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九下第九课
学习目标
1
2
3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解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唯物史观)
知道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十月革命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图文史料分析掌握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胜利的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了解十月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引导学生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深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认识。(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壹·帝国大厦的崩塌——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1.背景:
材料一: 俄国1861年改革后工业发展情况(见上表)
材料三 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
①经济上: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相对落后。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以后工业发展状况 种类 棉纺织品 生铁 熟铁 煤炭 铁路
增长 76% 190% 116% 131% 增加到32000千米
一战前夕,各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例
壹·帝国大厦的崩塌——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沙皇 尼古拉二世(1868—1918年)
绰号“血腥的尼古拉”。他胸襟狭窄,顽固不化,又极端残忍。以沙皇尼古拉二世为首的少数大地主和金融资本家紧密勾结,维护着野蛮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压迫,暴动和起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上流社会的豪华酒宴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②政治: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材料:在俄国统治者眼里,农民阶级是畜生,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人类文明史图鉴》
1.背景:
壹·帝国大厦的崩塌——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俄国一战强征1500多万壮丁入伍,占全国男劳动力的一半。到1917年,约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内经济凋敝,粮食紧缺,工厂倒闭,工人罢工不断。
罢工时间 罢工次数 人数
1914.8-12月 68次 3.5万
1915 1000次 54万
1916 1500次 100万
③军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1.背景:
壹·帝国大厦的崩塌——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经济
政治
军事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相对落后
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打倒沙皇统治
要面包、要土地
要和平,反对战争
假设你是当时的俄国士兵或者是工人、农民,你会对当时的统治者提出怎样的控诉?
一场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风暴日渐酝酿成熟——
1.背景:
壹·帝国大厦的崩塌——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2.二月革命:
1917年3月,俄国首都彼得格勒30万人举行反战罢工和示威游行,发展为武装起义,得到士兵支持。二月革命迅速扩及全国,各地相继成立苏维埃(罢工委员会组织的代表会议),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成为全国革命领导中心。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了全国政权。
1917年3月(俄历2月),首都彼得格勒发生30万人的联合总罢工。
尼古拉二世被迫签订退位诏书,沙皇统治结束。
练习:我们说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B.资产阶级积极领导革命
C.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性质: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壹·帝国大厦的崩塌——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2.二月革命:
问题探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否满足了人们的愿望?
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人民需求
临时政府举措
我们要面包!
我们要土地!
我们要和平!
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
饥荒来了,每人能有一小块面包就不错了!
正打仗呢,你还想种田?!
贰·震撼世界的革命——十月革命
列宁(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年出生于沙皇俄国伏尔加河畔,他的父亲是一位拥有先进民主思想的平民知识分子。
1887年,他的哥哥亚历山大因参与民意党组织的谋刺沙皇的行动被反动当局逮捕杀害。
1893年,他在彼得格勒参加了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小组。1895年,他将分散的小组统一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12月,列宁被捕,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受到成千上万工人、士兵的热烈欢迎。
列宁1870-1924
1.列宁回国:
贰·震撼世界的革命——十月革命
2.四月提纲指方向: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1917年4月16日,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4月17日,他在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会议上提出《四月提纲》。核心内容是解决政权问题,即以工人代表苏维埃取代临时政府,以苏维埃共和国取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四月提纲》确立了布尔什维克党以夺取政权为革命最终目的,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十月革命和苏联的成立起到指导作用。
贰·震撼世界的革命——十月革命
3.七月流血抛幻想:
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战败。秋天,首都居民每人每天只能分配到大约110克面包。
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士兵和水兵上街游行,遭到镇压。
临时政府宣布首都戒严,解除工人武装,并通缉列宁。
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
七月流血事件
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和平夺权
武装夺权
俄语中是“多数派”的意思,指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支持列宁的派别。
贰·震撼世界的革命——十月革命
4.十月革命爆发:
贰·震撼世界的革命——十月革命
4.十月革命爆发: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夜,列宁化装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
1917年11月6日晚到7日清晨,大约20万革命士兵、赤卫队员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铁路、银行、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等战略要地。 7日晚,包围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号攻打冬宫,临时政府被推翻。
斯莫尔尼宫
胜利;临时政府被推翻
结果:
时间:
地点:
领导人及其政党: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
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
列宁;
贰·震撼世界的革命——十月革命
问题一: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革命从哪里开始?采用了什么方式?
中心城市暴动 武装夺取政权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问题二:中国革命道路不能照搬俄国,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思考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是什么?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
(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叁·铁血熔铸的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国
诞
生
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
会议内容
①宣告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家
②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交战国立即停战或开始和谈,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③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会议
崭新苏维埃国家的诞生
1.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 列宁
叁·铁血熔铸的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苏维埃巩固政权的措施:
阅读课本41-42页,归纳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新生的政权?
政治
军事
经济
外交
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
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
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保卫了新生政权
满足了人民对土地的愿望
满足了人民和平的愿望
叁·铁血熔铸的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国外:帝国主义势力
联合起来
国内:俄国封建残余势力、资本家
三年国内战争
(1918——1920)
实行高度集中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
⑴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
⑵商业: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统一 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等
⑶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
评价:
(积极)在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消极)这个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存在许多弊端 。
原因:制度不同和单独退出一战。
叁·铁血熔铸的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材料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效仿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十月革命对俄国的影响。
材料:俄国(苏联)的工业增长
①对俄国:为俄国的发展开辟了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为快速实现工业化奠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4.十月革命的意义:
叁·铁血熔铸的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亚洲:土耳其凯末尔革命(1918-1923)
朝鲜三一起义(1919年)、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
中国五四运动(1919年)、阿富汗反英独立运动(1919年)、伊拉克人民反英起义(1920年)、伊朗反英武装起义(1920年)
非洲:埃及华夫脱运动(1919年)、比属刚果班基班古运动(1921年)
拉丁美洲:阿根廷一月革命风暴(1919年)、墨西哥农民暴动(1922年)
4.十月革命的意义:
②对世界: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叁·铁血熔铸的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4.十月革命的意义:
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知识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五四运动学生代表
中共一大会址
③对中国: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推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叁·铁血熔铸的政权——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4.十月革命的意义: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
1848年
1871年
1917年
空想到科学
理论到实践
理想到现实
马克思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巴黎公社运动
十月革命
④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课堂小结
列宁与十月革命
革命进程
历史背景
历史意义
社会矛盾尖锐
一战激化矛盾
二月革命
推动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开启世界现代史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
建立与巩固苏维埃政权
鼓舞了世界民族解放斗争、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了道路。
推翻沙皇统治,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随堂练习
1.(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十月革命带给当时世界最大的“震撼”是社会主义( )
A.由理想变成现实 B.工业化成功实现
C.计划经济的形成 D.从暴力走向和平
2.(2023·贵州贵阳·统考中考真题)“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材料反映了十月革命的( )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意义
A
D
随堂练习
3.(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19世纪中期以来出现三股进步潮流,即为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反抗阶级压迫而兴起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为反抗侵略而兴起的民族解放运动。据此判断1917年的十月革命属于( )
A.资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改革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解放运动
4.(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某同学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关键词:马克思、巴黎公社、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据此可知,该小论文的标题是( )
A.亚非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 B.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
C.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 D.苏联模式的形成过程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