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碗少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少年在表演过程中的心理、情感变化。
2、通过学文,使学生感受并学习少年这种直面失败,战胜自我,走向成功的精神。
3、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感受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2、
难点: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及其作用。
课前准备:
1.2011年春晚杂技表演《高车踢碗》。
2、课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录像:2015年春晚杂技表演《高车踢碗》。
2、说说你在观看时的感受。
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一位普通的顶碗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二十多年过去了仍记忆犹新。我想,读过课文后这位少年会同样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
1.自由读课文,梳理字词,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词义。
2.圈划正面描写少年动作、神态的语句
3、文章简介
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4.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
写顶碗少年不怕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次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迭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二部分:8自然段
写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精彩
,成功?不精彩,不成功?
(四人小组学习,观点相同的交流,观点不同的先进行辩论)
(请从课文中寻找相关句子证实自己的观点)
三、深入课文,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三、感悟成功,拓展想象
1、指导学习第一次表演
(1①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少年的表演精彩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这句话是对顶碗少年表演的具体描写,在柔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的乐曲声烘托下,少年表演的柔美动作——“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与乐曲融为一体,体现了东方杂技的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忽而卧倒,忽而跃起……”写出了表演动作的变化,柔中有刚,省略号蕴含着表演动作的变化无穷。对碗的描写衬托出了少年的表演技艺高超,同时也可以看出表演的难度很大。
(2)碗掉下来后观众的反应如何?她们的心理如何?
“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观众都惊呆了。”由“惊呆了”感受到这突发事件让观众来不及做任何其它反应。
(3)失误后少年的表现是怎样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这是对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时的表情、动作的描写,表现出对观众的歉意和内疚,从“微笑”“不失风度”可以看出他对表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2、指导学习第二次表演
(1)少年第二次表演是怎样的情形?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一个接一个很难的转身”,“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
(2)失误后少年的表现如何?与第一次失误时相比他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第二次失败,使少年信心顿失,勇气锐减。“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这些描写将少年此时的沮丧、尴尬刻画得入木三分,跃然纸上。
(3)观众有什么反应?他们的心里是怎样的?
点拨:观众的起哄知识表达对少年的不满吗?
明确:随着表演的进程观众的反应也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样,先是“陶醉”,在少年快成功的时候“忍不住拍响了巴掌”,少年又一次失败后“大声的喊:行了,不不在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这说明观众看表演是非常投入的,而“不要再来了”虽然有对少年的不满,但更多的是对他的爱惜,不忍心看到他再失败。
3、指导学习第三次表演。
(1)第三次表演是在什么情形下进行的?
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躬。
经历了两次失败,少年没有被吓倒。“镇静”表现出少年经受起了失败的考验,又重新开始第三次表演。
品读老者的行为,思考老者可能会对少年说什么.
(2)怎样理解“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谁和谁在“
拼搏”?
这是作者看了表演发出的感叹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是文章的题眼所在。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赞叹。少年时在和自己拼搏,战胜自己,克服了有两次失败得到阴影,就能获得成功。
(3)表演成功后观众的反应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由“暴雨般的掌声”感受观众的激情;这不止是为表演喝彩,更是为少年坚持到底的精神喝彩。
泛读:“在以后的岁月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
提问:你这样理解这段话?
这句话与课文开头的第一句相照应,突出这次杂技表演给作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句末的省略号是作者从中受到的启示,耐人寻味。
四、探究质疑,把握文章主旨。
作者花很多笔墨,描写在场观众的表现有何作用?
作者在文中三次写到“金边红花白瓷碗”,三次写有何不同,为何这样写?
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
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失败,你是怎样做的?
学习本文后有何启示
?
总结: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六、
布置作业,巩固拓展。
1、如果你是现场的一位观众,你想对顶碗少年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
课外阅读赵丽宏的其它散文。
七、
板书:
顶碗少年
顶碗———— 失败 ——— 再失败 ———— 成功
启迪:勇于拼搏,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