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一上科学第一单元第3课《游戏中的观察》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
感官特工队——解锁身体的“超级侦查器”
二、课程标注依据
本课教学主要依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1.核心概念:9. 技术的核心是发明与创造(本课侧重于“工具”的使用,感官是人体自带的观察工具)
2.学习内容:13.1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本课侧重于运用感官工具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信息搜集)
3.学段目标: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三、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们自己》单元承上启下的关键一课。在学生认识了身体结构(第1课)和生长变化(第2课)后,本课引导学生关注身体的功能——感官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教材通过“用各种感官观察水果”、“猜猜袋子里是什么”等游戏活动,训练学生有目的地运用眼、耳、鼻、舌、手(触觉)进行观察和辨别,初步体验综合运用感官获取全面信息的方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科学观察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眼、耳、鼻、舌、皮肤(手)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2.科学思维:在游戏中能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比较和判断,初步发展综合思维能力。
3.探究实践:能通过多种感官游戏,描述物体的特征,并尝试判断物体。
4.态度责任:在游戏中感受合作与交流的乐趣,体会到细心观察的重要性,乐于探索未知。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有目的地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获取的信息,对物体进行整体判断。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含感官儿歌、任务提示)、多个“神秘触摸袋”(内装不同物品,如橙子、松果、毛绒球、表面不同的积木等)、眼罩、摇铃/沙锤等发声物品、多种水果切片(苹果、梨、橙子,确保卫生安全)、奖励小徽章。
2.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彩笔。
3.环境准备:教室布置便于小组活动,留有游戏空间。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发布任务,激发使命
教师活动:
“集合!‘小小科学家训练营’的队员们!经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是非常出色的‘身体侦察兵’和‘成长侦探’了。今天,我们将迎来一项更酷的任务——组建一支感官特工队!” “什么是感官?它们就是我们身体里自带的‘超级侦查器’!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双手,能帮助我们搜集到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情报。今天,特工队的终极考核就是:通过三关游戏挑战,充分解锁和锻炼你们的感官超能力!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学生活动:
进入“感官特工”角色,对游戏挑战充满期待。
设计理念:延续单元大情境,通过组建“特工队”和“解锁超能力”的比喻,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喜爱的游戏挑战,极大激发参与感。
(二) 新授:三关挑战,解锁感官
第一关:触觉大挑战(神秘触摸袋)
教师活动 :
“第一关,考验你们的‘触觉超能力’!每个小组会拿到一个‘神秘触摸袋’,里面藏着一件宝贝。特工规则是:只许用手摸,不许用眼睛看。” “请轻轻地把手伸进去,仔细地摸一摸。它是什么形状的?是大的还是小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是软的还是硬的?把你摸到的‘情报’小声地和组员分享,并一起猜猜它可能是什么。完成《任务单》第一项!”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轮流触摸袋中物品,用语言描述触感(光滑、粗糙、硬、软、有尖刺等),并共同猜测物品名称。
设计理念:聚焦训练单一感官(触觉),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有目的地提取特征信息(形状、质地),并尝试进行初步推理判断。强调合作与交流。
第二关:听觉与嗅觉大挑战(猜猜我是谁)
教师活动:
“恭喜大家成功解锁‘触觉’!第二关难度升级,需要同时调动你们的‘听觉’和‘嗅觉’!” “首先,我会请一位特工背对大家,我会发出一种声音(摇铃、搓纸、倒水…),请你用耳朵侦查,猜猜是什么声音。” “接下来,我会请一位特工戴上眼罩,我用小杯子让你闻一种气味(橙子皮、苹果片…),请你用鼻子侦查,猜猜是什么东西。完成《任务单》第二项!”
学生活动:
个别学生挑战听声辨物和闻味辨物,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和评判,共同参与。
设计理念:增加感官维度,训练听觉和嗅觉的辨别能力。通过个别展示和集体参与的形式,保持课堂节奏和全体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关:综合情报站(水果侦探)
教师活动:
“太棒了!各位特工的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强!现在进入最终考验——综合情报站!我们需要动用所有感官超能力来全面侦查一个目标。” “每个小组会分到几片不同的水果。请你们用眼睛看它的颜色和形状,用鼻子闻它的气味,在老师允许并确保卫生的情况下,用舌头尝它的味道,用手摸摸它的果皮。调动所有感官,搜集全面情报,然后在《任务单》上为每种水果画出它的特征档案!”
学生活动:
小组合作,运用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全面观察水果切片,合作完成《任务单》上的“水果特征档案”图画记录。
设计理念:这是本课的高潮和综合应用环节,强调感官的综合运用。通过绘制“特征档案”,将观察结果可视化,融合了科学记录与美术表达。严格的卫生安全提示是必要的前置条件。
(三) 总结与升华
教师活动:
“任务完成!各位感官特工,请亮出你们的特征档案!真是太精彩了!” “通过今天的挑战,我们知道了,我们的感官就像一位位各有所长的专家,眼睛是‘色彩专家’,鼻子是‘气味专家’……当我们把这些专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就能得到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这就是科学观察的魅力!”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善于观察的民族。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神农氏,就是通过看、摸、闻、尝(重复并强调这四个动作)各种植物,发现了哪些能治病,哪些能做食物,奠定了中医药学的基础。这种勇于探索、细心求证的精神,就是我们一代代传下来的科学精神!希望我们的小特工们也能把这种精神用在以后所有的学习和生活中!”
学生活动:
分享自己的“水果特征档案”,聆听总结,感受综合观察的力量和科学精神的传承。
设计理念:总结本课核心——综合运用感官。通过引入“神农尝百草”的中华科学故事,将“观察”这一科学方法上升到科学精神和文化传承的高度,使情感升华自然、厚重且具有民族特色。
(四) 课堂评价 (贯穿全程)
1.教师观察学生在各关卡中的表现,颁发“感官小特工”徽章。
2.通过《学习任务单》评价学生观察的全面性和记录的准确性。
3.小组内互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
八、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回家后,用今天学的方法,选一种家里的水果,向家人介绍它的颜色、形状、气味和味道。
2.提升作业:和爸爸妈妈玩“猜物品”游戏,蒙上眼睛,用手摸或听声音,猜一个物品。
3.拓展作业:读一读《神农尝百草》的故事绘本。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游戏化设计完全契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三个关卡难度递进,层次清晰。“神秘触摸袋”和“水果侦探”环节效果最好。需特别注意“尝”的环节的卫生和安全管理,必须反复强调规则。引入“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作为升华点,文化契合度高,成功地将科学方法与传统文化和精神相结合,效果超出预期。
附:《学习任务单》
“小小科学家训练营”任务单(三)
任务名称:感官特工队 特工姓名:__________
第一关:触觉情报
我的神秘物体摸起来:_____________ (如:滑滑的、毛毛的、硬硬的) 我猜它是:_____________ (猜对了请给自己画个 )
第二关:听觉 & 嗅觉情报
我听到的声音像是:_____________ 我闻到的气味像是:_____________ (猜对了请给自己画个 )
第三关:综合情报站(水果特征档案)
请为你侦查的水果画一幅肖像,并写出或画出它的特点。 (提供2-3个画框,旁边标注:看 / 闻 / 摸 / 尝)
特工心得: 今天我使用了( )种感官超能力。 在小组里,我( 积极分享了情报 / 认真听取了同伴的意见 )。
特工签名: __________ 营长盖章: 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