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向心加速度
对向心加速度的理解
1.(5分)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B.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C.向心加速度大小恒定,方向时刻改变
D.物体做非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n=不再成立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故A错误,B正确;向心加速度指向圆心,方向时刻改变,只有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才恒定,故C错误;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对匀速圆周运动和变速圆周运动同样成立,故D错误。
2.(5分)如图所示,小球P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P的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沿半径指向圆心O
B.沿半径背离圆心向外
C.沿圆弧切线方向
D.竖直向上
解析: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球P的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O。故选A。
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理解及应用
3.(5分)据史料记载,走马灯(如图甲所示)起源于隋唐时期,盛行于宋代,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走马灯的简化模型如图乙所示,竖直放置的走马灯绕竖直转轴OO′转动,A、B两点到转轴的距离不同,用ω、v、T、an分别表示角速度、线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走马灯以某一恒定角速度绕竖直转轴转动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C )
A.ωA>ωB B.vA=vB
C.anA
解析:因为A、B两点同轴转动,则角速度相同,即ωA=ωB,故A错误;根据v=ωr,因为rA4.(5分)如图是大型游乐装置“大摆锤”的简化图,摆锤a和配重锤b分别固定在摆臂两端,并可绕摆臂上的转轴O在竖直面内转动。若aO段与bO段的距离之比为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a、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
B.a、b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3
C.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b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即角速度之比为1∶1,根据v=ωr,可知a、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故A正确,B错误;根据an=ω2r,可知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2,故C、D错误。
5.(5分)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握住绳子A、B两端摇动,绳子绕AB连线在空中转到图示位置时,有关P、Q两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Q点的速度方向沿绳子的切线方向
B.P点的线速度大于Q点的线速度
C.P点的角速度等于Q点的角速度
D.P点的向心加速度等于Q点的向心加速度
解析:P、Q两点以共同转轴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并不沿绳子,Q点的速度方向是其做圆周运动的轨迹的切线方向,并不是沿绳子的切线方向,故A错误;由于P、Q两点以AB连线为共同转轴做圆周运动,可知二者的角速度相等,由题图可知,P点的半径小于Q点的半径,根据公式v=rω、an=rω2可知,P点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小于Q点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故B、D错误,C正确。
6.(5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第四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已完成。航天员为了适应在有载荷的情况下作业,需要通过离心机(如图所示)进行训练。若航天员在离心机中训练时,离心机的转速设置为30 r/min,臂长设置为8 m,则航天员在训练中的线速度大小v及向心加速度大小an分别为( B )
A.v=6π m/s,an=6π2 m/s2
B.v=8π m/s,an=8π2 m/s2
C.v=10π m/s,an=10π2 m/s2
D.v=12π m/s,an=12π2 m/s2
解析:由题可知n=30 r/min=0.5 r/s,l=8 m,根据ω=2πn,解得角速度ω=π rad/s,则线速度v=ωl=8π m/s,向心加速度an=vω=8π2 m/s2,故选B。
7.(5分)陀螺是儿童喜欢的一种玩具,某旋转的陀螺如图所示,转速n=25 r/s,陀螺上A点到竖直转轴的距离为4 cm,则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C )
A.2 500 m/s2 B.25 m/s2
C.1 000 m/s2 D.100 m/s2
解析:根据向心加速度公式有an=rω2=r(2πn)2=4×10-2×(2×3.14×25)2 m/s2≈1 000 m/s2,故选C。
8.(5分)如图为甲、乙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D )
A.甲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随半径增大而减小
B.甲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C.乙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随半径增大而增大
D.乙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解析:由an=知,v不变时,an与R成反比,甲的an-R图像为双曲线的一支,A、B错误;由an=ω2R知,ω不变时,an与R成正比,乙的an-R图像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C错误,D正确。
传动装置中的向心加速度
9.(5分)(2025·江苏连云港阶段检测)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C点位于大轮半径AO1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上没有滑动。则B、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B )
A.2∶1 B.4∶1
C.1∶2 D.1∶4
解析:若B点的角速度为ω,则根据v=ωr可知,A点的角速度为ω,A、C的角速度相等,可知C点的角速度为ω;根据an=ω2r,可知B、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故选B。
10.(5分)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所示,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ω,三个轮相互不打滑,则丙轮边缘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B )
A. B.
C. D.
解析:三个轮相互不打滑,则三个轮边缘上各点线速度大小相同,设为v,由甲轮可知v=ωr1,则丙轮边缘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an==,故选B。
11.(5分)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中,两轮半径不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两轮的角速度相等
B.两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C.大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小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
D.同一轮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跟该点与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解析:两轮靠皮带传动,两轮边缘上的各点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弧长相同,则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rω,可知半径大的角速度小,故A错误,B正确;根据an=,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可知半径大的向心加速度小,所以大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小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同一轮上各点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n=rω2,可知同一轮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跟该点与中心的距离成正比,故D错误。
12.(5分)锥齿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系统中,例如汽车变速器、船舶传动系统等。如图所示,锥形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水平圆盘在小齿轮的带动下,通过绕中心点的竖直轴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从上往下看),转动过程中水平圆盘与小齿轮保持相对静止。三者的半径之比r1∶r2∶r3=2∶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从左向右看,大齿轮逆时针转动
B.大齿轮、小齿轮和水平圆盘边缘处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1∶v2∶v3=1∶1∶3
C.大齿轮、小齿轮和水平圆盘的角速度大小之比ω1∶ω2∶ω3=2∶1∶1
D.大齿轮、小齿轮和水平圆盘边缘处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n1∶an2∶an3=2∶1∶3
解析:水平圆盘在小齿轮的带动下,通过绕中心点的竖直轴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齿轮也是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大齿轮要带动小齿轮,从左向右看,一定是沿顺时针方向转动,A错误;依题意,大齿轮转过多少路程,小齿轮也转过相等的路程,故v1∶v2=1∶1,转动过程中水平圆盘与小齿轮保持相对静止,即二者的角速度相等,有ω2∶ω3=1∶1,由v=ωr,可得v2∶v3=r2∶r3=1∶3,综上可知,v1∶v2∶v3=1∶1∶3,B正确;由上面分析v1∶v2=1∶1,又ω1∶ω2=r2∶r1=1∶2,可得ω1∶ω2∶ω3=1∶2∶2,C错误;由an=ω2r,可得an1∶an2∶an3=1∶2∶6,D错误。
强化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25·江苏淮安期末)在短道速滑比赛中,运动员过弯时的运动可以看成匀速圆周运动。该运动员过弯时( B )
A.速度不变 B.速度改变
C.加速度不变 D.加速度为0
解析:匀速圆周运动速度方向变化,速度改变,加速度方向变化,加速度改变,加速度为向心加速度,不为0。故选B。
2.杭州市区高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集体项目“旋风跑”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假设6人一组共同抬着竹竿协作配合,以最快速度向标志杆跑,到标志杆前,以标志杆为圆心,在水平面内转一圈,继续向下一个标志杆绕圈,分别绕完3个标志杆后,进入到对面接力区域,将竹竿交给下一组参赛选手,直到全队完成比赛。在匀速绕圈过程中( B )
A.6位同学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6位同学的角速度相等
C.最外侧同学的向心加速度最小
D.最内侧同学的向心力一定最小
解析:6位同学都是绕标志杆做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相等,转动半径不同,根据v=rω,所以每位同学的线速度大小不同,故A错误,B正确;根据an=rω2,可知最外侧同学的向心加速度最大,故C错误;向心力Fn=mrω2,由于各位同学的质量未知,半径不同,故向心力大小无法比较,故D错误。
3.轮O1和O2通过皮带传动,如图所示,轮O1和O2的半径大小关系是r1=2r2,1、2是轮O1和O2边沿上的两个点,已知皮带不打滑。下列关于1、2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1、2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v1∶v2=2∶1
B.1、2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ω1∶ω2=1∶2
C.1、2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n1∶an2=1∶1
D.1、2两点的周期之比为T1∶T2=1∶2
解析:依题意可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即皮带的速度大小和轮O1和O2边沿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1、2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v1∶v2=1∶1,A错误;根据ω=可知,1、2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ω1∶ω2=r2∶r1=1∶2,B正确;根据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an=vω,1、2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n1∶an2=1∶2,C错误;根据T=可知,1、2两点的周期之比为T1∶T2=2∶1,D错误。
4.(2025·江苏苏州月考)糖画,亦糖亦画,可观可食。如图所示,某糖画销售活动中,游客转动指针,指针最后停在哪里,便可得到对应的糖画。指针上P、Q两点到中心点O的距离分别为r和2r,关于P、Q两点在转动时各物理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周期之比为2∶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2
C.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解析:因P、Q两点同轴转动,可知P、Q两点角速度和周期相等,A、B错误;根据v=ωr,可知P、Q两点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C错误;根据an=ω2r,可知P、Q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D正确。
5.如图所示,小明骑一辆自行车向前行驶,该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与后轮的半径之比为3∶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小齿轮和大齿轮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小齿轮和后轮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2
C.后轮边缘和大齿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1
D.小齿轮边缘和大齿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解析:小齿轮和大齿轮是链条传动,边缘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ω=,可知小齿轮和大齿轮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1,故A正确;小齿轮和后轮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故B错误;根据v=ωr可得后轮边缘和小齿轮边缘的线速度之比为12∶1,结合A选项分析可知后轮边缘和大齿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1,故C错误;根据an=可得小齿轮边缘和大齿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故D错误。
6.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让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关于小球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下列各选项图中可能的是( B )
解析: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合力提供向心力,加速度指向圆心,故B正确;若小球做变速圆周运动,运动到图示的P点时,所受的合力可分解为向心力和沿切线方向的分力,即P点的加速度可分解为沿PO方向的向心加速度和垂直于PO方向的切向加速度,故A、C、D错误。
7.(2025·江苏镇江期中)如图甲所示是某广场环岛的俯视图,A、B两车(同种型号可认为质量相等)正在绕环岛做线速度大小相等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乙所示。已知A、B两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满足rA∶rB=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A、B两车的角速度之比ωA∶ωB=4∶3
B.A、B两车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nA∶anB=3∶4
C.A、B两车所受的合力大小之比FA∶FB=1∶1
D.A、B两车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之比FnA∶FnB=9∶16
解析:A、B两车(同种型号可认为质量相等)正在绕环岛做线速度大小相等的匀速圆周运动,根据ω=,可得A、B两车的角速度之比ωA∶ωB=rB∶rA=4∶3,故A正确;根据an=,可得A、B两车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nA∶anB=rB∶rA=4∶3,故B错误;由合力提供向心力,则有F合=Fn=m,A、B两车所受的合力大小之比FA∶FB=rB∶rA=4∶3,A、B两车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之比FnA∶FnB=rB∶rA=4∶3,故C、D错误。
8.如图所示,是过关竞技类节目中的一关游戏装置,三个水平圆盘A、B、C紧挨在一起,转动过程中不打滑,过关者需要穿过三个圆盘,不掉落水中。已知A、B、C的半径之比为1∶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A、B、C三个圆盘边缘处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3
B.A、B、C三个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2∶1
C.A、B、C三个圆盘转动的周期之比为1∶2∶3
D.A、B、C三个圆盘边缘处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2∶1
解析:A、B、C三个圆盘是同缘转动,则边缘各点的线速度之比为1∶1∶1,故A错误;根据ω=,A、B、C三个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之比ωA∶ωB∶ωC=∶∶=6∶3∶2,故B错误;根据T=,A、B、C三个圆盘转动的周期之比为TA∶TB∶TC=rA∶rB∶rC=1∶2∶3,故C正确;根据an=ω2r=ωv,A、B、C三个圆盘边缘处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nA∶anB∶anC=ωA∶ωB∶ωC=6∶3∶2,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9.(8分)如图所示,压路机大轮的半径R是小轮半径r的2倍。压路机匀速行驶时,以压路机车架为参考系,大轮边缘上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12 cm/s2,那么小轮边缘上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大轮上到轴心距离为的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答案:24 cm/s2 4 cm/s2
解析: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an=,可知==,解得anB=2anA=24 cm/s2,
A、C两点角速度相同,则根据an=ω2r,可知==3,解得anC=anA=4 cm/s2。
10.(12分)如图所示,一根长l=1 m的轻杆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m=1 kg的小球。轻杆随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做沿顺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ω=5 rad/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求小球向心加速度an的大小;
(2)小球运动到水平位置B时,求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B的大小;
(3)小球运动到最低点C与最高点A时,求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C、FA的大小之差。
答案:(1)25 m/s2 (2)5 N (3)20 N
解析:(1)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根据加速度公式有an=rω2=lω2,代入数据解得an=25 m/s2。
(2)小球运动到水平位置B时,轻杆对小球的弹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与小球重力平衡,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提供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FB=,代入数据解得FB=5 N。
(3)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小球受到重力和轻杆对小球的弹力FA,取向下为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A+mg=man,代入数据解得FA=15 N;小球运动到最低点C时,轻杆对小球的拉力FC和小球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C-mg=man,解得FC=35 N;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C、FA的大小之差ΔF=FC-FA=35 N-15 N=20 N。第3节 向心加速度
对向心加速度的理解
1.(5分)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是描述线速度变化的物理量
B.向心加速度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C.向心加速度大小恒定,方向时刻改变
D.物体做非匀速圆周运动时,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n=不再成立
2.(5分)如图所示,小球P在细绳的拉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小球P的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半径指向圆心O
B.沿半径背离圆心向外
C.沿圆弧切线方向
D.竖直向上
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理解及应用
3.(5分)据史料记载,走马灯(如图甲所示)起源于隋唐时期,盛行于宋代,常见于除夕、元宵、中秋等节日。走马灯的简化模型如图乙所示,竖直放置的走马灯绕竖直转轴OO′转动,A、B两点到转轴的距离不同,用ω、v、T、an分别表示角速度、线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走马灯以某一恒定角速度绕竖直转轴转动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ωA>ωB B.vA=vB
C.anA4.(5分)如图是大型游乐装置“大摆锤”的简化图,摆锤a和配重锤b分别固定在摆臂两端,并可绕摆臂上的转轴O在竖直面内转动。若aO段与bO段的距离之比为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2
B.a、b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3
C.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
5.(5分)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握住绳子A、B两端摇动,绳子绕AB连线在空中转到图示位置时,有关P、Q两点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点的速度方向沿绳子的切线方向
B.P点的线速度大于Q点的线速度
C.P点的角速度等于Q点的角速度
D.P点的向心加速度等于Q点的向心加速度
6.(5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第四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已完成。航天员为了适应在有载荷的情况下作业,需要通过离心机(如图所示)进行训练。若航天员在离心机中训练时,离心机的转速设置为30 r/min,臂长设置为8 m,则航天员在训练中的线速度大小v及向心加速度大小an分别为( )
A.v=6π m/s,an=6π2 m/s2
B.v=8π m/s,an=8π2 m/s2
C.v=10π m/s,an=10π2 m/s2
D.v=12π m/s,an=12π2 m/s2
7.(5分)陀螺是儿童喜欢的一种玩具,某旋转的陀螺如图所示,转速n=25 r/s,陀螺上A点到竖直转轴的距离为4 cm,则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
A.2 500 m/s2 B.25 m/s2
C.1 000 m/s2 D.100 m/s2
8.(5分)如图为甲、乙两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甲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随半径增大而减小
B.甲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C.乙球运动时,线速度大小随半径增大而增大
D.乙球运动时,角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传动装置中的向心加速度
9.(5分)(2025·江苏连云港阶段检测)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C点位于大轮半径AO1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上没有滑动。则B、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2∶1 B.4∶1
C.1∶2 D.1∶4
10.(5分)某变速箱中有甲、乙、丙三个齿轮,如图所示,其半径分别为r1、r2、r3,若甲轮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ω,三个轮相互不打滑,则丙轮边缘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1.(5分)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中,两轮半径不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轮的角速度相等
B.两轮边缘线速度的大小相等
C.大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小轮边缘一点的向心加速度
D.同一轮上各点的向心加速度跟该点与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12.(5分)锥齿轮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传动系统中,例如汽车变速器、船舶传动系统等。如图所示,锥形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水平圆盘在小齿轮的带动下,通过绕中心点的竖直轴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从上往下看),转动过程中水平圆盘与小齿轮保持相对静止。三者的半径之比r1∶r2∶r3=2∶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左向右看,大齿轮逆时针转动
B.大齿轮、小齿轮和水平圆盘边缘处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1∶v2∶v3=1∶1∶3
C.大齿轮、小齿轮和水平圆盘的角速度大小之比ω1∶ω2∶ω3=2∶1∶1
D.大齿轮、小齿轮和水平圆盘边缘处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n1∶an2∶an3=2∶1∶3
强化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2025·江苏淮安期末)在短道速滑比赛中,运动员过弯时的运动可以看成匀速圆周运动。该运动员过弯时( )
A.速度不变 B.速度改变
C.加速度不变 D.加速度为0
2.杭州市区高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集体项目“旋风跑”简化模型如图所示,假设6人一组共同抬着竹竿协作配合,以最快速度向标志杆跑,到标志杆前,以标志杆为圆心,在水平面内转一圈,继续向下一个标志杆绕圈,分别绕完3个标志杆后,进入到对面接力区域,将竹竿交给下一组参赛选手,直到全队完成比赛。在匀速绕圈过程中( )
A.6位同学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6位同学的角速度相等
C.最外侧同学的向心加速度最小
D.最内侧同学的向心力一定最小
3.轮O1和O2通过皮带传动,如图所示,轮O1和O2的半径大小关系是r1=2r2,1、2是轮O1和O2边沿上的两个点,已知皮带不打滑。下列关于1、2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2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v1∶v2=2∶1
B.1、2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ω1∶ω2=1∶2
C.1、2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n1∶an2=1∶1
D.1、2两点的周期之比为T1∶T2=1∶2
4.(2025·江苏苏州月考)糖画,亦糖亦画,可观可食。如图所示,某糖画销售活动中,游客转动指针,指针最后停在哪里,便可得到对应的糖画。指针上P、Q两点到中心点O的距离分别为r和2r,关于P、Q两点在转动时各物理量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之比为2∶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2
C.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5.如图所示,小明骑一辆自行车向前行驶,该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与后轮的半径之比为3∶1∶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齿轮和大齿轮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1
B.小齿轮和后轮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2
C.后轮边缘和大齿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1
D.小齿轮边缘和大齿轮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6.如图所示,细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小球,让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关于小球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下列各选项图中可能的是( )
7.(2025·江苏镇江期中)如图甲所示是某广场环岛的俯视图,A、B两车(同种型号可认为质量相等)正在绕环岛做线速度大小相等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乙所示。已知A、B两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满足rA∶rB=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车的角速度之比ωA∶ωB=4∶3
B.A、B两车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nA∶anB=3∶4
C.A、B两车所受的合力大小之比FA∶FB=1∶1
D.A、B两车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之比FnA∶FnB=9∶16
8.如图所示,是过关竞技类节目中的一关游戏装置,三个水平圆盘A、B、C紧挨在一起,转动过程中不打滑,过关者需要穿过三个圆盘,不掉落水中。已知A、B、C的半径之比为1∶2∶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个圆盘边缘处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3
B.A、B、C三个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2∶1
C.A、B、C三个圆盘转动的周期之比为1∶2∶3
D.A、B、C三个圆盘边缘处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2∶1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9.(8分)如图所示,压路机大轮的半径R是小轮半径r的2倍。压路机匀速行驶时,以压路机车架为参考系,大轮边缘上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12 cm/s2,那么小轮边缘上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大轮上到轴心距离为的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是多少?
10.(12分)如图所示,一根长l=1 m的轻杆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m=1 kg的小球。轻杆随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做沿顺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ω=5 rad/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时,求小球向心加速度an的大小;
(2)小球运动到水平位置B时,求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B的大小;
(3)小球运动到最低点C与最高点A时,求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C、FA的大小之差。