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单元提优测试 |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148.1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苏科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16-09-12 23:53:08 |
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
1.(3分)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
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
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所示,用小勺轻轻向桶
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离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
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
(1)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所测大气压强数值是_______.
(2)该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_______.
2.(5分)控制变量法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采取了控制变量法的是______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在研究水的某种属性时,多次用测量不同质量的水的质量和体积之比
B.研究牛顿第一定律,通过物体与接触面的摩擦力减小的方法来推论出不受力时的结论
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D.利用光线来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活动中,同学们提出了下列三种猜想:
猜想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大小有关.
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了猜想1和猜想2是正确的.
对于猜想3,甲乙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①甲同学的实验探究如下:
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和盐水,测算出同一铁块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和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相等,
分析:由于铁块的重力大小不变,而铁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不等,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铁块的重力大小无关.
结论:猜想3是错误的,
②乙同学的实验探究如下:
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算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分析:由于铁块、铝块的重力大小不等,而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所以浮力大小与重力大小无关.
结论:猜想3是错误的.
对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你认为_______(选填“甲同学”或“乙同学”)的实验方法是不正确的,请具体指出他的错误是:_______,根据他的实验和他的分析思路还可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这个结论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6分)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
筷的长度h1(如图所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p水=1.0
g/cm3,F浮=p液g
V排)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
(2)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选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p盐水=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
(4)小明计算得出盐水的密度为1.05
g/cm3,已知烧杯中盐水的体积为400
cm3,盐的密度为2.6
g/cm3.则盐水中含盐_______g.(盐放入水中溶解后,盐积水的总体积不变)
四、计算与应用题(共30分)
1.(6分)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以后,小明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5
Pa这么大存有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
(1)小明买来一个塑料挂钩,把它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所示,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0
cm2;又找来一个轻塑料桶(质量可忽略不计),在桶中装8L水;经过计算,他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掉,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g取10
N/kg)
(2)当小明把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掉了,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还是其他原因?请发表你的看法.
2.(6分)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内盛满20
cm深的水,现把一块质量为120
g、密度为0.6×103
kg/m3的木块放入水中.
(1)求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方向如何?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及压力是多少?(g取10
N/kg)
3.(9分)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块,冰和石块的总质量是55
g,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如图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5
cm(如图乙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
cm2,已知p水=0.9×103kg/m3,p水=1.0×103
kg/m3.求:
(1)冰块中冰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石块的质量是多少克?
(3)石块的密度是多少千克每立方米?
4.(9分)科技小组的同学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他们找来一个瓶身为柱状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系上一块质量适当的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桶里,如图
所示.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入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
(1)在这里石块的作用是什么?试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其中的道理.
(2)这种浮力秤的质量刻度是均匀的吗?为什么?
(3)经测量,该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直径为8.0cm,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如图所示).请根据图中标明的长度值,通过计算,在1、2、3、4
各刻度线右侧给浮力秤标明对应的质量值.(π取3.1,最后结果只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
一、1.B
2.A
3.A
4.B
5.A
6.D
7.B
8.C
9.B
10.D
11.B
12.A
13.C
14.B
15.C
16.C
二、1.1m2受到压力为1.8×105
N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2.大于 等于 3.小于 增大 上浮 4.大 小 ② 5.103
800 < 6.不变 10
7.1
4×103
8.0.05
9.2×103
=
10.增大 减小 11.0.8 0.48×103
12.3.6竖直向上
13.变小 不变 变小 等于 14.= >
三、1.G
(2)吸盘的空气没有完全挤出(或吸盘的气密性不好;实验过程中有外部空气进入吸盘;吸盘脱离玻璃板前面积有所减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1)C (2)甲同学 研究与重力的关系却控制了重力不变 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体积大小无关 错误 3.④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度h2(或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竹筷浸入液面下的长度h2) (1)使竹筷能够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2)漂浮
越小 (3) (4)32.5
四、1.(1)略 2.(1)1.2
N 竖直向上
(2)2
000
Pa
20
N
3.(1)50cm3
(2)10g
(3)2×103kg/m3
4.(1)石块受到的重力远大于空饮料瓶受到的重力,所以浮力秤的重心较低,并低于浮力的作用点,如右图所示,当浮力等于重力时,浮力秤将竖直漂浮在水中.如果没有石块,整套装置的重心将会高于浮力的作用点,在浮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浮力秤容易歪斜,难以竖直漂浮在水中.所以石块的作用可以使浮力秤能够竖直地漂浮在水中.
(2)设被测物体的质量为m,饮料瓶圆柱状部分的半径为r,在浮力秤中放入被测物体后,瓶身浸入的深度增加值为h,则:
浮秤再次漂浮时,增大的浮力等于增大的重力:△F浮=G,
即:ρ水gπr2h=mg,
可得:h=,
∵ρ水、π、r为定值,
∴h与m成正比,即该浮力秤质量的刻度是均匀的
(3)∵h=,
∴m=ρ水πr2h,其中ρ水=1.0×103kg/m3,r==4.0cm,h1=1cm,h2=2cm,h3=3cm,h4=4cm,
代入以上数据,可得对应1、2、3、4各刻度线的质量值应标记为50g、100g、150g、200g.如下如所示: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