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测试(期中)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测试(期中)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30 09:32:44

文档简介

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
高一年级(2024级,2025级)语文学科第5,1学段教与学质量诊断试题卷
考试时间:2025.10.27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这棵栽植于道光年间的古树是一棵‘救命树’,保护在树上避难的村民免受洪水侵袭,如今我们
将其列为‘乡愁保护点’,有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在雄安新区大王镇大阳村,安新县乡愁
保护工作队成员周建斌指着一棵古槐树说道。
雄安新区已经进入大规模开士建设阶段,在如火如茶建设场面背后,一些承载村民过往记忆的古宅、
老树依然挺立,成为雄安新区的“乡愁文化遗产”。
为保护雄安新区的“乡愁文化遗产”,雄安新区在全国没有可资借鉴的情况下,率先成立雄安新区
“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首创雄安新区“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随着“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的开展,雄安新区乡愁家底变得清晰起来。目前,雄安全城物质类乡
愁点总数2367项,非物质类乡愁遗产总数186项。
“2020年新区征迁村原有88处‘乡愁保护点’,经过我们实地调查,又新增了93处。”雄安新
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乡愁专班组长辛公舜说。
据辛公舜介绍,在雄安新区的大规模开工建设中也出现了工程建设和“乡愁保护点”位置冲突的现
象,雄安新区乡愁工作专班采取了“一案一政策”的活态保护措施,根据“乡愁文化遗产”价值和规划
建设需要,针对每一处“乡愁文化遗产”的特点制定了“特殊”政策,有效保护“乡愁文化遗产”的同
时也配合了施工单位的工程进度。
雄安新区未来将利用保存下来的古宅以及古宅构件建设历史街区,利用老物件建设展示新区农耕、
渔猎以及民间艺术的博物馆,利用古树打造乡愁林,让未来的新区居民记得住“乡愁”。
除此之外,雄安新区将启动“数字乡愁”影像留存和“数字乡愁云”工作,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三
维展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三维实时渲染技术等,构建与现实世界孪生的数字虚拟空间。通过对雄
安新区内的数字乡愁点进行V及视频解说制作,建立“数字乡愁”文化平台,最大限度保留和记录古
村落乡愁。
未来,雄安新区将进一步打造相应的雄安历史文化传承基地和展示区域,将传统文化融入雄安城市
风貌之中。
(摘编自鲁达、崔涛《“乡愁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融入雄安规划建设》)
材料二:
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
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
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扩大
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一这还是以
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
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个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另外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就拿我们自己来说罢,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
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籍贯毫无改变,甚至
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苏吴江”了。我们的祖宗在吴
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
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
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
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
试卷第1页共4页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
高一年级(2024级,2025级)语文学科第5,1学段教与学质量诊断试题答案
1
2
3
6
7
10
11
1214
18
19
20
D
8
A
C
ACF
D
0
C
A
C
1.D【解析】D.“和血缘有本质的不同”错误。原文“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
生或所住的地方,
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可见
归根结底,还是属于血缘的范畴。
2.B【解析】B.“不仅会通过建设历史街区、博物馆等来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还会构建数字虚拟空间来
保护非物质类乡愁遗产”错误。雄安新区未来保护乡愁的两种方式不是分别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和非物质
类乡愁遗产,而是既保护物质类乡愁遗产又保护非物质类乡愁遗产。
3.A【解析】材料二的观点是:乡士社会中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A吴伯雄回乡祭祖,是认祖归宗,
是血缘性地缘的体现。B两头婚说的是当地婚姻习俗,与血缘无关。C.襄阳的金庸迷们追思纪念金庸,是
一种地缘性体现,与血缘无关。D.农村务工留守的情况与乡土社会血缘性的地缘无关。故选A。
4.①引用论证,引用儿谣“摇摇摇,摇到外婆家”,论证“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②比喻论证,用细
胞分裂”比喻人口繁殖,形象地论证了血缘社群的分裂。③举例论证,举自己的事例,论证血缘性的地
缘更是显著的观点。④对比论证,将乡土社会与现代都市进行对比,论证乡土社会中血缘与地缘很难分
开。
5.①材料一写了“是什么”:乡愁是离开故土的村民对过往生活的美好记忆。②又写了“怎样做”:地方
政府重视乡愁,采用各种手段来留住乡愁。③材料二写了“为什么”:乡土社会中,血缘社群分裂,一部
分人远离故土落籍他乡,于是产生了乡愁。
6.C【解析)C.“本文中的姑娘比《百合花》中的‘新媳妇'更能体现出军民鱼水情的主旨”错误。本文中
姑娘还有一重身份是妇女自卫队队员,而新媳妇是一名普通老百姓,相比较而言,新媳妇毫不犹豫为牺
牲战士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更能体现军民鱼水情的主旨。
7.B【解析】B“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渲染手法”错误。本文主要采用白描手法,如“姑娘有十六
岁,穿一件红色的棉袄,头发梳得很平,动作很敏捷,和人说话的时候眼睛便盯住人”;选项中“抓住人
物的典型特征,寥寥几笔就能将人物的动作、神态描绘得生动传神”也体现的是白描手法。
8.①荒草与风:传递动态寒意,“荒草俯到地面上”,赋予荒草“屈服”的动态,风的猛烈借荒草“生命化”
呈现,直观传递刺骨寒意,铺垫下文顾林因寒风连打了三个寒噤。
②云:烘托压抑氛围,“云沉重得怕人”,将云拟作有“重量”的生命体,营造压抑感,暗示人物处境艰难,
为投宿铺垫。
③焦枯树叶:暗示环境严酷,“树叶焦枯坠落”,以树叶“枯萎凋零”的生命状态,强化霜寒的严酷,呼应
人物赶路的窘迫。
9.两部作品在女性形象塑造上的共性,贴合文本二“以细节凸显性格”“朴素中蕴藏温润诗意”的评价:
①特质共性:质朴与大义并存。《红棉袄》姑娘:虽有接待陌生人的“踌躇”、提及迷信偏方的天真,却
能在战士畏寒时“断然脱棉袄”,展现普通村民的质朴与舍己为人的大义;《百合花》新媳妇:虽因羞涩
“脸发白”“扭捏”,却在通讯员牺牲后主动献出新婚棉被,同样体现平凡人的质朴与面对大义时的果敢。
②塑造方式共性:以细节描写替代说教。二者均无冗长的身份介绍或心理描写,而是通过具体细节如姑
娘“递棉袄”、新媳妇“把棉被铺在棺材上”凸显性格,符合孙犁“不依赖激烈冲突,以片段式细节显人物
光辉”的创作特点,让女性形象既真实可感,又充满诗意温度。
10.ACF【解析】句意:元和十年七月,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第一个上书议论他冤枉,急切请
求逮捕强盗以洗雪国耻。“十年七月”是句外时间状语,后面A处断开;“盗杀宰相武元衡”中,“盗”是主
语,“杀”是谓语,“宰相武元衡”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其后C处断开;“居易首上疏论其冤”中,“居易
是主语,“首上疏论其冤”是谓语部分,句子结构完整,其后F处断开;“以”连词,表目的,前后联系紧
密,不可断开;“国耻”是“雪”的宾语,二者不能断开。故选ACF。
11.D【解析】D.“掌管文职官吏的..科举..等事务”错误,“科举”不归吏部掌管,为礼部掌管。
12.B【解析】B.“弱冠之年"错误。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
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由原文“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可知,
创作的文章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士顾况的赞许是在十五六岁时。
13.(1)(我)于是撰写一首长诗,作歌来赠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个字,命名为《琵琶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