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jì) 伦敦(dūn) 看护(kān)
B. 水藻(zǎo) 垂柳(chuí) 着落(zhuó)
C. 暖和(huo) 宽敞(chang) 贮蓄(chǔ)
D. 发髻(jí) 镶边(xiāng) 澄清(chéng)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慈善 秀气 空灵 水墨画
B. 温晴 安适 响晴 蓝汪汪
C. 薄雪 肌肤 绿萍 暖烘烘
D. 摇蓝 奇迹 地毯 赶趟儿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暖洋洋的。
B. 他对每一个问题都认真思考,从不人云亦云,是一个有主见的人,真可谓“随声附和”。
C. 看着眼前这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萍,让人心情格外舒畅。
D. 傍晚时分,天边的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景色十分迷人。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济南的冬天》,使我感受到了北国冬天的温晴之美。
B. 济南的冬天之所以令人向往,是因为它不像其他地方那样寒冷刺骨的缘故。
C. 我们要养成认真观察、仔细体会的习惯,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D. 能否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进行描写,是这篇文章成功的关键。
5.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C.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
D.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6. 下列关于《济南的冬天》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B. 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济南冬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 老舍的作品语言具有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特点,充满了生活气息。
D. 本文按照空间顺序,依次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等景物,层次清晰。
7.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济南的冬天是____的,是____的,是____的。它不像北国其他地方那样寒风刺骨,也不像南方那样阴雨连绵。在这里,你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能欣赏到洁白的雪景,能体味到生活的安适。
A. 温晴 安适 可爱
B. 可爱 温晴 安适
C. 安适 可爱 温晴
D. 温晴 可爱 安适
8.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真暖和呀!
B. 我想知道济南的冬天为什么这么温晴。
C. 明天我们要去济南的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景点游玩。
D.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9. 默写课文中描写济南小山的句子:“ , , , 。”
10.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济南的冬天》的主要内容: 。
二、课内阅读
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儿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1. 选段围绕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2分)
12.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3分)
13. 选段中作者把小山比作“小摇篮”,有什么好处?(3分)
14. 作者为什么说“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请结合选段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课外阅读
冬之韵
①冬天是简洁的,简洁得像一幅水墨画。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冬的轮廓、冬的神韵。
②冬天的天空,是格外的蓝,格外的高。没有了春天的朦胧,夏天的燥热,秋天的斑斓,只剩下一片纯粹的蓝,像一块温润的蓝宝石,镶嵌在天地之间。偶尔有几缕白云飘过,像轻纱般点缀其间,更添了几分灵动。
③冬天的山,是沉稳的。褪去了春夏的翠绿与繁花,卸下了秋日的金黄与硕果,山变得简洁而厚重。裸露的岩石,是它坚实的筋骨;稀疏的树木,是它坚韧的毛发。远远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像一位位沉稳的老者,静默地守护着大地。
④冬天的水,是静谧的。江河湖泊收敛了往日的喧嚣,变得温顺而平静。水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和远山。偶尔有鱼儿在冰下游动,漾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⑤冬天的田野,是空旷的。收割后的庄稼地,裸露着黝黑的泥土,散发着淡淡的泥土芬芳。偶尔有几只麻雀在田野上跳跃、觅食,给空旷的田野增添了一丝生机。
⑥冬天,没有了繁花似锦,没有了鸟语花香,却有着独特的韵味。它简洁而不单调,沉静而不孤寂。在冬天里,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感受生命的沉淀与积累,期待着春天的到来。
15. 文章围绕“冬之韵”,描写了冬天的哪些景物?(3分)
16. 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没有了春天的朦胧,夏天的燥热,秋天的斑斓,只剩下一片纯粹的蓝,像一块温润的蓝宝石,镶嵌在天地之间。”(3分)
17. 本文与《济南的冬天》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18.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冬天,没有了繁花似锦,没有了鸟语花香,却有着独特的韵味”这句话的理解。(4分)
四、微写作
19. 请你仿照《济南的冬天》的写法,描写家乡的冬天,突出家乡冬天的特点,不少于150字。(10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 B 解析:A项“济南”的“济”应读“jǐ”;C项“贮蓄”的“贮”应读“zhù”;D项“发髻”的“髻”应读“jì”。
2. D 解析:“摇蓝”应为“摇篮”。
3. B 解析:“随声附和”指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与语境不符。
4. C 解析:A项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项句式杂糅,删去“的缘故”;D项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5. A 解析:A项运用比喻,其他三项运用拟人。
6. D 解析: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再分写山和水,最后总结济南冬天的美好。
7. A 解析:结合课文内容,济南冬天的核心特点是“温晴”,在此基础上体现出“安适”,整体给人“可爱”的感觉,故选A。
8. D 解析:A项感叹号使用正确;B项问号使用正确;C项顿号使用正确;D项引用诗句,逗号应在引号内。
9.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10. 文章通过对济南冬天山、水、城等景物的描写,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课内阅读
11. 温晴、可爱。 解析:选段中“暖和安适”“准保暖和”“慈善的冬天”等语句体现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直接点出“可爱”的特点。
12.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拟人化,“睡着”“唤醒”赋予老城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解析:先判断修辞手法,再分析其作用,结合语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13.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山比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环绕济南的形态,突出了济南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也表达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解析:从比喻的表达效果和对突出景物特点、表达情感的作用入手分析。
14. ①小雪后,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顶雪像日本看护妇,山尖镶银边,山坡雪草相间像花衣,山腰薄雪露粉色,景色美丽;②小雪既装点了小山,又不会因为大雪压垮小山,突出了小山“秀气”的特点,与济南冬天“温晴”的整体特点相契合。 解析:结合选段中对小雪后小山景色的描写,从景色美和契合整体特点两方面分析。
三、课外阅读
15. 天空、山、水、田野。 解析:通读全文,找出文中描写的景物,第②段写天空,第③段写山,第④段写水,第⑤段写田野。
16. 运用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冬天的天空与春、夏、秋三季的天空对比,突出冬天天空的纯粹;再将冬天的天空比作温润的蓝宝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天天空蓝、温润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冬天天空的喜爱之情。 解析:先分析修辞手法,再结合语句内容分析表达效果和作者情感。
17. ①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②都通过对冬天景物的描写,突出了冬天的特点;③都表达了对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④语言都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充满生活气息。 解析:从修辞手法、写作内容、情感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对比分析。
18. 冬天虽然没有春天的繁花、夏天的鸟语花香,但它有着独特的简洁、沉稳、静谧之美。冬天的天空纯粹湛蓝,山沉稳厚重,水静谧平静,田野空旷安宁,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冬天的独特韵味,让人在沉静中感受生命的沉淀,期待未来的美好。 解析:结合文章中对冬天景物的描写,体会冬天的独特之美,进而理解句子的含义。
四、微写作
19. 示例:家乡的冬天是寒冷而静谧的。每到冬天,雪花就像精灵一样,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给大地披上一层厚厚的白棉袄。远处的山峦被白雪覆盖,像一个个巨大的奶油蛋糕,可爱极了。村边的小河结了冰,孩子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在冰面上小心翼翼地滑行,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庄。院子里的梅花迎着寒风傲然开放,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大人们则围坐在火炉旁,嗑着瓜子,聊着家常,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家乡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却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是我心中最难忘的风景。 解析:评分标准:突出家乡冬天的特点(3分);运用恰当的描写手法(3分);语言流畅、生动(2分);字数达标(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