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五四运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五四运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9 21:0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单元主题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1课五四运动【单元导学】1840年1919年1949年鸦片战争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课时导学】19世纪60-90年代1895-1898年1894-1911年1915年起经济政治思想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自强求富变法图强民主共和?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在中国半殖半封社会中,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不能挽救中国时空坐标【学习目标】第11课五四运动掌握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核心内容及影响,理解其为五四运动奠定的思想基础(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梳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经过、结果,认识其“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性质,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结合史料分析五四精神的内涵,联系现实感悟青年责任,增强家国情怀,认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对比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差异,通过图文材料、史料研读提升历史分析与归纳能力(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素养目标【预学检测】
新文化运动 背景 辛亥革命失败和民国初期政治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_____________运动。 标志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后改名《新青年》 人物 陈独秀、胡适、 、鲁迅等 阵地 《 》和北京大学是最为重要的阵地 内容 ①抨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鲁迅的《 》,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②提倡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反对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③文学革命。(胡适的《 》、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历史意义 ①动摇了___________的统治地位,掀起一股___________的潮流 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的洗礼; ③为随后爆发的___________________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五四运动 阶段 时间 中心 口号 主力 斗争形式 结果
一 北京 “ 、 ” (最能体现反帝反封建)、“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 被镇压逮捕
二 1919.6 上海
思想文化革新
1915
青年杂志
新青年
旧文化
旧道德
狂人日记
李大钊
民主
科学
专制
愚昧
文学改良刍议
封建道德礼教
思想解放
民主与科学
五四运动
1919.5.4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学生
工人
罢课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
工人罢工
取得
重大胜利
1.组内检查重要信息的勾画,并完成《实践与探究丛书》“知识清单”填空。
2.预学成果检测。
第一篇章思想觉醒序幕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课中探究】【课中探究】1.自主探学:结合材料与教材,分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思想觉醒序幕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材料1-1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倒行逆施,妄图恢复帝制,还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声称 “孔教为立国之本”。材料1-2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袁世凯在京就职破坏责任内阁袁世凯在北京天坛举行祭天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失败后,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思想文化革新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培养国民独立人格。直接原因:北洋军阀尊孔复古,企图借助封建礼教维护专制统治。【课中探究】2.合作探学: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同时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怎样的精神?思想觉醒序幕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材料2-1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孔子与宪法》材料2-2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2-3“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胡适:文学改良刍议[J]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化2.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3.倡导文学革命精神:坚定的反封建、追求进步的决心,为真理献身的勇气。【课中探究】思想觉醒序幕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陈独秀胡适蔡元培李大钊鲁迅传统国学大师辜鸿铭《北大钟声》《文学改良刍议》【课中探究】3.合作探学: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新文化运动主要影响?思想觉醒序幕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材料3-1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 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 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 流血,都不推辞。——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材料3-3《新青年》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一些青年……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五四运动回忆录》材料3-2(新文化运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促使人们更迫切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1.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2.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3.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第二篇章怒潮澎湃历史转折——五四运动的爆发【课中探究】【课中探究】怒潮澎湃历史转折——五四运动的爆发【课中探究】1.自主探学:根据下列提示结合教材内容简述五四运动的发展历程。怒潮澎湃历史转折——五四运动的爆发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中心主力口号形式结果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先锋)示威游行、罢课学生被捕1.外争主权,内除国贼3.取消二十一条4.拒绝在和约上签字2.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上海工人罢工、罢市、罢课五四运动直接目标得到实现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1919年6月5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上海学界声援北京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6月3日6月4日6月5日5月4日北京学生游行示威【课中探究】2.合作探学:想一想(教材设问):五四爱国学生为什么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 为什么说工人阶级参与使五四运动发生了质的变化?怒潮澎湃历史转折——五四运动的爆发材料4-1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也派代表参加。中国代表在会议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然而,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议,对中国的要求置若罔闻,竟然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摘自教材第66页材料4-2务望全国工商各界, 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 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 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外争主权”指向列强瓜分中国的行径(收回山东主权),“内除国贼”指向勾结列强的封建军阀卖国贼,体现了运动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鲜明性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使运动从知识分子的爱国运动发展为广泛的群众运动,增强了运动的影响力和战斗力,为运动胜利奠定基础,也为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创造条件。【课中探究】3.合作探学: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并分析其重要的历史意义?怒潮澎湃历史转折——五四运动的爆发材料5-1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5-2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 它带着为平宣革命还不曾有的婆态,这就是彻底地不耍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 封建主义,五四饱动所以具有这种性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9—700页。性质:见教材第68页(三个“这是一场……”)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课中探究】怒潮澎湃历史转折——五四运动的爆发指导思想:领导阶级:奋斗目标:三民主义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新指导思想:新领导阶级:新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反帝反封建不彻底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五四运动1840年1919年194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三篇章精神传承薪火不息——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课中探究】【课中探究】拓展延伸: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说说五四精神的内涵。结合现实,说说当代青年学生应当如何践行五四精神?精神传承薪火不息——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材料6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爱国(核心):维护国家主权与尊严,关注国家发展,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进步:勤奋学习,勇于创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民主:增强公民意识,参与班级与社会公共事务;科学:尊重规律,反对迷信,培养理性思维。【课堂小结】
新文化运动
思想
基础
五四运动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
《新青年》
基本口号:民主、科学
主要内容:思想革命
文学革命
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导火线
过程
结果
性质
意义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主力:学生;中心:北京
主力:工人;中心:上海
取得反帝初步胜利
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社会革命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
新民主义革命开端
前期
后期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兴起:创办《青年杂志》
知识结构
【素养提升】
课堂检测
1.“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一切的黑暗。”这里的“两位先生”指 ( )
A.“自由”“平等”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民主”“共和”
2.“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句话最可能出自( )
A.《孔子与宪法》 B.《狂人日记》 C.《文学革命论》 D.《敬告青年》
3.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独立的新的历史起点,它标志着( )
A.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中国早期近代化的开启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
A.革命的复杂性 B.制度的创新性 C.斗争的彻底性 D.抗战的持久性
D
C
B
C
【课后延学】1.列表归纳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内在联系。2.实践任务:以“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为主题,设计一份校园宣传海报,融入五四元素与当代青年使命,下节课展示交流。角度具体关联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动摇封建礼教,传播民主科学,为五四运动提供思想准备和骨干力量群众基础新文化运动唤醒青年意识,为五四运动扩大群众参与创造条件发展趋势五四运动推动新文化运动转向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指明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