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三)及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三)及参考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30 10:5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三)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6页,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学号。
从古代精巧的陶瓷工艺,到父辈手中的纸鸢,再到如今的智能手环,不同时代藏着不同的生活智慧与乐趣。学校开展“时光里的智慧与乐趣”主题探索周活动,通过语言积累、演讲筹备、跨时代对比阅读、生活感悟书写四个环节,解锁古今生活中的美好,现在开启你的探索之旅吧!
积累与运用(38分)
情境一:古代“工艺美学”解码
探索首站聚焦古代陶瓷工艺,读懂这份美感需先解锁语言技能,才能感受古人“匠心独运”的设计智慧。
一、 阅读语段,完成习题(8分)
古代陶瓷是指尖的艺术,更是文化的载体。这些瓷瓶以细腻的陶土为原料,经匠人反复揉捏、塑形,再施上透亮的釉( )彩,烧制后表面光润如玉。瓶身上的图案多样,有的绘着山水村落,有的刻着花鸟鱼虫,diāo kè( )的纹路疏密有致,既展现了匠人的(匠心独运 标新立异),又赋予陶瓷灵动的生机。
在古代,陶瓷常置于书房案( )头,与笔墨纸砚相映成趣。无论是“窗竹影摇书案上”的清晨,还是“夜阑卧听风吹雨”的夜晚,抑或“明月松间照”的黄昏……陶瓷都静静伫立,营造出(雅致 优雅)而(静谧 肃静)的氛围,为生活添一份温润。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中写词语(1分)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3.“案头”的意思是( )(1分)
A. 案件的开头 B. 桌子上 C. 文件堆 D. 岸边
4.请用“√”从文中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使句子通顺。(4分)
二、补充四字词语并填空(7分)
①别出心( ) ②大步( )星 ③自( )自受 ④惊天( )地
⑤技高一( ) ⑥斩钉( )铁 ⑦全神( )注 ⑧弄巧成( )
1.含反义词的词语: (1分)
2.形容“事业声势浩大”的词语: (2分)
3.替换“他的设计比别人新颖,总能脱颖而出”中“比别人新颖”的词语:
(2分)
选择题(9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通过参观陶瓷博物馆,让我们读懂了古代匠人的智慧。
B. 学校把每周三定为“阅读日”,目的是让大家养成阅读习惯。
C. 老舍先生来到草原,看到了碧绿的草原和牧民的欢呼声。
D. 这款智能手表因轻便、续航久的特点而受到欢迎。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集市上热闹极了:有卖小吃的、有捏面人的、有吹糖人的。
B. “这陶瓷真精美!”她赞叹道,“要是能了解它的烧制过程就好了。”
C. 他一会儿观察瓷瓶花纹;一会儿记录尺寸;一会儿询问匠人技巧。
D. 我也不知道该选哪款——是素雅的青花瓷,还是华丽的粉彩瓷?
3.对下面语段“点面结合”写法分析错误的是( )(3分)
陶瓷展上,参观者们驻足欣赏。一位白发老人戴着放大镜,仔细端详瓷瓶上的纹路;一对年轻夫妇拿着手机,边拍边讨论图案寓意;一群孩子围着展柜,踮着脚好奇地张望。大家都被古代陶瓷的魅力吸引。
A. 第1、4句是“面”的描写 B. 第2、3句是“点”的描写
C. 仅突出了老人的专注 D. 既有整体氛围,又有个体细节
4.下列课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草原》通过描写草原美景和牧民热情,体现蒙汉情深。
B. 《宇宙生命之谜》中,火星因环境与地球相似,被重点分析是否有生命。
C. 《狼牙山五壮士》用点面结合写法,展现五壮士的英勇。
D. 《穷人》中“寒风呼啸”的环境描写,反衬桑娜夫妇的富有。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陶瓷不仅美观,还能传承文化。”爷爷指着瓷瓶对我说。(改为不用“说”的表达)(2分)
2.用排比写“美”的含义:美是绽放在枝头的一朵梅花, , 。(2分)
3.用环境描写表现“图书馆安静”:图书馆里,大家低头看书。窗外, 。(2分)
五、 填空(5分)
1.爱国志士的誓言永流传:曹植“捐躯赴国难, ”,李纲“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陆游“位卑未敢 ”。
2.诗中四季皆美景: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 ”,夏日“黑云翻墨未遮山, ”,秋日“移舟泊烟渚, ”,冬日“忽如一夜春风来, ”。
情境二:“匠心精神”演讲筹备
作为演讲选手,需筛选事例、设计结尾,传递对匠心的崇敬。
六、综合性学习(7分)
1. 下列事例不符合“匠心精神”主题的是( )(2分)
A. 古代匠人反复打磨陶瓷 B. 鲁班发明锯子
C. 消防员救火 D. 工匠精修钟表
2. 设计演讲结尾,表达对匠心的崇敬:(3分)
3. 下列演讲建议不可取的是( )(2分)
A. 用陶瓷烧制故事引入,吸引听众 B. 语气坚定,体现对匠心的敬佩
C. 穿传统服饰,贴合主题 D. 全程低头念稿,避免紧张
阅读与理解(25分)
情境三:跨时代“生活乐趣”对比与科技探索
对比不同时代的乐趣,探索科技与生活的变化。
七、阅读理解(25分)
(一)对比阅读(11分)
【材料一】
①父辈的童年,纸鸢是春日的伙伴。竹篾做骨,棉纸为面,用毛笔绘上花鸟,系上棉线,迎着风奔跑,纸鸢便飞向蓝天,载着笑声越高越远。
②“90后”的童年,动漫周边是珍藏。四驱车、漫画书、手办……放学后围着玩具店,攒零花钱买下心仪的物件,是最快乐的时光。
③“00后”的童年,平板电脑是玩伴。指尖滑动间,能看动画、玩益智游戏,在虚拟世界里探索新奇。
④“10后”的童年,智能玩具是新宠。会对话的机器人、能编程的小车,在互动中感受科技的乐趣。
【材料二】
①纸鸢的玩法简单却充满野趣:选个有风的午后,一人举鸢,一人放线,待风来便松开,线绳一紧一松,纸鸢便稳稳升空。若线断了,追着纸鸢跑,也是满满的欢乐。
②智能机器人的玩法多样:能讲故事、教知识,还能跟人对话。按一下按钮,它会唱儿歌;摇一摇,它会跳舞,成为孩子的“小伙伴”。
1. 梳理不同时代的乐趣(4分)
时代 乐趣载体 核心特点
父辈 纸鸢 ①______
“90 后” 动漫周边 ②______
“00 后” 平板电脑 ③______
“10 后” 智能玩具 ④______
2. 为材料一选对应的乐趣场景(填序号)(4分)
①追纸鸢 ②玩编程小车 ③攒钱买手办 ④看平板动画
父辈:______ “90后”:______ “00后”:______ “10后”:______
3. 观点表达:“谁的童年乐趣更多”(3分)
我的观点:
(二)课外阅读(14分)
智能手环:贴身的“生活助手”
①如今,智能手环成了不少人的随身物品。它模样小巧,戴在手腕上轻便无负担,却藏着大大的智慧,能记录运动数据、监测健康状况,还能接收消息提醒,成为贴心的“生活助手”。
②智能手环的核心是内置传感器,能实时捕捉人体数据。比如运动时,它能记录步数、距离,甚至计算消耗的卡路里;睡觉时,它能监测睡眠时长和深度,帮你了解睡眠质量。这些数据通过蓝牙同步到手机,生成直观的图表,让你清晰掌握自身状态。
③与传统手表相比,智能手环的优势很明显。传统手表只能看时间,而智能手环功能更丰富——接电话、收微信、设闹钟,甚至在手机没电时,还能显示来电号码。它的续航能力也很强,充一次电,通常能使用一周左右,不用频繁充电。
④不过,智能手环也有局限。它的屏幕小,查看复杂信息不方便;监测健康数据时,精度不如专业医疗设备,只能作为日常参考。未来,随着科技发展,智能手环可能会更轻薄、功能更精准,甚至能与医疗设备联动,更好地服务生活。
1. 短文开头的作用是( )(2分)
A. 总结全文 B. 引出智能手环的话题 C. 提出观点 D. 渲染气氛
2. 短文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2分)
A. 列数字 B. 作比较 C. 举例子 D. 打比方
3. 关于智能手环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 屏幕大,查看信息方便 B. 续航短,需每天充电
C. 能监测睡眠质量 D. 健康数据精度与医疗设备相当
4. 智能手环的发展方向可能是( )(2分)
A. 体积变大,功能减少 B. 更轻薄,精度更高
C. 取代手机,成为主要通讯工具 D. 只专注于运动记录
5. 分析“通常能使用一周左右”中“通常”的表达效果(3分)
6. 短文对比了智能手环与传统手表的哪些区别?(3分)
写作与表达(30分)
情境四:“生活美好瞬间”书写
八、写作(30分)
从“____让生活更美好”或“尝试”中任选一个主题,写下美好或有收获的瞬间。
选项1:____让生活更美好
要求:1. 补充题目(如“陶瓷制作”“阅读”“科技”);2. 结合具体事例,写出“美好”的过程;3. 语句通顺,不少于400字。
选项2:尝试
要求:1. 写清楚尝试的原因、过程和感受;2. 有细节描写,不少于400字。
2025-2026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三)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38分)
一、阅读语段完成习题(8分)
1. 根据拼音写词语(1分)
雕刻(错1字该词不得分)
2. 加点字注音(2分)
釉(yòu)、案(àn)(每空1分)
3. “案头”含义(1分)
B(解析:“案头”指书桌上面,A项“案件开头”、C项“文件堆”、D项“岸边”均不符合语境)
4. 选择恰当词语(4分)
匠心独运√、雅致√、静谧√(解析:“匠心独运”强调匠人巧妙的构思,符合陶瓷设计;“雅致”形容氛围高雅别致,“静谧”形容安静,贴合书房场景;“标新立异”侧重创新过度,“优雅”多形容人,“肃静”侧重严肃安静,均不恰当)
二、补充四字词语并填空(7分)
1. 含反义词的词语(1分)
惊天动地(解析:“天”与“地”为反义词,其他词语无反义词)
2. 形容“事业声势浩大”的词语(2分)
惊天动地(解析:“惊天动地”可形容事业影响深远、声势浩大)
3. 替换“比别人新颖”的词语(2分)
别出心裁(解析:“别出心裁”指构思与众不同,与“设计新颖”含义一致)
三、选择题(9分)
1. 病句判断(3分)
B(解析:A项“通过……让……”缺少主语,删除其一;C项“看到欢呼声”搭配不当,可加“听到了”;D项“因……的特点”句式杂糅,改为“因轻便、续航久的优势”;B项无病句)
2. 标点符号判断(3分)
B(解析:A项冒号后并列短语用逗号,不用顿号;C项短分句用逗号,不用分号;D项破折号改为冒号,表选择;B项标点使用正确)
3. “点面结合”分析(3分)
C(解析:语段既写了老人,也写了年轻夫妇和孩子,并非“仅突出老人”,C项分析错误)
4. 课文表述判断(3分)
D(解析:《穷人》中“寒风呼啸”反衬桑娜夫妇的善良,而非“富有”,D项表述错误)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 改写句子(2分)
示例:爷爷指着瓷瓶,向我介绍:“陶瓷不仅美观,还能传承文化。”(不用“说”,用“介绍”“讲述”等词,保持原意即可)
2. 排比句仿写(2分)
示例:美是流淌在山间的一汪清泉,美是闪烁在夜空中的一颗星星(用“美是……”句式,构成排比,语句通顺即可)
3. 环境描写(2分)
示例:窗外,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连鸟儿都停止了鸣叫,只有微风轻轻拂过树叶的沙沙声(通过“鸟儿不叫”“微风沙沙”体现安静,符合图书馆氛围即可)
五、填空(5分,每空0.5分)
1. 视死忽如归、不可以尺寸与人、忘忧国
2. 万紫千红总是春、白雨跳珠乱入船、日暮客愁新、千树万树梨花开
综合性学习(7分)
六、1. 事例判断(2分)
C(解析:“消防员救火”体现责任与勇敢,与“匠心精神”(专注、精细)无关,C项不符合主题)
2. 演讲结尾(3分)
示例: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古代匠人用双手打磨陶瓷,现代工匠用坚守传承技艺——匠心是精益求精的执着,是代代相传的坚守。让我们向匠心致敬,让这份智慧与精神永远流传!(表达崇敬,语言真挚,符合主题即可)
3. 演讲建议判断(2分)
D(解析:“全程低头念稿”会影响与听众的互动,不符合演讲要求,D项建议不可取)
阅读与理解(25分)
七、阅读理解
(一)对比阅读(11分)
1. 梳理乐趣特点(4分,每空1分)
①亲近自然、充满野趣 ②珍藏喜爱、充满期待 ③虚拟互动、探索新奇 ④科技互动、功能多样
2. 匹配场景(4分,每空1分)
父辈:①;“90后”:③;“00后”:④;“10后”:②;(根据材料中不同时代的乐趣载体匹配场景)
3. 观点表达(3分)
示例:我认为每个时代的童年都有独特乐趣。父辈在自然中奔跑,享受野趣;“10后”在科技中探索,感受新奇。不同时代的乐趣虽不同,但都能带来快乐,没有“更多”之分(观点明确,理由合理即可)
(二)课外阅读《智能手环:贴身的“生活助手”》(14分)
1. 开头作用(2分)
B(解析:开头介绍智能手环的用途,引出说明对象,而非总结、提观点或渲染气氛)
2. 说明方法判断(2分)
D(解析:文中用“一周左右”列数字,用智能手环与传统手表作比较,用“记录步数”“监测睡眠”举例子,无打比方)
3. 特点判断(2分)
C(解析:A项“屏幕大”错误,文中说“屏幕小”;B项“续航短”错误,文中说“续航强”;D项“精度相当”错误,文中说“精度不如专业设备”;C项正确)
4. 发展方向判断(2分)
B(解析:文中提到未来“更轻薄、功能更精准”,B项符合;A项“功能减少”、C项“取代手机”、D项“只专注运动”均不符合)
5. “通常”表达效果(3分)
“通常”表示“一般情况下”,说明智能手环充一次电一般能用一周,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如频繁使用导致续航缩短),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解释“通常”含义+结合语境+体现语言特点)
6. 对比区别(3分)
①功能:传统手表只能看时间,智能手环能记录运动、监测健康、接消息;②续航:智能手环充一次电用一周,传统手表需定期换电池或充电;③实用性:智能手环在手机没电时能显示来电号码,传统手表无此功能(答出两点即可)
写作与表达(30分)
八、写作评分标准
等级 分数范围 评分要点
一类文(27-30 分) 27-30 分 1. 选 “____让生活更美好”:题目补充恰当(如 “陶瓷制作”“科技”),结合 1-2 个具体事例,详细写清 “美好” 的过程,有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选 “尝试”:写清尝试的原因(如尝试制作陶瓷)、过程(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感受(收获与成长)。2. 情感真实,语句通顺,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3. 字数≥400 字,无明显错别字。
二类文(24-26 分) 24-26 分 1. 选 “____让生活更美好”:题目补充恰当,有具体事例,能体现 “美好”;选 “尝试”:有尝试的过程,能体现感受。2. 情感较真实,语句通顺,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3. 字数 400-450 字,错别字≤3 个。
三类文(18-23 分) 18-23 分 1. 选 “____让生活更美好”:题目补充恰当,事例较笼统,“美好” 体现不明显;选 “尝试”:尝试过程简单,感受平淡。2. 语句基本通顺,少量语病,无或仅用一种修辞手法。3. 字数 350-400 字,错别字 4-6 个。
四类文(17 分及以下) 17 分及以下 1. 选 “____让生活更美好”:题目未补充或补充不当,无具体事例;选 “尝试”:无完整尝试过程,偏离主题。2. 语句不通顺,语病多,无修辞手法。3. 字数<350 字,错别字>7 个。
示例 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