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七年级(下)
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
1.如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秦朝疆域图 B.唐朝疆域图 C.元朝疆域图 D.清朝疆域图
2.如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船技术 D.指南针
3.《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4.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5.由宋代张择端创作,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可作为研究宋代市民生活重要史料的长卷风俗画是( )
A.《女史箴图》 B.《秋郊饮马图》 C.《村童闹学图》 D.《清明上河图》
6.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
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7.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该机构是( )
A.台湾县,隶属浙江省 B.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C.台湾道,隶属福建省 D.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8.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如图所示为清政府颁赐的用于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了对下列哪一地区的管辖?( )
A.新疆 B.西藏 C.黑龙江 D.台湾
9.乾隆帝时,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后清政府为有效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设置( )
A.伊犁将军 B.元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驻藏大臣
10.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所著的一部医书,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书中收集了药物1 892种,药方11 096个,这部医书是指 (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11.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如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12.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是( )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厢记》 D.《三国演义》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仅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转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概速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2)材料二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贸易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嘉靖四十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衰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倒胜利。
﹣﹣﹣﹣﹣﹣《明史》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贵国”是指哪一个国家?
(2)材料二中的人物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如何评价材料一、二中的人物?
15.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二 :(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期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撰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机构”历史上叫什么?选为该机构的大臣是哪些人?设立该机构后,军国大事是怎样裁决的?它的设立,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分析清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
1.如图是某朝疆域图残片,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秦朝疆域图 B.唐朝疆域图 C.元朝疆域图 D.清朝疆域图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元朝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识记能力.
【解答】回顾所学可知: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省;再结合都城为“大都”,可以判断这是元朝疆域图.
故选C.
2.如图内容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造船技术 D.指南针
【考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的发明的史实.
【解答】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北宋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根据《梦溪笔谈》中的记载,知道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故《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就是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故选B.
3.《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基础知识的把握.
【解答】根据所学知道,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材料中提到的突火枪是火药武器之一.
故选D.
4.如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考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分析】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资治通鉴》这部史书的掌握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我们知道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而《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通史,B、C、D选项均出自《资治通鉴》.
故选A.
5.由宋代张择端创作,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可作为研究宋代市民生活重要史料的长卷风俗画是( )
A.《女史箴图》 B.《秋郊饮马图》 C.《村童闹学图》 D.《清明上河图》
【考点】宋元的绘画艺术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解答】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人物张择端和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及研究宋代市民生活重要史料等多处提示信息,都可判断这幅风俗画是《清明上河图》.
故选D.
6.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
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考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解答】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标志着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发生在秦朝,不符合题意.实行科举制,扩大政治基础不单指明朝,其他朝代也有,不符合题文要求.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发生在清朝,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之后在台湾设置机构,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该机构是( )
A.台湾县,隶属浙江省 B.台湾府.隶属广东省
C.台湾道,隶属福建省 D.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考点】郑成功收复台湾.
【分析】本题考查了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解答】题干中直接说明了是清政府在1683年进入台湾后设置的机构,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故选D.
8.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如图所示为清政府颁赐的用于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了对下列哪一地区的管辖?( )
A.新疆 B.西藏 C.黑龙江 D.台湾
【考点】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分析】本题考查了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措施.
【解答】题干给出的达赖、班禅是西藏的佛教首领,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故选B.
9.乾隆帝时,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后清政府为有效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设置( )
A.伊犁将军 B.元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驻藏大臣
【考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分析】本题考查清政府有效加强对新疆管辖的措施.
【解答】清朝前期,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故选A.
10.众所周知,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朝李时珍所著的一部医书,被称为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书中收集了药物1 892种,药方11 096个,这部医书是指 (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考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朝的《本草纲目》.
【解答】《本草纲目》是159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时珍.《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医集大成者.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达尔文称为“1596年的百科全书”.
故选C.
11.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性资料.如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考点】明清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科技成就的内容,应把握《天工开物》的内容.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这两幅图片都是《天工开物》的插图,书中总结的是明朝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总结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时间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选B.
12.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是( )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厢记》 D.《三国演义》
【考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
【分析】本题考查《红楼梦》.
【解答】据题干“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可知,这部作品是《红楼梦》.作者是清朝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故选A.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仅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转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结合所学知识,概速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2)材料二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贸易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含义是什么?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考点】材料解析题;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分析】(1)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2)本题考查闭关锁国.
【解答】(1)材料一中提到“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这是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和政治前提.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由材料二中“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仅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判断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清朝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故答案为:
(1)国力雄厚,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共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闭关锁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不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嘉靖四十年,倭寇几千人袭击浙江台州、桃渚、圻头等地,戚继光衰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倒胜利。
﹣﹣﹣﹣﹣﹣《明史》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最大的功绩是什么?“贵国”是指哪一个国家?
(2)材料二中的人物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如何评价材料一、二中的人物?
【考点】材料解析题;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
【分析】(1)主要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相关知识.
(2)主要考查郑成功、戚继光的相关知识.
【解答】(1)由所学可知,材料一中“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之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地当归我.”这句话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说的.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从金门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西海岸.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由材料二“戚继光率部队在人民群众的配合支持下,先后九战九捷,歼灭大量倭寇,取得了决定性倒胜利.”可知,讲述的是戚继光抗击倭寇的事迹.明朝中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戚继光到浙东抗倭.戚继光组建“戚家军”荡平了浙江的倭寇.他又剿灭了福建和广东的倭寇.戚继光淡泊名利,作为民族英雄永载史册.郑成功、戚继光都打击外来侵略者,维护了国家主权,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故答案为:
(1)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荷兰.
(2)抗击倭寇,维护了国家主权,我国的民族英雄.
15.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与政治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二 :(明末以来)“造野史甚多,期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杜撰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乾隆帝有关纂修《四库全书》的上谕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机构”历史上叫什么?选为该机构的大臣是哪些人?设立该机构后,军国大事是怎样裁决的?它的设立,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2)据材料二指出乾隆帝要销毁的是哪类书籍?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采取过什么类似的措施?分析清朝采取这些文化措施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了军机处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了清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及影响.
【解答】(1)由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开始新设一机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可知这个最初为了用兵西北而设立的机构是军机处.由材料“为该机构的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可知,选为军机处大臣是皇帝的亲臣、重臣.军机处设立后,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由材料二“造野史甚多,期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辞,必有抵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行销毁”可知,乾隆帝要销毁的是“有诋触本朝之语”的野史.据所学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政府还大兴文字狱.这些措施的实施其目的是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但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故答案为:
(1)军机处;皇帝的亲臣、重臣;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有诋触本朝之语”的野史;大兴文字狱;巩固封建君主专制(或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和社会稳定,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答出一点即可)
2016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