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初二科学期中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4)初二科学期中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31 08:4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新初二科学期中复习讲义(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2.师生间开展掰手腕活动。假设学生对老师的力为F1,老师对学生的力为F2,若老师获胜,则关于两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3.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翌日,神舟十八号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航天员乘组入驻空间站。5月18日,神十八号乘组出舱活动约8.5小时,创造了我国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新纪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八号飞船相对于空间站是静止的
B.神舟十八号飞船绕地飞行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C.航天员到达空间站后,质量减小
D.出舱活动时,航天员的惯性消失
4.在研究“远视眼的矫正”时,王亮拿一个远视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如图所示烛焰清晰的像,移去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又变得模糊。则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
A.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B.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5.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C.当u=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当u=25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6.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7.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相同,音色不同 B.甲、丙的音调不同和响度相同
C.甲、丁的音调、音色都相同 D.乙、丁的音调响度都不同
8.如图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根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D.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9.如图所示是眼球和耳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的形成是由于4过度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B.结构10能够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结构9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D.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4的调节,在7上形成视觉
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D.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可以扩大视野
11.下列是一些常见的光学实验,其中实验设计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  )
A.图甲:将右侧背景板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B.图乙:用茶色玻璃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图丙:抬起木板的B端使杯子倾斜,可研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大小变化规律
D.图丁:改变小孔形状,是为了研究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是否有关
12.如图所示,若要使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射中墙上的目标,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
A.激光笔向右平移远离墙壁 B.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角
C.平面镜水平向下移动 D.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
13.如图,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
则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关系以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和F乙的关系,正确的是(  )
A.ρ甲= ρ乙,F甲< F乙 B.ρ甲 > ρ乙,F甲 = F乙
C.ρ甲< ρ乙,F甲> F乙 D.ρ甲 > ρ乙,F甲 > F乙
14.用轻质细线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图所示。今对小球a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同时对小球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最后达到平衡。平衡后的状态可能是(  )
A. B.
C. D.
15.如图所示,一辆表面光滑的小车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小球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车突然停止运动,则两个小球(设车无限长,其他阻力不计)(  )
A.一定相撞 B.一定不相撞
C.若 则肯定相撞 D.无法确定是否相撞
16.如图所示,取完全相同的砖块1块、2块、3块,分别竖放、平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和p丙(已知砖块的长>宽>高,高小于长的一半),则(  )
A.p甲=p丙>p乙 B.p甲=p丙< p乙 C.p甲>p乙>p丙 D.p甲< p乙17.如图所示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装置,容器中装有水,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向上。若保持探头深度不变,则对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当探头橡皮膜向下时,h增大
B.当探头橡皮膜向下时,h减小
C.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增大
D.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酒精,h减小
18.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拉力 F 的作用,其中 F-t和 v-t图像分别如图乙、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0~6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小于其受到的摩擦力
B.6~8 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2 N
C.6~8 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10 N
D.8~10 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 20 m
19.足球是金华四中的特色运动,如图是小明参加足球赛射门的情景,在射门过程中(  )
A.脚对球施加了力,而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球受的重力的方向始终水平向前
C.运动员不与球接触,则运动员就不会对球有力的作用
D.球的运动状态始终不变
20.如图一个重为G1的杯子中装有重为G2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杯底的压力为N1,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N2,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N1与N3是一对平衡力 D.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1.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平拉动长木板A,可测出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
B.拉动长木板A 的速度越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
C.在木块B上增加重物,拉动A 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在长木板A上铺毛巾,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2.如图是樊振东打乒乓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只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
B.乒乓球被击打后在空中能继续飞行,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乒乓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D.乒乓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3.如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的作用下,质量为m的木块可在两块长木板间以速度v匀速下落,若保持 F1 和F2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要使木块m 以 2v 的速度匀速向上滑动,则木块受到向上的推力应为 (  )
A.mg B.2mg
C.3mg D.
24.如图所示是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关于运载火箭升空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B.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C.以发射架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D.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载人飞船是运动的
25.几十年来,我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空间站包括天和核心舱、梦天实验舱、问天实验舱、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五个模块
B.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是建造载人空间站
C.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
D.“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完成
26. 如图所示,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比乙粗,它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不同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 F甲、F乙。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PA、PB。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乙,PAF乙
B.
C.
D.<ρ乙,PA27.如图所示,一只盛有水的瓶子,瓶口用橡胶塞塞紧,橡胶塞的中央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管内有一定高度的水。如果分别将塞在瓶壁上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拔掉,那么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孔有水射出,b孔没有水射出 B.b孔有水射出,a孔没有水射出
C.a,b两孔都有水射出 D.a,b两孔都没有水射出
二、填空题
28.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   ,折射角等于   ,分界面的   (上/下/左/右)侧是玻璃。
2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下图所示。此时,从侧面看去白纸比较   (选填“亮”或“暗”),因为光在白纸表面发生   反射;如果眼晴挨着手电筒正对着桌面往下看,则   比较亮。
30.如图甲所示,医生在为患有近视眼的小红同学检查视力,小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她离视力表像的距离应是    m,同时小红看到她的电子表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为乙图,它的实际时间是   .当小红检查完视力后慢慢面镜,她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雨后晴朗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面上的积水,迎着月光走路时地上   (填“亮处或“暗处”)是水,而背对月光走路时地上   (填“亮处”或“暗处”)是水。某同学迎着月光走,暗处发生的是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这种反射   (填“遵循”或“不遵循”)的光的反射定律。
3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方便测量物体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术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B放置在水平的木板A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一端与木块B相连,另一端与上端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的秤钩相连,且细绳的 ab段保持竖直,cd段保持水平。 (木板A足够长,不计细绳重力和滑轮摩擦)
(1)用水平向右的拉力 F拉动木板A向右运动,待木块B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此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接着将拉力F增大一倍,木块 B 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撤去水平拉力F后,当木板A和木块B都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仍为3N,此时木板A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   (选填“向右”或“向左”)。
33.小科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推木箱,当用 牛的力时没推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1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牛;当用 牛的力推,木箱恰好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0牛:当用 牛的力推,木箱加速前进,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f3为   牛。
34.在生活和生产中,镜子的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1)小明在医院中看到口腔科医生的头上有个小镜子,这是一个   (填“平面”“凹面”或“凸面”)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使射入病人口腔中的光较   (填“强”或“弱”)。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经常把要伸入病人口腔中的一个小镜子先在火上烤一烤,这个小镜子是一个   (填“平
面”“凹面”或“凸面”)镜,利用它可以看到牙齿的像。
(2)小明要制作简易潜望镜,他应该在纸筒中装入两块   (填“平面”“凸面”或“凹面”)镜
三、实验与探究题
35.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 1,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出现一个   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时,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需要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   。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2,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
(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在逐渐变短,出现了如图3 所示现象,为了把像调整到光屏中央,应选____。
A.将蜡烛向下移动 B.将凸透镜向下移动 C.将光屏向下移动
(5)实验中他不小心用纸把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了,此时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3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P、Q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
实 验 序号 入 射 角α 反 射 角β
① 50° 50°
     
     
(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P沿E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Q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F。接着将纸板Q绕ON向后翻折,此时反射光束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在纸板Q绕ON向后翻折的过程中,反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选填“改变”或“不变”);
(2)如图乙,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P、Q整体倾斜,让光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纸板Q 上   (选填“有”或“没有”)反射光束;
(3)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需要记录多组数据,目的是为了   。
37.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进行了如下操作:
步骤一:让三束平行激光射向透镜,移动右侧的光屏,结果在距离透镜10cm处,看到光屏上有一个亮点。
步骤二:将激光束换成蜡烛,一边移动点燃的蜡烛,一边移动光屏,记下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物距u/ cm 像距v/ cm 像的大小
1 40.0 13.0 缩小
2 30.0 18.0 缩小
3 20.0 20.0 等大
4 15.0 30.0 放大
5 12.0 50.0 放大
根据以上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将物体由距离透镜40cm 处匀速移动到距离透镜20cm处,所用的时间为 2s,物体移动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的像移动的平均速度。
(3)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填字母)。
A.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B.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C.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D.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4)该同学取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把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某个位置,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当他拿掉自己的眼镜后,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
3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对折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B.如图甲所示,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 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 和角r。
D.纸板ENF 由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在光的反射中,   。
(3)该实验中硬纸板 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探究光的反射中   。
(4)在图甲中,如果将光线沿着BO 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   。
39.针对弹簧弹力的大小同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小北和小书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假设】
假设I.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假设Ⅱ.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
假设Ⅲ.弹簧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程度有关
福甘的实验设计:将弹簧压缩后,在弹簧前放一物块,放手后物块被弹出,从物块被弹出距的多少来判断弹簧弹力的大小。
【验证实验】取长度均为20cm,仅材料和粗细各不相同的弹簧各几根,进行对比实验。如图所示,将弹簧左端固定在0cm位置,右端用物块向左压缩至A位置(12cm)处,此时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8cm,放手后物块沿水平面滑行到B位置停止,则AB之间的距离就是物块被推的距离。
【收集证据】实验记录如表所示(注:粗细只取用两种型号)。
实验组次 弹簧材料 弹簧粗细 弹簧被压缩的长度(cm) 物块被推的距离(cm)
① 碳素 粗 8 25
② 铬钒 粗 8 22
③ 硅锰 粗 8 27
④ 碳素 细 10 24
⑤ 铬钒 细 10 18
请你帮助福甘同学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1)进行①②③三组实验,是为了验证假设   。(选填“Ⅰ”或“Ⅱ”或“Ⅲ”)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你认为小北同学能否验证假设Ⅱ?   。
小书同学以悬空竖直放置且不挂钩码时的弹簧长度21cm作为原长,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伸长量为x,已知处于平衡状态时弹力F等于挂上的钩码总重力。
(3)小书同学同学根据得到的实验数据作出了F-x图像(如图乙所示)。据此可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力大小   。
(4)在图乙的基础上,小迪同学用以自然水平放置且不挂钩码时的弹簧长度作为原长时的实验数据,用虚线作了相应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正确的是()(填字母)。
A.B.C.D.
40.小华和小明用钩码等器材进行物理实验探究:
(1)小华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的重力,如图甲所示。测量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方向调零。
(2)小明提出,测量钩码的重力时,应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并让它处于   状态,这时钩码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相互平衡。
(3)小华和小明继续用钩码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如图乙所示,两边挂上相同数目的钩码,小车保持静止,这样可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   ,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进行探究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
(4)小华和小明继续使用图丙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他们将卡片从中间剪断,卡片将不能静止,可以探究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   。
四、综合题
41.小明乘坐一艘汽艇匀速驶向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历时5秒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求:
(1)若汽艇静泊于水面,他离山崖多远
(2)若汽艇以12m/s的速度正对山崖驶去,他大喊时离山崖多远
(3)若汽艇以15m/s的速度背离山崖驶去,他听到回声时山崖多远
42.耐久跑是金华市市体育中考的必选项目,以下为2024年男生1000m长跑的成绩评定标准;
时间 3'40" 3'50" 4'00" 4'10" 4'20" 跑完全程
分值 10 9 8 7 6 5
说明:跑完1000米所花时间小于等于3'40"记为10分,大于3'40"且小于等于3'50",记为9分,依次类推;
(1)小金静止站在跑道上准备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米2,请根据图中信息估算他的重力;
(2)小金在某次1000m测试中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3m/s,请通过计算判断他的成绩。
43.无人机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无人机喷洒农药具有高效、安全、环保和智能化等多个好处,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如图甲为一农民在往无人机的药液箱中添加农药。这款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
无人机自重(含电池)
最大升力F
最大飞行速度v
药箱容积
(1)当该无人机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2)图乙是该无人机某次竖直向上运动的图像,请计算2秒至5秒内,该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了几米?
(3)若此款无人机装满农药悬停在空中时,无人机受到的升力是多少?(农药的密度约为)
44.为提高车辆通行量,宁波市交警支队打造了绿波带。在市区建成的绿波带道路上,车辆只要保持绿波速度就能一路绿灯通行。质量是1.5t的一辆装载钢卷的卡车3.6km的两个路口,用时200s。问:
(1)该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绿波通行”
(2)当该辆卡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已知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等于车重力的0.2倍,求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是多少
(3)在运输钢卷时,通常要用钢丝绳将钢卷固定在车身上,这是为什么
五、作图题
45.作图题
(1)如图甲所示,已知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2)如图乙所示,太阳光与地面成 角斜射过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①反射光线;②平面镜的位置。
(3)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B
16.【答案】A
17.【答案】C
18.【答案】C
19.【答案】C
20.【答案】D
21.【答案】B
22.【答案】C
23.【答案】B
24.【答案】B
25.【答案】C
26.【答案】A
27.【答案】B
28.【答案】OG;45°;左
29.【答案】亮;漫;平面镜
30.【答案】4.6;12:05;不变
31.【答案】亮处;暗处;漫;遵循
32.【答案】(1)3;不变
(2)向右
33.【答案】等于;等于;150
34.【答案】(1)凹面;强;平面
(2)平面
35.【答案】(1)最小最亮;10.0
(2)同一高度;放大
(3)变小
(4)B
(5)完整
36.【答案】(1)存在;不变
(2)没有
(3)寻找实验的普遍规律
37.【答案】(1)10
(2)大于
(3)C
(4)左
38.【答案】(1)较黑暗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4)光路是可逆的
39.【答案】(1)I
(2)不能,无法形成单一变量
(3)随伸长量增加而增加,成正比
(4)A
40.【答案】(1)竖直
(2)静止
(3)大小相等;摩擦力
(4)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1.【答案】(1)解:根据题意,s=vt=340m/s×s=850m
(2)解:s车=v车t=12m/s×5s=60m
s声=v声t=340m/s×5s=1700m
s=(s车+s声)=×(60m+1700m)=880m
(3)解:s车=v车t=15m/s×5s=75m
s声=v声t=340m/s×5s=1700m
s=(s车+s声)=×(75m+1700m)=887.5m
42.【答案】(1)由图中信息可知,小义静止站在跑道上准备时对地面的压强p=1.5×104Pa,
则小义同学的重力约为:G=F=pS=1.5×104Pa×4×10-2m2=600N。
(2)小义跑完1000m所用时间为:,
由表中数据可知,他的成绩是8分。
43.【答案】(1)地球
(2)根据图像知,2秒~5秒内,速度为4m/s不变,
无人机竖直向上飞行的路程s=vt=4m/s×3s=12m;
(3)农药的密度约为ρ=1.0g/cm3=1.0×103kg/m3;
容积V=20L=0.02m3;
药液的质量m'=ρV=1.0×103kg/m3×0.02m3=20kg;
总质量为m总=m积+m'=10kg+20kg=30kg;
总重力为:G总=m总g=30kg×10N/kg=300N;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知,升力为F=G总=300N。
44.【答案】(1)平均速度,
速度大于绿波速度,可知不能绿波通行。
(2)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阻力,牵引力为
(3)用钢丝绳固定钢卷是为了防止其在运输过程中因惯性或颠簸发生移动,确保运输安全和货物稳定
45.【答案】(1)
(2)
(3)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