,所以无法计算;
D.5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算式为:5÷2,与题干不符,所以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平均分的意义为本题考查重点。
35.B
【分析】把二班男生的人数看成单位“1”,它的就是一班男生的人数56人,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用56人除以即可求出二班男生的人数。
【解析】56÷=68(人)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先找出单位“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求解。
36.C
【分析】可假设红绳长a米,绿绳长b米,结合题意可知,红绳还剩(a-)×(1-)米;绿绳还剩b×(1-)-,因为二者相等,所以可列等式:(a-)×(1-)=b×(1-)-,可将这个等式整理后,再做判断。
【解析】可假设红绳长a米,结合题意可知,红绳还剩(a-)×(1-)米;假设绿绳长b米,绿绳还剩b×(1-)-:
(a-)×(1-)=b×(1-)-
(a-)×=b-
a-=b-


根据减法中,差相等,减数越小被减数也越小,可知,a<b,即a<b。所以绿绳长;
继续整理等式:
a-=b-
(b-a)=-
(b-a)=
b-a=×=(米)
两根绳子相差米。
故答案为:C。
【点睛】首先要能结合题意,将红绳、绿绳剩下的长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其次懂得计算含有字母的分数四则运算,最后运用减法相关的性质做出判断;此外,还要求出两根绳子相差的具体长度。
37.B
【分析】设第一根绳子的长度为a,第二根绳子长度为b;则a=b,令a=b=1,即可求出a、b的值,比较即可。
【解析】设:第一根绳子的长度为a,第二根绳子长度为b。
令a=b=1,
a=5
b=6
5<6,即第二根绳子长;
故答案为:B
【点睛】“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为本题的解题关键。
38.C
【分析】把千克糖平均分成4份,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用千克除以4即可求出每份的质量,再除以4千克即可求出每份是4千克的几分之几。
【解析】÷4÷4



故答案为:C
【点睛】解决本题先根据除法平均分的意义求出每份的质量,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方法求解。
39.B
【分析】由图可知,乐乐将一小时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时间也就是小时可以检测48人,所以用表示求5份中的1份的时间可以检测多少人。
【解析】表示小时可以检测的人数。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乘除法的意义的应用。
40.C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大客车和小货车的速度,比较即可。
【解析】240÷3=80(千米/时)
60÷=80(千米/时)
两车速度相同。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1.B
【分析】A是B的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A÷B×100%,人物照的数量占风景照的数量的百分率=人物照的数量÷风景照的数量×100%,据此解答。
【解析】36÷(36+20)×100%
=36÷56×100%
≈0.643×100%
=64.3%
所以,乐乐拍摄的人物照数量是风景照数量的64.3%。
故答案为:B
42.B
【分析】百分数(又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与分数的意义截然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如:可以说1米是5米的20%,不可以说“一段绳子长为20%米。”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可带具体名称。
【解析】=20%
=80%
因此这段话中有这2个分数可改写成百分数。
故答案为:B
43.A
【分析】一台燃气灶的价格是这台电磁炉的280%,以电磁炉的价格为单位“1”,为已知量,就求它的280%是多少,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已知燃气灶的价格,手机的价格是这台燃气灶的,以燃气灶的价格为单位“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求手机的价格。
【解析】350×280%×
=980×
=2205(元)
则这部手机的价格是2205元。
故答案为:A
44.B
【分析】把分数转化成小数: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数的分母。
百分数化成小数:将百分号前的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然后去掉百分号。
根据上面的方法将分数和百分数转化为小数,再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若整数部分相等,再比较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较,直至比出大小,即可得解。
【解析】,,
,所以1.84最大。
故答案为:B
45.B
【分析】16.3加上百分号变成16.3%,化成小数是0.163,原数就缩小到原来的,据此解答。
【解析】在16.3的后面添上一个百分号,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故答案为:B。
46.C
【分析】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含盐率,那么盐的质量÷含盐率=盐水的质量。加水稀释盐水的过程中,盐的质量不变。据此,用含盐率20%乘盐水的质量m千克,先求出盐的质量。再将盐的质量除以后来的含盐率10%,求出后来盐水的质量。将稀释后盐水的质量减去原来的,即可求出加了多少的水。
【解析】20%m÷10%-m
=2m-m
=m(千克)
所以,应加水m千克。
故答案为:C
47.A
【分析】根据含糖率=蜂蜜的重量÷蜂蜜水的重量×100%,据此分别求出原来和四种方法的含糖率,若高于原来的含糖率,蜂蜜水就会变甜。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0÷(10+100)×100%
=10÷110×100%
≈0.09×100%
=9%
方法一:5÷(5+5)×100%
=5÷10×100%
=0.5×100%
=50%
方法二:8÷(8+80)×100%
=8÷88×100%
≈0.09×100%
=9%
方法三:3÷(3+40)×100%
=3÷43×100%
≈0.07×100%
=7%
方法四:2÷(2+100)×100%
=2÷102×100%
≈0.02×100%
=2%
50%>9%
则方法一可以使蜂蜜水变甜,即共有1种方法。
故答案为:A
48.D
【分析】长江比黄河长,要求长江的长度大约相当于黄河的百分之几,用长江的长度除以黄河的长度,计算的结果应该大于1,据此判断。
【解析】长江比黄河长,因此长江的长度÷黄河的长度,所得商大于1,选项中只有115%大于1,所以长江的长度大约相当于黄河的115%。
故答案为:D
49.A
【分析】根据成语在生活中的意思及可能性大小分析解答。“平分秋色”的可能性是50%;“百发百中”的可能性是100%;“天方夜谭”的可能性几乎为0;“十拿九稳”的可能性是90%。再根据百分数的大小解答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把四个成语所表示的可能性大小的百分数从小到大排列:0<50%<90%<100%,即(3)天方夜谭<(1)平分秋色<(4)十拿九稳<(2)百发百中。
故答案为:A
50.B
【分析】A.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女生人数不能超过单位“1”;
B.一件衣服含羊毛最高是100%,不能超过100%;
C.把电视的原价看作单位“1”,现价比原价降低了20%,降了钱数=电视的原价×20%;
D.把货车的速度看作单位“1”,小汽车的速度可以超过“1”,据此解答。
【解析】A.六(1)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60%,原题干说法正确;
B.一件衣服,羊毛成分最高100%,原题干说法错误;
C.一台电视,现价比原价降低了20%,原题干说法正确;
D.小汽车的速度是货车的125%。原题干说法正确。
下面关于生活中的百分数的描述错误的是一件衣服,羊毛成分占120%。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1.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2%的单位“1”是五年级人数,14%的单位“1”是六年级人数,两个百分数对应的单位“1”不同且未知,所以无法比较。
【解析】五年级的近视率是12%,六年级的近视率是14%,两个年级的近视人数相比,可能六年级近视人数多,也可能五年级近视人数多,也可能两个年级一样多。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找到百分率对应的单位“1”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2.C
【分析】用90减去90%,求出90比90%多多少。
【解析】90-90%=89.1
所以,90%错写成90结果比原来多89.1。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含百分数的运算,有一定计算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53.C
【分析】A.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B.整数的计数单位如:个、十、百、千……,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小数的计数单位如: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相邻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分数的计数单位如:、、……,计数单位的进率不是10。
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比0大的是正数,比0小的是负数;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正数都比0大,正数都比负数大。
D.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解析】A.自然数除了质数、合数,还有1和0,原题说法错误;
B.整数、小数相邻的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但分数的计数单位的进率不是10,原题说法错误;
C.负数都比正数小,原题说法正确;
D.80%不表示具体的数量,后面不能带单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量考查质数与合数的意义、计数单位的认识、正负数大小的比较、百分数的意义。
54.C
【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圆的面积:S=π×半径2,观察图形特征,根据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做出选择。
【解析】
A.,阴影部分面积大于所在图形的50%;
B.,阴影部分面积小于所在图形的50%;
C.,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所在图形的50%;
D.,阴影部分面积大于所在图形的5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面积及百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它们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55.B
【分析】A.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B.表示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百分之几;
C.出勤率=出勤的人数÷总人数×100%。
【解析】A.一条路已经修了40%,原题说法错误;
B.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0%,原题说法正确;
C.某班的学生全部出勤,出勤率最高是100%,所以出勤率不可能超过1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百分数的意义及应用,明确百分率什么情况下最多能达到100%,什么情况下达不到100%,什么情况下能超过100%。
56.D
【分析】观察统计图可知,刘庄小学的女生人数占刘庄小学总人数的55%,二灶小学的女生人数占二灶小学总人数的50%。因为两个小学的总人数未知,即两个百分数的单位“1”未知,那么无法确定哪个学校的女生人数多。
【解析】因为两个小学的总人数未知,则无法确定哪个学校的女生人数多。
故答案为:D
【点睛】两个百分数的单位“1”不同,则对应的具体数量无法确定大小。
57.B
【分析】分别将两人的全程看作单位“1”,两人走路的速度不变,走的同一段路占全程的对应百分率越大,说明剩下占全程的对应百分率越小,剩下的路也越少,就会先到家,据此分析。
【解析】55%<89%,说明小峰剩下的路程相对少,两人走路的速度不变,那么小峰先到家。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确定单位“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58.B
【分析】根据合格率=合格的数量÷总数量×100%,则用49÷(49+7)×100%即可求出合格率。
【解析】49÷(49+7)×100%
=49÷56×100%
=87.5%
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87.5%。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100%。
59.B
【分析】由图可知:下载部分没有超过这份文件的一半,但接近一半,据此解答。
【解析】灰色部分接近之份文件的一半,但没有超过一半。
故答案为:B
【点睛】正确估算灰色部分占整体的百分率是解答的关键。
60.B
【分析】将每格长度看作1,长方形面积=长×宽,三角形面积=底×高÷2,据此求出阴影部分和整个图形的面积,阴影部分面积÷整个图形面积=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百分之几。
【解析】1×1÷2+2×1÷2
=0.5+1
=1.5
4×1=4
1.5÷4=0.375=37.5%
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37.5%。
故答案为:B
【点睛】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公式,此类问题一般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除数。
61.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买四送一”是指买4千克苹果的钱数现在可以买到4+1=5千克苹果,用买4千克苹果的钱数除以实际得到的5千克苹果的钱数,求出百分数,再根据折扣的意义,把百分数换算成折数即可。
【解析】4÷(4+1)×100%
=4÷5×100%
=0.8×100%
=80%
80%=八折
这时相当于打八折销售。
故答案为:C
62.B
【分析】,设体育书有x本,根据整体数量×部分对应分率=部分数量,可知体育书本数×童话书对应分率=童话书本数,因此将体育书本数看作单位“1”,童话书本数是体育书的,据此得出关于童话书对应分率描述的选项即可。
【解析】根据题中列出的方程分析可知,童话书比体育书多,所以将体育书看成单位“1”,可得出童话书比体育书多。
故答案为:B
63.C
【分析】通过存单可知,存入银行的本金是100000元,年利率是3.57%,存期是2年,先根据“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期”,求出到期后可得到的利息,再加上本金,即是到期后可取出的总钱数。
【解析】
(元
到期后,存单主人可取出107140元。
故答案为:C
64.D
【分析】把2019年第四季度我省GDP总值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知,2020年第一季度我省GDP总值是2019年第四季度的(1-a%),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可知2020年第一季度的GDP总值为(1-a%)m;再把2020年第一季度我省GDP总值看作单位“1”,2020年第二季度我省GDP总值是2020年第一季度的(1+b%),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a%)(1+b%)m即可求出2020年第二季度的GDP总值;然后将2020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GDP总值相加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我省2020年上半年GDP总值可表示为(1-a%)m+(1-a%)(1+b%)m。
故答案为:D
65.D
【分析】把上学期用智能学习软件的人数看作单位“1”,本学期用的人数是上学期的(1+80%),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即可求出上学期用智能学习软件的人数。
【解析】

=(人)
上学期有1000人用智能学习软件学习,列式为。
故答案为:D
66.C
【分析】把计划投资的钱数看作单位“1”,实际投资的钱数是计划的,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即可求出实际投资的钱数。
【解析】

=(万元)
实际投资410.4万元。
故答案为:C
67.A
【分析】因为1千克=1000克,则2千克=2000克,然后求出嫦娥五号一次设定带回的样品质量比苏联三次带回的样品质量多多少,再除以苏联三次带回的样品质量,最后再乘100%即可。
【解析】2千克=2000克
(2000-300)÷300×100%
=1700÷300×100%
≈5.667×100%
=566.7%
则嫦娥五号一次设定带回的样品质量比苏联三次带回的样品质量约多566.7%。
故答案为:A
68.C
【分析】已知本金是20000元,存期是2年,年利率是3.98%,根据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求出利息,再加上本金,即可得解。
【解析】20000+20000×3.98%×2
=20000+796×2
=20000+1592
=21592(元)
即到期可取共21592元。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利用计算利息的公式来求解,注意到期可取回的钱指的是本金和利息。
69.C
【分析】利用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计算即可。
【解析】40000×2.75%×3
=1100×3
=3300(元)
则他可得利息3300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息的计算公式的应用。
70.B
【分析】(1)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改写成百分数是百分之几十;
(2)假设每个商品的单价为1,原来买5个的价格为5,现在买5个的价格为4,再根据“折扣=现价÷原价×100%”求出商品打的折扣;
(3)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中应纳税部分的比率叫做税率;
(4)单位时间(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据此解答。
【解析】A.十成就是就是十分之十,改写成百分数是100%;
B.假设每个商品的单价为1。
(1×4)÷(1×5)×100%
=4÷5×100%
=0.8×100%
=80%
=八折
所以,买四送一的优惠方法和打八折相同。
C.分析可知,税率是应纳税额与应纳税部分的比率,而不是应纳税额与收入的比率;
D.利率=利息÷本金÷存期,单位时间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而不是比值。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成数、折扣、利率、税率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71.C
【分析】因为取回来的是本金和利息的和,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然后根据公式列式即可。
【解析】利息为5000×5%×3元
所以取回的钱数=利息+本金=(5000×5%×3+5000)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百分数在利率中的应用,注意取回的钱数是本金和利息的和,有的题型还扣除利息税。
72.B
【分析】把从A地到B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则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速度是,求乙车速度比甲车速度慢百分之几,就是求乙车速度比甲车速度慢的部分是甲车速度的百分之几。
【解析】(-)÷×100%
=÷×100%
=0.2×100%
=2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把从A地到B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确定甲、乙两车的速度,再用速度差除以甲车速度,列式计算。
73.D
【分析】根据题意,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5%,男生占全班人数的1-45%,对应的是男生a人,求单位“1”,用男生人数÷(1-45%),即可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全校人数:a÷(1-45%)人
故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74.B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妈妈在甲、乙、丙、丁四个商店买两桶油需要花的钱,进行比较一下即可知道,哪家商店便宜。
【解析】甲商店:
100×2×85%
=200×85%
=170(元)
乙商店:
100×2=200(元)
200×(1-25%)
=200×75%
=150(元)
丙商店:
100×2=200(元)
丁商店:
100+100×60%
=100+60
=160(元)
200>170>160>150
所以,乙商店最便宜。
故答案为:B
【点睛】正确理解“按原价的85%出售”、“满200元一律降价25%出售”、“买四送一”、“第二桶打六折”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5.A
【分析】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求出利息,再加上本金,即可解答。
【解析】8000+8000×2.55%×3
=8000+204×3
=8000+612
=8612(元)
答:到期后连本带息可取出8612元。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利率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
76.A
【分析】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把数据代入这个公式列出算式即可。
【解析】本金是500元。时间是2年,利率是4.15%,所以利息是:500×4.15%×2。
故答案为:A。
【点睛】根据: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77.A
【分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即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某工厂今年产量比去年多,表示单位“1”的量是去年的产量,今年产量是去年的:1+=。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判断单位“1”的方法,应灵活运用。
78.A
【分析】根据“今年的产量预计比去年增加20%”可知,今年的预计产量占去年产量的分率是(1+20%);再根据“实际的产量比预计减少20%”可知,以今年预计产量为单位“1”,那么实际产量占去年产量的分率是[(1+20%)×(1-20%)],计算结果并进行比较,即可解题。
【解析】解:设去年的产量为单位“1”,可得:
(1+20%)×(1-20%)
=120%×80%
=96%
1>96%
所以,今年的产量与去年的产量相比,去年的产量高。
故答案为:A
【点睛】找准单位“1”,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9.C
【分析】把妈妈原工资看作单位“1”,则增加后是(1+),买化妆品花掉本月工资总额的,则还剩下工资总额的(1-),即(1+)×(1-),与原工资比较即可。
【解析】(1+)×(1-)


<1
所以比原来少。
故选择:C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注意单位“1”的变化。
80.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2019年同期旅游人数为单位“1”,因为全市接待全域旅游人数比2019年同期增长33.8%,所以今年的旅游人数是2019年同期旅游人数的(1+33.8%),由此解答即可。
【解析】汕尾市今年“五一”假期接待全域旅游人数是2019年同期的1+33.8%=133.8%;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明确2019年和今年“五一”假期旅游人数的关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