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模块六微题型2实验仪器、装置、试剂等评价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模块六微题型2实验仪器、装置、试剂等评价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30 14:0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微题型2 实验仪器、装置、试剂等评价
核心精讲
一、熟悉常见的化学仪器
二、常考的学生必做实验中仪器及药品使用
1.用精制食盐固体,配制10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1)用到的仪器有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滤纸、坩埚钳、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除上述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填序号)。
①分液漏斗 ②玻璃棒 ③漏斗 ④蒸发皿 ⑤坩埚
容量瓶(100 mL)、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②③④
3.探究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产物
(1)装置C的作用是 。
防倒吸(或作安全瓶)
(2)装置B、D盛放的试剂分别为 (填字母)。
a.BaCl2溶液 b.淀粉-KI溶液
c.FeSO4溶液 d.NaOH溶液
e.品红溶液
e、d
4.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三、常见实验装置图错因分析
错因 举例 纠错或错因分析
反应试剂
错误
   
① ② 
    
③ ④  ①1 mol/L盐酸是稀盐酸,换成浓盐酸;
②将稀硫酸换成浓硫酸;
③将浓硫酸换成稀盐酸;
④将NH4Cl换成Ca(OH)2、NH4Cl的固体混合物
除杂试剂错误(括号内为杂质)
① ② ③ ①将饱和NaHCO3(或NaOH)溶液换成饱和食盐水;
②将饱和NaHSO3溶液换成饱和NaHCO3溶液;
③将碱石灰换成NaHCO3固体
吸收试剂
错误
① ②
①将饱和NaOH溶液换成饱和Na2CO3 溶液;
②将苯换成四氯化碳,水在上层;
③将饱和食盐水换成NaOH浓溶液;
④将饱和NaHSO3溶液换成NaOH浓溶液
反应条件
错误
①②③均缺少加热装置
仪器错误 ①灼烧海带(固体)用坩埚;
②硫酸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③蒸发结晶要用蒸
发皿
操作错误
  
① ②  ③ 
 
④ ⑤ ①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中;
②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③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浓硫酸,应先在烧杯中稀释并恢复到室温后再转移;
④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⑤应该短管进气,长管出气
  
蒸干溶液获得CuSO4·5H2O

蒸发溶液获得Cu(NO3)2·6H2O
② ①获得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不能将溶液蒸干,应该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②蒸发Cu(NO3)2溶液时,Cu2+
会发生水解反应,导致生成Cu(OH)2
  
制备无水氯化铁  制备无水氯化镁 直接蒸发氯化铁、氯化镁溶液得不到无水氯化铁、无水氯化镁,应该在HCl气流中加热
仪器缺少或位
置错误
①  ② 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尖嘴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②温度计水银球应该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不能伸入液面以下
试剂、装置
图均错误
制取NaHCO3晶体 应该将CO2通入溶有氨的饱和食盐水中;通CO2气体时,不需要有防倒吸措施
典例示范
[典例1] (2025·云南卷,5)下列装置(省略部分夹持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D
[A]制备NH3 [B]配制100 mL 1.00 mol·L-1KCl溶液
[C]探究Na与H2O反应 [D]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典例2] (2025·黑吉辽内蒙古卷,8)巧设实验,方得真知。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B
[A]除去Cl2中的HCl [B]制备少量NO并避免其被氧化
[C]用乙醇萃取CS2中的S [D]制作简易氢氧燃料电池
【解析】 碱石灰为NaOH和CaO的混合物,既能吸收HCl又能吸收Cl2,不能用碱石灰除去Cl2中的HCl,A错误;铜丝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水,
NO难溶于水,U形管左侧与空气隔绝,即NO处于无氧环境中,B正确;S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不能用乙醇萃取CS2中的S,C错误;关闭K1、打开K2时,该装置为电解池,锌为活性阳极,无氧气生成,阴极生成氢气,则打开K1、关闭K2时,不能形成氢氧燃料电池,D错误。
[典例3] (2025·湖南卷,11)SnCl2具有还原性,易水解。一种制备纯净的SnCl2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导气管a需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B]实验过程中应先通入HCl(g),再开启管式炉加热
[C]若通入气体更换为Cl2,也可制备纯净的SnCl2
[D]配制SnCl2溶液需加盐酸和金属Sn
C
【解析】 反应开始前,先通入HCl(g),排净装置中的空气,Sn与HCl在管式炉中发生反应制取SnCl2,冷却剂用于冷凝SnCl2,SnCl2盛接器收集SnCl2。已知SnCl2易水解,则导气管a需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防止水蒸气进入使得SnCl2水解,同时可以吸收尾气,A正确;SnCl2具有还原性、易水解,应先通入HCl(g),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SnCl2被氧化和水解,B正确;若通入气体更换为Cl2,SnCl2具有还原性,可能被Cl2氧化为更高价态,如SnCl4,无法制备纯净的SnCl2,C错误;配制SnCl2溶液时,加入盐酸,可抑制Sn2+水解,加入金属Sn,可防止Sn2+被氧化,D正确。
思维建模
题型验收
1.(2025·广东卷,6)对铁钉进行预处理,并用铜氨溶液给铁钉镀铜。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经典再现
D
[A]除油污 [B]除铁锈 [C]制铜氨溶液 [D]铁钉镀铜
【解析】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油污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同时加热可以增强碳酸钠溶液的碱性,A不符合题意;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稀盐酸可以用来除去铁锈,B不符合题意;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以生成铜氨溶液,C不符合题意;铁钉镀铜,需要电解装置,使铜片与电源正极相连,铁钉与电源负极相连,题图中无电源,D符合题意。
2.(2024·贵州卷,5)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①可用于实验室制NH3
[B]图②可用于除去C2H2中少量的H2S
[C]图③可用于分离CH2Cl2和CCl4
[D]图④可用于制备明矾晶体
C
【解析】 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使c(OH-)增大,溶剂(水)减少,且反应放热,促使NH3·H2O分解生成NH3,故A正确;硫化氢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化铜沉淀,所以题图②可用于除去C2H2中少量的H2S,故B正确;CH2Cl2和CCl4沸点不同,应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C错误;制备明矾晶体时,先用饱和明矾溶液制取小晶体,再将小晶体悬挂在饱和明矾溶液的中央位置,有利于获得对称性更好的晶体,盖上硬纸片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等掉入溶液中,影响大晶体形成,故D正确。
3.(2024·河北卷,10)图示装置不能完成相应气体的发生和收集实验的是(加热、除杂和尾气处理装置任选)(  )
C
选项 气体 试剂
[A] SO2 饱和Na2SO3溶液+浓硫酸
[B] Cl2 MnO2+浓盐酸
[C] NH3 固体NH4Cl+熟石灰
[D] CO2 石灰石+稀盐酸
【解析】 题图所示的气体发生装置可用于固液加热型反应,也可用于固液不加热型;右侧气体收集装置,长进短出为向上排空气法,短进长出为向下排空气法,装满水后短进长出为排水法。饱和Na2SO3溶液和浓硫酸反应可以制SO2,使用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SO2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以完成相应气体的发生和收集实验,A不符合题意;MnO2和浓盐酸加热反应可以制Cl2,使用固液加热制气装置,Cl2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以完成相应气体的发生和收集实验,B不符合题意;固体NH4Cl与熟石灰加热制NH3需要使用固固加热制气装置,图中装置不合理,不能完成相应气体的发生和收集实验,C符合题意;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和稀盐酸反应可以制CO2,使用固液不加热制气装置,CO2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以完成相应气体的发生和收集实验,D不符合题意。
4.(2024·新课标卷,9)实验室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为3Fe(s)+4H2O(g) Fe3O4(s)+4H2(g)
[B]酒精灯移至湿棉花下方实验效果更好
[C]用火柴点燃肥皂泡检验生成的氢气
[D]使用硬质玻璃试管盛装还原铁粉
B
【解析】 铁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Fe3O4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s)+4H2O(g) Fe3O4(s)+4H2(g),A正确;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需要的温度比湿棉花处产生水蒸气需要的温度高,所以酒精灯移至湿棉花下方实验效果不好,B错误;用火柴点燃肥皂泡,若产生尖锐的爆鸣声,则可检验生成的气体为氢气,C正确;由于该实验中的反应要在高温下发生,因此要使用硬质玻璃试管盛装还原铁粉,D正确。
1.(2025·陕西汉中二模)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纯碱中是否含K2CO3
[B]用装置乙制取CO2
[C]用装置丙制取NH4HCO3溶液
[D]用装置丁获得NaHCO3固体
C
模拟预测
【解析】 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钾元素的焰色,A错误;因为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发生,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B错误;氨、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NH4HCO3,C正确;
NaHCO3受热易分解,不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NaHCO3固体,D错误。
2.(2025·重庆二模)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A]析出[Cu(NH3)4]SO4·H2O晶体          [B]收集NO2
[C]分离出纯净的四氯化碳 [D]证明苯环使羟基活化  
【解析】 往[Cu(NH3)4]SO4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使溶剂的极性减弱,
[Cu(NH3)4]SO4的溶解度降低,从而结晶析出[Cu(NH3)4]SO4·H2O,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A正确;NO2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错误;溴能氧化KI,生成I2,I2易溶于四氯化碳,无法利用KI溶液分离出纯净的四氯化碳,C错误;苯不能与饱和溴水反应,苯酚能与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说明酚羟基使苯环活化,但不能证明苯环使羟基活化,D错误。
3.下述装置或操作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选项 [A] [B]
装置
或操作
实验
目的 铁钉表面镀铜 配制银氨溶液
选项 [C] [D]
装置
或操作
实验
目的 验证氧化性:Cl2>Br2>I2 测量NO2气体的体积
【解析】 题图电解装置中铁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铜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能够实现在铁钉表面镀铜,A符合题意;题图试剂加入顺序反了,B不符合题意;题图装置可以看到NaBr溶液处变橙黄色,KI-淀粉溶液处变蓝色,说明氯气可分别氧化NaBr、KI,但不能说明Br2氧化KI,即不能比较溴、碘的氧化性强弱,C不符合题意;NO2能与水反应,所以该装置不能测量NO2气体的体积,D不符合题意。
4.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备Cl2
[B]用装置乙除去Cl2中的HCl并干燥
[C]用装置丙制备少量NH3
[D]用装置丁比较Cl、Br、S的非金属性
B
【解析】 KMnO4不是难溶于水的固体,不能用KMnO4和浓盐酸在启普发生器中制备Cl2,故A错误;稀硫酸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可以抑制氯气的溶解,而稀硫酸中的水可以吸收HCl,洗气后再用浓硫酸干燥,故B正确;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时,导气管应该伸入右侧试管底部,故C错误;Cl2和生成的Br2都能进入右侧试管氧化Na2S,Cl2对该实验有干扰,即该装置不能比较Br、S的非金属性,故D错误。
5.(2025·福建泉州期中)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A]比较硫、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 [B]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分离乙醇和水 [D]用瓷坩埚加热熔化NaOH固体
【解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稀硫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反应生成硅酸,则非金属性S>C>Si,A正确;酒精不是电解质,不导电,因此不能作为构成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B错误;乙醇和水可以任意比互溶,因此无法用分液漏斗分离,C错误;氢氧化钠和瓷坩埚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不能用瓷坩埚加热熔化NaOH固体,D错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