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16课 风的形成
第四单元 空气的性质
(苏教版)三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板书设计
06
作业布置
学习目标
01
科学观念:知道风是空气流动的现象,理解自然界的风由地表冷热不均导致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
科学思维:能通过实验现象(火苗变化、烟的流动)推理空气流动的方向与原因;能结合模拟实验与自然现象,归纳风的形成规律。
探究实践:能参与 “模拟风的形成” 实验,规范操作(安全使用蜡烛、观察并记录烟的流动),并描述实验现象。
态度责任:对探究风的形成充满兴趣,乐于与同伴合作实验;体会科学与生活(风的利用、自然现象)的联系,增强对自然的好奇心。
新知导入
02
体验风,聚焦 “风的形成”
请同学们用手感受扇子、电吹风带来的气流,想想风是怎么产生的?
自然界的风,没有‘扇子、电吹风’这些工具,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新知导入
02
体验风,聚焦 “风的形成”
自然风的形成与人造风有什么不同?
新知导入
02
体验风,聚焦 “风的形成”
自然风的形成与人造风有什么不同?
风是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
探究活动一:探究自然风是怎么形成的
1.用左图所示装置罩住点燃的蜡烛,观察火苗的变化。
2.捂住小塑料瓶的喇叭口,观察火苗的变化;过几秒后松开手,观察火苗的变化。
3.将点燃的线香放在小塑料瓶的瓶口,观察烟的运动特点。用红笔在图中画出烟的流动路线。
去掉瓶底
探究新知
03
探究活动一:探究自然风是怎么形成的
探究新知
03
实
验
分
析
探究活动一:探究自然风是怎么形成的
实验中,火苗变歪说明 ,捂住喇叭口火苗变正说明 ,从烟的流动路线可知, (冷/热)空气从瓶外流到火焰周围,变成 冷/热)空气,从 跑到瓶外。
有空气流动
空气无法流入
冷
热
上面瓶口
探究新知
03
将烟充满冷瓶,横放后把瓶口与盖着玻璃片的热瓶瓶口对接;抽掉玻璃片,借助烟的流动观察冷空气的运动。
探究新知
03
探究活动二:观察 “冷空气水平流动”
实验步骤:
探究新知
03
探究活动二:观察 “冷空气水平流动”
实验现象:
冷瓶里的烟会在瓶口的下方水平流进热瓶里。
探究新知
03
探究活动二:观察 “冷空气水平流动”
实验分析:
冷瓶内是冷空气,分子间距小,质量重;热瓶内是热空气,分子间距大,质量轻。为平衡气压差,冷瓶里的烟就会从冷瓶向热瓶水平流动。本质是空气因温度差导致密度不同,进而产生气压差推动流动。
联系自然:解释自然界风的形成
探究新知
03
冷空气补充到 上升后留下的空间
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 然后冷却、下降
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上方的空气
根据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结合下图,说一说大自然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
热空气
热空气
联系自然:解释自然界风的形成
拓展延申
04
风的作用
拓展延申
04
风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可以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人类可以利用风来发电、驱动帆船等。
课堂练习
04
一、选择题
1.风的本质是( )的流动现象。
A. 水 B. 空气 C. 沙子
2.自然界中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 B. 地表冷热不均 C. 月亮引力
3.在“冷热瓶对接观察烟流动”的实验中,烟会( )。
A. 从冷瓶流向热瓶 B. 从热瓶流向冷瓶 C. 原地不动
B
A
B
课堂练习
04
4.关于热空气和冷空气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空气下沉,冷空气上升
B.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
C. 热空气和冷空气都静止不动
5.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风是空气流动的是( )。
A. 风车转动 B. 国旗飘扬 C. 冰块融化
B
C
课堂练习
04
二、判断题
1.只要有空气,就一定会形成风。( )
2.热空气上升后,周围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 )
3.夏天打开冰箱门,“冷气” 向外冒,这是风的现象。( )
4.风对人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
5.所有自然风的形成原因都完全相同。( )
√
×
×
×
√
板书设计
05
风的形成
一、人造风
扇子、电吹风等工具→让空气动起来→形成风
二、自然风
地表冷热不均→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空气流动→形成风
作业布置
06
课后观察‘海陆风’现象(或查阅资料):白天和夜晚,陆地和海洋之间的风有什么不同?试着用今天学到的‘冷热空气对流’知识解释原因。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