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汇文实验学校九年级数学绿色评价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共40 分)
1.如图放置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2.一个袋子里有 16 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的球,若摸到红球的机会为,则可估计袋中
红球的个数为( )
A. 12 B. 4 C. 6 D. 不能确定
3.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 y1=, y2=, y3=在 x 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 k1,k2,k3的大小关系为( )
A.k1>k2>k3 B.k3>k1>k2 C.k2>k3>k1 D.k3>k2>k1
4.如图,点 A 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任意一点,AB⊥y 轴于 B,点 C 是 x 轴上的动点,则△ABC 的面积为( )
A.1 B.2 C.4 D.不能确定
5.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则图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 )
6.已知如图,E(-4,2), F(-1,-1), 以 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EFO 缩小,则点 E 的对应点 E′的坐标为( )
A.(8,-4) B.(8,-4)或(-8,4) C.(2,-1) D.(2,-1)或(-2,1)
7.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在△ABC 中,点 D 为 AB 的中点,则线段 CD 的长为( )
A. B. C. 2 D.
8.如图,在△ABC 中,中线 BE,CD 相交于点 O,连接 DE,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 ABCD 的顶点 A 的坐标为(1,0),顶点 B,C 在第一象限,顶点 D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BAD=60°,将菱形 ABCD 沿 AB 翻折得到菱形 ABC’D’,点 D’恰好落在 x 轴上.若函数 y=(x>0)的图象经过点 C′,则 k 的值为( )
A.4 B.3 C.2 D.
10.如图,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交于点 O,AB=3,BC=4,过点 O作 OE⊥AC,交 AD 于点 E,过点 E 作 EF⊥BD,垂足为 F,则OE+EF 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1.由 4m=7n,可得比例式:= ________;
12.已知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13.如图,矩形 ABCD 的边 AB 与 y 轴平行,顶点 A 的坐标为(1,2),点 B 与点 D 在反比例函数 y=(x>0)的图象上则点 C 的坐标为 .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E 是 DC 上的点,DE:EC=3:2,连接 AE 交 BD 于点 F,则△DEF 与△BAF 的面积之比为 .
15. 如图所示,小明家住在 32 米高的 A 楼里,小丽家住在 B 楼里,B 楼坐落在 A 楼的正北面,已知当地冬至中午 12 时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如果 A,B 两楼相距 20 米,那么 A 楼落在 B 楼上的影子有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共 50 分)
16.(本题 18 分)解方程:
(1)x2-6x-6=0 (2)3x(x﹣2)=x﹣2 (3)2x2﹣3x+1=0;
17.(本题 8 分)已知:如图,AB·AD=AC·AE,求证:△ABC∽△AED.
18(本题 10 分)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 D、E 分别在边 BC、AC 上,∠ADE=60°
(1)求证:△ABD∽△DCE;
(2)如果,AB=3,EC=,求 DC 的长.
19.(本小题 10 分)如图,直线 y=x,与反比例函数 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
点 A(m,3).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将直线 y=x沿 y 轴向上平移,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点 B,
与 y 轴交于点 C,若=,连接 AB、OB.请判断 AB 与 OA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0.(本小题 12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函数 y=﹣x+b 的图象与函数 y=(x<0)的图象相交于点 A(﹣1,6),并与 x 轴交于点 C.点 D 是线段 AC 上一点,△ODC与△OAC 的面积比为 2:3.
(1)k= ,b= ;
(2)求点 D 的坐标;
(3)若将△ODC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得到△OD'C',其中点D'落在 x 轴负半轴上,判断点 C'是否落在函数 y=(x<0)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共 40 分)
1.如图放置的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C )
2.一个袋子里有 16 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的球,若摸到红球的机会为,则可估计袋中
红球的个数为( A )
A. 12 B. 4 C. 6 D. 不能确定
3.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 y1=, y2=, y3=在 x 轴上方的图象,由此观察得到 k1,k2,k3的大小关系为( C )
A.k1>k2>k3 B.k3>k1>k2 C.k2>k3>k1 D.k3>k2>k1
4.如图,点 A 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任意一点,AB⊥y 轴于 B,点 C 是 x 轴上的动点,则△ABC 的面积为( A )
A.1 B.2 C.4 D.不能确定
5.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则图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 C )
6.已知如图,E(-4,2), F(-1,-1), 以 O 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把△EFO 缩小,则点 E 的对应点 E′的坐标为( D )
A.(8,-4) B.(8,-4)或(-8,4) C.(2,-1) D.(2,-1)或(-2,1)
7.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在△ABC 中,点 D 为 AB 的中点,则线段 CD 的长为( B )
A. B. C. 2 D.
8.如图,在△ABC 中,中线 BE,CD 相交于点 O,连接 DE,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C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 ABCD 的顶点 A 的坐标为(1,0),顶点 B,C 在第一象限,顶点 D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BAD=60°,将菱形 ABCD 沿 AB 翻折得到菱形 ABC’D’,点 D’恰好落在 x 轴上.若函数 y=(x>0)的图象经过点 C′,则 k 的值为( D )
A.4 B.3 C.2 D.
10.如图,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交于点 O,AB=3,BC=4,过点 O作 OE⊥AC,交 AD 于点 E,过点 E 作 EF⊥BD,垂足为 F,则OE+EF 的值为( C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1.由 4m=7n,可得比例式:= ;
12.已知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m>﹣2 ;
13.如图,矩形 ABCD 的边 AB 与 y 轴平行,顶点 A 的坐标为(1,2),点 B 与点 D 在反比例函数 y=(x>0)的图象上则点 C 的坐标为 (3,6) .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E 是 DC 上的点,DE:EC=3:2,连接 AE 交 BD 于点 F,则△DEF 与△BAF 的面积之比为 9:25 .
15. 如图所示,小明家住在 32 米高的 A 楼里,小丽家住在 B 楼里,B 楼坐落在 A 楼的正北面,已知当地冬至中午 12 时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如果 A,B 两楼相距 20 米,那么 A 楼落在 B 楼上的影子有 12米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共 50 分)
16.(本题 12 分)解方程:
(1)x2-6x-6=0 (2)3x(x﹣2)=x﹣2 (3)2x2﹣3x+1=0;
解: (x﹣3)2=15 (3x﹣1)(x﹣2)=0 (2x﹣1)(x﹣1)=0
x1=3+,x2=3﹣ x1=,x2=2 x1=1,x2=0.5
17.(本题 6 分)已知:如图,AB·AD=AC·AE,求证:△ABC∽△AED.
证明:∵AB·AD=AC·AE
∴=
∵∠BAC=∠DAE
∴△ABC∽△AED
18(本题 10 分)已知: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 D、E 分别在边 BC、AC 上,∠ADE=60°
(1)求证:△ABD∽△DCE;
(2)如果,AB=3,EC=,求 DC 的长.
(1)∵△ABC是等边三角形
∴∠B=∠C=60°,AB=AC
∵∠B+∠BAD=∠ADE+∠CDE ∠B=∠ADE=60°
∴∠BAD=∠CDE
∴△ABD∽△DCE
(2)∵△ABD∽△DCE
∴=
设CD=x,则BD=3﹣x
∴=
∴x=1或2
∴DC=1或2.
19.(本小题 10 分)如图,直线 y=x,与反比例函数 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
点 A(m,3).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将直线 y=x沿 y 轴向上平移,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相交于点 B,
与 y 轴交于点 C,若=,连接 AB、OB.请判断 AB 与 OA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1)∵A(m,3)在直线y=x
∴m=3
∴A(3,3)
将A(3,3)代入y=
k=9
∴y=
(2)OA⊥AB
20.(本小题 12 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函数 y=﹣x+b 的图象与函数 y=(x<0)的图象相交于点 A(﹣1,6),并与 x 轴交于点 C.点 D 是线段 AC 上一点,△ODC与△OAC 的面积比为 2:3.
(1)k= ,b= ;
(2)求点 D 的坐标;
(3)若将△ODC 绕点 O 逆时针旋转,得到△OD'C',其中点D'落在 x 轴负半轴上,判断点 C'是否落在函数 y=(x<0)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1)﹣6 5
(2)过点D作DM⊥x轴,垂足为M,过点A作AN⊥x轴,垂足为N。
∵=
∴=
∵A(﹣1,6)
∴AN=6
∴DM=4,即D的纵坐标为4
Y=4代入y=﹣x+5中
得x=1
∴D(1,4)
(3)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