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模拟卷(第21章-第23章 )--沪科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模拟卷(第21章-第23章 )--沪科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30 08:5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测试卷(第21章-第23章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如图,已知,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在中,,是的中点,,则的值是( )
A. B. C. D.
3.已知点A,B都在抛物线上,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无法确定
4.如图,已知,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5.如图,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点作轴的垂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连接、,若的面积为,则的值为( )
A. B. C. D.
6.已知抛物线(a,b,c为常数,且)与x轴交于,B两点,且点B在直线的下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抛物线的顶点不可能在第四象限 B.抛物线的开口一定向上
C.抛物线与直线一定有两个交点 D.抛物线的对称轴可能在y轴右侧
7.如图,四边形为矩形,矩形外有定点E,连接交于点F,且,已知,则面积为 ( )
A.1.2 B.1.5 C.1.8 D.2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抛物线,则该抛物线的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的顶点A、B分别在x轴、y轴正半轴上,顶点C、D位于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正方形的对角线的交点若的面积为,正方形边长为3,则k的值为( )
A.2 B. C.3 D.
10.如图,在边长为3的正方形中,点E是边上的点,且,过点E作的垂线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于点F,交边于点M,连接交边于点N,则的长为( )
A. B. C. D.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在中,,,若,那么 .
1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B,,则常数m的值为 .
13.如图,矩形的两边、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上,点坐标为,点为中点,反比例函数是常数,的图像经过点,交于点,连接,则的长度为 .
14.在等腰中,,是边上的高,将线段绕着点D逆时针旋转,点A旋转到点E,与边交于点F,且,如果与相似,那么的值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满分90分)
15.(8分)如图,四边形为菱形,点E在的延长线上,.
(1)求证:;
(2)当时,求
16.(8分)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抛物线顶点为,与轴、轴分别交于点和点.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并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时,的取值范围.
(2)平移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使点恰好落在点的位置上,求平移后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17.(8分)如图,在菱形中,对角线与交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平分交于点.
(1)求证:四边形是矩形;
(2)若,,求的长.
18.(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
(1)当时,
①求该抛物线的对称轴;
②点和是抛物线上的两点,直接写出m和n的大小关系;
(2)如果点和是抛物线上的两点,且对于,,都有,求a的取值范围.
19.(10分)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交于点,与y轴交于点B,与x轴交于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的面积为2时,求点P的坐标.
20.(10分)某小区为了方便业主,新建一个电动自行车车棚(如图),其侧面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测得主立柱的一段,支柱的底端到的距离,顶棚处到支柱底端的水平距离,在处分别测得处的仰角为,处的仰角为.

(1)求支柱的高;
(2)求顶棚处离地面的高度.(参考数据:,,,,,,结果精确到)
21.(12分)投掷实心球是2025年辉县市中考体育终结性考试项目,一名男生在投掷实心球时,得到一条抛物线,实心球的行进高度(米)与水平距离x(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掷出时起点处高度为米,当水平距离达到米时,实心球行进至最高点,此时的行进高度为米.
(1)求关于的函数表达式;
(2)根据2025辉县市中考体育考试评分标准男生,实心球从起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大于等于米时,此项考试得分为满分分;请你按此评分标准,判断该生在此项考试中是否得满分,并说明理由.
(3)实心球运动的抛物线经过,两点,且,分别位于对称轴两侧,若在两点之间的部分图象中,函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求的值.
22.(12分)如图,Rt△ABC中,∠ACB=90°,AC=BC,P为△ABC内部一点,且∠APB=∠BPC=135°
(1)求证:△PAB∽△PBC
(2)求证:PA=2PC
(3)若点P到三角形的边AB,BC,CA的距离分别为h1,h2,h3,求证h12=h2·h3
23.(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坐标原点,抛物线经过点,对称轴为直线.
(1)求的值;
(2)已知点在抛物线上,点的横坐标为,点的横坐标为.过点作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过点作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
(ⅰ)当时,求与的面积之和;
(ⅱ)在抛物线对称轴右侧,是否存在点,使得以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为?若存在,请求出点的横坐标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详解】解:∵,
∴,
故选项B,C,D错误,
故选:A.
2.C
【详解】解:∵,是边上的中线,,
∴,
∴,,
∴.
故选:C.
3.A
【详解】解: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对称轴是直线 ,,,
点A,B分别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左、右两侧,

且,

点A,B 都在抛物线上,
则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与的大小关系为 .
故选:A.
4.D
【详解】解:∵,
∴,
A、添加,
∵,,
∴,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添加,
∵,,
∴,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添加,
∵,,
∴,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添加,不能判定,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解:如图,设交轴于点,
∵轴,,,
∵,
∴,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象限,
∴,则.
故选:D.
6.A
【详解】解:由题可得,直线与x轴交点为,
∵点B在直线的下方,
∴点B的横坐标小于2,
∴抛物线的对称轴直线,即对称轴直线在y轴左侧,
∴抛物线的顶点不可能在第一、四象限,
∴A正确,D错误;
∵a的正负不确定,
∴抛物线的开口方向无法确定,
∴B错误;
当时,抛物线与直线一定有两个交点,但当时,抛物线与直线可能有两个交点,可能有一个交点,也可能没有交点,三种情况均可能存在,
∴C错误.
故选:A
7.A
【详解】解:过点作延长线的垂线,垂足为,则
∵矩形,
∴,,
∵,,
∴,,
∴,
∵,
∴,
∴,
∴,
∴,
同理可证明:
∴,

∴,
∴,

故选:A.
8.A
【详解】解:由,则,异号,,同号,
、根据图象可知,,,,
∴,
∴满足,异号,,同号,符合题意;
、根据图象可知,,,,
∴,
∴不满足,异号,,同号,不符合题意;
、根据图象可知,,,,
∴,
∴不满足,同号,不符合题意;
、根据图象可知,,,,
∴,
∴不满足,同号,不符合题意;
故选:.
9.D
【详解】解:过点D作轴于点H,如图所示:

设,
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四边形是正方形,且边长为3,
,点E为的中点,

在中,,

在和中,,



点D的坐标为,
又点B的坐标为,点E为的中点,
点E的坐标为,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E,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的面积为,




故选:D.
10.B
【详解】解:如图所示:在上截取连接,延长至H,使连接,
为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
在和中,
在和中,

在和中,
设则
在中,

故选:B.
二、填空题
11.
【详解】解:中,,,,



故答案为:.
12.4或
【详解】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B,
令,即,

设,,
,,


解得,.
综上所述,m的值为4或.
故答案为:4或
13.
【详解】解:四边形为矩形,且点坐标为,为中点,
,点的纵坐标是4,
将点坐标代入,得,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当时,,
解得,
∴,
,,

故答案为:.
14.
【详解】解:过点作于点,交于点,


,,



,与相似,




由旋转得:,

















设,,
则,





设,,





解得:(负值已舍),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15.(1)证明:∵四边形为菱形,
∴,
∴,,
∴,
∴,
∵,
∴,
∵,
∴;
(2)解:如图,连接交于点O,
∵四边形为菱形,,
∴,
∵,
∴,
∵,
∴,即,
∴,
∴,
∴.
16.(1)解:设抛物线的顶点式为,
抛物线过,

解得.
,即.
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
当时,;
(2)解:平移后点落在处,可知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4个单位,
则新图象顶点为,
由顶点式,可得,
当时,;
当时,,
新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为,,.
17.(1)证明:∵四边形是菱形,
∴,,平分,
∴,,,
∵平分,
∴,
∴,
∴,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是矩形;
(2)解:由()知四边形是矩形,
∴,
在中,,
设,则,
∵平分交于点,,
∴,,
∵,
∴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解得(负值已舍去),
∴.
18.(1)解:①将代入得,
∴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即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②∵,
∴该抛物线开口向上,离对称轴越远,函数值越大,
∵,
∴;
(2)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分两种情况:
①当时,,在对称轴右侧,
当和是都在对称轴右侧,此时随增大而增大,
∵对于,,都有,
,,


当在对称轴左侧时,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在对称轴右侧,
此时随增大而增大,
∵,
∴,
∵对于,,都有,
,即,

∵,
∴此时没有符合条件的a存在;
综上分析可知:此时;
②当时,,在对称轴左侧,
在对称轴左侧,在对称轴右侧,
点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在对称轴右侧,
在对称轴右侧,随增大而减小,
∵对于,,都有,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或.
19.(1)解:∵一次函数与x轴交于点,
∴,
∴,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在中,当时,,
∴;
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交于点,
∴,
∴,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2)解:在中,当时,,
∴,
∴;
∵,且的面积为2,
∴,
∴,
∴,
∵,
∴点P的坐标为或.
20.(1)解:过点作,垂足为,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是矩形,
,,
在中,



支柱的高为 .
(2)延长交与点,可得,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是矩形,



在中,



顶棚处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21.(1)解:依题意设关于的函数表达式为:,
将代入得:,
解得:,
关于的函数表达式为:;
(2)解:该生在此项考试中未得满分,理由如下:
令,
则,
解得:舍去,
∵,
该生在此项考试中未得满分;
(3)解:①如图,当时,,
∴,
∴,
解得或;
与相矛盾,故舍去,

如图,当时,,
∴,
∴,
解得或
与相矛盾,故舍去,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
22.解:(1)∵∠ACB=90°,AC=BC,
∴∠ABC=45°=∠PBA+∠PBC
又∠APB=135°,
∴∠PAB+∠PBA=45°,
∴∠PBC=∠PAB,
又∵∠APB=∠BPC=135°,
∴△PAB∽△PBC;
(2)∵△PAB∽△PBC,
∴,
在Rt△ABC中,AC=BC,
∴,

∴PA=2PC;
(3)
过点P作PD⊥BC,PE⊥AC交BC、AC于点D,E,
∵∠CPB+∠APB=135°+135°=270°,
∴∠APC=90°,∴∠EAP+∠ACP=90°,
又∵∠ACB=∠ACP+∠PCD=90°
∴∠EAP=∠PCD,
∴Rt△AEP∽Rt△CDP,
∴,即,∴
∵△PAB∽△PBC,

即.
23.(1)解:依题意,,
解得:,
∴;
(2)(ⅰ)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

解得:,
∴直线,
如图所示,依题意,,,,

∴,

∴当时,与的面积之和为,
(ⅱ)当点在对称右侧时,则,
∴,
当时,,
∴,
∴,
解得:,

当时,,
∴,
∴,
解得:(舍去)或(舍去)

综上所述,.
壹加壹教辅资料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