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太阳和白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6《太阳和白天》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30 18:4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二上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太阳和白天》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光明使者·探寻太阳与白天的奥秘
二、课程标准依据
本课主要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1.核心概念:9. 宇宙中的地球 & 6. 物质的变化与守恒
2.学习内容:9.2 地球绕地轴自转 & 6.2 能的不同形式及其转换
3.学段目标:1~2年级学生能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是地球最主要的光和热来源。
三、教材分析
《太阳与白天》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旨在引导学生聚焦地球家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探究太阳与白天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教材引导学生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认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的特性,并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太阳光与影子的关系。本课是对前五课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深化,帮助学生建立“太阳-光明-温暖-生命”的完整认知链条,从宏观上理解太阳对地球家园的决定性作用。
四、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位置会发生变化;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是地球最主要的光和热来源;理解太阳的光被遮挡后会产生影子。
2.科学思维:能根据观察,描述太阳位置与影子变化之间的关系;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对“太阳的作用”提出自己的想法。
3.探究实践:能通过观察、模拟实验、画影子等活动,探究太阳与影子的关系。
4.态度责任:感受太阳对地球家园的重要性,激发探索宇宙的好奇心;了解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初步形成利用科技改善生活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是地球最主要的光和热来源。
2.教学难点:理解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与地面上物体影子变化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太阳东升西落的延时摄影、太阳发光发热的图片、太阳能应用产品图片);手电筒、地球仪、小玩偶(用于模拟实验);一首关于太阳的儿歌或古诗。
2.学生准备:《光明使者探索日志》(学习任务单)(每人一份)、彩笔、一支铅笔。
3.环境布置:教室窗帘可调节光线,便于进行影子实验。
七、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终极荣耀
教师活动:
“亲爱的‘地球家园小侦探’们,经过前五课的探索,你们已经集齐了五枚勋章,成为了真正的家园守护者!今天,我们将揭开最终极的奥秘,冲击最高荣誉勋章——‘光明使者’勋章!你们知道吗,我们地球家园的一切生机与活力,都来自于一位神秘的‘光明使者’,它每天准时上班,为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猜猜它是谁?没错,就是太阳!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太阳与白天的奥秘!”
学生活动:
情绪被推向高潮,对“终极荣耀”和“光明使者”的比喻充满兴趣,齐声回答“太阳!”。
设计意图:作为单元最后一课,以“终极荣耀”和“最高荣誉”激发学生的使命感。用“光明使者”的比喻点明太阳的核心作用,生动有趣,直入主题。
(二) 探究活动一:太阳的“工作” (预计时间:10分钟)
教师活动:
1.播放视频:播放太阳东升西落、阳光普照大地的延时摄影或动画。
2.引导性提问:
“这位‘光明使者’每天是怎样‘上班’的?它从哪个方向来,又从哪个方向下班?(引导说出东升西落)” “它为我们地球家园带来了哪些最重要的‘礼物’?(引导说出光和热)” “想一想,如果没有了太阳,我们的地球家园会变成什么样?(一片黑暗、寒冷、没有生命)”
3.小结:
“大家说得太好了!太阳就像地球的生命之源,它发出的光和热,让植物生长,让动物和我们人类得以生存,让我们的家园充满生机。”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并回答提问,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太阳的核心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频和层层递进的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太阳提供光热”这一核心概念,并深刻理解其对于地球家园的不可或缺性。
(三) 探究活动二:影子实验室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
“太阳送来的光,和我们玩过一个有趣的游戏,还记得吗?对,就是影子!为什么会有影子?影子和太阳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影子实验室’现在开业!”
2.演示模拟实验:在暗室中,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和小玩偶,观察影子的产生和变化。
3.引导性提问:
“看,影子出现了!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光被遮挡住了)” “我慢慢移动‘太阳’(手电筒),你发现了什么?(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也跟着变了)”
2.组织户外/窗边活动:带领学生到阳光下,两人一组,用铅笔和白纸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画影子”任务。
3.引导思考:
“上午、中午、下午,太阳的位置不同,我们影子的方向、长短一样吗?”
学生活动:
1.观察教师演示,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
2.分组到户外,亲身实践,在不同方位画下铅笔的影子,感受太阳位置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设计理念:体现探究学习。从教师演示到学生亲身实践,遵循认知规律。通过有趣的“画影子”活动,将抽象的“光沿直线传播”和“位置关系”原理转化为具象的、可操作的游戏,有效突破难点。
(四) 拓展与应用:太阳能的智慧
教师活动:
1.展示图片:出示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计算器等图片。
2.讲解与引导:
“我们聪明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早就学会了向这位‘光明使者’学习利用它的能量。他们把太阳的光和热收集起来,转化成我们能用的电和热,这就是太阳能。这样既清洁又方便,还能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呢!”
3.提问 :
“你们还在哪里见过太阳能的发明?如果让你利用太阳能,你想发明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了解太阳能的现代应用,并展开想象,思考太阳能还可以如何利用。
设计意图:将科学知识与科技应用、环境保护相联系,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魅力,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观。
(五) 总结与记录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发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内容。
2.学生活动:整理所学,完成任务单。
3.设计意图:通过书面记录,巩固课堂所学。
(六) 情感升华,致敬太阳
教师活动:
“太棒了!你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精彩的探究,完全破解了太阳的奥秘,真正理解了它对我们地球家园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我宣布,全体同学正式荣获‘光明使者’勋章!”(颁发最终勋章,集齐一套) “从古至今,太阳一直滋养着万物。我们的祖先崇拜太阳,歌颂太阳,留下了‘日出江花红胜火’等无数美丽的诗篇。(可朗诵片段)” “今天,我们更是用科技拥抱太阳,利用它的能量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这份好奇和探索之心,去发现自然界中更多的奥秘,未来也许就能由你们来创造出更了不起的太阳能科技!让我们一起,向这位伟大的‘光明使者’——太阳,致敬!”
学生活动:
获得最终荣誉,充满成就感。在古诗和科技展望中,感受自然与人文、科学与技术的交融,激发对未来的向往。
设计意图:作为单元终结,仪式感十足。将科学探索与古诗文、现代科技相结合,进行文化传承与科技展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为整个单元的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八、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 (必做):和爸爸妈妈一起寻找家里的太阳能产品,并拍照或画下来。
2.提升作业 (选做):选择一天中的三个时间(上午、中午、下午),在同一地点观察并画下同一棵树的影子,比较它们的不同。
3.拓展作业 (选做):学唱一首关于太阳的歌曲或背诵一首关于太阳的古诗。
九、教学反思
1.本节课作为单元收官之作,气氛热烈,学生的荣誉感和参与感极强。
2.“影子实验室”的环节,户外活动组织需要提前规划好时间和安全事项,确保活动高效有序。
3.将太阳能应用作为拓展内容,很好地连接了科学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4.结尾的升华部分,融合了古诗与科技,文化底蕴和未来感并存,是本节课的亮点。
5.整体流程紧凑,时间把控需非常精准。
《光明使者探索日志》(学习任务单)第6课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目标:光明使者勋章
任务一:太阳的功劳
太阳为我们带来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请画一画有了太阳,地球家园欣欣向荣的景象吧! (可画植物、动物、小朋友在阳光下快乐活动等)
[此处预留空白区域给学生绘画]
任务二:影子实验室
和你的伙伴到阳光下,将一支铅笔立在白纸上,分别在不同方位**描下它的影子。观察并填空:
1.当影子又长又淡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比较______(高/低)。
2.当影子又短又浓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比较______(高/低)。
3.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______(相同/相反)。
任务三:我的太阳能创意
我见过的太阳能产品有:__________。 我想利用太阳能发明一个:,它可以用来。 (请将你的发明画下来)
[此处预留空白区域给学生绘画]
终极勋章区: (教师评价后粘贴最终的“光明使者”勋章贴纸)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