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9 16:2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德阳二中2025年秋期九年级上期第一学月学情监测
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谪守(zhé) 伛偻(lǚ) 投箸(zhù) 忧戚与共(qī)
B.忧谗(chán) 汀兰(dīng) 矫揉造作(jiāo)
C.毳衣(cuì) 游弋(yè) 沆砀(dàng) 拏一小舟(ná)
D.淫雨(yíng) 绮户(qǐ) 野蔌(sù) 间不容发(jià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赃物 天娇 自惭形秽 泉香酒冽 B.箴言 亵读 鸠占雀巢 墙倾楫摧
C.荫翳 烂柯人 惊世骇俗 顿失滔滔 D.秘诀 嘶哑 李代桃僵 形销骨立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山、绿水、蓝天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B.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汶川地震灾区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C.美方威胁要对“中国制造2025”中涉及的很多行业产品征收高额的进口税,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D.2018年2月22日,在平昌冬奥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武大靖以盛气凌人的气势夺得冠军。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B.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性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C.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那本书,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6.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可以细致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B.林徽因,建筑学家、文学家,新月派诗人之一,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等。
C.“这一天我不钓虾,东西也少吃”是复句。
D.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综合性学习。(9分)
7.我们正值五彩缤纷的花季年华,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让我们一起来开展“放飞青春”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1)【青春座右铭】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2分)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 。
(2)【青春励志会】班主任计划组织青春励志会,拟分别围绕“立志”“拼搏”“奉献”开展三项活动。他已设计好前两项,请你帮他设计第三项。(2分)
活动一:讲“立志的青春”故事
活动二:宣“拼搏的青春”誓言
活动三:
(3)【青春接力棒】百善孝为先,一个“孝”字,上“老”下“子”,彰显着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优良传统。请仿照画线句子,将文段补充完整。(2分)
孝亲敬长,就是耐心倾听双亲长辈的教导,就像鱼儿一直倾听溪流的歌唱;就是真诚回馈双亲长辈的恩泽, ;就是全力实现双亲长辈的期望,就像江河奋力前行终成海洋的宽广。
(4)【青春同路人】朋友,是我们的青春同路人。我们应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怎样与其同行青春路?请探究下面两则材料,做出你的回答。(3分)
材料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除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欲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选自《世说新语》)
材料二: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去经商,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也常放下自己的工作,帮他写作有关部分。《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
探究结果:
三、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9分)
(文本一)
刚刚过去的劳动节,家长们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
放学途中,书包在父母长辈的肩上,孩子们却两手空空:午餐时,小学一年级的众多孩子不会剥虾,导致无从下口;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自己洗衣服,每周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对于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
家长1:儿子从2岁多。开始自己用微波炉热牛奶。4岁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西红柿鸡蛋面。
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动,我很着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
家长3: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
家长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
(摘自“校长会”微信公众号)
(文本二)
去年9月到12月期间,××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省中小学劳动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统计数据
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 很有必要 没有瞎耽误工夫 无所谓讨论
10% 16% 71%
学校劳动教育违约开设情况 开设了 未开设 不清楚
33% 33% 34%
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 是 否 不清楚
3% 7% 18%
(文本三)
①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普指出,“劳动水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创造幸福的基础”。
②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
③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
④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劳动教育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⑤劳动教育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形成以劳有美,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审美观,让青少年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婴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8.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文本三第③⑤段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文本一的第二段列出了有关劳动的种种现象,意在引起大家对劳动教育的关注。
B.“家长2”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孩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
C.青少年学生只有在劳动创造中才能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D.要增长青少年的劳动知识和见识,主要靠社会劳动实践,在做中学,学中做。
9.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作答。(3分)
10.针对文本中“家长4”关于劳动教育的看法,请运用文本三的相关内容予以反驳。(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小题。(9分)
5G让人类进人“科幻”时代
徐冰
①对于5G的认识,大多数人知道5G的速度比4G会更快。的确,由于5G传输速度是现在4G的10—100倍,在使用5G时,目前常见的卡顿和迟滞延时现象会消失无踪,即时性和现场性将更加逼真。这样的速度不仅会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而且使得很多在4G环境下无法实现的场景成为现实。而这才是5G让人激动和憧憬之处。”
②通俗来说,我们熟悉的4G时代,是人与人之间的互联而5G时代,则是大幅度地跨越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很多目前还面临瓶颈的应用场景,在5G时代将会出现实质性突破。
③例如无人驾驶,由于信息传输速度以及延时问题显著改善,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互联会更加流畅,将真正无限逼近信息的无缝沟通,从而使得无人驾驶在安全性这一根本要求上实现突破,实现真正可行的现实应用。
④再如智能电网,在5G环境下,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能源消耗、削峰填谷,能源传输、使用效率、安全性乃至与客户的双向沟通都将更具效率。而智能照明则会根据路上车辆和行人状况自动调节灯光,如此显然会大幅度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⑤当然,在5G环境下,移动办公和远程办公也将不在话下,而这将很有可能改变目前我们熟悉的工作空间,并进而影响我们对于工作的选择。
⑥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极为火爆,很明显,5G则是城市具备真正智慧的底层技术。雄安新区在建设中,就率先使用了诸如智慧泊车、智慧路灯乃至智慧井盖等技术,目前正在向智慧交通、智慧生活等领域扩展。
⑦可以预期,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深化,人们所处环境以及城市建设和发展,都将进入一个升级换代乃至脱胎换骨的阶段。正因此,有人说人类将首次进入“科幻”时代。
⑧不过,近在咫尺的美好前景并不能替代对未来的忧思。而当这种忧思在4G的当下所对应的问题已经很明显时,5G时代我们更应慎重对待。例如信息安全,5G时代的信息泄露显然是另一个量级。对人的干预乃至控制,5G技术也提供了更为便利、顺手的条件。5G时代同样会带来新的社会风险和伦理挑战,如何让技术进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显然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并在今后的实践当中一步步解决。
11.下列对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5G的速度比4G会更快,而且提升人们的使用体验。
B.5G时代将大幅度地跨越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
C.5G技术是城市具备真正智慧的底层技术。
D.5G技术的普及,将使人类进入“科幻”时代。
1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5G时代无人驾驶将在安全性这一要求上实现突破,而且实现真正可行的现实应用。
B.在5G环境下,智能电网将大大提高其效率;智能照明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C.5G环境下的移动办公和远程办公,将彻底改变目前我们熟悉的工作空间和环境。
D.从雄安新区的建设来看,随着5G时代的到来,目前我国智能城市建设极为火爆。
13.下列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篇介绍5G移动通信技术的说明文,主要介绍了5G与4G的区别,目的是让人
们很快地了解5G这一技术。
B.本文采用逻辑顺序,先由5G速度快说起,引出说明对象,再重点说明5G技术的优势,最后谈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C.文章运用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如第②段将5G与4G做比较,突出说明5G的
特点:又如第③段举无人驾驶的例子,准确地说明5G的优势。
D.本文语言平实、准确又生动、形象。如题目“5G让人类进入‘科幻时代”,“科幻”
两字,很新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共8分)
泥土温润的光芒
刘学刚
土,能育生万物,古人称为“地母”。人们在土地上种植五谷,繁衍生息,唤醒深藏于泥土之中的无尽能量。
小时候,她是一个爱玩泥巴的女孩;长大后,她成了许多泥人的“妈妈”,她的故事从和面烙油饼开始。
那年,她从山东安丘县城的一家毛中厂下岗,然后开了一家油饼店,她用一双灵巧的手揉面成团,擀为大饼,将饼搁到鏊(ào)子上,旋转、翻动、刷油,面饼由白转黄,开满金黄的烙花,香味丝丝缕缕飘到街巷上。
她从油饼的香气中嗅到了泥土的味道,她似乎置身于故乡的广阔田野,仿佛看见,有一个扎马尾辫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向她跑来。加上在毛巾厂时,她已能够用纱线呈现花鸟虫鱼的千姿百态,离了厂, 这技艺却没有离身。于是,在空闲的时候,她抓起一团团泥巴,捏制出一个个小小的泥人。
她捏的那些泥人摆在店铺的窗台上。店铺不大,临街的一间平房,前面是柜台,往里,面板、鏊子分列左右,最里边放着面粉和花生油,小店的格局一目了然。不过,再仔细看,发现在面粉上面的窗台,站了一群小泥人。有一天,店铺柜台外边排队买油饼的人群里,有一位在县城文化部门工作的干部。他看见了那些可爱的小泥人,然后对她说:“专心捏泥人吧。”那个瞬间,油饼的热气熏得她的脸有些发烫,她手抓着面团,眼睛却接上了那些小泥人的目光。
后来,她真的专心捏泥人了。接的第一件活儿,是为本地酒厂捏制一组泥塑群,以此复原酒镇熙熙攘攘的旧日场景:坐着的烧锅,悬着的酒旗,酒肆的店家吆五喝六,赶集的人们摩肩接踵……彼时,她已在县城东郊的青云山上安家落户,终日与泥土厮守。
山上,泥土强大的能量以植物春华秋实、绿叶红果的形式呈现。清晨,山风裹挟着泥土的馨香扑面而至。她抓起一团泥巴,捶打摔揉,要把宁静的时光和甜美的想法揉进泥团里。泥人们站在她的身边,她听得见它们的呼吸,她的内心漾起层层涟漪,一种幸福的涟漪。心满意足的她,手指在泥土里蠕动,那种感觉恍若游鱼归渊,又如飞鸟入林,自在欢畅。骨架早早搭好了,一些木板钢筋铁钉会让泥人更加牢固。 接着是上泥堆大形。先在骨架上喷一层水,然后,她把泥团一块一块地往骨架上堆,继而,手持木槌将泥团砸实,那捶打的声音邦邦作响,应和着她心跳的节拍。
山中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树叶的簌簌声、飞鸟的啾啾声、枝条喀吧喀吧的拔节声……这些天籁都为她设定泥人的艺术细节带来了灵感。她又开始思考如何让泥人更加坚固。她选用土质细腻、含沙量少的黄河土渠河泥,加入适量棉絮,让泥土们紧紧抱成团。她又心怀敬慕,远赴陶都宜兴,求教紫砂艺人,变泥人为陶人,最终,她成了“泥人王”, 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让更多的人看见了泥土温润的光芒。
她在城里捏泥人,仔细听,那些质朴的泥人,似乎在讲述着熟悉、鲜活的人生故事。定晴看,那是一幕幕蓬勃、喧闹的生活现场。
(选自《人民日报》2020.6.20. 有删改)
14.结合全文内容,根据主人公的从业经历,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2分)
毛巾厂下岗————空闲捏制小泥人————变泥人为陶人,成了非遗文化传承人。
15.本文主人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3分)
16.请简要分析文题“泥士温润的光芒”的妙处。(3分)
四、古文阅读(共23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7分)
陶公①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①,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③,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④,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⑤,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逵曰:“路已远,君宜还。”侃犹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阳,当相为美谈。”侃乃返。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世说新语·褒赏篇》
①陶公:即陶侃,字士衡,晋泸江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入仕后勤于职事,颇有政绩,声望颇高。②孝廉:选举官吏的科目,要求是孝顺清廉,候选中的人也称为孝廉。③室如悬磬:比喻室无所有,甚为贫乏。④虔(bi):假发。⑤锉(cuò):碾碎,荐:草垫子。
17.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B.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C.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D.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陶公少有大志 少时,一狼径去
B.汝但出外留客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与母湛氏同居居十日,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D.吾自为计 自三峡七百里中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侃母亲让儿子只管留客,其它事情自己会安排好。她卖发购米,砍柱为柴。为范逵一行准备了精美的食物。
B.陶侃虽然家底贫穷,但从政后能做出成绩。为人称颂,这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还和他母亲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C.范逵既佩服陶侃的才能和口才,又有感于母子的厚意与热情。离别时与陶侃相谈甚欢。竟然忘记了路的远近。
D.离别时,陶侃送了又送,直到范逵说要为他传颂美名时,陶侃才返回,可见陶侃对范逵是有所求的。
20.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2)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顾荣诸人。
(二)古诗词鉴赏(共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21.对这首诗的解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人站得高,望得远,这一“尽”、一“迥”、一“开”,渺远辽阔的景色尽收眼底。
B.醉后凉风四起,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情调何等舒展流畅,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因凉风扫兴,舞袖败兴而回的理解显然是一种误读。
C.颈联想象神奇,诗人恍惚看见仙人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的情景。诗人分明也有些醉意了。
D.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22.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人们普遍认为“雁引愁心去”要比“雁别秋江去”更好。请你将改动前后的两句诗加以比较,说说前者好在哪里。(3分)
五、诗文默写。(共8分)
23.(1)山舞银蛇, (毛泽东《沁园春·雪》)
(2),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
(5),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8)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六、名著鉴赏(共6分)
盼 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达到。
24.这首诗的作者是,作品选自《》。(2分)
25.本诗中“洁白的浪花”和“铁链的喧哗”分别从哪两个角度写的?有什么作用?(4分)
七、写作(共60分)
26.小作文(10分)
某学习小组在学习完九上语文的第一单元全部诗篇后颇有感触,打算编一套电子诗集绘本——同学们分别主动为这些诗篇配上对应的原创插图和画面解说词。请你自选其中一篇诗文,结合其内容与主旨,创作一篇200字的画面解说词。
27.大作文(50分)
一次社团活动,发现自己优秀的组织能力;一次离家读书,发现多了一份牵挂;一次书
海徜徉,发现有了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受;一次误会摩擦,发现了宽容的愉悦......当我们行走在慢慢成长的青春路上,会在无数个刹那间发现生活的美好,人生的新奇。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思考和感悟?请以“发现”为话题完成写作,你可以叙述经历,
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得
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
  1.A
  2.D
  3.D
  4.A
  5.B
  6.D
  二、综合性学习
  7.(1)让中国变强盛奉献毕生(或:为祖国强奉献终身)
  (2)展 “奉献的青春” 风采(或:讲 “奉献的青春” 故事、写 “奉献的青春” 感悟等)
  (3)就像花儿虔诚回报阳光的滋养(或:就像小草默默感恩大地的哺育等)
  (4)我们应和品德高尚、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要与朋友互相支持、携手共进,在青春路上共同成长;对那些品德不端、与自己追求不同的人,要保持距离,不与之同行。
  三、现代文阅读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8.C
  9.①家长方面:部分家长忽视孩子劳动教育,如 “家长 2” 因孩子系鞋带费劲就买粘扣鞋,“家长 4” 认为劳动教育无意义;部分家长自身劳动能力差,无法教孩子生活技能,如 “家长 3”。②学校方面:劳动课开设率低,仅 33% 的学校开设;劳动教育未纳入考核,仅 3% 的学校将其作为考核科目,导致劳动教育不受重视。
  10.“家长 4” 认为 “劳动教育对孩子没什么意义” 的观点错误。劳动教育对孩子意义重大:其一,劳动教育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是提高综合素质、成就幸福人生的有效途径;其二,能促进孩子形成优良品质,如勤俭节约、意志坚定等,助力立德树人;其三,可让孩子掌握生活生产技能,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其四,能强健孩子体魄,形成健康身心与健全人格;其五,有利于加强学校美育,提高孩子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支撑,不可或缺。
  (二)《5G 让人类进入 “科幻” 时代》阅读
  11.D
  12.C
  13.A
  (三)《泥土温润的光芒》阅读
  14.开油饼店;专心捏泥人(或:为本地酒厂捏制泥塑群)
  15.①勤劳能干:下岗后开油饼店,凭借灵巧双手制作油饼;②有艺术天赋与追求:从毛巾厂的纱线技艺延伸到捏泥人,不断钻研,还远赴宜兴求教,将泥人变为陶人;③坚守与热爱:在青云山安家,终日与泥土相伴,用心创作,最终成为非遗传承人。
  16.①点明写作对象与核心元素 “泥土”,突出泥土与主人公创作、人生的紧密联系;②“温润的光芒” 象征主人公通过泥土创作展现的艺术价值、非遗文化的魅力,以及主人公身上质朴、坚韧的品质;③题目富有诗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奠定全文温暖、厚重的基调。
  四、古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7.C
  18.B
  19.D
  20.(1)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下来,那是酿泉。
  (2)范逵到了洛阳,就在羊晫、顾荣等人面前称赞陶侃。
  (二)古诗词鉴赏
  21.C
  22.“雁引愁心去” 更好。“引” 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雁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大雁仿佛懂得人的心意,将诗人的愁绪带走,表现出诗人登楼后愁绪消散、心情愉悦的状态;而 “雁别秋江去” 仅客观描写大雁离开秋江的情景,缺乏情感表达,无法体现诗人情绪的变化,表现力远不如前者。
  五、诗文默写
  23.(1)原驰蜡象
  (2)欲渡黄河冰塞川
  (3)槲叶落山路
  (4)佳木秀而繁阴
  (5)汉文有道恩犹薄
  (6)欲为圣明除弊事
  (7)晨起动征铎
  (8)到乡翻似烂柯人
  六、名著鉴赏
  24.艾青;《艾青诗选》
  25.“洁白的浪花” 从视觉角度描写,展现起锚时的壮阔景象,象征海员对出发的期待与对航海事业的热爱;“铁链的喧哗” 从听觉角度描写,刻画抛锚时的热闹场景,体现海员对达到目的地的渴望与完成航行任务的喜悦。两者分别从不同感官角度,生动展现了海员的两种期盼,凸显了海员的职业情怀。
  七、写作
  26.(示例:为《沁园春 雪》配画面解说词)
  画面以广袤的北国雪景为背景,万里江山被白雪覆盖,天地间一片洁白。远处,连绵的群山像银色的蛇在舞动,起伏的高原如蜡白色的象在奔驰,尽显豪迈壮阔。红日悬挂在天际,洒下温暖的光,给洁白的雪地镀上一层金边。江面上,冰雪初融,隐约可见流水的痕迹。近处,一位身着长袍的词人伫立在山坡上,目光深邃,望向远方,似在思索古今。整幅画面既展现了北国雪景的雄伟壮丽,又传递出词人胸怀天下、指点江山的豪情壮志,与词中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的主旨相契合。
  27.(示例:《那次发现,让我读懂母爱》)
  成长路上,总有一些瞬间的发现,像一束光,照亮内心深处的角落。那次生病的经历,让我重新读懂了母爱。
  那是一个深夜,我突然发烧,头痛欲裂。迷迷糊糊中,我感觉到一只温暖的手贴在我的额头,是妈妈。她轻声唤我,声音里满是焦急。随后,她端来温水,小心翼翼地喂我喝下,又找来退烧药,看着我吞下。整个夜晚,妈妈都守在我床边,每隔一段时间就给我量一次体温,用湿毛巾擦拭我的额头降温。朦胧中,我看到她眼中布满血丝,疲惫的脸庞却始终带着关切。
  第二天清晨,我的烧退了,妈妈却显得更加憔悴。她端来熬好的小米粥,轻声说:“慢慢喝,补充点营养。” 看着那碗冒着热气的粥,我突然发现,原来妈妈的爱就藏在这些细微的举动里 —— 是深夜守护的身影,是温热的粥,是焦急的眼神。以前总觉得妈妈的唠叨烦人,此刻才明白,那些唠叨都是满满的牵挂。
  这次发现,让我懂得母爱并非轰轰烈烈,而是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它像春雨般滋润心田,在不经意间给予我们温暖与力量。往后的日子里,我也学会了留意这些细微的爱,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妈妈的付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