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5.16.1 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件--苏教版(2024)生物八上(共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5.16.1 神经系统的调节 课件--苏教版(2024)生物八上(共5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9 15:25: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5.16.1 神经系统的调节
制作者:雨中喵喵
成长过程中,我们可能经历过被仙人球刺戳破手指、被路边石块绊倒磕破膝盖......这些伤让我们疼痛。我们也体验过被妈妈爱抚、被老师褒奖、被同学关爱......这些爱让我们快乐。疼痛和快乐都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
手指被仙人球刺戳破时,我们会有什么反应?我们知道这些反应的调节过程是怎样完成的吗?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与它们相连的神经构成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
●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
本节关注
神经系统的构成
01
人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环境变化随时影响人体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人体作出迅速、准确的调节来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神经系统在实现这种调节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脑和脊髓发出的脑神经和脊神经。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一个神经元是一个神经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构成。
细胞体中有细胞核,是神经元的主要结构。
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树突一般较短,分支较多,能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再传给细胞体。
轴突一般较长,末端有分支,能够传导由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每个神经元通常只有一个轴突。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又称为神经纤维,有的神经纤维被具有绝缘作用的髓鞘包裹。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神经末梢,它们分布在全身各处。多条神经纤维集合形成一束,构成一条神经。
思考
鱼、鸭等都是我们熟悉的脊椎动物。生活中,我们可能还帮着父母加工处理过这些动物。
加工处理过程中,我们注意过它们的脑、脊髓或神经等的位置、形态和结构吗?
在脑和脊髓中,色泽灰暗的部分称为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色泽亮白的部分称为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构成。
在脊髓的横切面上,灰质位于中央,呈蝴蝶状,周围是白质。脊髓的灰质内有神经中枢,有的神经中枢控制着一些简单、低级的生命活动,如缩手反射;有的参与控制内脏的活动,如排尿反射。
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主要部分。
大脑表面布满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沟与回增加了大脑的表面积。
大脑的白质位于中央,其中的神经纤维在大脑两个半球、小脑、脑干和脊髓之间传输信息。
大脑的灰质位于表层,又叫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等分布在不同的功能区域。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动。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运动。小脑病变时,人就会表现出平衡失调、站立不稳等症状。
脑干中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调节心跳、呼吸的中枢等。脑干受到严重损伤时会危及生命。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02
反射和反射弧
手指碰到很烫的杯子时,手会快速缩回;身体被石头绊倒时,双手会马上伸出撑地。
这些经过神经系统接收信息并作出反应的过程,称为反射。
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5个部分组成。
反射和反射弧
手指碰到很烫的杯子时,指尖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的传导,引起手臂上相应肌肉的收缩、舒张,产生缩手反射。
反射过程是: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如电信号),经过传入神经传向神经中枢,然后由神经中枢再产生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
反射弧结构受损会影响反射活动吗?
目标:
讨论
理解反射弧结构受损会影响反射活动。
反射弧结构受损会影响反射活动吗?
素材:
讨论
前臂神经属于脊神经。当人前臂骨折并伤及神经时,前臂神经分支所支配区域的反射活动可能减弱或丧失。具体表现为不能伸腕或伸指(如拇指不能外展)等运动功能障碍,以及前臂和手部的皮肤对针刺的痛觉减弱等感觉功能障碍。
反射弧结构受损会影响反射活动吗?
学习与讨论:
讨论
1.分小组研读素材,分析正常情况下,人前臂具有哪些功能。参照图16-6,画出其中1个反射弧组成示意图。
2.对照自己画的反射弧组成示意图,讨论人前臂骨折后可能会损伤的反射弧结构,说明前臂的功能会受到影响的原因。
反射弧结构受损会影响反射活动吗?
交流与评价:
讨论
各小组交流反射弧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并相互评价,进一步理解反射弧结构受损会影响反射活动。
反射弧结构受损可能导致人体相应区域的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
前臂神经受损会影响相关反射活动,这与神经调节有关。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人生来就有的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
膝跳反射
目标:
实践
理解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器材:
橡皮小锤,凳子。
膝跳反射
步骤:
实践
1.分小组,选出一人作为被测试人。被测试人静坐在凳子上,将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面。
2.再选出另一人,让他用橡皮小锤快速地叩击被测试人上面那条腿膝盖下方的韧带(图16-8)。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膝跳反射
讨论:
实践
被测试人的小腿发生了什么反应?为什么这种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会发生突然跳起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膝跳反射。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可以建立复杂的反射活动——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性反射,是人和动物通过学习逐渐形成的、需要大脑参与的神经调节方式。条件反射的建立,能显著地增强人和动物对复杂多变环境的适应能力。
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1849—1936)曾以狗为实验对象,对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条件刺激(如铃声)与非条件刺激(如食物)的多次结合。任何条件刺激只要多次与非条件刺激结合,都可能建立条件反射。例如,狗的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将铃声改为饲养员的呼唤声或其他信号,只要多次与食物刺激相结合,就能引起狗分泌唾液。当这一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再反复单独使用条件刺激,而不强化非条件刺激,那么该条件反射也会逐渐消退。例如,对已经建立条件反射的狗,若以后只响铃而不再给食物,多次之后,铃声将不再引起狗分泌唾液。
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与动物相比,人类条件反射的建立要复杂得多,但基本过程相似。而且,人类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发生反应,继而建立特有的条件反射。人类的一些学习过程就是这种特有的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要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就需要不断复习强化,防止条件反射的消退。
测定学习活动的时间
目标:
实践
验证复习强化有利于条件反射的建立。
器材:
计时器,纸,笔等。
测定学习活动的时间
步骤:
实践
1.图16-10表示的学习活动是一笔画,即不重复地一笔连续画完所有线段;图16-11表示的学习活动是走迷宫。学生2人一组,分别选用图16-10或图16-11进行活动,测试所用的时间。
测定学习活动的时间
步骤:
实践
测定学习活动的时间
步骤:
实践
2.连续进行活动3次,记录每次完成活动的时间,填入表16-1中。
表16-1 学习活动的时间记录表 学习活动 完成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一笔画
走迷宫
测定学习活动的时间
讨论:
实践
完成学习活动的时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在上述学习活动中,经过多次复习强化,完成反射活动的时间会逐渐缩短。我们可能还有许多这样熟能生巧的体会,如一次次地练习投篮,能提高投篮的命中率;一遍遍地临摹字帖,可提高临摹的相似度。
人体运动受神经系统支配
03
人体的运动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肌肉牵拉着骨围绕关节进行的。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构成关节的相邻骨一般一凹一凸,凹者为关节窝,凸者为关节头,关节窝与关节头的接触面称为关节面。
关节面的表面有一层光滑的软骨,具有减少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等作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附着于关节的周围,包围、封闭关节形成关节腔。
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可以减少关节面的摩擦。
有些关节还有韧带等辅助结构。韧带具有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和限制其过度运动的作用。
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称为肌腹,两端较细的部分称为肌腱。肌腱一般可以绕过关节附着在不同的骨上。受到刺激时,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会产生收缩或舒张的反应,牵动相应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一般来说,与骨相连接的骨骼肌有两组,它们相互配合完成动作。
人的上臂有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它们绕过肘关节或肩关节连接相应的骨。人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人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无论是肌肉的收缩还是舒张,都是受神经系统支配的。
思考
拳击运动深受人们喜爱,比赛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比赛时,收拳是一个屈肘动作,是为了重拳出击。
那么,重拳出击时伸肘动作是怎样完成的呢?
一、理解题
1.神经系统包括许多结构,其中属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基本单位的是(  )。
A.脑 B.反射弧
C.脊髓 D.神经元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构成。
(2)屈肘动作是在神经系统支配下由骨骼肌和骨共同完成的。
(3)每个神经元通常只有一个长的轴突,神经纤维就是指神经元的轴突。
二、应用题
1.农民饲养的一群小鸡白天放养在野地里,他想用敲锣的方法在傍晚时唤回小鸡。我们能帮这位农民实现他的想法吗?具体应该怎样做?
2.人类的学习过程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它和动物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有哪些异同点?
3.一位同学骑车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所拍的X射线影像显示前臂骨折(下图)。
检查发现,这位同学不能伸腕和伸指,医生判断骨折伤及前臂神经了。尝试说明医生判断的依据。
关注睡眠
人的一生大约有 1/3 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觉醒和睡眠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是人体两种不同的功能状态。人只有在觉醒状态下才能进行各种体力和脑力活动,而睡眠能使人的精力得到恢复,并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学习能力。
一般来说,影响不同年龄段的人睡眠质量的因素是不同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间有无规律、入睡时是否饥饿或过饱、睡眠环境是否良好等因素有关,还常常受情绪、压力等的影响。青少年学习任务较重,用脑较多,不仅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而且要提高睡眠质量。
那么,什么是好的睡眠质量呢?简单地说,经历了好的、健康的睡眠,人会感觉夜间睡得舒适、满足,一天的疲劳得以消除,并且第二天醒来后精力充沛。
3 月 21 日是世界睡眠日。2023 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为:良好睡眠,健康之源。为了提高睡眠质量,我们应该注意睡前不要过于兴奋,不要思虑过度,睡眠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要蒙头睡觉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