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希腊神话的特点是( )
A. 人的形象丑陋卑微 B. 神人同形同性 C. 神的品德完美高尚 D. 神的外形半人半兽
2.下列有关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相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
都曾经入侵印度河流域
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都对外进行了侵略扩张的战争
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A. B. C. D.
3.对于当时雅典的政治制度,他曾经作过这样的表述:“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在他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他是( )
A. 伯里克利 B. 查士丁尼 C. 彼得一世 D. 查理一世
4.公元前4世纪,“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固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开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的新时代。”这个“帝国”的崛起始于( )
A. 南亚次大陆 B. 意大利半岛 C. 希腊马其顿 D. 阿拉伯半岛
5.它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它是()
A. 《荷马史诗》 B. 《摩诃婆罗多》 C. 《罗摩衍那》 D. 《天方夜谭》
6.古代希腊有一位与中国孟子同时代的思想家,他在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学科诸领域有卓越贡献。他就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希罗多德
7.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下列属于希腊文化成就的是( )
①《荷马史诗》
②帕特农神庙
③万神庙
④《十二铜表法》
⑤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8.以下古代文明成果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两河流域的统一 B. 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C. 罗马帝国的辉煌 D. 古代世界的民主与法治
9.亚历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亚历山大旨在( )
A. 推行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 B. 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C. 提升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 D. 挑起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
10.如果要讨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总要溯源到夏、商、周三代,而谈及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则会想到古代希腊和罗马。与西方政治文明源头相关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
A. 希腊城邦中的外邦人和奴隶,虽然是自由人,但没有政治权利
B. 凯撒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C. 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是罗马共和国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
D. 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首创“元首制”,被授予“奥古斯都”的尊号
11.“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查士丁尼法典》 C. 《十二铜表法》 D. 《罗马民法大全》
1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是 ( )
A. 东西方文化的起源 B. 文明的冲突与交汇 C.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西方对东方的侵略
13.古希腊雕塑成果丰硕,图1与图2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些艺术杰作体现了古希腊( )
A. 共和政体趋向完善 B. 崇尚人体的力与美
C. 男女政治权利基本相同 D. 思想统一促进城邦发展
14.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认为,在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 抽签产生公职人员 B. 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 赋予妇女政治权利 D. 给参政公民发放津贴
15.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认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的哲学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苏格拉底 C. 德谟克利特 D. 凯撒
16.在古希腊,将比赛胜利者的雕像树立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成为一种风气。甚至有人认为,没有奥林匹克运动会就不会有希腊雕塑。材料表明古希腊运动会()
A. 促进了艺术发展 B. 推动了文化交流 C. 消除了政治分歧 D. 倡导和平理念
17.古代亚非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拥有无限的权力
B. 古巴比伦王国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一个高峰
C. 《汉谟拉比法典》、西周的分封制都出现于封建社会时期
D. 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古代石窟佛像造型艺术有很大影响
18.古代希腊的“公民”一词来源于“城邦”。亚里士多德说:“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这表明,公民的本质含义是()
A. 公民是城邦的主人 B. 城邦包含了公民
C. 公民从属于城邦 D. 公民是在城邦出生的
19.在伯里克利时期,审理司法案件时,每个陪审团最低不少于201人。遇有重要案件,则由两个或三个陪审团合庭审理。某一案件归哪个陪审团审理,是在庭审的早晨抽签决定的。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 扩大公民参政的机会 B. 力保司法的公平公正
C. 弥补法律条文的漏洞 D. 维护陪审法庭的地位
20.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假如张骞能深入地中海沿岸,他将会看到一个与西汉一样强大的国家——罗马。当时罗马的国情是( )
①国家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②罗马法庭依据《十二铜表法》对触犯法律的人进行判罚
③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④终身独裁官凯撒被人刺杀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1.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政体,小到个人言行,都需要在法治框架中运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典規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1)材料一中的“法典”是指什么?你认为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如何评价该法典?
材料二:第五表:继承和监护……被继承人的债权和债务,由各继承人按其应继分的比例分配之…
第六表:所有权和占有……使用土地的取得时效为两年,其他物品为一年……
第九表:公法……经长官委任的承审员或仲裁员,在执行职务中收受贿赂的,处死刑……… ——《十二铜表法》
(2)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的《十二铜表法》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与材料一中的“法典”相比,两者有何共同之处?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在论述某个古代文明时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材料二 罗马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于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内容。
材料三 在共和国前期,罗马人统一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通过三次布匿战争确立了在西地中海地区的霸权。随着版图的不断扩张,奴隶人数也不断激增。内战和独裁反而更促成了罗马的扩张,奴隶制进一步发展。原有的共和国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后被罗马帝国取代。
材料四 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
(1)材料一中“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法》的进步意义。
(3)根据材料三,古罗马经历了哪两种政治体制变化?政治体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贺拉斯的话谈谈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化的关系。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以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
材料二 雅典人在对波斯国王谈及自己的同胞时说:“虽然他们是自由人,但并非在每个方面都能不受约束;法律是他们的主人,他们畏惧这位主人比你的臣民害怕你更甚。法律规定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必须那样做;法律的条文始终如一。”
(1)写出材料一中,古代民主政治的代表。这一国家在谁主政期间达到鼎盛?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他建立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雅典人的法律是由哪个机构制定的?该机构在政治生活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以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
材料二 雅典人在对波斯国王谈及自己的同胞时说:“虽然他们是自由人,但并非在每个方面都能不受约束;法律是他们的主人,他们畏惧这位主人比你的臣民害怕你更甚。法律规定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必须那样做;法律的条文始终如一。”
(1)写出材料一中,古代民主政治的代表。这一国家在谁主政期间达到鼎盛?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他建立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雅典人的法律是由哪个机构制定的?该机构在政治生活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三、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25.合作探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为培养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刘老师以“东西方古代文明”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也参与进来吧。
任务一 比较学习——体会不同文明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东西方文明成就的代表,请你根据以下类别进行分类。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古雅典民主政治
《掷铁饼者》
分封制
狮身人面像
佛教
《十二铜表法》
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任务二 图片再现——增强时空观念
(2)根据图1,分别写出所代表的文明古国。观察上面两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图1、图2的差异。
任务三 联系现实——感悟人类文明
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上千年历史,这种把人划分为尊贵和卑贱的传统制度至今仍在印度社会有所体现。印度政府曾提出一项计划,向那些与低种姓人通婚的高种姓人颁发5万卢比的“奖金”,旨在消除种姓歧视。
(3)从任务三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当今印度为消除古印度种姓制度积极采取了各种措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希腊神话中,诸神除了面貌形体与人相同之外,在性格方面也与人一样,有爱,有恨,七情六欲样样具备,甚至好嫉妒,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希腊神话的特点的相关史实。古重点掌握世界历史上的古代文学著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希腊神话的特点的相关史实。
2.【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相同点。
【解答】公元前4世纪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亚历山大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没有到达印度。所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②③④。故选C。
3.【答案】A
【解析】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人们崇尚文化,眼界开阔,男性公民普遍参政,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古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古希腊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题干中的“他”是伯里克利,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伯里克利主政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伯里克利主政时期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帝国是指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灭亡波斯帝国后,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人埃及,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他以五六万精锐之师取胜,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故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流的新时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兴衰的相关知识。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文学名著《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作品,相传它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和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反映了前11一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面貌,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故选项A符合题意;《摩诃婆罗多》各《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故选项BC不符合题意;《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生活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识记《荷马史诗》的相关史实。
6.【答案】C
【解析】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与孟子生活在同时代,并且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故C项正确;苏格拉底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排除B项;希罗多德是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作家、历史学家,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贡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相关史实。
7.【答案】A
【解析】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③万神庙、④《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的成就;属于希腊文化成就的是:①《荷马史诗》、②帕特农神庙、⑤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①②⑤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考查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把握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明成果的归纳。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该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第三幅图是雅典民主政治,体现了民主的完善和发展;第二幅图是古代罗马共和国的《十二铜表法》,体现了法制的发展。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是共同主题,不符合题意。
9.【答案】B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为有效地统治广阔的疆域,在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维护帝国的统治,故亚历山大旨在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故选B。
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知道题干内容说明亚历山大旨在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东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0.【答案】D
【解析】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某人“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象征罗马已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此人是屋大维。公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和“大元帅”的尊号,从此他独揽国家大权标志着罗马从共和国转变为罗马帝国。ABC说法错误。雅典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享有民主的是雅典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未成年人、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民主。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外邦人有人身自由。A说法错误。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B说法错误。罗马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C说法错误。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无论是对中世纪和近现代的西方法学,还是对亚非拉国家的现行法律体制,罗马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450-前449年,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十二铜表法》。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十二铜表法》的地位。
1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文明交往有两种方式,一是暴力冲突,往往以战争的形式展开,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如亚历山大东征等;二是和平交往,以商人的互市、使者的往来为主要形式,带来的是物质财富上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如马可 波罗来华、丝绸之路等。因而据题干关键信息“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 波罗来华”可知,他们研究主题的最恰当表达是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ACD均不符合题意。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题干关键信息“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 波罗来华”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两种方式、典型事例和不同影响。
13.【答案】B
【解析】《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它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它的作者是米隆。《米罗的阿佛洛狄特》被称为是《米罗的维纳斯》,是一座古希腊雕像,也是古希腊雕像中最出名的雕像之一。它被认为是描述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特(罗马人称为维纳斯)。它是一座大理石雕像。题干图1与图2是古希腊雕塑中的代表作品,这些艺术杰作体现了古希腊崇尚人体的力与美。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希腊崇尚人体的力与美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图片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的相关史实。
14.【答案】D
【解析】由材料“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可知,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给参政公民发放津贴。为保证公民能积极参加城邦政治活动,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津贴。
故选D。
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
15.【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B项正确;亚里士多德的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等新学科,排除A项;德谟克利特的贡献是提出“原子论”,排除C项;凯撒不是古希腊哲学家,排除D项。故选B项。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苏格拉底的相关史实。
16.【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古希腊运动会,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A.根据题干“在古希腊,将比赛胜利者的雕像树立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成为一种风气。”可知,古希腊人热爱体育运动,推崇比赛的胜利者,并且为其建立雕塑,这有助于促进希腊艺术的发展,故A项正确。
B.题干未涉及文化交流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
C.消除政治分歧的说法有误,排除C项。
D.题干未涉及和平理念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汉谟拉比法典》属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成果,西周的分封制属于古代中国的文明成果,它们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故选C。
18.【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城邦的公民,要求理解掌握相关史实。
【解答】
A.亚里士多德说“城邦正是若干公民的组合”,意思是公民是城邦的主人,没有公民这个群体,就没有城邦这个国家组织形式。故A正确。
BCD.说法均不准确。
故选A。
1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解答】
B. 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在司法审判上,严格规定陪审团的人数,且要求当天早上抽签决定某一案件的陪审团,重大案件则需要2~3个陪审团来合庭审理。这么做,就是为了维护司法的公平公正,防止司法被操纵和作弊,以及避免错误的判决。故B正确。
ACD.说法均不准确。
故选B。
20.【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罗马,要求识记相关史实。
【解答】
①②公元前138年,罗马还处于共和国时期。国家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故①符合当时罗马的国情;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法庭依据《十二铜表法》对触犯法律的人进行判罚。故②符合当时罗马的国情。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斯巴达克起义爆发时间是公元前73年,故③不符合当时罗马的国情。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了元老院,不久,凯撒被谋杀。故④不符合史实。
故选D。
21.【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奴隶主阶级。《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共同之处: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等等。
【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与《十二铜表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
(1)根据材料二的“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可知材料二中的“法典”是指《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二表明《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十二铜表法》和《汉谟拉比法典》都颁布于奴隶制国家,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等。
22.【答案】(1)雅典民主政治。
(2)《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3)由共和国到帝国。古罗马的扩张或内部矛盾尖锐。
(4)古罗马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两者共同构筑了灿烂的西方文明。
【解析】略
23.【答案】(1)雅典。伯里克利。津贴制度。
(2)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解析】(1)代表、人物与制度:根据材料一“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以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力,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伯里克利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机制,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因此古代民主政治的代表如雅典。这一国家在伯里克利主政期间达到鼎盛;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他建立了津贴制度。
(2)机构、地位: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国家机构,是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沦决定。可知雅典人的法律是由公民大会制定的;该机构在政治生活中具有的地位是最高权力机构。
24.【答案】(1)雅典。伯里克利。津贴制度。
(2)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解析】(1)代表、人物与制度:根据材料一“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以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力,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伯里克利完善了雅典的民主机制,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因此古代民主政治的代表如雅典。这一国家在伯里克利主政期间达到鼎盛;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他建立了津贴制度。
(2)机构、地位: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民大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国家机构,是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沦决定。可知雅典人的法律是由公民大会制定的;该机构在政治生活中具有的地位是最高权力机构。
25.【答案】(1)东方文明:。
西方文明:。
(2)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图1反映的四个文明古国属于东方文明,位于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图2所示的文明属于西方文明,同时属于海洋文明。
(3)我们要有选择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本题考查东西方文明的对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化遗产,属于东方文明;种姓制度是古印度实行的等级制度,属于东方文明;古雅典民主政治属于西方文明;《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属于西方文明;分封制是中国古代西周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属于东方文明;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的文化遗产,属于东方文明;佛教兴起于古代印度,属于东方文明;《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颁布的成文法,因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而得名,属于西方文明。因此属于东方文明,属于西方文明。
(2)第一小问,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拉美西斯二世”,可知代表的是古埃及;由“汉谟拉比”可知代表的是古巴比伦;位于印度河流域,因此其代表的是古代印度;秦兵马俑代表了古代中国。第二小问,图1四个国家位于东方,因此属于东方文明,同时都在大河流域,属于大河文明。图2古希腊的雅典属于西方文明,同时在爱琴海附近,属于海洋文明。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继承和保护。对我们有好处的就要继承并发展、创新,对我们不好的就要大胆地舍弃。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