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点培优)专项03 判断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北京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考点培优)专项03 判断题-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北京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29 08:0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点培优精练北京版
专项03 判断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如果a和b互为倒数,那么和也互为倒数。( )
2.5千克棉花的和8千克铁的一样重。( )
3.因为,所以,,互为倒数。( )
4.100先减去它的,再增加余下的,结果一定比100小。( )
5.虽然,但是0.8是小数,所以它不可能是的倒数。( )
6.元旦节前,学校买来了360盆鲜花布置教室,其中菊花占总盆数的,月季花的盆数是菊花的,学校买了110盆月季花。( )
7.一根2米长的电线,用去后再用去米,这时还剩下1米。( )
8.一种商品,先提价,再降价,还是原价。( )
9.3个与6个所表示的分数是一样大的。( )
10.一根电线长3米,用去后,还剩米。( )
11.3吨的和5吨的一样重。( )
12.一根1米长的绳子剪去和剪去米后,剩下的长度相等。( )
13.一根绳长12米,截去,再接上米,这根绳仍是12米。( )
14.12个就是求12的是多少。( )
15.12米增加,再减去米,结果是米。( )
16.×17+17×=17×(+)这里巧妙地应用了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
17.一盒糖,小明取走了,小红取走余下的,两人取走的糖一样多。( )
18.因为+=1,所以和互为倒数。( )
19.一块地第一次耕了,第二次耕了余下地的,这时还剩下这块地的没有耕。( )
20.六(1)班人数的等于六(2)班人数的,六(2)班人数多.( )
21.一盘水果,红红吃了,明明吃了余下水果的,刚好吃完.( )
22.一个数(0除外)乘真分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
23.商店进了12米的布,卖了,再进米,商店还有12米布.( )
24.1米增加它的后,又减少米,结果还是1米. ( )
25.1吨的与5吨的的质量是相等的. ( )
26.甲乙合做一批零件,甲做了60个,比乙的多10个,乙做了130个。( )
27.一套品牌运动服,其中裤子120元,是上衣价钱的。这套运动服的价钱是280元。 ( )
28.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 )
29.如果=,那么a和b互为倒数。( )
30.自然数a除以一个真分数,商是b,那么a>b。( )
31.香蕉的数量比梨少,也就是梨比香蕉多.( )
32.实际用水比计划节约 ,计划用水是实际的1 倍.( )
33.如果ab≠0,且a>b,那么10÷>10÷.( )
34.÷5和×的结果相同,但意义不同。( )
35.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一个分数,得到的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 )
36.松树比柏树的棵数多,那么柏树比松树少 ( )
37.两个分数相除(零除外),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
38.100千克盐水中含盐4千克,那么盐的质量相当于水的. ( )
39.一个自然数(0除外)与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这个自然数. ( )
40.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冰化成水,体积会减少. ( )
41.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越大. ( )
42.运动可以消耗掉人体中的脂肪,王老师运动一个月,体重减掉10%kg。( )
43.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2.5%,读作:百分之二点五。( )
44.和25%的意义相同,读法也相同。( )
45.在CBA总决赛第4场比赛中,辽宁球员郭艾伦三分球4投3中,命中率是75%。( )
46.含糖率3%的糖水和含糖率7%的糖水混合后,就成为含糖率10%的糖水。( )
47.在含糖30%的糖水中,加入3克糖和7克水,糖水的含糖率不变。( )
48.丽丽做练习题,做对了100题,做错了10题,她的正确率是100%。( )
49.一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3%,抽100次肯定会有3次中奖。( )
50.把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5%。( )
51.“商店存的水果为吨”,不能说成“商店存的水果为80%吨”。( )
52.一根绳子长米可写作60%米。( )
53.一个苹果重kg,也就是15%kg。( )
54.一件上衣原价90元,先降价10%,再提价10%,这件上衣的价钱仍是90元。( )
55.把“五成八”改写成百分数是58%.   ( )
56.“非典”期间与“非典”病人接触者染上“非典”的可能性是5%,意思是在与“非典”病人接触的100人中一定有5人染上“非典”。( )
57.今天三(1)班的出勤率是105%. ( )
58.一件上衣标价100元,商店打八八折出售,买这件上衣需要80元.( )
59.去掉50%后面的百分号,所得的数是原来的100倍. ( )
60.105件产品经检验全部合格,合格率就是105%。( )
61.某服装店一条裤子的原价是120元,现在打七五折出售,这条裤子的现价是90元。 ( )
62.某店营业额是40万元,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应缴2万元。( )
63.一件上衣打六折出售,就是比原价降低了40%。( )
64.某公司12月份销售额为20万元,税率是5%,缴纳税款1万元。( )
65.叔叔五年前买国家建设债券12000元,按年利率9.72%计算,今年到期后用利息购买一台4800元的电脑,钱不够。( )
66.本金与利息的比叫比率。( )
67.一只橡皮的长度大约是185%cm。( )
68.一吨煤用去它的40%,还剩下60%吨. ( )
69.生产了105个零件,没有废品,合格率是105%.( )
70.海河路小学六(1)班、六(2)班和六(3)班一共有101人,某天出勤100人.这天的出勤率是100%. ( )
71.一件衣服200元,先提价20%,又降价20%,这时的价格和原价相等. ( )
72.一种商品,原价80元,现在降价20元,求降低了百分之几,列式为(80-20)÷80=75%. ( )
73.一种电视机,原来每台售价10000元,现在每台售价6000元,降低了40%. ( )
74.小明和小红都捐出了自己课外书的20%给汶川灾区的小朋友,他们捐书的数量相等。 ( )
75.一根绳,用去后还剩米,用去的和剩下的一样长. ( )
76.上个月比这个月的产量少,这个月的产量就比上个月多。 ( )
77.一个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78.一个数乘假分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 )
79.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还是真分数. ( )
80.一个数乘真分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大( )。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备考培优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为1,则它们互为倒数。因此,若a和b互为倒数,则a×b=1。然后验证和的乘积是否等于1即可。
【解析】
将代入:
因此,和的乘积为1,满足互为倒数的条件。
故答案为:√
2.×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分别计算出5千克棉花的和8千克铁各是多少千克后即可判断。
【解析】5×=(千克)
8×=(千克)

即5千克棉花的小于8千克铁的,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
【分析】倒数的意义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应强调是两个数之间的积,而不是三个数之间的积。
【解析】是三个数的乘积为1,不满足倒数的定义。
故答案为:×
4.√
【分析】根据题意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先用100乘,求出它的是多少,再用100减去100的,求出100先减去它的后是多少,即余下的数。再用余下的数乘,再加上余下的数,求出最后的结果,再和100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解析】100-100×
=100-20
=80
80+80×
=80+16
=96
96<100
100先减去它的,再增加余下的,结果是96,比100小。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虽然0.8是小数,但可以转化为分数形式,在求倒数,与数的形式无关。
【解析】
符合倒数的定义。
故答案为:×
6.√
【分析】先把360盆鲜花看作单位“1”,用总盆数乘菊花占总盆数的分率,求出菊花的盆数,再把菊花的盆数看作单位“1”,用菊花的盆数乘即可。
【解析】
(盆)
学校买了110盆月季花,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7.×
【分析】把这根电线的长度看作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这根电线的长度乘(1-),再减米,就是剩下的长度,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判断即可。
【解析】2×(1 )
=2×
=1
=(米)
一根2米长的电线,用去后再用去米,这时还剩下米,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8.×
【分析】设这件商品的原价是1,先把这件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1”,先提价,则提价后的价格是原价的(1+),单位“1”已知,用原价乘(1+),求出提价后的价格;
再降价,是把提价后的价格看作单位“1”,降价后的价格是提价后价格的(1-);单位“1”已知,用提价后的价格乘(1-),求出现价;
把现价与原价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解析】设这件商品的原价是1。
1×(1+)×(1-)
=1××

<1
先提价,再降价,现价小于原价。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9.√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先用乘法分别求出3个、6个是多少,再比较,得出结论。
【解析】3×=
6×=
3×=6×
所以,3个与6个所表示的分数是一样大的。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整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应用,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去后,则还剩下,用总长度乘剩下的长度占总长度的分率即可求出剩下的长度。
【解析】3×(1-)
=3×
=1(米)
故答案为:×
【点评】明确剩下的长度占总长度的分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
【分析】3吨的列式为:3×
5吨的列式为5×
【解析】因为3×=(吨),5×=(吨),吨≠吨,所以3吨的和5吨的不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2.√
【分析】把绳子总长度看作单位“1”,剩下绳子的长度=绳子总长度×剩下绳子占绳子总长度的分率,分别求出剪去和剪去米后剩下绳子的长度,最后比较大小。
【解析】1×(1-)
=1×
=(米)
1-=(米)
因为米=米,所以一根1米长的绳子剪去和剪去米后,剩下的长度相等。
故答案为:√
【点评】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分率,解题时注意二者的区别。
13.×
【分析】以总长度为单位“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长度乘截去的分率即可求出截去的长度,用总长度减去截去的长度再加上接上的长度即可求出现在的长度,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12-12×+
=12-4+
=(米)
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14.×
【分析】由题意可知,求12个指的是12个相加的和,12的指的是12×,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12的是多少,列式为:×12;
12的是多少,列式为:12×;
所以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明确它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5.√
【分析】增加,是原来的1+,先求出增加后的长度,再减,与给出的结果比较即可。
【解析】12×(1+)-
=12×-
=15-
=(米)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两个的意义不同,一个是分率,一个是具体数量。
16.×
【分析】根据题意,与都与17相乘,可以先算与的和,所得的和再与17相乘,这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据此判断。
【解析】×17+17×
=17×(+)
=17×1
=17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考查了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
17.×
【分析】以总数为单位“1”,用1减去小明取走的分率求出剩下的分率,用剩下的分率乘即可求出小红取走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比较即可。
【解析】小红取走了总数的,

所以小红取走的多。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解析】+=1,所以和互为倒数。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倒数。
19.√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块地的总面积看作单位“1”,第一次耕了, 余下:1-=, 第二次耕了余下地的, 则第二次耕了×, 要求剩下的,用“1”-第一次耕的-第二次耕的=剩下的,据此列式解答.
【解析】1--(1-)×
=1--×
=1--
=-
=
故答案为:正确.
20.√
【解析】略
21.×
【解析】略
22.√
【解析】根据真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一个数(0除外)乘真分数,所得的积一定小于这个数。此说法正确。
如: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的方法。
23.×
【解析】略
24.√
【解析】略
25.√
【解析】略
26.×
【分析】把乙做的零件数看成单位“1”,用甲做的数量减去10个,即可求出乙做数量的,再除以即可求出乙做的数量,再与130个进行比较即可判断。除以一个分数相当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解析】
=50×2
(个)
乙做了100个,不是130个,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7.√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上衣的价钱看作单位“1”,裤子的价钱是上衣价钱的,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裤子的价钱除以可以求出上衣的价钱,然后用上衣的价钱加裤子的价钱就是这套运动服的价钱,据此解答。
【解析】120÷+120
=120×+120
=160+120
=280(元)
则这套运动服的价钱是280元。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8.×
【分析】可先假设乙数是单位“1”,则甲数就是1+=,要计算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可列式:(-1)÷=,据此判断。
【解析】假设乙数是单位“1”,甲数可以用1+=来表示;
最后计算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1)÷
=÷
=×

即乙数比甲数少,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是把乙数看作单位“1”;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是把甲数看作单位“1”,因为单位“1”不同,导致两个占比有所差异。
29.√
【分析】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即===,据此可知ab=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如果=,那么a和b互为倒数,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倒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
【分析】根据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数大,进行判断。
【解析】自然数a除以一个真分数,商是b,如果a是0,那么a=b,如果a是非零自然数,那么a<b,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除法,真分数都小于1。
31.×
【分析】把梨的数量看作单位“1”,则香蕉的数量就是(1-),求梨比香蕉多几分之几,用梨比香蕉多的数量除以香蕉的数量.
【解析】[1-(1-)]÷(1-)

=3
香蕉的重量比梨少,也就是梨是香蕉重的3倍,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2.
【解析】略
33.√
【解答】解:a>b,
那么101010×a>10b
所以ab≠0,且a>b,那么1010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34.√
【分析】根据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可知它们的运算结果相同;然后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即可判断出意义不相同
【解析】= =
故÷5和的结果相同,
但前者是分数除法,后者是一个数乘分数,所以意义不同。
故答案为:√
35.×
【分析】利用举反例的方法来进行判断,给这两个数赋值,并把这个分数写成一个假分数,计算出结果再判断.通过平常的计算我们可以总结规律:两个数的商与被除数数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数都不为0),要看除数;如果除数大于1,则商小于被除数;如果除数小于1,则商大于除数;如果除数等于1,则商等于被除数;由此规律解决问题.
【解析】解:设被除数是2,除数是那么:
2=;
<2,商小于被除数;
故答案为×.
36.正确.
【解析】试题分析:由“松树比柏树的棵数多,”知道把柏树的棵树看做单位“1”,即松树比柏树多的棵数=单位“1”×,松树的棵数是(1+);由“柏树比松树少”.知道是把松树的棵数看做单位“1“,即柏树比松树少的占松树的几分之几,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松树比柏树多的棵数:1×=,
松树的棵数是:1+=;
=.
故此题判断正确.
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分数乘除应用题的综合应用,只要找清单位“1”,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37.×
【解析】例如算式:
=,,商大于被除数;
所以两个分数相除(零除外),商一定小于被除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38.×
【分析】由“100千克盐水中含盐4千克”可知:100千克盐水中含水100﹣4=96千克,于是利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的方法,即可得解.
【解析】4÷(100﹣4),
=4÷96,
=;
故答案为×.
39.×
【分析】运用举反例法,进行判断.本题关键是考虑到分数中的假分数的情况,然后根据如下规律求解:两个不为0的数相除,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当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当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解析】当除数是假分数时,商可能等于被除数,也可能小于被除数,如:
2÷=2;
2÷=;
所以一个自然数(0除外)与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这个自然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40.×
【分析】由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是把水的体积看成单位“1”,冰的体积是水的1+=;要求冰化成水,体积会减少几分之几,是把冰的体积看成单位“1”,就用体积减少的部分除以单位“1”的量冰的体积即可.
【解析】冰的体积是水的:1+=,
冰化成水,体积会减少:(=;
故判断为:错误.
41.√
【解析】试题分析:分数的意义: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由此可知,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越大.如将同一单位“1”平均分成2份,则每份是“单位”1的,平均分成3份,则每份是,.
解: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
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越大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这类说法是针对于同一单位“1”来说是对的.
42.×
【分析】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后面不带单位名称,据此解答。
【解析】分析可知,运动可以消耗掉人体中的脂肪,王老师运动一个月,体重减掉10%,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3.√
【分析】百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即%),再读分子,读作“百分之……”。
【解析】2.5%读作:百分之二点五;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4.×
【分析】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后面不带单位名称。而分数除了可以表示倍比关系,还可以带上单位名称表示具体数量。
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读作“几分之……”。百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即%),再读分子,读作“百分之……”。
【解析】和25%的意义不相同,读作一百分之二十五,25%读作百分之二十五,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45.√
【分析】投篮命中率是指命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比,由此求出命中率即可。
【解析】3÷4×100%
=0.75×100%
=75%
即命中率是75%,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46.×
【分析】把含糖率的糖水中糖的质量看作“3”,则糖水的质量是“100”,同样,把含糖率的糖水中糖的质量看作“7”,则糖水的质量是“100”,两种糖水混合后,糖的质量是“”,水的质量是“”。求混合后糖水的含糖率,用混合后糖的质量除以糖水的质量再乘。根据计算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解析】(3+7)÷(100+100)×100%
=10÷200×100%
=0.05×100%
=5%
含糖率3%的糖水和含糖率7%的糖水混合后,就成为含糖率5%的糖水。
故答案为:×
47.√
【分析】可以看成是把3克糖和7克水配成的糖水溶液与30%的糖水混合,如果3克糖和7克水配成的糖水含糖量高于30%,则混合后的含糖率增高,如果3克糖和7克水配成的糖水含糖量低于30%,则混合后的含糖率降低,如果3克糖和7克水配成的糖水含糖量等于30%,则混合后的含糖率不变。
【解析】3÷(3+7)
=3÷10
=0.3
=30%
所以糖水的含糖率不变。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在百分率的应用,掌握含糖率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8.×
【分析】将做对的和做错的相加,求出一共有多少道练习题。将做对的数量除以练习题总量,再乘100%,求出正确率。
【解析】100÷(100+10)×100%
=100÷110×100%
≈90.9%
所以,她的正确率大约是90.9%。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百分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
49.×
【分析】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3%,抽100次只能推断为:有可能中奖3次,也有可能一次也不中,还有可能中好几次,属于不确定事件,而不是抽100次一定会中奖3次;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一次抽奖活动的中奖率是3%,抽100次可能有3次中奖。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解答。
50.×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盐的质量加上水的质量,求出盐水的质量;然后根据“含盐率=盐的质量÷盐水的质量×100%”,代入数据计算,求出盐水的含盐率即可。
【解析】5÷(5+100)×100%
=5÷105×100%
≈0.048×100%
=4.8%
盐水的含盐率是4.8%。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百分率问题,掌握含盐率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1.√
【分析】分数后面带单位表示具体的量,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据此作答。
【解析】商店存的水果为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5份,其中4份的和,表示的是具体的量,后面要带单位;80%是一个分率,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所以题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需要明确分数后面带单位表示具体的量,百分数不能带单位。
52.×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表示一种关系,不能带有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一根绳子长米,不可写成60%米,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明确百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3.×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也叫百分比或百分率,不能带单位,据此判断。
【解析】由分析可知,百分数不能带单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百分数,明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带单位是解题的关键。
54.×
【分析】求出降价10%,再提价10%后的价格,与原价比较即可。
【解析】90×(1-10%)×(1+10%)
=90×0.9×1.1
=89.1(元)
89.1<90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百分数复合应用题,两个10%的单位“1”不同,降价和提价的幅度不同。
55.√
【解析】五成八==0.58=58%.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56.×
【解析】可能性是5%,不能说明100人中一定会有5人感染,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57.×
【解析】出勤率=出勤人数÷总人数×100%,出勤人数不可能大于总人数,所以出勤率不可能大于100%.
58.×
【分析】打八八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88%,把原价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88%就是现价,再判断即可.
【解析】100×88%=88(元)
答:买这件上衣需要88元。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是百分数的实际应用题,打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
59.√
【解析】略
60.×
【解析】合格率应该是100%。
故答案为:×
61.√
【分析】打七五折的意思是现价是原价的75%,原价是单位“1”,求现价用乘法解答。
【解析】120×75%
=120×0.75
=90(元)
则这条裤子的现价是90元。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62.√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纳税的知识,营业额×营业税的税率=营业税,据此列式解答。
【解析】40×5%=2(万元),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解税率的意义并灵活应用营业税的公式,是解题关键。
63.√
【分析】打六折出售,是按原价的60%出售,将原价看作单位“1”,1-折扣=降低了百分之几。
【解析】1-60%=40%
一件上衣打六折出售,就是比原价降低了40%,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关键是理解折扣的意义,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
64.√
【分析】缴纳的税款=销售额×税率,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解析】20×5%=1(万元)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纳税问题。
65.×
【解析】今年到期后的利息是:12000×9.72%×5=5832元,5832>4800,所以钱够。
故答案为:×
【点评】叔叔五年前买国家建设债券,那么叔叔今年到期后拿到的利息=叔叔买国家建设债券的钱数×年利率×5,算出利息后,再与4800作比较,比4800大,说明钱够用,比4800小,说明钱不够用。
66.×
【解析】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67.×
【分析】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据此解答。
【解析】百分数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橡皮的长度不能用百分数表示。
故正确答案为:×
68.错误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表示具体的量,不能带单位.
【解析】百分数带单位没有意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69.×
【分析】本题考查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的计算.如含糖率要使用糖的重量除以糖和水的重量的和,计算发芽率用发芽的种子数除以种子的总数,及格率用及格的人数除以考试总人数,要注意百分数的单位“1”的确定.
【解析】105÷105×100%=100%,
所以生产了105个零件,没有废品,合格率是105%是错误的.
70.×
【解析】略
71.×
【解析】略
72.×
【解析】略
73.√
【解析】(10000-6000)÷10000=40% ,则降低了40%,故原题正确.
74.×
【分析】都把各自有的课外书总本数看作单位“1”,判断他们捐书的数量,应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即:捐书本数=各自的课外书总本数×20%;但两个人的课外书总本数题中没注明是否相等,所以捐书的数量无法比较。
【解析】捐书本数=各自的课外书总本数×20%;但两个人的课外书总本数题中没注明是否相等,所以两人捐书的数量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
75.错误
【解析】试题分析:将这根绳子的长度当做单位“1”,用去后,则还剩1﹣=;,所以用去的比剩下的长.
解:1﹣=,

所以用去的比剩下的长.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在单位“1”相同的情况下,所占的分率大,其实际数量就大.由于本题中的单位“1”相同,所以只要比较用去的和剩下的所占的分率的大小即可.
76.×
【分析】上个月比这个月的产量少,是把这个月的产量看作单位“1”,上个月的产量是1﹣=,然后用这个月的产量减去上个月的产量,再除以上个月的产量,即可得解,进而判断即可。
【解析】[1﹣(1﹣)]÷(1﹣)
=÷

这个月的产量就比上个月多。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表示单位“1”的量是谁,用单位“1”的量表示出另一个量,问题即可得解。
77.√
【解析】略
78.×
【解析】试题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据此可举例解答.
解答:解:当假分数为 时,4×=4,
当假分数为时,4×=6,
所以一个数乘假分数,积大于或等于这个数.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79.正确
【解析】试题分析:真分数都小于1,所以两个真分数的积要比其中的任何一个因数都小,一定会小于1.
解答:解: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还是真分数,例如:

等;
它们的积仍然是真分数.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通过平常的计算我们可以总结规律: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比较,(两个因数都不为0),要看另一个因数;如果另一个因数大于1,则积大于这个因数;如果另一个因数小于1,则积小于这个因数;如果另一个因数等于1,则积等于这个因数.
80.×
【分析】由于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数,真分数小于1,根据积与因数的关系,当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积一定小于第一个因数,由此即可判断。
【解析】由分析可知:
一个数乘真分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积和因数的关系以及真分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真分数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