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复习课件(62张PPT) 第四章世界人口、城乡景观与文化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复习课件(62张PPT) 第四章世界人口、城乡景观与文化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29 10: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2025-2026学年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复习课件★★|第四章
世界人口城市景观与文化
思维导图
考点梳理
考点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特点
人口/亿人 每增长10亿
人所需时间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100年
30年
14年
13年
12年
12年
11年
100年
30年
14年
13年
12年
11年
12年
考点梳理
考点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
工业革命
后,增长
速度加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考点梳理
考点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增长速度越快。
自然增长率
=
出生人口数
总人口数
×
100%
死亡人口数
-
=出生率-死亡率
考点梳理
考点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 人口__________,表示人口__________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时 人口__________,表示人口处于__________状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 人口__________,表示人口__________
增加
正增长 
减少
负增长 
稳定 
零增长 
考点梳理
考点1:世界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①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__
②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__
③ 少数极端贫穷的国家,人口增长也较__________
较快
较慢
较慢
考点梳理
考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人口密度
定义
单位
公式
意义
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平方千米
该地的人口总数(人)
该地的面积(平方千米)
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______程度
疏密
考点梳理
考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
半球比较 北半球______南半球
纬度比较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______纬度地区
海陆比较 沿海______内陆
地形比较 地势较低的平原盆地
地区,人口______
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
地区,人口______

中低

稠密
稀疏
一句话记忆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考点梳理
考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区 ① 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美洲东部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美洲东部
考点梳理
考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原因 ① 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美洲东部
地形平坦
气候温暖湿润
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发展早,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社会治安好
考点梳理
考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
A
B
C
D
沙漠地区
高纬度地区
高原山地
热带雨林地区
考点梳理
考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
人口稀疏原因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
原因
A
B
C
D
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过于炎热干燥
纬度高、气候寒冷
海拔高、气温低
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
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
考点梳理
考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分布
人口稠密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
分布 地区
分布 规律
原因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美洲东部
沙漠地区、高纬度地区、高原和山区、热带雨林地区
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干旱、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自然环境优越,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舒适
自然环境非常恶劣
考点梳理
考点3:城镇和乡村
定义 人们按照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 分类 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项目 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规模 一般较_____ 一般较_____
建筑特点 分散、矮小 集中、高大
生产活动 耕作、放牧、捕鱼 工业、服务业
人口分布 __________ __________
道路特点 少、窄 多、宽
城镇的出现___于乡村。城镇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乡村的基础上产生的 城镇
乡村


稀疏
稠密

考点梳理
考点3:城镇和乡村
乡村景观
乡根据 生产方式的不同,乡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农村
渔村
牧村
考点梳理
考点3:城镇和乡村
乡村空间形态
乡村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集聚型
分散型
考点梳理
考点3:城镇和乡村
乡村空间形态
集聚型乡村分为__________村和__________村
团块状
带状
考点梳理
考点3:城镇和乡村
城镇景观
城镇景观的空间布局深受__________影响。中国古代的城镇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多讲究__________。
地域文化
左右对称
考点梳理
考点3:城镇和乡村
城镇景观
欧洲很多城镇受________等思想影响,常以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多元,城镇的布局较为________。
宗教
教堂或城堡
多样
考点梳理
考点4: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变化
考点梳理
考点4: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变化
乡村景观变化
有些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其景观经过统一规划,农田由零散分布逐渐变得更具规模化,房屋由零星分布变为___________,乡间的小路逐渐被宽阔的硬化道路替代。
有些乡村会发展为城镇,景观发生较大改变,如农田变为工厂、商店等城镇建设用地,建筑物高度_____、密度_____,__________日益完善等。
集中成片
增加
增大
基础设施
考点梳理
考点4: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变化
城镇景观变化
以农业为主
以工业为主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范围不断_____,建筑物进一步增_____变_____,建筑样式逐渐变得__________;还有一些城镇的__________发生变化,景观也随之变化,如工业所占比重逐渐降低,部分工业景观被其他类型的景观替代。
扩大


多样化
产业结构
考点梳理
考点5: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变化
乡村聚落的保护
乡村景观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乡村景观纳入保护范畴。 我国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其中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考点梳理
考点5: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变化
协调发展
在城镇和乡村的发展要注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的利用、环境的保护相协调。
考点梳理
考点6:世界的三大人种
世界三大人种的划分
划分依据 人类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逐渐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____特征,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种。
体质、体貌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考点梳理
考点6:世界的三大人种
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
体貌特征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肤色
眼镜
头发
鼻子
嘴唇
黄色
浅白
黝黑
褐色、黑褐色
碧蓝色或灰褐色
黑褐色
黑且直
金黄色或棕色,波状或直发
黑且多卷曲
鼻梁高度适中
鼻梁较高,鼻尖突出
鼻宽且鼻梁较低
稍凸且厚度中等
较薄
厚且凸
考点梳理
考点6:世界的三大人种
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黄色人种 ①



1
亚洲东部
亚洲东南部
2
美洲原住民
3
3
因纽特人
4
考点梳理
考点6:世界的三大人种
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白色人种 ①




1
欧洲
非洲北部
2
3
亚洲西、南部
4
大洋洲
北美洲
5
考点梳理
考点6:世界的三大人种
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
黑色人种 ①

非洲的撒哈拉以南地区
美洲
1
2
2
考点梳理
考点7:世界的主要语言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语、英语、阿拉伯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
在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中,______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______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西亚和北非主要使用_________语,拉丁美洲除巴西使用_________语外,其余的许多国家使用_________语。
西班牙 
葡萄牙 
阿拉伯 
汉语 
英语 
考点梳理
考点7:世界的主要语言
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
_______语 中国和亚洲东南部
_______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南部等
_______语 俄罗斯、亚洲的中部、欧洲东部
_______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等
_______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_______语 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
阿拉伯
西班牙




考点梳理
考点7:世界的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从古至今世界上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宗教。有的宗教基本上在某个民族内部流传,如犹太人的犹太教;有的宗教则在世界上广泛分布。目前,世界上传播范围广、影响深刻、信仰人数众多的主要有三大宗教,即______教、______教和______教。
基督
伊斯兰
基督
考点梳理
考点7:世界的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的特点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创始人
创始地
经典著作
建筑
节日
教徒
主要分布地
耶稣
亚洲西部
《圣经》
教堂
圣诞节、复活节
修士、修女
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古兰经》
清真寺
开斋节、古尔邦节
穆斯林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释迦牟尼
古印度
《佛经》
佛塔、寺庙
佛诞节
和尚、尼姑
东亚、东南亚
考点梳理
考点7:世界的三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的建筑
宗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标志性建筑
教堂
清真寺
寺庙
考点梳理
考点8:多样的习俗
世界部分国家的特色节日
考点梳理
考点8:多样的习俗
世界部分礼节分布
03
理·重难考点
part
重难点一网打尽
重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量的判读
重难点解析
①时期至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人口数量持续______,②时期自然增长率达到最_____,但人口总量未达到最大值。
①时期人口数量比③时期少,到③时期人口总量达到最_____值。 ③时期到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人口不断______,到⑤时期人口总量达到最_____值。 ④时期人口数量比⑤时期_____。 增加 
高 
大 
减少 
小 
多 
重难点2:世界人口稠密区分布及原因
重难点解析
特点 人口分布 分布原因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人 口 稠 密 区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亚洲东部
亚洲南部
欧洲西部
北美洲东部
北半球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气候温暖湿润
农业发展早,历史悠久
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交通便利
重难点3:世界人口稀疏区分布及原因
重难点解析
特点 人口分布 分布原因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 人 口 稀 疏 区 分布地区 分布规律
撒哈拉沙漠
亚马孙平原
亚洲、北美洲的
北冰洋沿岸
青藏高原
沙漠地区
雨林地区
高纬度地区
高原山区
极端干旱
气候潮湿、闷热
终年严寒
地势高峻,空气稀薄
重难点4: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物的区分方法
重难点解析
基督教 基督教堂的顶部有一个十字架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清真寺的顶部是圆的 佛教 佛教佛塔是塔形的,一般佛塔群中间建有主塔,四周环绕许多辅塔
重难点5: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重难点解析
比较项目 城市 乡村 比较项目 城市 乡村
房屋 密集度 密集 稀疏 道路情况 密集 稀疏
高度 高 矮 商店数量 多 少
学校数量 多 少 医院数量 多 少
有无农田 无 有 有无果园 无 有
有无鱼塘 无 有 人口密度 大 小
人口职业构成 复杂 简单 住房结构 以楼房为主 以平房为主
交通方式 多种多样 简单 聚落规模 大 小
重难点6:聚落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重难点解析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肥沃
③水源充足
④气候温暖湿润
⑤交通便利
⑥自然资源丰富
重难点7: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
重难点解析
04
过·分层验收
part
行不行?试一试!
基础过关
下图示意各大洲人口占世界的比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各大洲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非洲
2.关于2000年至2020年间亚洲人口增长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低于非洲 B.低于欧洲 C.高于北美洲 D.高于南美洲
基础过关
当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时,则该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如图示意美国2014—2023年人口数量及2023年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美国( )
A.人口数量在持续缓慢增长
B.每年增长数量一致
C.老年人口多于青少年人口
D.劳动人口的比重小
4.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 )
A.交通拥挤 B.住房紧张 C.国防兵源充足 D.养老负担加重
基础过关
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均衡,文化习俗具有多样性。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分布,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世界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①中低纬地区②中高纬地区
③内陆地区④沿海地区
⑤平原⑥山地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6.影响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地——纬度低,气候湿热 B.乙地——位于内陆,降水少
C.丙地——海拔高,高寒缺氧 D.丁地——沿海地区,降水多
基础过关
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包括生活与生产设施、房屋建筑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等。聚落通常分为乡村和城镇两种类型。读甲、乙两幅“聚落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图中甲、乙两聚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乡村,有繁华的商业街
B.乙是城镇,高楼林立,人流如潮
C.乙是乡村,分布着大片稻田
D.甲是城镇,道路如织,车流如梭
8.造成甲、乙两聚落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类型的差异 B.气候类型的差异
C.文化水平的不同 D.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
基础过关
“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下图为其景观图,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温和湿润
10.“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
A.排水 B.防风 C.防沙 D.保暖
基础过关
孔子学院(ConfuciusInstitute),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完成下面小题。
11.目前我国在其他国家设立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有关汉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B.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C.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D.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2.小丽被选拔为孔子学院的老师,她发现她的学生肤色、颜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则她的学生属于( )
A.黄种人 B.白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人种
基础过关
读宗教建筑物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语言和宗教主题】
13.英国的汤姆、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中国的张明三人分别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三人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你认为对应正确的是( )
A.汤姆—A
B.穆罕默德—C
C.张明—B
D.张明—D
14.据材料推测:汤姆、穆罕默德、张明三人对应的人种可能正确的是( )
A.汤姆—白色人种 B.穆罕默德—黑色人种 C.张明—混血人种 D.都无法确定
拓展训练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要素随时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2.世界人口数量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②环境污染问题改善③自然资源枯竭④环境污染加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拓展训练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以下各地区人口密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中纬度地区内陆大,沿海小
B.亚欧大陆东侧人口较为稠密
C.北极地区大,赤道地区小
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大,东岸小
4.甲、乙两地的人口密度,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人口稀疏 B.乙地人口稠密
C.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D.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
拓展训练
聚落包括城市和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城市一般由乡村发展而来。图为我国某地乡村演变为一般城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与城市相比,乡村景观的特点表现为( )
A.商业活动频繁
B.住宅低矮分散
C.工厂分布密集
D.道路笔直宽阔
6.乡村发展为城市的过程中,在空间上表现为( )
A.生活水平提高 B.环境得到美化 C.占地面积扩大 D.人口数量减少
拓展训练
如图为巴塔克式传统民居景观图。房屋下层是硬木搭建的家畜栏,中层是竹木拼接的生活区,上层是一个倒扣的船形屋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传统民居可能出现在( )
A.蒙古
B.沙特阿拉伯
C.加拿大
D.印度尼西亚
8.这种传统民居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稀少
C.全年寒冷 D.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拓展训练
假期,小明和家人一起出国旅游,下面是他们拍的一张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9.小明说照片中的雕像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根据你的了解,这与哪种宗教色彩相吻合(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10.该国最大可能以哪种人种为主(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混血人种 D.黄色人种
拓展训练
下图为“丹徒新区某处宗教建筑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12.目前,该宗教主要集中分布在( )
A.亚洲、非洲、大洋洲 B.欧洲、美洲、大洋洲
C.非洲、欧洲、南极洲 D.亚洲、欧洲、大洋洲
真题检测
(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读“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2.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太大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 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真题检测
(2025·四川广安·中考真题)2024年11月6日-12日,中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秘鲁和巴西举行。小兰将体现中国传统民居特色的剪纸寄给秘鲁的朋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兰寄出的剪纸中反映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中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举行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B.我国正处于夏季
C.北京昼短夜长 D.广安玉米收获正忙
真题检测
(2023·湖南怀化·中考真题)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③地区的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