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统编版·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二
学习目标
1.了解张骞两次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和东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
2.知道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认识新疆地区自汉朝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学习张骞、班超等人持之以恒、不忘使命、敢于冒险、不畏艰难的精神。
一、凿空之旅——
张骞通西域
(一)西域在哪儿?
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和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壹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二)背景
汉初西域有36国,后来匈奴征服乌孙、楼兰等小国,“敛税重刻,诸国不堪命”。“至匈奴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
——《后汉书》
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匈奴
西域小国林立,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
匈奴不断向中原进攻,使汉朝十分被动
壹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三)西汉政府面对匈奴挑衅如何应对?
招贤令
自高祖以来,我大汉子民一直受到匈奴入侵,现招募一名勇士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重赏。
陛下!郎官张骞,愿出使月氏!
应对: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壹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四)自主研习教材P79内容,总结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实。
事件 时间 目的 结果
张骞第一次 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第二次 出使西域
公元前119年
联络乌孙夹击匈奴,
加强汉与西域的联系
了解西域
沟通西域
壹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约4362公里
(五)张骞会遇到哪些困难?
环境恶劣
路程远
境遇险
精神:不辱使命,勇于探险,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忠于祖国。
壹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史记·大宛列传》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之举?
“凿空”是开通道路,西域与中原长期交通不便,张骞开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壹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材料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未达到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同西域各国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许多西域地区的山川、地形、物产、人口、风俗等,此后,汉朝与西域诸国互派使节,互通商旅。 ——《秦汉,一个民族强盛的起点》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丝绸之路图
壹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①促进西汉与西域间的相互往来。
②为丝路开辟创造条件,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六)意义
二、文明之旅——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名称由来: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中。
在这条交通路线进行的贸易物品中,丝绸是中国输出的货物中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因此,李希霍芬将这条发端于中国的陆上交通线称之为“丝绸之路”。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贰
文明之旅——丝绸之路
长安
河西走廊
中亚
西亚
西域
(今新疆地区)
欧洲
贰
文明之旅——丝绸之路
(一)陆上丝绸之路
石榴
苜蓿
核桃
胡豆
西方输入中国
漆器
中国传向西方
铁器
长安商队
瓷器
丝绸
葡萄
西域商队
良种马
胡琴、香料
等物品
贰
文明之旅——丝绸之路
(二)中原与西域的物产交流
东南沿海
中南半岛
马六甲海峡
孟加拉湾沿岸
印度半岛南端斯里兰卡
山东半岛
朝鲜半岛和日本
①向南:
东南沿海港口→中南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今天的斯里兰卡
②向北:
山东半岛沿岸→朝鲜半岛、日本
贰
文明之旅——丝绸之路
(三)海上丝绸之路
西汉鎏金铜马
东汉锦袜
铜马四腿直立,体态矫健,以大宛产的汗血马为参照精制而成。
锦袜出土于新疆,用绛、白、宝蓝、浅驼、浅橙五种颜色的丝线织成,上面有隶书“延 年益寿大宜子孙”字样的吉祥语。
西域与中原的密切往来
反映了丝绸之路上的繁荣与兴盛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贰
文明之旅——丝绸之路
(四)意义
敦煌壁画《商人遇盗图》
丝绸之路漫漫,道路艰辛无比,商人们和货物安全吗 是谁在守护他们?
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
贰
文明之旅——丝绸之路
三、治理之旅——
汉朝对西域的管理
(一)西汉:西域都护府
设置
职责
管辖范围
意义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以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府设置在乌垒城。
颁行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治理。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叁
治理之旅——管理西域
(二)东汉管理西域
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
(投笔从戎)
甘英出使大秦(失败),开辟通往西亚的路线。
班超的儿子班勇再次出使西域。
西汉末期国力下降,失去对西域地区的管控。东汉时期,班超、甘英等人再次出使西域,重建与西域的联系。
123年,东汉政府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
叁
治理之旅——管理西域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肆
传承之旅——一带一路
1.《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材料中把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称之为“凿空”。对于这一举动说法正确的是( )
A. 建立了对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B.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往来
C. 实现了中国走向世界的理想
D.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B
三
习题检测
2.公元前60年,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归属西汉中央政权。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班超出使西域
D.丝绸之路的开辟
B
三
习题检测
3.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时,听说了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情况,再次出使西域时,他派副使访问了安息,随后,安息使节来到汉朝,并将鸵鸟蛋等礼物送给汉武帝。这说明张骞通西域( )
A.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B.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相互了解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文景之治”的出现
B
三
习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