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二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赤峰二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29 17:0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赤峰二中2025级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伽利略用实验的方法,直接得到了自由落体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根据速度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2.某同学购买了一张单程机票。此次飞行的相关信息如图1、2所示。在这趟飞行过程中他不仅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更是发现了不少有趣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中图1的“11:30”表示时间间隔
B.研究飞机下降过程机翼的形态变化时,能将飞机看成质点
C.若飞行轨迹长为2100km,则飞机的位移也为2100km
D.若整个路程为2100km,则飞机的平均速率为700km/h
3.内蒙古自治区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蒙超”)自2025年举办以来,通过系列赛事活动在内蒙古多地引发足球热潮。10月7日赤峰队半决赛对阵呼市队,现场3万多人观看比赛,创历史记录。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图(乙)中,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两个相互接触的足球之间一定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C.图(丙)中,即将被踢起的足球一定能被看作质点
D.图(丁)中,落在球网中的足球受到网的弹力是由于球网发生了弹性形变
4.北京时间2025年10月16日9时33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8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发射升空。关于火箭的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像可知(  )
A.0~ta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a~tb段的火箭加速度
B.0~tb段火箭是上升过程,在tb~tc段火箭是下落过程
C.tb时刻火箭离地最远
D.tc时刻,火箭落回地面
5.某实验小组用力传感器探究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将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于支架台上,使标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对齐。某同学用力传感器竖直向下拉弹簧,同时记录拉力值及对应的标尺刻度(如图乙所示)。通过描点画图得到图丙所示的图像,、分别为使用轻弹簧1、2时所描绘的实验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1的原长大于弹簧2的原长
B.弹簧1的劲度系数小于弹簧2的劲度系数
C.弹簧2产生的弹力是20N时,弹簧的伸长量是40cm
D.因未测弹簧原长,故本实验无法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6.利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常用的一种数学物理方法。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像(x、v、a、t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时间),其中甲、乙、丙图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图可求出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m/s,加速度大小为
B.乙图中图可求出物体的初速度为0,加速度大小为5m/s2
C.丙图中图可求出物体的初速度为4m/s,加速度大小为2m/s2
D.丁图中a-t图可求出物体在第2s末的速度为3m/s
7.某人驾驶一辆汽车以速度匀速行驶,某时刻汽车开始刹车,测得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16m,第3s内的位移大小为1m。若汽车刹车可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  )
A.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7.5m/s2
B.汽车初速度v0为20m/s
C.汽车刹车后第2s内的位移为3m
D.汽车前4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8.(多选题)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以10m/s的速度从距地面2m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反弹经过距地面1.5m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m/s,从A到B,小球共用时0.3s,则此过程中( )
A.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为0.5m,方向竖直向上
B.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17m/s,方向竖直向上
C.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m/s,方向竖直向下
D.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8.5,方向竖直向上
9.(多选题)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b、c、d后到达最高点e。已知,,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则(  )
A.
B.
C.从d到e所用时间为1s
D.
10.(多选题)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为节能环保,营造低碳生活,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测试某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性能,现有A、B两辆汽车沿着双车道平直公路平行运动,时刻B车在A车前方处,该时刻两车开始刹车,此后过程中两汽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2∶1
B.时两车相距
C.从计时起A、B两车相遇2次
D.两车间距最小为时,最小间距为10m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1.某实验小组用铁架台、光电门、电磁铁和小球来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1)先用刻度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如图丙所示,则 。
(2)将小球吸在电磁铁下,切断电源让小球自由下落,记录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则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大小为 (用d、表示)。
(3)保持电磁铁的位置不变,调节光电门的位置,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多次重复实验,分别测量小球下落的位置与光电门的距离H及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并计算。以H为纵轴、为横轴,作出的关系图像,若图像的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12.某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除了图甲中已有的器材外,要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____;
A.220V交流电源
B.8V交流电源
毫米刻度尺
D.天平
(2)处理数据时,选出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根据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下A、B、C、D、E点的瞬时速度并填在表中,C点的瞬时速度为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位置 A B C D E
0.605 0.810 1.175 1.390
在答题纸的坐标纸中描出C点的位置并画出小车的图像,根据图像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只测量OC和CF的长度分别为、,如图丙所示,若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 。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2025年9月22日,歼-15T,歼-35,空警-600三型舰载机成功完成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标志着福建舰全面掌握该项核心技术。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
(1)某舰载机起飞时,在弹射装置和机上发动机的共同作用下,在航母跑道上匀加速前进,3s后离舰升空。已知电磁弹射跑道长为108m,求舰载机离舰时的速度大小及此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飞机在航母上降落时,电磁阻拦索可使飞机迅速停下来。若某次飞机着舰时的速度为80m/s,在阻拦索的作用下滑过100m停下来。若将这段运动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飞机加速度的大小及运动时间各是多少?
14.(12分)如图所示,AB为空心圆管、C是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长度为L=1.4m,AB与C在同一竖直线上,空心圆管处于初始位置时,A与C之间距离h=1.8m,。
(1)若圆筒从初始位置做自由落体运动,圆筒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2)若圆筒静止,小球从地面以初速度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穿过圆筒的时间为,求小球上抛时的初速度;
(3)若圆筒从初始位置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同时,小球从地面以初速度5m/s开始做竖直上抛运动,小球向上穿过圆筒的时间为多少?
15.(16分))如图为无人驾驶汽车A在一段封闭道路上模拟实况行驶的情景,初始时,A、B两车均以的速度在各自车道内向右行驶,A、B相距(A车车头到B车车尾),无人驾驶汽车A准备以的加速度超越B车,此时在对向车道中有一辆迎面驶来的汽车C,其速度大小为。已知无人驾驶汽车A的长度LA=6m,B车的长度,B、C车始终做匀速运动,该道路限速为,无人驾驶汽车A加速、减速过程均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
(1)无人驾驶汽车A从开始加速到恰好完全超越B车所用时间是多少?
(2)无人驾驶汽车A恰好完全超越B车时,车头恰好与C车车头相遇,求A车开始加速时与C车车头距离是多少?
(3)若无人驾驶汽车A开始加速后经历3s,A车检测到B车想变道到A车所在车道,于是无人驾驶汽车A立即刹车减速,则A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多少才不会与B车追尾?(不考虑B车变道的时间影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A C B B BC AD BC
(1)1.23--1.26 (2) (3)
12.(1)BC
(2)0.995
(3) 1.96-1.98
(4)
13.(1)72m/s,24m/s2 (2)32m/s2,2.5s
14.78.(1)0.4s (2)10m/s (3)0.28s
15.(1)9s (2)268m (3)m/s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