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质量评价练习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点中,位于第四象限的是( )
A.(-4,3) B.(4,-3)
C.(4,3) D.(-4,-3)
2.下列数据:-,0.212 121 21,,|-2|,,-π,2.003 003 003…(相邻两个3之间有2个0),60.123 45…(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属于无理数的有( )
A.6个 B.5个
C.3个 D.4个
3.下列二次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C.
4.直线y=ax+b(a≠0)过点A(0,2),B(1,0),则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为( )
A.x=0 B.x=2
C.x=1 D.x=3
5.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
C.=4 =
6.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1x+b1与y=k2x+b2(其中k1k2≠0)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和直线l2,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k1+k2<0 B.b1b2>0
C.b1+b2<0 D.k1k2>0
7.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是棱B1C1的中点,且B1C1=2,AB=BB1=3,一只蚂蚁从盒底的点A沿盒的表面爬到盒顶的点E处,它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
A.5 B.7
C.3+ +1
8.如图的蝴蝶剪纸是轴对称图形,将其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图中点E的坐标为(m,2),其关于y轴对称的点F的坐标为(3,n),则m+n的值为( )
A.5 B.1
C.-5 D.-1
9.关于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和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与y轴交于点(0,-2)
C.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
D.与x轴交于点(-3,0)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0,3),(-4,0),则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 )
A.2 B.2.4
C.2.5 D.3
11.如图,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AB=32 cm,把长方形纸片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AE交DC于点F,AF=25 cm,则AD的长为( )
A.16 cm B.20 cm
C.24 cm D.28 cm
12.一辆轿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相遇后继续前行,已知两车相遇时轿车比货车多行驶了90 km,设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从两车出发至轿车到达乙地这一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地的距离为450 km;②轿车的速度为90 km/h;③货车的速度为 60 km/h;④点C的实际意义是轿车出发 5 h 后到达乙地,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0 km.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某水库的水位在5 h内持续上涨,初始的水位高度为6 m,水位以0.3 m/h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水库的水位高度y(m)与时间x(h)(0≤x≤5)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14.已知|a-6|+(2b-16)2+=0,则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的形状是 .
15.若一次函数y=(3-k)x-2k2+18的图象经过原点,则k= .
16.若某数的两个平方根是a+1与a-3,则这个数是 .
17.若=a+b,其中a是整数部分,b是小数部分,则(4+)·(a-b)= .
18.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其题意是: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如图),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4尺,底面周长为6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三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顶端B处,则问题中葛藤的最短长度是 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7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4,5),C(-1,3),A1(4,5),B1(2,1),△ABC与△A1B1C1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1)在网格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的坐标是 ,点C1的坐标是 ;
(2)求△A1B1C1的面积.
20.(12分)计算:
(1)-14+;
(2)-3;
(3)2+3;
(4)(2 024-π)0-+.
21.(8分)已知一个正数m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为2n+1和5-3n.
(1)求m的值;
(2)若|a-3|++(c-n)2=0,求a+b+c的立方根.
22.(8分)如图,∠AOB=90°,OA=18 cm,OB=6 cm,一机器人在点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滚向点O,机器人立即从点B出发,沿直线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多少?
23.(8分)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测量如图所示的公园里凉亭A,B之间的距离(A,B之间有水池,无法直接测量).智慧小组的同学们在公园里选了凉亭C,D,测得AD=CD=10 m,∠D=90°,BC=40 m,∠DCB=135°.请根据上述数据求出凉亭A,B之间的距离.
24.(10分)如图,直线y=2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1)求点A,B的坐标;
(2)求当x=-2时,y的值;当y=10时,x的值;
(3)过点B作直线BP与x轴交于点P,且使OP=2OA,求△ABP的面积.
25.(12分)如图,在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的坐标为(a,0),点C的坐标为(0,b),且a,b满足+|b-6|=0,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C-B-A-O 的路线移动.
(1)a= ,b= ,点B的坐标为 ;
(2)当点P移动4 s时,请指出点P的位置,并求出点P的坐标;
(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
26.(13分)甲骑摩托车从A地去B地,乙开汽车从B地去A地,两人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已知摩托车速度小于汽车速度,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甲、乙两人间的距离为s(km),行驶的时间为t(h),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速度为 km/h,乙的速度为 km/h;
(2)求出图中a,b的值;
(3)何时两人相距20 km
综合质量评价(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各点中,位于第四象限的是( B )
A.(-4,3) B.(4,-3)
C.(4,3) D.(-4,-3)
2.下列数据:-,0.212 121 21,,|-2|,,-π,2.003 003 003…(相邻两个3之间有2个0),60.123 45…(小数部分由相继的正整数组成),属于无理数的有( C )
A.6个 B.5个
C.3个 D.4个
3.下列二次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B )
A.
C.
4.直线y=ax+b(a≠0)过点A(0,2),B(1,0),则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为( C )
A.x=0 B.x=2
C.x=1 D.x=3
5.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
A.= =
C.=4 =
6.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1x+b1与y=k2x+b2(其中k1k2≠0)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和直线l2,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D )
A.k1+k2<0 B.b1b2>0
C.b1+b2<0 D.k1k2>0
7.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是棱B1C1的中点,且B1C1=2,AB=BB1=3,一只蚂蚁从盒底的点A沿盒的表面爬到盒顶的点E处,它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 )
A.5 B.7
C.3+ +1
8.如图的蝴蝶剪纸是轴对称图形,将其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图中点E的坐标为(m,2),其关于y轴对称的点F的坐标为(3,n),则m+n的值为( D )
A.5 B.1
C.-5 D.-1
9.关于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和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C )
A.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与y轴交于点(0,-2)
C.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
D.与x轴交于点(-3,0)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是(0,3),(-4,0),则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是( B )
A.2 B.2.4
C.2.5 D.3
11.如图,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AB=32 cm,把长方形纸片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AE交DC于点F,AF=25 cm,则AD的长为( C )
A.16 cm B.20 cm
C.24 cm D.28 cm
12.一辆轿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相遇后继续前行,已知两车相遇时轿车比货车多行驶了90 km,设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从两车出发至轿车到达乙地这一过程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①甲、乙两地的距离为450 km;②轿车的速度为90 km/h;③货车的速度为 60 km/h;④点C的实际意义是轿车出发 5 h 后到达乙地,此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0 km.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0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某水库的水位在5 h内持续上涨,初始的水位高度为6 m,水位以0.3 m/h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水库的水位高度y(m)与时间x(h)(0≤x≤5)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0.3x+6 .
14.已知|a-6|+(2b-16)2+=0,则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的形状是 直角三角形 .
15.若一次函数y=(3-k)x-2k2+18的图象经过原点,则k= -3 .
16.若某数的两个平方根是a+1与a-3,则这个数是 4 .
17.若=a+b,其中a是整数部分,b是小数部分,则(4+)·(a-b)= 9 .
18.我国古代有这样一道数学问题,其题意是:把枯木看作一个圆柱体(如图),因一丈是十尺,则该圆柱的高为24尺,底面周长为6尺,有葛藤自点A处缠绕而上,绕三周后其末端恰好到达顶端B处,则问题中葛藤的最短长度是 30 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7分)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4,5),C(-1,3),A1(4,5),B1(2,1),△ABC与△A1B1C1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1)在网格内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的坐标是 (-2,1) ,点C1的坐标是 (1,3) ;
(2)求△A1B1C1的面积.
解:(1)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因为A(-4,5),A1(4,5),
所以△ABC与△A1B1C1关于y轴对称.
所以B(-2,1),C1(1,3).
故答案为(-2,1);(1,3).
(2)△A1B1C1的面积为3×4-×2×1-×2×3-×2×4=4.
20.(12分)计算:
(1)-14+;
(2)-3;
(3)2+3;
(4)(2 024-π)0-+.
解:(1)原式=-1+4-2=1.
(2)原式=2+3=4.
(3)原式=4+12=16.
(4)原式=1-2+(2-)
=-1+2-
=1-.
21.(8分)已知一个正数m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为2n+1和5-3n.
(1)求m的值;
(2)若|a-3|++(c-n)2=0,求a+b+c的立方根.
解:(1)易知正数m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
所以2n+1+5-3n=0,
解得n=6.
所以2n+1=13.
所以m=132=169.
(2)因为|a-3|++(c-n)2=0,
所以a=3,b=0,c=n=6.
所以a+b+c=3+0+6=9.
所以a+b+c的立方根是 .
22.(8分)如图,∠AOB=90°,OA=18 cm,OB=6 cm,一机器人在点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滚向点O,机器人立即从点B出发,沿直线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多少?
解: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运动时间相等,即BC=CA.
设BC=x cm,则AC=x cm,OC=OA-AC=(18-x)cm.
因为∠AOB=90°,
所以由勾股定理可知OB2+OC2=BC2.
又因为OC=(18-x)cm,OB=6 cm,
所以62+(18-x)2=x2,
解得x=10.
答: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10 cm.
23.(8分)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测量如图所示的公园里凉亭A,B之间的距离(A,B之间有水池,无法直接测量).智慧小组的同学们在公园里选了凉亭C,D,测得AD=CD=10 m,∠D=90°,BC=40 m,∠DCB=135°.请根据上述数据求出凉亭A,B之间的距离.
解:如图,连接AC.
在△ADC中,∠D=90°,DC=AD=10 m,
所以∠ACD=∠CAD=(180°-∠D)=45°.
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AC===10(m).
因为∠BCD=135°,
所以∠ACB=∠BCD-∠ACD=135°-45°=90°.
因为BC=40 m,
所以在Rt△ACB中,由勾股定理,
得AB=
==
=30(m),
即凉亭A,B之间的距离为30 m.
24.(10分)如图,直线y=2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1)求点A,B的坐标;
(2)求当x=-2时,y的值;当y=10时,x的值;
(3)过点B作直线BP与x轴交于点P,且使OP=2OA,求△ABP的面积.
解:(1)当y=0时,2x+3=0,
解得x=-,则A.
当x=0时,y=3,
则B(0,3).
(2)当x=-2时,y=2×(-2)+3=-1;
当y=10时,2x+3=10,
解得x=.
(3)因为OP=2OA,A,
所以点P的位置有两种情况,即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或点P在x轴的负半轴上.
当点P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P(-3,0),
则△ABP的面积为×3=;
当点P在x轴的正半轴上时,P(3,0),
则△ABP的面积为×3=.
25.(12分)如图,在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的坐标为(a,0),点C的坐标为(0,b),且a,b满足+|b-6|=0,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C-B-A-O 的路线移动.
(1)a= 4 ,b= 6 ,点B的坐标为 (4,6) ;
(2)当点P移动4 s时,请指出点P的位置,并求出点P的坐标;
(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
解:(1)因为a,b满足+|b-6|=0,
所以a-4=0,b-6=0.
解得a=4,b=6.
所以点B的坐标为(4,6).
故答案为4;6;(4,6).
(2)因为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C-B-A-O的路线移动,
所以2×4=8.
因为OA=4,OC=6,
所以当点P移动4 s时,点P在线段CB上,离点C的距离是8-6=2,
所以点P的坐标是(2,6).
(3)由题意可得,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 x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当点P在OC上时,
点P移动的时间是5÷2=2.5(s);
第二种情况,当点P在BA上时,
点P移动的时间是(6+4+1)÷2=5.5(s).
故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 5个单位长度时,点P移动的时间是2.5 s或5.5 s.
26.(13分)甲骑摩托车从A地去B地,乙开汽车从B地去A地,两人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已知摩托车速度小于汽车速度,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甲、乙两人间的距离为s(km),行驶的时间为t(h),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速度为 40 km/h,乙的速度为 80 km/h;
(2)求出图中a,b的值;
(3)何时两人相距20 km
解:(1)由图象,得甲骑摩托车的速度为120÷3=40(km/h),乙开汽车的速度为120÷1.5=80(km/h).
故答案为40;80.
(2)由(1)可知,b=120÷(40+80)=1,
a=(40+80)×(1.5-1)=60.
(3)设x h后两人相距20 km.根据题意,得
(40+80)x=120-20或(40+80)x=120+20,
解得x=或x=.
故 h或 h后两人相距20 km.
1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