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这儿真美
(人教版)三年级
上
一
本课目标
目录
新知导入
二
习作内容
三
明确方法
四
尝试交流
五
课堂总结
六
拓展延伸
七
激趣导入
你一定去过许多美丽的地方,并从心底发出了感慨:“这儿真美啊!”说一说它们美在哪里吧!
校园真美
公园真美
乡村真美
习作内容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写什么
仔细观察
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如:
◇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村里的果园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写好后自己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清楚。然后读给同学听,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写这个地方的美景。
写法指导
1.仔细观察一处景物。
2.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写这个地方的美景。
3.用上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这儿真美
写出样子
用上积累的词语
围绕一个
意思写
“这儿”包括哪些地方
富饶的
西沙群岛
美丽整洁的海滨小城
物产丰富的小兴安岭
璀璨的香港
花园、果园,田野、小河……我们周围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海滩、公园、村庄、麦田……
“这儿”美在哪儿
花园
鲜花竞相开放
山里
流水潺潺
校园
美丽的一角
广场
雄伟的建筑
游乐园
某个好玩的项目
思维导图
1.围绕一个意思写。
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按顺序写,可以按照空间顺序,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如早上、中午、晚上,春、夏、秋、冬等。
季节变换顺序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会让笔下的景物更加生动鲜活。
排比
比喻
4.运用多种感官。
上一个单元我们已经学习过运用多种感官来描写事物,此次习作我们可以继续运用多种感官来写,让我们笔下的景物更加形象具体。
嗅觉
视觉
5.用上积累的好词。
这里运用了两个四字成语和“深蓝、淡青”等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出了海水色彩的美丽。
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地方:迷人的西沙群岛,壮美的黄河,金色的海滩……而我最喜欢的却是溶洞。①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溶洞玩。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溶洞门口。
①开门见山,列举众多美丽的地方,突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是溶洞。
美丽的溶洞
例文引路
进溶洞,需要坐一条小船。坐在船上,我仔细观察着头顶上的钟乳石,发现它们都是湿漉漉的,像刚洗完澡一样。当船行到溶洞的拐角处时,我发现溶洞上方有一群蝙蝠,它们黑黑的,倒吊在岩壁上,如果不是注意到它们的眼睛在发亮,我还真看不出来它们原来是蝙蝠呢!想到电视里面的“蝙蝠怪”,我马上害怕起来,躲到爸爸身后。我吓得直哆嗦,爸爸却轻轻地拍拍我的后背,“不用怕,难不成它还会跑到你面前来?除非你是虫子!”说得对呀,我又不是虫子!②
②观察仔细,写出溶洞中钟乳石的特点:湿漉漉的。更有趣的是小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写出了溶洞里特殊的景物——蝙蝠,突出了旅游的情趣。
随后,我们坐着小船行到溶洞最深处,见到了溶洞最漂亮的地方,里面的钟乳石各式各样,有的像猴子,在给我拜年,有的像武松打虎,还有的像仙人指路。它们的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呈绿色,有的是红色,还有的是淡黄色,也许是岩壁上灯光映照的效果,才显得美轮美奂。③
③写形态各异的钟乳石,表现溶洞之美。
就在小船快要出溶洞的时候,我惊喜地看到右边石壁上有一大一小紧紧挨着的两个钟乳石,它们多像两姐弟呀!你看,“姐姐”低头亲切地看着“弟弟”,还用手扶着“弟弟”的胳膊,“弟弟”高兴地张开双臂,好像在跟我们说:“欢迎你们下次再来呀!”④
④这是一组特写镜头,为溶洞之行留下了靓丽的一笔。
这次溶洞之旅真令人难忘,真希望下次有机会和爸妈再去一次。
点评:
小作者按空间顺序写了“进溶洞”“溶洞最深处”“出溶洞”时的不同景象,写了倒吊的蝙蝠、形态各异的钟乳石,还写了“钟乳石姐弟”,生动形象,活泼有趣,表达了作者对溶洞的喜爱与期望再游之情。
习作:这儿真美
介绍身边的美景
围绕一个意思写
板书设计
描写山的词语
崇山峻岭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奇峰罗列
连绵起伏 孤峰突起 悬崖峭壁 拔地而起
万丈悬崖 千山万壑 层峦叠嶂 群山连绵
精彩词语
习作素材
描写水的词语
水平如镜 汹涌澎湃 波澜壮阔 波光粼粼
浩浩荡荡 涓涓细流 风平浪静 碧波浩渺
急流飞溅 清澈见底 波涛汹涌 波浪滔天
水波不兴 飞流直下 一泻千里 惊涛骇浪
流水潺潺 溪流淙淙
描写乡村的词语
炊烟袅袅 鸡犬相闻 漫山遍野 阡陌纵横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小桥流水 瓜果飘香
硕果累累 落英缤纷 麦浪滚滚 万籁俱寂
精彩句子
云朵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地飘动,或浓或淡,或大或小,在蓝天妈妈的怀抱中不时地变换形态,互相嬉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云朵,生动形象。)
一阵瑟瑟的秋风吹过,一片片金黄色的叶子在空中打着旋飘落下来,好像一只只金色的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叶子飘落时的样子写得形象、优美。)
精彩开头
1.对比总起式(把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要
描写的事物。)
有人喜欢娇艳欲滴的玫瑰,有人喜欢雍容华贵的牡丹,而我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为此,我常到我们村旁的湖边观荷。(运用对比的手法点明自己喜欢的是荷花,引起读者的注意。)
(节选自《夏日观荷》)
2.名句引入式(引用俗语、诗句、名言等,增添文采。)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岳阳楼,观赏到了洞庭湖美丽的景色。
(节选自《洞庭美景》)
3.开门见山式(直接点明写作对象,自然引出下文。)
我的家乡岳池是个风景优美的县城,我最喜欢家乡的夜景。
(节选自《家乡夜景》)
太湖的水真蓝啊,蓝得让你分不出哪儿是天,哪儿是水;太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水中游动的鱼儿;太湖的水真美啊,美得让游人不忍离去。(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太湖水蓝、清、美的特点,句式整齐。)
(节选自《太湖美》)
1.排比抒情式(用排比句抒发情感,增强感染力。)
精彩结尾
净月潭春可踏青,夏可划船,秋可赏叶,冬可观雪。游人身在景区,真可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如此美景,怎能不叹家乡美?(总结净月潭四季之美,以反问句结尾,使所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节选自《净月潭》)
2.讴歌赞美式(对所写景物表达赞美之情,突
出中心。)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这儿真美》教案
一、素养目标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积累描写自然景物的词语(如 “波光粼粼”“层峦叠嶂”“瓜果飘香” 等),并能在习作中灵活运用至少 3 个。
学会围绕一个核心意思写一段话,做到句子通顺、意思清晰。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
通过观察身边景物(花园、果园、田野等),培养 “按顺序观察” 的思维习惯,能区分 “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和 “时间顺序”(四季、早晚)。
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景物写生动,提升联想与想象能力。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
感受身边景物的自然美、生活美,能用文字描述景物的 “颜色、形态、声音、气味” 等特点,表达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借鉴课文《海滨小城》《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写法,尝试创作有画面感的段落,初步形成 “发现美、表达美” 的能力。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结合 “小兴安岭”“西沙群岛” 等课文中的场景,感知祖国不同地域的自然风光,增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
学习用 “对比总起”“名句引入” 等传统写作开头方式,感受汉语表达的丰富性。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确定描写对象(如校园小花园、村边小河),围绕 “这儿真美” 的核心意思展开描写。
掌握 “按顺序写”“用修辞”“多感官观察” 三种写作方法,并融入习作中。
(二)教学难点
避免景物描写杂乱无章,做到 “围绕一个意思,有序展开”。
将 “视觉(颜色、形态)、听觉(声音)、嗅觉(气味)” 等感官体验结合,让文字更鲜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校园、公园、乡村等美景图片 / 短视频;课文《海滨小城》《小兴安岭》片段截图。
习作素材卡片:分类整理 “描写山 / 水 / 乡村的词语”“精彩句子范例”(如 “落叶像金色小蝴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唤醒 “美” 的记忆(5 分钟)
情境提问:“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让你忍不住感叹‘这儿真美’的地方?是课间玩耍的校园角落,还是周末去的公园?谁愿意分享它美在哪里?”(邀请 2-3 名学生发言,引导说出 “花的颜色”“水的声音” 等具体细节)
图片展示:播放校园、公园、乡村的美景图片,搭配轻音乐,提问:“这些地方里,你最想把哪个写下来?它的‘美’藏在哪些细节里?”
明确主题:引出本次习作题目 ——《这儿真美》,告知核心任务:“找到你心中的‘美景’,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美。”
(二)新知讲解:掌握 “写美” 的方法(12 分钟)
1. 第一步:确定 “写什么”—— 选准描写对象
结合课件举例:“我们身边的美景有很多,比如花园里的花、果园里的果子、田野里的麦子、小河里的水…… 选一个你最熟悉的地方,比如‘操场后面的小花园’‘奶奶家门前的小河’。”
学生互动:“现在请你和同桌小声说说,你想写哪个地方?”(给 1 分钟交流时间,教师巡视指导)
2. 第二步:学会 “怎么写”—— 掌握 3 个核心方法
方法 1:围绕一个意思写
出示课文片段(《海滨小城》):“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树下摆着石凳……”
分析点拨:“这段话的核心是‘公园美’,所有内容(榕树、石凳)都在围绕这个意思写,没有跑题。我们写的时候,开头可以先定核心,比如‘村边的果园真美’‘池塘边的景色真吸引人’。”
方法 2:按顺序写
展示两种顺序:
空间顺序:“比如写小花园,先看远处的大树,再看近处的小花,最后看脚边的小草(由远及近)。”
时间顺序:“比如写田野,春天是绿油油的麦苗,秋天是金灿灿的稻谷(四季变化)。”
举例巩固:播放 “小兴安岭四季” 图片,让学生说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方法 3:用修辞、多感官
修辞示例:出示《富饶的西沙群岛》句子 “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 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引导学生发现 “比喻”;再出示 “云朵在蓝天妈妈的怀抱中嬉戏”,发现 “拟人”。
多感官引导:“写花的时候,不仅要看颜色(视觉),还要闻香味(嗅觉);写小河的时候,要看水波(视觉),还要听流水声(听觉)。”
3. 第三步:用好 “素材库”—— 积累好词好句
发放素材卡片,带领学生读 “描写山 / 水 / 乡村的词语”(如 “波光粼粼”“炊烟袅袅”),并举例:“写小河可以用‘清澈见底’‘流水潺潺’,写乡村可以用‘瓜果飘香’‘鸡犬相闻’。”
(三)尝试交流:动笔 “练美”+ 同伴互评(15 分钟)
1. 自主写作(10 分钟)
明确要求:“请你拿起笔,围绕一个意思,用今天学的方法,写一段话(150 字左右)。可以先写开头,比如‘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再按顺序写细节,记得用好词和修辞哦!”
教师巡视:重点指导 “没思路的学生” 确定描写对象,提醒 “跑题的学生” 围绕核心意思写,帮助 “用词单调的学生” 调用素材卡片。
2. 同伴互评(5 分钟)
给出评价标准:有没有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是否通顺?有没有用好词或修辞?
学生活动:“把你的习作读给同桌听,根据这 3 个标准,给同桌提一个优点和一个小建议。”(教师巡视,选取 2-3 份典型习作备用)
(四)课堂总结:回顾 “写美” 要点(5 分钟)
学生分享:邀请 2-3 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说说 “他的习作围绕哪个意思写?用了什么好方法?”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写‘这儿真美’的三个关键:选一个熟悉的地方,围绕一个意思,按顺序、用修辞、多感官写。记住,只要认真观察,身边的每一处景色都是美的!”
(五)拓展延伸:发现 “更多美”(3 分钟)
布置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家里或小区的美景,明天来分享你新发现的‘美’。”
进阶挑战:“如果想让习作更精彩,可以尝试写‘美景里的小故事’,比如‘在小花园里喂蝴蝶’‘在小河边钓鱼’,让美景更有生活气息。”
五、板书设计
这儿真美
写什么?—— 选熟悉的景(花园、果园、小河……)
怎么写?——
核心:围绕一个意思(如 “公园真美”)
顺序:空间(远→近)、时间(春→冬)
技巧:用修辞(比喻、拟人)、多感官(看、听、闻)
用什么写?—— 好词(波光粼粼、瓜果飘香)美丽的小河
离我家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我喜欢它四季皆美的景色。在每个季节里,小河岸边都留下了我快乐的身影。
春天悄悄地来了,河面的冰融化了。小河两岸,柳树的枝条长出了小芽,粉红色的桃花也从枝头探出了小脑袋,它们争先恐后地在河面上留下了自己的倒影。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轻盈地掠过河面。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和小伙伴们到铺满嫩草的河边嬉戏,参加鲜花的盛会。玩累了,我们就顺势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象未来……
夏天到了,小河的两岸绿树成荫。在这个季节,我和小伙伴们是最开心的。我们来到河边,一会儿玩水,溅起朵朵水花;一会儿捉小鱼、小虾……妈妈来洗衣服了,我们便帮着晾晒……直到日落,河面送来凉爽的微风,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秋天来了,小河里的鱼虾变肥了。每到这时,爸爸就会领着我去小河里捉鱼虾。爸爸可真厉害,
不需要多长时间,他就能抓到几条大鱼和许多小虾。夕阳西下,我俩提着满满一篮子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冬天的时候,小河也并不孤单。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我和小伙伴们结伴去滑冰。冰车在冰面上飞驰,就连大人们也忍不住来参加。冬天的小河热闹极了。
我喜欢家乡的小河,喜欢它的一年四季,是它陪伴着我慢慢地长大。
名师评析:
习作通过对小河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描写,体现出了小河景色的特点,也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了小河的美丽、小作者的快乐和生活的美好。
外婆家的小池塘
我最难忘的是外婆家的小池塘。虽然炎热的夏天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到了火焰山,但是我的心里一点也不觉得烦躁,因为那里有清凉的小池塘。
小池塘是清凉的,它的周围种满了柳树,柳枝像姑娘的辫子,又长又直,随风飘摆。它们密密麻麻地围住小池塘,挡住了一些热辣的阳光。小池塘的水清澈见底,连水里的小鱼都能看见,鱼儿们游来游去很是自在,还不时地探出头来,调皮地在水面上吹个泡泡,水面上便出现一朵朵可爱的水花。此时的我真想变成小池塘里的鱼在水里游玩。我最喜欢坐在小池塘边的柳树下,享受着凉风吹在身上,全身清凉的感觉。
小池塘是美丽的,因为小池塘中长满了荷花和荷叶。一朵朵盛开的荷花十分迷人,就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池塘里的荷叶可真多呀,它们有的浮在水面上,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有的还没有完全展开,像一顶顶绿色的小帽子;有的紧紧地卷在一起,像一个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碧绿的荷叶上有许多滚动的露珠,在阳光下变得闪闪发光。小池塘中还长了几支莲蓬,每当荷花凋谢后,莲蓬就会一天天变大,到了成熟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小伙伴来摘莲蓬。
小池塘的周围也是热闹的,是人们纳凉的好地方,也是鸟儿玩耍的好地方。鸟儿们叽叽喳喳地从这棵树上飞到那棵树上,欢快地打闹嬉戏。黄昏时分,外公忙完地里的活,在池塘边的空地上悠闲地打起了太极拳。
小池塘是清凉的,小池塘是美丽的,小池塘是热闹的。我爱外婆家的小池塘!
名师评析:
小作者从“清凉”“美丽”“热闹”三个方面介绍了小池塘,叙述流畅,层次清晰明了。小作者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将小池塘的景色描写得非常具体,在习作末尾还抒发了对小池塘的喜爱之情,让人不禁也想到这个小池塘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