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30 09:2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核心任务:为什么说马克思的逝世对战斗的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经典文献的历史解读
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的英国?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一)经济基础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
生产的发展
社会阶级
结构的变化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生产社会化
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
工人失业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工人政治权利极其有限
贫富分化严重
工人苦难深重
任务1:结合所学,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1843年的英国杂志会刊登这幅漫画的历史原因。
《底层人》
(发表于1843年英国《笨拙》杂志)
第几次?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日益暴露,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二)阶级基础
思考1:和卢德运动相比,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矛头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2:结合教材中的两则材料,说明均告失败的三大工人运动为什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思考3: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不共和,毋宁死。”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口号
“尊敬的贵院就它现在的组成来说,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
——英国宪章运动《请愿书》
“我们全都知道,什么是你们的贪欲,剥削穷人的最后一件衣裳,掏干他们的心肝五脏!”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革命歌曲歌词
卢德运动
1.内容:
机器→资本主义/资本家(争取政治权利)
2.评价:
①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②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三)理论基础
1.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任务1:根据材料一,说明为什么他们的主张属于“社会主义”思想的范畴。
任务2:根据材料二,说明为什么他们的主张是“空想”的。
材料一 法国的圣西门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罪恶的渊薮,资本主义也终将走向衰亡,另一个更高级,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必然要出现。法国的傅立叶认为雇佣劳动制度是"恢复奴隶制度",资本主义工厂是"温和的监狱"。他主张建立和谐制度。在和谐制度中,人民按性格组成协作社即“法朗吉”,人人可按兴趣爱好从事工作。法郎吉的产品按劳动、资本和才能分配,人人都可入股成为资本家从而消灭阶级对立。英国的欧文抨击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一切阶级之间纷争的根源。为此,他创立了“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详见P65插图)。
材料二 欧文认为,尽管工人对资本家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但把“人间地狱”变成地上天堂,不能靠愤怒,不能靠阶级斗争,而只能靠宣传、示范从而争取舆论。空想社会主义家还幻想终有一天资本家会主动将财富分给工人,从而消除阶级差别。
①进步性:揭露、批判……;主张……;
②局限性:没有找到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三)理论基础
1.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法】圣西门、傅立叶
【英】欧文
2.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亚当·斯密?:劳动价值论
3. 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辩证法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
古典哲学(德意志)
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空想社会主义(英法)
圣西门(法)傅立叶(法)
欧文(英)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批 判 继 承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四)马、恩的主观努力
任务:观察地图、阅读教材,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实践经历的角度,说明《共产党宣言》发表于英国的原因。
①深入调研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②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原“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委托起草纲领。
1847
吸收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等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马、恩长期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
3.思想基础
2.阶级基础
1.经济基础
4.实践基础
归纳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 各种弊病逐渐显现,贫富分化,阶级矛盾尖锐。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内容
(一)科学社会主义
1.《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任务1:阅读文段内容,分析为什么编写者把《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分为三部分来论述?
任务2:结合具体内容,说明为什么该理论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
2.《共产党宣言》的意义
①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②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代表作:《资本论》
2.内容与意义:
①对资本主义制度深刻剖析,②创立“剩余价值”学说,③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
P45
任务1:教材编者将下列材料放在45页的意图是什么?
任务2:马克思的写这两段文字的意图是什么?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
任务:根据两则材料,指出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什么?
唯物史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人民群众
P39
十九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科学社会主义
(无产阶级斗争学说)
批 判 继 承
小结: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①科、人、实、发;
②创造性地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③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①自19世纪中期起, 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 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②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四、马克思的革命实践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一)1848年革命
1.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2.意义:
打击欧洲封建势力,
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无产阶级重要作用。
……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 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任务1:阅读教材,指出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的成立时空。
任务2:阅读教材,说明为什么这是“全部活动的顶峰”,“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1.成立时空:1864年,英国伦敦
2.意义:①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②推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
四、马克思的革命实践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二)第一国际的建立
马克思所写的最辉煌的文件之一
四、马克思的革命实践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三)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1.背景
普法战争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任务: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指出1871年爆发巴黎公社运动的主要原因。
四、马克思的革命实践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三)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任务:阅读教材,结合史实,对标黄部分的观点进行解释。
变式:结合所学,说明“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
2.措施:无产阶级专政①②
无产阶级民主③④
无产阶级经济⑤⑥
3.意义:
①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③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教训。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怀念。
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任务:结合所学,指出“这样”所指代的具体史实。
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探究1:综合本课所学,分析为什么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可能有过许多敌人”?
探究2:整句话反映了马克思怎样的精神品质?
1、思想理论上,马克思创建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革命实践上,马克思积极参加国际工人运动,创立第一国际,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3、精神品质上,马克思为人类而工作的无私精神。
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无产阶级革命家。
【融通】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化
1.传入中国:十月革命之后,广泛传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格局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邓小平理论: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一国两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