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9-13 11:1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七年级(下)
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隋朝大运河是(  )
A.以长安为中心 B.以涿郡为中心 C.以洛阳为中心 D.以余杭为中心
2.唐朝的建立者是(  )
A.李世民 B.李渊 C.李隆基 D.李建成
3.历史上称唐玄宗统治前期为(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
4.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玄宗时 D.隋炀帝时
5.“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句话称颂的帝王是(  )
A.隋文帝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6.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7.哪位诗人的诗被誉为“诗史”?(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杜
8.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朝画家是(  )
A.展子虞 B.阎立本 C.吴道子 D.顾恺之
9.北宋都城东京和南宋都城临安分别是今天的(  )
A.开封与南京 B.洛阳与南京 C.开封与杭州 D.洛阳与杭州
10.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最终完成是在(  )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南宋时期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12.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象。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3.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14.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
A.南京 B.松江 C.刘家港 D.泉州
15.1553年,取得在澳门居住权的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葡萄牙
16.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会采取一些措施以加强君主专制.清朝雍正帝时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丞相 B.增设特务机构 C.迁都北京 D.设立军机处
17.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明日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被斩首,这种做法被人们称为(  )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禁锢思想 D.文字狱
18.有一副对联:“开辟荆橑,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里称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林则徐
19.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20.“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层层堵截和追击,战胜严寒酷暑和疾病等重重困难,历时八个月,行程万余里,终于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这段文字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是(  )
A.设置伊犁将军 B.设置西域都护
C.设置安西都护府 D.设置宣政院
22.清朝中期以后,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
A.闭关锁国 B.倭寇入侵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23.“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的是(  )
A.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C.奴隶制的生产关系 D.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24.清朝时期,把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的作品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25.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26.下列人物中,善于泼墨画的是(  )
A.董其昌 B.郑板桥 C.徐渭 D.欧阳询
27.废除丞相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8.戚家军九战九捷的地点是(  )
A.台州 B.温州 C.福州 D.泉州
29.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
A.帝国的繁盛
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近代的曙光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30.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3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论(均摘自《贞观政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矣。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成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认识使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请举出被他重用的贤才。
(3)唐太宗通过何种制度将材料三中所说的“天下英雄”纳入“彀”中?
(4)从材料四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32.请根据提示列举出三例古代历史上抗击外来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抗击外来侵略大事表
朝代、时期
主要人物
事件
结果
明朝中期
平息倭患
清朝初期
郑成功
派军进行雅克萨之战
33.我国古代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闻名世界的成就,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隋唐时,在桥梁工程方面突出的成就是什么?此工程设计并主持建造者是哪位?
(2)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印刷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
(3)宋元时,印刷术进步的主要表现又是什么?推动其进步的科学家是哪位?宋元时,还有哪两大发明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4)明清时,药物学巨著是什么?其作者是哪位医药学家?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哪部科技著作?其作者是哪位杰出的科学家?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5-2016学年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1.隋朝大运河是(  )
A.以长安为中心 B.以涿郡为中心 C.以洛阳为中心 D.以余杭为中心
【考点】隋朝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解答】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
故选C.
 
2.唐朝的建立者是(  )
A.李世民 B.李渊 C.李隆基 D.李建成
【考点】唐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的相关知识.
【解答】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他就是唐高祖.
故选B.
 
3.历史上称唐玄宗统治前期为(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开元盛世.
【解答】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开元盛世”.
故选C.
 
4.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玄宗时 D.隋炀帝时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
【解答】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故选D.
 
5.“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句话称颂的帝王是(  )
A.隋文帝 B.武则天 C.唐太宗 D.唐玄宗
【考点】女皇武则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统治评价.
【解答】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故选B.
 
6.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鉴真东渡日本.
【解答】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历经六次东渡,才到达日本.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故选C.
 
7.哪位诗人的诗被誉为“诗史”?(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杜
【考点】光耀千古的唐诗.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唐代诗人的相关知识.
【解答】唐朝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唐朝涌现了大批的诗人,其中杜甫的诗气魄雄浑,语言精练,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后人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称之为“诗史”.
故选B.
 
8.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朝画家是(  )
A.展子虞 B.阎立本 C.吴道子 D.顾恺之
【考点】隋唐时期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分析】本题考查画圣.
【解答】唐朝画家吴道子画技高超,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后世称他为“画圣”.
故选C.
 
9.北宋都城东京和南宋都城临安分别是今天的(  )
A.开封与南京 B.洛阳与南京 C.开封与杭州 D.洛阳与杭州
【考点】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南宋的建立和岳飞抗金.
【分析】本题考查北宋都城东京和南宋都城临安的今称.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河南开封和南宋都城临安是今天的浙江杭州.
故选C.
 
10.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最终完成是在(  )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南宋时期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解答】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在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故选D.
 
1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考点】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的社会生活,识记宋代的传统节日.
【解答】宋代人们生活气象万千,丰富多彩.题目诗句描述宋代的春节,即元旦.
故选D.
 
12.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象。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考点】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明朝的建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秦始皇、赵匡胤和朱元璋生活时间的知识点.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结合所学知识:李世民是唐太宗,生活于唐朝;嬴政是秦始皇,建立了秦朝;赵匡胤是宋太祖,建立了宋朝;朱元璋是明太祖,建立了明朝.
故选C.
 
13.明代一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
A.唐诗 B.宋词 C.四大名著 D.四书五经
【考点】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
【分析】本题考查八股取士.
【解答】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故选D.
 
14.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
A.南京 B.松江 C.刘家港 D.泉州
【考点】郑和下西洋.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解答】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郑和船队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故选C.
 
15.1553年,取得在澳门居住权的殖民国家是(  )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葡萄牙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葡萄牙对澳门的侵占.
【解答】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故选D.
 
16.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会采取一些措施以加强君主专制.清朝雍正帝时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丞相 B.增设特务机构 C.迁都北京 D.设立军机处
【考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军机处的设立的知识.
【解答】A、B项废除丞相、增设特务机构是明太祖的措施;
C项迁都北京是明清时都出现;
D项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故选D.
 
17.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明日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被斩首,这种做法被人们称为(  )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禁锢思想 D.文字狱
【考点】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文字狱.
【解答】雍正时进士写“明日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而被斩首的原因是因为被人无中生有,说成意欲复明反清.这种对违背统治思想和触犯皇帝威严的言行进行残酷打击的做法,被人称为“文字狱”.
故选D.
 
18.有一副对联:“开辟荆橑,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里称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林则徐
【考点】郑成功收复台湾.
【分析】本题考查郑成功收复台湾.
【解答】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郭沫若称赞郑成功“开辟荆橑,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
故选C.
 
19.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考点】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分析】本题考查了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的职责.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1727年(雍正帝时),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故选D.
 
20.“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他们粉碎了沙俄军队的层层堵截和追击,战胜严寒酷暑和疾病等重重困难,历时八个月,行程万余里,终于返回新疆,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这段文字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
C.土尔扈特部回归 D.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考点】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内容.
【解答】土尔扈特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受到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摆脱沙俄的控制和压迫回归祖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故选C.
 
2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是(  )
A.设置伊犁将军 B.设置西域都护
C.设置安西都护府 D.设置宣政院
【考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清朝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
【解答】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故选A.
 
22.清朝中期以后,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
A.闭关锁国 B.倭寇入侵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一定程度上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
故选A.
 
23.“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反映的是(  )
A.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C.奴隶制的生产关系 D.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
【考点】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知识.
【解答】“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关系.
故选B.
 
24.清朝时期,把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的作品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考点】明清文学成就和特色.
【分析】由“清朝”“古典小说高峰”可知本题考查的是《红楼梦》的相关知识.
【解答】A、明朝中期,吴承恩著《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主要根据民间故事唐僧取经的故事创作的.
B、明朝时期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主要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
C、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长篇小说.主要描写了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D、清朝时期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故选D.
 
25.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力、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D.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考点】北京紫荆城和明长城.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长城.
【解答】为了防御蒙古骑兵南下,明朝先后花了近二百年的时间修筑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六千多千米,气势宏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故选D.
 
26.下列人物中,善于泼墨画的是(  )
A.董其昌 B.郑板桥 C.徐渭 D.欧阳询
【考点】明清的艺术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艺术成就的知识点.
【解答】明末著名画家徐渭,善用泼墨,他的画,挥洒自如,气势磅礴.清朝的“扬州八怪”,进一步发展徐渭的笔墨纵横手法.
故选C.
 
27.废除丞相是在下列哪个朝代(  )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考点】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解答】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后,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产直接受皇帝指挥.使明朝的君主专制大大加强.
故选C.
 
28.戚家军九战九捷的地点是(  )
A.台州 B.温州 C.福州 D.泉州
【考点】戚继光抗倭.
【分析】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
【解答】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故选A.
 
29.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
A.帝国的繁盛
B.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近代的曙光
D.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考点】史实辨析题.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的阶段特征.
【解答】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同时封建统治政策日益腐朽,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清初还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使得这种繁荣背后孕育着危机.所以概括全面的是D项,ABC表述不全面.
故选D.
 
30.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分析】本题是对“闭关锁国”政策含义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解答】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如限定通商口岸、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抑制进口、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等.
故选D.
 
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31.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论(均摘自《贞观政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材料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矣。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成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认识使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请举出被他重用的贤才。
(3)唐太宗通过何种制度将材料三中所说的“天下英雄”纳入“彀”中?
(4)从材料四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考点】材料解析题;唐太宗的纳谏和用人;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阐述见解题.
【分析】(1)本题考查了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及贞观之治.
(2)本题考查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3)本题考查唐太宗完善科举制度.
(4)本题考查唐太宗采取的民族政策以及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
【解答】(1)据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可知,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认识到百姓力量的巨大和以民为本的思想,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为“贞观之治”,由于唐太宗善于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注意“戒奢从简”、善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因而当时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2)据材料“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可知,唐太宗认识到要善于用人,只有任用贤才,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唐太宗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重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人称“房谋杜断”,并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唐代最有名的谏臣.
(3)据材料“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矣(有识之士,都被我收罗了)”可知,指的是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是隋朝开创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不注重家世门第,而是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为读书人参政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隋唐时期通过科举制将“天下英雄”纳入“彀”中.
(4)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知,唐太宗对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是一视同仁的,这体现了唐代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据所学知,唐太宗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故答案为:
(1)重视人民的力量;贞观之治.
(2)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3)科举制度.
(4)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32.请根据提示列举出三例古代历史上抗击外来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抗击外来侵略大事表
朝代、时期
主要人物
事件
结果
明朝中期
平息倭患
清朝初期
郑成功
派军进行雅克萨之战
【考点】组合列举题;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历史上抗击外来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抗击沙俄.
【解答】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的郑成功率领战舰数百艘,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到达台湾西海岸,在当地人民支持下,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在1662年初打败了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命令清军围攻雅克萨的侵略军,最终迫使沙皇政府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故答案为:
戚继光;率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清朝前期;康熙帝;迫使沙俄同意谈判,平等签订《尼布楚条约》.
 
33.我国古代在科技领域取得了许多闻名世界的成就,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隋唐时,在桥梁工程方面突出的成就是什么?此工程设计并主持建造者是哪位?
(2)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印刷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什么?
(3)宋元时,印刷术进步的主要表现又是什么?推动其进步的科学家是哪位?宋元时,还有哪两大发明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4)明清时,药物学巨著是什么?其作者是哪位医药学家?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是哪部科技著作?其作者是哪位杰出的科学家?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考点】材料解析题;隋唐时期的建筑水平;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明朝三部科学巨著;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赵州桥.
(2)本题考查印刷术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四大发明的相关知识.
(4)本题考查明朝的科技成就.
(5)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1)隋朝时期,在桥梁工程方面突出成就的是赵州桥,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此工程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李春.
(2)由所学可知,中国隋唐时期,人们把刻制印章从刻石上拓印文字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代留下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奠定了现代活字印刷基本工序的基础,比欧洲早四百多年.北宋时,人们把磁石制成指南针,并把指南针固定在方位盘里,制成了罗盘针.南宋时期,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上,并由阿拉伯的人传到欧洲.火药在唐末时开始用于军事,到宋元时期,得到了更广泛的使用.
(4)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他写成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后来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明朝宋应星编写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原因是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故答案为:
(1)赵州桥,李春.
(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金刚经》.
(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毕昇,火药与指南针.
(4)《本草纲目》,李时珍;《天工开物》,宋应星.
(5)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016年9月13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