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说课课件(共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说课课件(共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30 08:59: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如何改进一节课
——以《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课为例
汇报提纲
●一、缘起
●二、努力
●三、余思
一、缘起
1.旧课新上
尝试打造一节拿得出手的课
争取上出点新意
一、缘起
2.关注前沿
一、缘起
2.关注前沿
浙师大赵志辉教授提出,用“契约”这一大概念来结构化处理“中古西欧”。
二、努力
1.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坚持
二、努力
1.课标要求
——坚持
引导学生理解各个不同的文明都对人类历史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理解今日世界的一些现象,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古时期。
——《教师教学用书》
《罗马民法大全》
重视法治
自然法理念
基督教文明
大学
议会(宪制传统)
契约精神
二、努力
2.核心素养
——坚持
时空观念
核心素养是着意浸润的,而不是机械灌输的
二、努力
2.核心素养
——坚持
社会动荡
封臣宣誓
封授土地
劳役地租
“西欧的封建制度并不是世界的普遍现象”
“在罗马帝国生产力、基督教与日耳曼人传统的共同作用下,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封君封臣制度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二、努力
2.核心素养
——坚持
耕地
仓库
果园
牧场
磨坊
烘烤间
铁匠铺
物质、精神生活上的自给自足
教堂
神父
庄园法庭
庄园内部秩序
上的基本稳定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二、努力
2.核心素养
——坚持
历史解释
二、努力
2.核心素养
——坚持




庄园里的
教堂
神父
封臣以上帝
的名义宣誓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中古西欧的“三种人”
上课时结构化地处理了西欧基督教的相关内容
二、努力
2.核心素养
——坚持
家国情怀
如何看待不同地区、各具特质的文明?
二、努力
3.叙史见人
——坚持
二、努力
4.用透教材
——坚持
二、努力
4.用透教材
——坚持
二、努力
——聚焦
1.依据
二、努力
——聚焦
2.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
浙师大赵志辉教授提出,用“契约”这一大概念来结构化处理“中古西欧”。
材料1体现了封君与封臣之间怎样的关系?
材料2如何体现领主与农奴之间的契约关系?
特许状反映了国王和市民之间怎样的关系?
(1689年1月,英国议会废黜国王的理由之一:)
国王詹姆士二世……背弃国王与人民间的初始契约, ……破坏基本法律,他自行离开本国,放弃政府,致使王位空缺……。
——钱乘旦《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6:西欧封建主义的独创性,在于它强调一种可以约束统治者的契约观念。因此,欧洲封建主义虽然压迫人,但它确实给我们的西欧文明留下了我们现在依然渴望拥有的某种东西。
——[法]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二、努力
——聚焦
2.以主题为引领
探讨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及发展演变
二、努力
——聚焦
3.课程内容结构化
(1)首尾呼应
二、努力
——聚焦
3.课程内容结构化
(2)倒序结构
设计意图:
①解决“虎头蛇尾”的问题,
②使结尾与导入顺畅呼应。
二、努力
——聚焦
3.课程内容结构化
二、努力
——聚焦
3.课程内容结构化
二、努力
——聚焦
3.课程内容结构化
二、努力
——聚焦
4.课程内容情境化
问题链的使用
三、余思
1.学业质量水平要求
2.学情
3.教情
高一教学既不“脱标”,也尽量不要“超标”
热情、激情,知识储备,提取、概括、表述
熟悉的知识模块,个人风格,心态与可投入的
时间、精力
一节好课就像一份美食,怎样才能“好看、好吃又好做”,探索的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有目标地努力前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