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微题型4 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核心精讲
1.条件陷阱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判断并解释
(1)向NaCl和NaI稀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先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NaCl和NaI溶液的浓度未
知,无法比较Ksp大小
(2)先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两种溶液混合后再用水浴加热,观察出现浑浊所用的时间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要先将混合液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后再混合,若先混合则会发生反应,影响实验的判断
(3)溴乙烷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未出现淡黄色沉淀 溴乙烷未发生水解 ×,NaOH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AgOH极不稳定,分解生成棕褐色的氧化银,干扰溴离子的检验,应该先加稀硝酸中和NaOH后再加AgNO3溶液
(4)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无砖红色沉淀 说明淀粉未水解 ×,应该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后,使溶液呈碱性再加新制Cu(OH)2
2.逻辑陷阱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判断并解释
(1)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 一定是钠盐 ×,NaOH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也是黄色
(2)在蔗糖的水解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并加热,无银镜产生 蔗糖没有水解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应在碱性条件下,应在水解液中加碱至溶液呈碱性,再检验是否水解产生葡萄糖
(3)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加热,溶液变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溶液褪色 该气体是乙烯 ×,挥发出的乙醇、生成的乙烯及副反应生成的SO2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4)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有白烟产生 X一定是浓盐酸 ×,只要是挥发性的浓酸遇到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都能产生白烟,浓盐酸、浓硝酸都符合
(5)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该溶液还可能是碳酸氢盐溶液或亚硫酸盐溶液或亚硫酸氢盐溶液
(6)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溶液呈蓝色 溶液中含Br2 ×,向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后变蓝,说明含有能氧化碘离子的物质,可能是Br2也可能是Fe3+等
(7)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盐析
(8)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冰醋酸,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酸性:醋酸>碳酸>苯酚 ×,醋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CO2气体中混有挥发出的醋酸,苯酚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可能是因为CO2,也可能是因为醋酸,无法比较碳酸与苯酚的酸性强弱
3.原理陷阱
(7)液溴、苯在铁存在条件下反应,反应后的混合物显酸性 说明溴苯显酸性 ×,生成的溴化氢显酸性,溴苯不具有酸性
(8)SO2通入溴水(或碘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SO2在反应中作还原剂,体现的是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9)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与漂白性无关
(10)向2支盛有2 mL不同浓度Na2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1 mL 2%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可得出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Na2SO3溶液与H2O2溶液反应并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1)向某溶液中先加入氯水或过氧化氢溶液,再滴加KSCN 溶液,溶液显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若溶液中仅有Fe3+也符合要求
典例示范
[典例1] (2025·甘肃卷,13)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
[A] 测定0.01 mol/L某酸溶液的pH是否为2 判断该酸是否为
强酸
[B] 向稀Fe2(SO4)3溶液中滴入几滴浓硫酸,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探究H+对Fe3+水解的影响
[C] 向AgNO3溶液中先滴入几滴NaCl溶液,再滴入几滴NaI溶液,观察沉淀颜色变化 比较AgCl和AgI的Ksp大小
[D] 将氯气通入Na2S溶液中,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验证氯气的氧化性
D
[典例2] (2025·河北卷,13)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
C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NO2与N2O4的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体积的N2,最终气体颜色变浅 化学平衡向NO2减少的方向移动
[B] 以K2CrO4为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的Cl-,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Ksp(AgCl)[C] 向盛有2 m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静置,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几滴氯水,溶液变红 Fe2+具有还原性
[D] 向盛有2 mL饱和Na2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鸡蛋清溶液,振荡,有沉淀析出;加蒸馏水稀释,再振荡,沉淀溶解 蛋白质沉淀后活性改变
思维建模
题型验收
1.(2025·安徽卷,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经典再现
C
【解析】 铁制镀件应接电源负极,若将Fe与电源正极相连,会导致其放电而溶解,A不符合题意;粗盐提纯时,BaCl2应在Na2CO3之前加入,以便除去过量的Ba2+,B不符合题意;通过加NaOH溶液减小H+的浓度使溶液变黄,再加H2SO4溶液增大H+的浓度使溶液恢复橙色,验证c(H+)对平衡的影响,C符合题意;乙醇本身含羟基,也可与金属钠反应,会干扰M中羟基的检测,D不符合题意。
2.(2024·贵州卷,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D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Zn和ZnSO4溶液与Cu和CuSO4溶液组成双液原电池,连通后铜片上有固体
沉积 原电池中Zn作正极,Cu作负极
[B] 向洁净试管中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滴入
几滴乙醛,振荡,水浴加热,试管壁上出现银镜 乙醛有氧化性
[C] 向苯酚浊液中加入足量Na2CO3溶液,溶液由浑浊变澄清 苯酚的酸性比H2CO3
的强
[D] 向BaCl2溶液中先通入适量SO2,无明显现象,再加入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稀硝酸有氧化性
3.(2024·浙江6月选考,16)为探究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观察到相关现象。其中方案设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C
选项 影响
因素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浓度 向1 mL 0.1 mol/L K2CrO4溶液中加入1 mL 1.0 mol/L HBr溶液 黄色溶
液变
橙色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压强 向恒温恒容密闭玻璃容器中充入100 mL HI气体,分解达到平衡后再充入100 mL Ar 气体颜
色不变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C] 温度 将封装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烧瓶浸泡在热水中 气体颜
色变深 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D] 催化剂 向1 mL乙酸乙酯中加入1 mL 0.3 mol/L H2SO4溶液,水浴加热 上层液
体逐渐
减少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2024·江苏卷,11)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B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C
模拟预测
2.(2025·四川宜宾模拟)由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把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插入乙醇中 铜丝表面又变为
红色 黑色CuO被乙醇还原为Cu
[B] 加热草酸(H2C2O4)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草酸将浓硫酸还原为SO2
[C] 将菠菜榨汁后过滤,煮沸滤液,自然冷却后滴加
K3[Fe(CN)6]溶液 未见蓝色沉淀生成 菠菜中不含Fe2+
[D] 向溴水中通入SO2 溶液橙黄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3.(2025·四川泸州一模)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
A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向CuSO4浓溶液中滴加浓盐酸至过量,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Cu(H2O)4]2+转化为
[CuCl4]2-
[B] 相同温度下,分别测定相同浓度的NaF和NaNO2溶液的pH,NaF溶液的pH约为8,NaNO2溶液的pH约为9 相同温度下,Ka(HF)<
Ka(HNO2)
[C]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然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未观察到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水解或其水解产物无还原性
[D] 在浓度均为0.001 mol/L的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各1 mL中,分别滴加1滴 0.001 mol/L的CaCl2溶液,只有Na2CO3溶液中产生沉淀 常温下,Ksp(CaSO4)<
Ksp(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