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9 21:15:45

文档简介

2025一2026学年度高二年级第3次调研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人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搞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搞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
搞毁了”,其中的“搞乱”
A.动摇了苏共意识形态的基础
B.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C.使经济陷人长期缓慢的衰退
D.思想混乱造成民族分离主义泛滥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下表所列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国家
南斯拉夫
波兰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民主德国
实施国民经济
实施“新经济
“布拉格之春”
社会主义自
扩大地方
“五年计划”,
体制”,降低
改革党的领导
治,通过权
和企业经
把发展消费品
积累率,放慢
体制,建设有
改革
力下放,调
营自主权,
生产和农业,
重工业的发展
计划的市场经
内容
动地方、企
国家只下
提高人民生活
速度,优先发
济体制,独立
业和群众的
达利润指
水平作为主要
展农业和轻工
制定对外政策
积极性

任务


A.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地理范围
B.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C.探索了独立发展的建设道路
D.顺应了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
3.二战使英国损失1500亿美元,德国损失3000亿美元。学者瓦德奈伊说“大战降
低了英国和西欧各国的影响,并且削弱了他们统治世界的能力,因此,这就为日
益成长壮大的非殖民主义运动铺平了道路”,这可以用来说明
A.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B.民族解放运动的背景
C.新兴国家发展的困境
D.南北问题存在的根源
4.根据下列图表信息,可以推知
1947年英国提出蒙
A.亚洲首先兴起民族解放的高潮
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
巴基撕坦和印度两个自
B.英国自愿放弃了对印度的控制
治领分别于1947年8月
14日和8月15日成立,
C.英国的亚洲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宜言
结束
D.英国的“分而治之”获得成功
5.战后新兴独立国家形成了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两种经济发展模式,前者实施“外
资主导型”,以地区互补性和分工协作体系为基础,形成了梯次分布的产业链;
后者依靠自身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实施“外资依赖型”的贸易替代和进口替
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
代。上述模式
A.改变了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B.严重依赖外资,缺乏自主创新
C.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依存度不同
D.主要依附美国,贫富差距拉大
6.美国作家查尔斯·克劳萨默在《外交》季刊1991年春季号上撰文,将苏联解体
和海湾战争后的时期称为“单极时刻”。但欧共体、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
巴西、东盟等地区大国和地区集团及第三世界国家,对世界事务的影响都不容忽
视。这反映出
A.美国开始主导世界政治格局
B.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加强
C.多极格局完全取代两极格局
D.第三世界崛起为新政治力量
7.当今世界,跨国公司、全球品牌(如麦当劳、星巴克、可口可乐)和标准化的消
费模式席卷全球;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的算法,倾向于推送用户偏好的、主流的
或热门的内容。由此可知,当今世界
A.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困境
B.文化与技术霸权不断强化
C.真正的多边主义遭到挑战
D.文化同质化化解文化隔阂
8.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并引发了一些新的地区冲突与局部
战争。据不完全统计,1945一1995年,联合国为帮助和推动结束地区冲突而开
展谈判,促使172场地区冲突得以和平解决,80场一触即发的战争得以避免。
这表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霸权主义威胁地区和世界和平
C.加强国际协调成为了国际共识
D.联合国在维护和平中发挥作用
9.距今约4300一4000年的陶寺古城内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不
仅丰富,而且十分稀有,如玉器、铜器、彩陶等;小型墓数量众多,但均没有随
葬品。墓葬中还发现大量为贵族殉葬的人殉和为建筑奠基的人牲。这表明当时
A.阶级分化十分明显
B.奴隶制度已经形成
C.青铜工具大量使用
D.古城建设规制严谨
10.禹继位后,征伐作乱的三苗(分布在湘赣一带,可能为东夷蚩尤的后裔),“致
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相传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加强王权和国家统一。这主要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破坏
B.王权的逐渐强化
C.分封制度的确立
D.部落联盟的瓦解
11.周公旦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礼乐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乐舞。如天子用九鼎,诸侯
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天子用八横八纵共64人的规模,诸侯用六横
六纵共36人的规模,大夫用四横四纵共16人的规模。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等级森严的社会秩序
B.“敬天保民”的思想
C.宗法制度的核心原则
D.“工商食官”的制度
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2025-2026学年度高二年级第3次调研考试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历史答题卡
27.(18分)
28.(10分)
(1)8分)
准考证号
贴条形码区
2
]
3
3
3
3
3
3

名:
8


级:
9
9
9
9
9
9
9
考场:
答题前
。考生先将月己的姓名
淮考证号城写清楚,并认真核
正确填涂
注准条形

缺考

2.选择题必领使用2斜笔蚊途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米及以上
0
(但不要太粗)黑字字速的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严格按照题号在相应的客题区城内作容,超出客题区城书写
样错误填涂
项的容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例之 o
4。保持卡血清洁,不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2)6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BC][D]
6 [AB C [D]
iA B CD
29.(12分)
2A B□CaDI
7AB CD
12ABCD
3ABCD
8AB CD
13ABCD
4B D回
9AB CD
4BIC四D
s ABC]D
10 A B CD]
Is A B C D
16AB D
21ABC D
I7AB回D
22 ABC]D
Is A BC D
23AB C D
19 ABCD
24AB CD]
20 ABCD
25ABCD
二、非选择题
26.(10分)
(1)4分,每空2分)
(3)4分)
(2)6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高二历史答题卡第1页共1页
■2025一2026学年度高二年级第3次调研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A【解析】材料中的说法非常精辟地概括了苏联最后三位主要领导人的历史影响:赫鲁晓夫
“搞乱”主要指他在思想和政治上打破了斯大林时期高度统一和僵化的意识形态,造成了思
想领域的巨大混乱和信仰危机。这种混乱动摇了苏联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根基,为后来的停
滞和解体埋下了第一颗,也是最关键的一颗种子;勃列日涅夫“搞死”是指他领导的时期被
称为“停滞时代”,社会和经济发展陷入长期的、缓慢的衰退,最终耗尽了苏联的活力;戈
尔巴乔夫“搞毁”是指他的“新思维”改革失控,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据此分析,A项
符合题意。
2.C【解析】二战后,一些东欧国家希望摆脱苏联控制,通过改革走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材
料展示的是几个代表性国家改革的内容,通过分析材料可知,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
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的改革各有特点,都表现为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独立发展道路,故C
项符合题意。“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地理范围”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波兰、匈牙利、捷克
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国等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排除B项。区域经济集团化是
指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协议或条约,逐步让渡部分或全部经济主权,采取共同
的经济政策,形成具有排他性的经济联合体的过程,D项不符合材料:
3.B【解析】二战后英国、德国等老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遭到严重削弱,其统治世界的
能力下降,从而为非殖民主义运动创造了条件,即民族解放浪潮兴起的时代背景,故B项符
合题意。一战后,非洲独立意识觉醒,排除A项。发展中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第三世界国
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多种多样,C项与材料关联不紧密。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4.D【解析】二战后英国遭到严重削弱,已经无法维持对殖民地的统治。面对印度强烈要求独
立,又存在严重的教派矛盾,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印度的情况,英国提出的“蒙巴颧方
案”设计了“分而治之”的政策。故D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材料无法得出“亚洲首先兴
起民族解放的高渤”,排除A项。材料只是涉及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结束,并未反映出整
个亚洲民体系的瓦解,排除C项。
5.C【解析】东亚模式主要实施“外资主导型”对外经贸战略,以地区互补性和分工协作体系
为基础,形成了梯次分布的产业链,一度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是这种模式对外依
赖性较强,多为模仿创新,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容易被西方发达国家卡脖子。拉美模式依靠
自身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利用欧美外资,通过实施“外资依赖型”的贸易替代模式和进口
替代战略,其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严重依附于美国,经济对外依赖性和脆弱性增大,社
会贫富差距拉大,甚至有的出现了“中等收人陷阱”。形成上述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地
区的经济理论和指导思想不同,对外贸易政策和战略不同,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依存度不
同,最关键的在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差别较大。据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
A项夸大了两种模式的作用。B项只符合“东亚模式”,D项只符合“拉美模式”。
6.B【解析】题干描述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一方面,美国拥有“单极”的实力和地位;另
一方面,世界上又存在多个实力不容忽视的力量中心。这两种现象并存,恰恰说明世界格局
正在从冷战时期的“两极”向新的形态演变。这个新形态的特征就是:一个超级大国(美
国)和多个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并存,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崛起,对美
国的单极地位形成挑战和制约。据此判断,B项符合题意。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
高二历史第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