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导入新课
在今天北京的五四大街,矗立着一座中西合璧的红色砖楼。这里是北京大学校部和图书馆所在地,始建于1916年,见证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一座纪念馆,陈列着许多革命文物。那么新文化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它与五四运动有着怎样的联系?
第11课 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1课 五四运动
课程标准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 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五四运动的史事,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感悟五四精神。
主题任务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材料1:“辛亥革命之后的巨大希望,同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的黑暗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就产生了巨大的浪潮,于是就有了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2: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作夜思,以为政体虽取革新,而礼俗要当保守。——1914年《大总统发布亲临祀孔典礼令》
政治上: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政局混乱。
思想上: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逆流的行径势不两立。
主题任务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南京临时政府在它存在的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法令。经济方面,宣布实行振兴实业的方针,颁布保护工商业、鼓励发展民族工业的规章制度和措施,……鼓励兴办实业,奖励海外华侨在国内投资等。
——《中国近代史》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根本原因。
辛亥革命的失败和民国初期的政治混乱,使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革新运动,把人们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国民独立人格,才能挽救民族危亡。
主题任务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概况
开始时间
兴起标志
主要人物
口号
重要阵地
内容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提倡民主和科学
③抨击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陈独秀,安徽安庆人。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辛亥革命。1915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创办《每周评论》,积极推动五四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蔡元培,浙江绍兴人。1917年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着力营造“兼容并包”和“思想自由”的学术氛围,聘请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京大学任教。北京大学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全国最高学府,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人物简介:
主题任务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李大钊发表《孔子与宪法》等文,历数尊孔与宪法性质相悖之处,反对定孔教为国教。
矛头:针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尊孔复古逆流。
②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核心内容:三纲五常
新道德:
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有关人权自由的西方资产阶级道德思想。
主题任务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内容
(2)提倡民主和科学
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民主思想。
指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社会科学理论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 陈独秀
主题任务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内容
(3)倡导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学
①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②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③《新青年》从1918年1月第4卷第1号起开始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成为了当时第一个用白话文宣传新思潮的刊物。
④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和新文学逐渐普及开来,更多人接受了新思想。
我以为……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断句困难,不易理解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文学革命
如何解读“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5.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旧文学艰深晦涩,不易理解,容易产生误读
某日,有个秀才在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信息:
“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晕死过去,为什么?
陈独秀最早在中国举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
主题任务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3.内容
(4)传播马克思主义(运动后期)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接连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李大钊
后期
宣传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
前期
宣传资产阶级的
民主、科学
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传播者,也是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
主题任务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意义
材料一:“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上海妇女志》
运动前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孔子 157
2 孟子 61
3 孙中山 17
…… …… ……
运动后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序号 被崇拜者 票数
1 孙中山 473
2 陈独秀 173
3 蔡元培 153
…… …… ……
材料二:
①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材料一:中国人追求民主与科学虽不始于新文化运动,但却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才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比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 近代中国研究网
材料二:他(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经常夜谈此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除上课、回报外,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五四运动回忆录乡》上册
主题任务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意义
②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材料三: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北大青年们最早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而走在队伍最前列的,正是新文化运动的拥护者傅斯年、罗家伦等人。
③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主题任务一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4.意义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者无意的骗子。——鲁迅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钱玄同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李时岳
局限
①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具有片面性
②没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性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学习任务二 五四运动的爆发
1、背景(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美、法、日等战胜国于1919年 1月至6月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作为战胜国之 一的中国也派代表参加。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当要求:
废除外国在华特权
取消“二十一条”
收回青岛主权
拒绝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消息传到国 内,长期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怒火,终于像火山一样爆 发了!
学习任务二 五四运动的爆发
2、概况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方式
口号
要求
结果
1919年5月4日
北京天安门前
发表宣言、示威游行、罢课
学生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严惩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
反帝
反封建
学习任务二 五四运动的爆发
3、发展
1919年6月3日
北京→上海
学生→工人
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
6月3日
6月5日
随后
上海学生罢课
上海商界罢市
上海工人罢工
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
6月11日,陈独秀等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学生、商人、劳工继续斗争,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学习任务二 五四运动的爆发
4、结果
②罢免曹、陆、章职务
③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①释放被捕学生
举国上下汹涌澎湃的反帝浪潮以及社会各界的压力——初步胜利
对内: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对外:没有赶走帝国主义。
罢
拒
释
学习任务三 五四运动性质和意义
几乎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参与到这场为国家命运寻求答案的运动中。……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对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新京报书评周刊》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北大学生罗家伦)
“五四运动”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维护民族的生存与独立,这实际上是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所有重大改革及革命的目的。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①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②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
③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群众参与的广泛性
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
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性质
学习任务三 五四运动性质和意义
2、意义
五四运动最突出的思想贡献就是引进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经验,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深入到工人当中,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进一步传播,促进了工人阶级觉悟的提高,要求成立领导自己的政党。一个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应运而生。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②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③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所谓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名称 任务 领导阶级 最终目标 指导思想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民主义
反帝反封建
反帝反封建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
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新的奋斗目标:
工人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为了弘扬五四精神,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核心: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习近平: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五四精神
习题演练
1.将五四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最主要依据是( )
A.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重要作用 D.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
D
2.1919年8月,一位记者报道,“学生们已长期组织起来,计划去教育全国的民众和穷人的孩子。单单在上海,就开办了16所免费学校,使没有能力交学费的孩子可以读书。同样的行动正在全国各地广泛进行。”据此可知( )
A.护国战争维护了共和制度 B.五四运动促进了思想启蒙
C.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D.义务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国民素质
B
3、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感慨:“以一个校长身份,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找不出第二个人。”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蔡元培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蔡元培倡导积极向上的劳动观
C.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D.蔡元培动员民众参加国民革命
C
4、1919—1920年,全国学生刊物有400多种,刊登内容均采用白话文;一些著名的老牌刊物也改用白话文刊登作品。材料表明( )
A.民主科学成为时代的呼声 B.传统文化滋养了新文学发展
C.文化出版助力白话文普及 D.文学革命促进国民思想觉醒
习题演练
C
5、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种“姿态”是指五四运动具有( )
A.追求民主共和的进步性 B.推翻清王朝统治的迫切性
C.发动武装起义的正义性 D.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D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